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祝福》教學反思

《祝福》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祝福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小說,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祝福》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大家!

《祝福》教學反思

  《祝福》教學反思1

《祝福》解讀,關於學情和小說讀法,在這節課後有一些新的認識,這裏做一些片斷式的記錄。

魯迅先生在作品一開始就讓祥林嫂死去,這樣就使作品全篇帶有逼問祥林嫂死因的意義,因此,我在上課伊始就拋出了這個問題,作爲同學們探討這篇作品的線索。第一節課有四、五個學生談了談應對祥林嫂人生悲劇負責任的幾個人物,魯四老爺、四嬸、柳媽甚至“我”。但同學們缺乏後續性的表達、思考,小組討論熱烈,全班範圍內的個人表達則冷場,這不知爲何?爲什麼我們的學生不喜歡發言,總保持沉默。在第二課時中,則普遍沉默,學生的不喜表達這種狀況,值得教師深思。

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即同學們動不動就用封建禮敬、封建思想、封建制度來概括祥林嫂人生悲劇的原因,我認爲他們的解讀脫離小說文本,缺乏閱讀體驗,空泛、抽象、無意議。我告訴同學們,小說解讀應以文本爲據,從人物開始。

《祝福》分三課時,在前兩課時中,教師與同學們一道分析了小說中的人物,同學們或認爲這個或認爲那個人物有責任,但在討論中,教師提出自己的看法,魯四、柳媽、衛老婆子、婆婆及魯鎮的其他人未必對林嫂的人生悲劇負直接責任,如果讓某一個人負責,讓我們回到文體,這樣的認識讓人不踏實,缺乏說服力。

在第三課時,再一次細讀文體,最後認識到不是這些具體人物,而是這些人物身上所承載的東西傷害了祥林嫂。正是魯鎮人的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信仰、風俗和文化籠罩着每一個人,從而造成一種扼殺無辜生命的合力。這是一種關於魯迅小說的文化解讀法。

祥林嫂在小說中不是一個卑弱的人,她熱愛生活,勇於反抗,極度勤勞、能幹,她是那麼得富有活力,其實她最有理由過幸福的日子。肯定是一種特別強大而又不易爲人覺察的力量摧毀了她。這種力量漠視人的尊嚴,輕視人的生存價值,它的重重、種種風俗、信仰和禁忌在不自覺當中成爲殺人的兇器。

  進一步挖掘一下文本:

1、說封建禮教是祥林嫂人生悲劇的原因不完全,此外還有巫鬼文化的因素,小說似乎暗示了儒、釋、道文化的雜合是造成傷害無辜生命的背景。

2、一些示範課教師着力探討的祥林嫂是自殺還是飢寒而死,教學價值有限,意義不大。

3、應該細讀文體,糾正同學們在過去小說解讀中存在的好人、壞人,善惡倫理判斷的線性解讀法。

4、《祝福》可以看作是一個寓言式的故事,魯鎮可看作一個袖珍中國。

  《祝福》教學反思2

隨着作品的不斷閱讀和不同教學形式的瞭解,我感到很多人都教學設計往往停留在通常的思維角度和層面上。有的這樣一篇小說當成偵探小說來分析,來處理;有的改變一下講講祥林嫂的故事。更有甚者,分析一下小說的故事背景,籠而統之地分析一下作品大家都熟知的主題。我想如果我們重視起文中的“我”,並以之作爲進入作品內部世界的一個入口,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爲什麼來?“我”又要到哪裏去?

1、“我”是從這裏走出去的接受了新思想的新人,在外部的世界裏,自己的思想已經跟上來時代的步伐。

2、“我”從新的世界中來,帶來了清新的風。

3、“我”來到這裏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這裏是我的'故鄉,我的“家”,雖然“我”走了很遠,但自己並沒有把“家”忘卻;其次給故鄉帶來一些涼爽而清新的思想之風。“我”抱着這樣的思念和渴望而來,但“家”的現實比自己想象的落後的多,還保持在原地,困難也大得多。在“家”中,“我”感受到的不是溫馨和,而是冰冷、孤獨和無力,回到“家”中,但自己已經不再屬於這裏,“我”是一個多餘人,所以“我”會很快被“剩在書房裏”,這裏沒有同道,朋友也屬舊友,誰能理解此時的“我”的心,沒有,完全沒有。更爲值得關注的是“我”的無力,不要說改變這個“家”,就連祥林嫂這樣一個乞丐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這種無力的挫折感讓“我”真正領略到這個令自己無限掛念的“家”是如何的難以改變。這種挫折,這種困惑是一個啓蒙者面臨的難題。

4、“我”能夠回到哪裏去?只有城市。在這裏,走向城市是接受新的思想,讓自己減少痛苦。但一定程度上說,這是一種退卻。一個啓蒙主義者在巨大困惑時的無奈選擇,他知道自己最終還要走向農村,自己的“家”,但現在只能選擇逃避。

“我”回故鄉不僅僅是一種探訪,更是一種與“家”的碰撞。這樣的碰撞讓“我”知道什麼是無力迴天,什麼是“鐵屋子”裏清醒的幾個人。

總之,我認爲,《祝福》的寫作目的絕不是爲了告訴大家一個祥林嫂的故事,更可以說是一個自己回“家”的故事,雖然是一次失望的旅途,但給讀者帶來思考。這一切,到底是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