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

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

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1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朗讀體悟,尋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過誦讀,把握意象,體會本詩的情感。

3.瞭解作者面對殘酷的現實,始終不渝的熱愛祖國、相信未來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揣摩詩歌語言,賞析詩歌豐富含蓄的意象。

2.難點:體會詩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讀賞析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有一首詩寫於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後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這首詩就是《相信未來》,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緊接着向學生介紹作者,同時交代清楚詩歌的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齊聲誦讀詩歌,給詩歌斷句,標出重讀字詞,並且明確詩歌總體結構。詩人從我怎樣相信未來到爲什麼相信未來,最後呼籲人們相信未來。這是整體感知的第一步,通過自己的誦讀體驗。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音頻文件,注意朗讀者節奏、語氣、語調的變化,從而體會詩人當時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1.在整體把握詩歌感情的基礎上,我將從詩歌的具體意象入手,讓學生討論意象的運用,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而創設一個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

具體來說就是明確:

第1節中的蜘蛛網、爐臺、餘煙、灰燼、美麗的雪花這項意象代表的含義,學生可以從中看到荒蕪、窮困和艱難,詩人從艱難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來的信念。

在第2節中學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鮮花、凝露的枯藤這些意象,從生命由新鮮至黯淡、從熱情到失意、從飽滿到枯竭的過程,瞭解詩人從人生的苦難升起了相信未來的信念。

2.接着請學生仔細朗讀第3節,此時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合理斷句。因爲不同的讀法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別注意這裏運用比喻修辭。教師針對排浪,大海、曙光具體分析它們與手指、手掌、曙光之間的聯繫。學生通過具體研習能瞭解這是詩人由真實內心升起的相信未來的信念。

3.在接下來的4-6節朗讀中,教師同樣要求學生從意象的把握上來理解爲什麼要“相信未來”,從腐爛的皮肉、脊骨這些意象來看清人們內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第4節視角“我”到“她”,她是未來,從未來的角度看,現在就成爲了歷史,歷史不可抹去,未來將會做公正的評價,正因爲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評定。

4.再次朗讀,加深體驗。在具體的意象分析後,學生已經對詩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個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來我會提出一個問題,即這首詩歌最明顯的藝術特色是什麼,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詩歌,這樣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真切感受詩人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朗讀之後,學生應該很明顯就能發現詩歌運用了反覆手法。

(四)延伸作業

比較閱讀食指的另外一首詩《熱愛生命》,希望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詩人無論人生多麼艱辛、命運多麼坎坷,我們都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未來。

 五、板書設計

相信未來

食指

描繪現實,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發出召喚,相信未來

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2

【教學目標】

①結合當時的背景來理解作品,體會詩人“痛苦的吟哦只爲追問光明”之情懷

②進一步通過誦讀,領會詩歌的形象

③領會詩歌意蘊深刻的意象,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歌內容,把握情感的基礎上來朗讀。

【教學步驟】

一、作者與本詩背景

但凡喜歡或讀過中國當代詩歌的人,無一不知道詩人食指。有人說,食指是中國當代新詩第一人;有人說,食指是中國朦朧體詩歌的創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詩人食指稱爲一代詩魂,他的詩歌曾經那麼深地影響、鼓勵、陶冶過整整一代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東朝城,生長在一個正統的革命幹部家庭裏,母親在行軍途中分娩了他,起名路生。小學時就熱愛詩歌,20歲時寫的名作《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爲流傳。阿城插隊內蒙古時託人抄錄了食指的全部詩作;陳凱歌考電影學院時曾朗誦食指的《寫在朋友結婚的時候》。1973年食指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醫三院就醫。出院後繼續寫作,1978年再次煥發創造力,並首次使用食指筆名(意爲別人背後的指點損傷不了詩人的健全人格)。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療。20xx年4月28日與已故詩人海子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著有詩集《相信未來》、《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詩探索金庫·食指卷》、《食指的詩》。

詩人在人生之途中受到過一個又一個打擊,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個社會都在被一種政治所扭曲,因而他在詩中強烈抒發着不滿,但他對國家仍不改初衷,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他的詩歌:痛苦的吟哦只爲追問光明。食指的作品基本上遵從了四行一節、在輕重音不斷變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傳統方式,以語言的時間藝術,與中國畫式的空間藝術相結合,實現了他的藝術追求。通覽他的詩作,雖然我們感受更多的不是輕鬆而是壓抑,不是快樂而是痛苦,但在那壓抑和痛苦中,我們也看到他無時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爲理想和光明而奮鬥、而掙扎的身影。

K《相信未來》以其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詩風在中國大地不脛而走,迅速傳頌於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幾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運。江青讀到了《相信未來》,爲詩歌獨立不羈的個性所震驚、惱怒。她一定要找到“相信未來,相信生命”的“反動”詩人。詩人自己回憶:“1969年,我下鄉第二年回來,‘四三派’的人回來聚會,要我去。我給他們背了幾首詩。那些詩他們要走了一些,作爲一個動態寫進報告裏,給了上邊。江青說,這是一個灰色的詩人。江青又說‘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在’。於是,一頂反動詩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僅十九歲的郭路生頭上。厄運降臨了。詩人曾被嚴格審查、批判。但在陰雲密佈的時代,這首詩給人們心靈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經說:“‘文革’前我就捱整,我已經看到這代人的命運了。魚兒跳出水面,落在冰塊上,它的前途是死,和這個冰塊一起消亡。相信我們會戰勝死亡,這已經進了一步了。我年輕,我能看到冰塊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這種信念,詩人才能在20歲的時候就寫下了至今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樸實平易的文字,將冷靜的思考與熾熱的感情融人字裏行間。

