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醫生和笨國王印度寓言故事

醫生和笨國王印度寓言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從前有一個國王,王后剛生下一個女兒,國王很愛她,希望她立刻長大,便叫一個醫生來,說道:“你給我一種藥吧,使我的女兒吃了馬上就長大的。”醫生回答說:“這種良藥,我一定辦得到的,我今天就動身到很遠的地方去把它採來吧。但請國王也答應我一個條件:在我去採藥的期間,國王不要去看公主,等我得藥回來給她吃了,國王再見她。”國王答應了他。醫生便到遠方求藥去了,經過了十二年,他得了藥回來,給公主服吃,即時領她去見國王,國王見了,歡喜得了不得,說道:“你真是一個好醫生呵,我女兒吃了你的藥,立刻長得這樣大了!”說後,就命令左右賞賜給醫生很多的珍珠寶物。但當時人都笑國王無知,竟不曉得算一算公主的歲數。

醫生和笨國王印度寓言故事

《現代漢語詞典》上是這樣解釋“寓言”的: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其實我們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成語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盜鈴》《拔苗助長》《亡羊補牢》等,這些喜聞樂見的成語故事很簡短,含着的道理卻很深刻,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 伊索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亡鈇》《攘雞》《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其中《莊子》與《韓非子》收錄最多。漢魏以後, 在一些作家的創作中,也常常運用寓言諷刺現實。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進行散文創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驢、鼠3種動物的故事,諷刺那些恃寵而驕、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達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國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創作,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品更爲多見。 中國民間寓言極爲豐富。除漢族外,還有各少數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創作的寓言,多以動物爲主人公,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係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諷喻的目的。反映了勞動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着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