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玲玲的畫》是二年級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這樣的課文,卻往往是語文老師心中最“怕”的課文,因爲它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沒有高遠深奧的哲理,用語文老師們的話說,就是沒有“可挖掘”的東西。在一陣“無措”之後,我明白了: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施,對語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點,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當一位語文老師真正具備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無論是怎樣淺顯的課文,我們的心靈都可以和孩子們在課堂是共舞。於是,靜下心來備課……以下幾點是自認爲課堂中的驕傲。

一、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着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瞭了。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

一開始,自由讀文,檢查生字認讀;然後聽看動畫片讀文,

理清線索,兩次對課文的整體閱讀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務,層層

逼進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

地悟(理解文本)---再帶着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最基本

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特點,我

設計了表演讀(讀玲玲和爸爸的對話時)、推前想後體會讀(如

讀玲玲“哇”地哭了起來的句子時,憑藉老師提供的句式勸玲

玲,幫玲玲)、加提示語讀(如讀玲玲哭着說話的句子時)、抓

重點詞理解讀(如理解“端詳”一詞時)、背誦爸爸意味深長的

話等等,多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自然,讀得開心,讀得意味無

窮,讀得“愛不釋口”。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不絕於耳,學生邊

讀邊感悟語言,同時對人物心情變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聯繫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

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這句話的“出場”時,我安排地也是比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樣高興,但是更讓她高興的是什麼呢?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這正如爸爸所說的……”在讀、背爸爸的話的基礎,拋出問題“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學生聯繫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本所體現的啓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其次,圖文並茂的板書,課後名言的拓展,字詞卡片的精心設計和製作,課件的合理利用,都可以成爲今後教學中的小小的收穫。

當然,遺憾的是,課堂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詞的教學中,語言上不夠嚴密,應準確區分“圖案”和“畫”的區別,“名字”和“字”的區別,不能爲了自己所認爲的“巧妙”失去語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最後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說了努力克服的困難,但是沒有體現變後的“好”事。由於是第一課時,字只停留在認讀上,如果有時間的話,應做寫字的具體指導。

掩卷深思,這次授課給自己帶來的啓示很多:多看語文教學專家的論著,將理論和實踐恰好地結合,纔會使課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師、向周圍的人學習的機會,不斷豐富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上的自己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本的能力;時刻不忘語文教學的本,不忘記在語文課堂上紮實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對於徜徉於語文課堂的那份自如,那份美麗,自己是那樣地癡迷,那麼,就讓自己帶着這些啓示、這些今後教學中寶貴的財富繼續完美自己的語文課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