二、整體感知

⑴在把握作者的思路基礎上一讀詩歌。

①1、2節結構類似,作者用幾乎相同的句式對現實進行了象徵式描繪,同時表達了自己的信念。仔細閱讀,找一找所用的意象,體會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蜘蛛網查封爐臺”——陳舊貧窮;

“餘煙嘆息悲哀”——生活貧困;生活上貧困,

“鋪平失望的灰燼”——拋棄失望;但保持樂觀

“美麗的雪花”——純潔美好

“葡萄化爲露水”——青春逝去;

“鮮花依偎在別人情懷”——情感失落;內心的失落,

“凝露的枯藤”——直面絕望;但一往情深

“淒涼的大地”——執着自信

惡勢力橫行,希望破滅,果實被竅——痛斥現實

②分析第3節前三句比喻的精妙所在

手指——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

手掌——托起太陽的大海用孩子的筆體寫下:

筆桿——海上現出的曙光“相信未來”

面對困難,信念更強,豪情更濃——表明信念

③第4節起詩人的視角有什麼變化?“腐爛的皮肉”、“脊骨”兩個意象表達什麼意思?

作品由“我”轉向了“她”——未來,從未來看現在,現在就變成了歷史,詩人期待的是後人的“睫毛”與“瞳孔”能撥去歷史的塵埃,不在乎“腐爛的皮肉”而要挺直“我們的脊骨”,等待歷史“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這三節闡述了“相信未來”的理由,同時想告訴人們,儘管有“迷途的惆悵”,有“失敗的苦痛”,但歷史不可抹去,未來一定光明。

未來的人一定能看清歷史,辨明是非

創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相信未來

脊樑不斷,歷史自有公正評價

④最後一節,詩人放棄了意象的轉換,直抒胸臆,以異乎尋常的堅毅和剛強、執着和熱烈告訴人們,不管人生多麼艱辛,無論命運多麼坎坷,都應該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來,熱愛生命。這一節句式短促有力,節奏也明顯加快了,它是作品內在情緒的必然發展,也是其理想與信念的昇華。

發出呼喚,爲未來戰鬥——決心奮發

三、討論:詩中反覆手法的運用,有何藝術作用?

四、誦讀、背誦

五、課外拓展

比較閱讀:《熱愛生命》(食指)

這首詩寫於動亂結束後不久的1979年,堪稱是《相信未來》的姊妹篇。

它們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當年的許多知青,在生活極其艱難和理想接近破滅時,正是《相信未來》和《熱愛生命》鼓勵他們頑強地活下去。詩人以異乎尋常的堅毅和剛強、執着和熱烈,以一種近於悲壯的口吻告訴我們,不管人生多麼艱辛,不論命運多麼坎坷,都必須愈挫愈奮,堅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負重,向命運挑戰,實現生命的價值。這一切都昭示了詩人那崇高而嚴正的命題:“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詩人在另一首《書簡》中就曾這樣寫道:“我們應當永遠牢記一條真理/無論在歡樂還是辛酸的日子裏/我們的心啊,要永遠向前憧憬/這樣,纔不會喪失生活的勇氣……”這首詩在意象的擷取上,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多選取那些帶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觀物象,如“攀附的葛藤”“悽風苦雨”“荒草野徑”“頑石棱角的堅硬”“攔路的荊棘”“冬天風雪”“夏天毒日”等等,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來,實際上是詩人的真力彌滿,萬象歸懷;這些意象,借物載情,寓理於形,極具內質和張力,充分構築了全詩的沉鬱悲慨、深沉豐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內蘊和獨特的詩美空間。本詩一襲食指詩的一貫的藝術風格,悲壯而不悲慼,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傷,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吶喊,是滴血的呼喚,是含淚的微笑,是一曲頑強奮進的生命之歌!

高一語文教案《相信未來》3

課題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滅,人生最困頓的時候寫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難》,其中有兩句話體現了作者相信未來,誓爲理想而奮爭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時隔1200年後,又一位天才的詩人用同樣的激情,寫下了《相信未來》的醒世之作。

一、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聽課文錄音,明確每節的主要意思結構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構:

1—2節: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痛斥現實

第3節:面對着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表明信念

第4節:想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相信未來

第5節:面對表層的創傷,繼續前進,任人評說

第6節: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樑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點明題旨,發出召喚,爲未來努力奮鬥,決心戰鬥

二、分析賞,把握主題

(一)揣摩語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並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蜘蛛網——黑暗勢力;爐臺——產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餘煙——殘餘的希望;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紫葡萄——希望的果實;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穫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穫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節:腐爛的皮肉——創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第5節: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樑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着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上面三個句子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係。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全節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二)表現形式

反覆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確:本詩的前三節,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

三、討論交流,自由欣賞

注意:積極引導學生,使其掌握欣賞詩歌的基本方法: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透過形式體悟內容。

四、組織朗讀,加深體驗

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詩文,採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五、學生提疑,師生交流

組織學生質難問疑,師生共同交流,以加強對本文的體驗與感悟。

六、補充內容

食指詩二首:

1.世紀末的中國詩人

添加些我們無用的屍骨做乾柴

經寒冬的狂風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慾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幟迎風抖動

化苦難的生活爲藝術的神奇

淨化被金錢異化了的靈魂

如此我便沒有虛度

自幼追求藝術的一生。

2.《熱愛生命》(1979)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悽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覆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過人生激烈的搏鬥後

我死得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到墓地尋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痛苦來做法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爲天平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後代以我爲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愛屬於我的

那條彎彎曲曲的荒草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着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揹走去

深知道冬天風雪中的飢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着向惡勢力挑戰的個性

雖是縷經挫折,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生活着,活到現在

就在於:相信未來,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