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怪題示例

怪題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與閱讀。

怪題

(一)怪題

古希臘有個青年人自認爲自己比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還聰明。有一天,蘇格拉底問他一個問題:“世間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雞是從蛋中孵出來的,自然是先有蛋啦!”

“蛋是雞下的,沒有雞,蛋從哪裏來?”

青年人想了想說:“那還是先有雞!”

“你剛纔已經說過,雞是由蛋孵出來的。沒有蛋,雞從哪兒來?”

青年人抱怨說:“你怎麼提出這樣一個怪問題呢?現在我也問你一個問題。”

“請提吧。”

“你說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地回答:“我不知道。”

青年人笑了:“這樣看來,你和我其實差不多啊!”

蘇格拉底說:“不,你是以不知爲知,我是以不知爲不知。以不知爲知非知,以不知爲不知非不知矣!”

(二)燈草與石頭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裏有兄弟倆,哥哥是前娘養的,弟弟是後孃生的。前娘早已去世多年,家裏的一切都歸後孃掌管。

不用說,後孃很偏心。她安排哥哥每天到石場挑一擔石頭回來,弟弟呢,每天到草場挑一擔燈草回來。草場與石場比鄰而居,哥哥的辛苦可想而知。剛開始挑擔的時候,弟弟挑上燈草健步如飛,很快就回到家裏;哥哥呢,一擔石頭壓到肩上,幾乎將他壓倒,他只能踉踉蹌蹌地往前走,走上幾步,就要放下擔子歇一歇。沒過多久,肩膀就變得又紅又腫,只能換肩再挑……待他筋疲力盡地挑着擔子走進家門時,往往已是深夜了。弟弟呢,早已躺在牀上呼呼大睡。連着幾天下來,哥哥的肩膀潰爛化膿,擔子一上肩,疼得鑽心,可只能咬牙忍着,否則,不把擔子挑回家,他連飯都吃不到。

[-(@_@)-]

就這樣熬了一段時間後,哥哥的雙肩結了厚厚的.一層繭子,擔子壓上來,不再沉重如山了;他的腳步,也變得從容不迫了。挑上擔子,他甚至可以和弟弟一起往前走了……

有一年夏天,兄弟倆挑着擔子走到大河邊時,忽然狂風大作,天昏地暗,無數的樹木被狂風連根拔起。可憐的弟弟,肩上的燈草早已被狂風席捲而去,就連他自己,也立不住腳,踉踉蹌蹌地隨着狂風亂轉,最終跌進河水淹死了。而哥哥呢,肩上的一擔石頭使他穩如泰山,狂風絲毫也奈何不了他。他像平時一樣,挑着擔子一步步地走着,平安地回到了家裏……

這是流傳在我家鄉的一個故事。從小到大,我聽過無數次。年少的時候,每次聽完故事,講故事的人都會點評一番:“你看看後孃不安好心,結果呢,把自己的兒子給害死了。報應啊!”聽故事的小孩子,緊跟着說:“活該!”那時候,我一直覺得這是個因果報應的故事,後孃不安好心,自然就不得好報。

成長的歲月裏,我一直咀嚼着這個故事,漸漸地,咀嚼出不同的滋味來:故事裏的“燈草”與“石頭”分明代表着兩種不同的人生。燈草是輕鬆的,安逸的,挑在肩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分量,走起路來,自然一路輕鬆。石頭呢?是沉重的、艱辛的,挑一擔石頭,簡直就像挑一座山,走在路上,自然是步履維艱。但挑着燈草上路,一個人雖說輕鬆,但雙肩始終也不會有什麼力量。也就是說,他的能力始終沒有什麼提高。相反,挑着石頭上路,一個人雖說舉步維艱,但在天長日久的磨礪之下,他的力氣會不斷增長,也就是說,他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尋常的生活裏,挑燈草的人當然活得輕鬆,可當災難猝然降臨後,他卻不堪一擊;挑石頭的人,平時固然活得沉重,卻能在災難裏進退自如,最終平安度過。

芸芸衆生,儘管生活方式千差萬別,但說到底,大多數人的生活不外乎“燈草”或“石頭”這兩種。在故事裏,“燈草”與“石頭”是後孃分配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燈草”與“石頭”卻是個人的選擇。有人貪圖安逸,就想挑着“燈草”過一生;有人不畏艱辛,挑起“石頭”上了路。不同的選擇,帶給他們的自然是不同的人生。

而我,一個聽着故事長大的女子,願意挑擔“石頭”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