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紀伯倫《更浩瀚的海洋》原文欣賞

紀伯倫《更浩瀚的海洋》原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紀伯倫《更浩瀚的海洋》原文欣賞

昨天,多麼遠又多麼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要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們身上的灰塵和污垢。

我們一到海邊,便開始尋找一處可以遮人耳目的空地。

我們一面走,一面四下張望,只見一個男子坐在一塊灰色的岩石上,手裏提着一隻口袋,他從口袋裏捧出一把一把的鹽,撒向大海。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個只看生活陰暗面的悲觀者,悲觀的人不配看見我們赤裸裸的軀體。我們離開這個地方吧,這裏無法洗浴。”

於是我們離開了這地方,繼續前行,來到一棵長在海邊的白楊樹下。只見一個男人站在一塊白色岩石上,手裏舉着一個鑲滿珠寶的匣子,他從匣中取出一塊一塊的糖,拋入海中。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一個沒有喜事也笑口常開的樂天派,要小心,不能讓樂天派看見我們赤裸裸的軀體。”

我們又往前走,直到遇見一個男子站在海岸旁,撿起一條條死魚,憐憫地把它們送回海去。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個企圖使墳墓裏的人復生的慈善家,讓我們遠遠地離開他吧!”

我們接着又走,看見一個男人在沙灘上勾畫着他的想象,浪來了,抹去了他的畫,他一遍遍地重畫!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個靠自己的幻覺樹起一尊偶像並向它頂禮膜拜的苦行僧,讓他去吧!”

我們往前走去,在一個安謐的海灣看見一個男人在從撇水面上的泡沫,將它倒進一個瑪瑙缸裏。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個用蛛絲織成衣服穿的空想家,不宜讓他看見我們赤裸裸的軀體。”

我們繼續走着,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在呼喊:“啊,這就是深深的大海!這就是浩瀚的大海!”

我們尋找那發出聲音的地方,看見一個男子站着,背朝着大海,把一隻貝殼放在耳邊,傾聽它的輕微聲響。

我的心對我說:“走吧。這是個庸人,他只會背朝着自己無力掌握的整體,把心思都用在他所喜愛的局部上。”

我們又走,在一處芳草萋萋的地方看見亂石堆裏有一個人,他把頭埋在沙子中。

我對我的心說:“心兒啊,快,我們就在這裏沐浴吧!這個人是不會看見我們的。”

我的心搖搖頭說:

“不,一千個不!你所看見的,實在是所有人中最糟糕的一個,他虔誠、純潔,把生活的痛苦拒於自己的心扉之外,而生活也把他的心靈跟歡樂隔絕開來。”

這時我的心的臉上露出深深的悲傷,它用不時因痛苦而中斷的聲音說:

“讓我們離開這片海岸吧,這裏沒有一塊隱蔽的地方可讓我們沐浴。我絕不願意在這樣的風裏散開我金色的髮辮,在這樣的空間袒露我柔嫩的胸脯,脫下衣裳,赤條條地站在這樣的光線下。”

於是,我和我的心離開了這浩瀚的大海,我們走了,去尋找更浩瀚的海洋。

  九年級語文《更浩瀚的海洋》優秀教學設計

一、設計說明本文是對人生理想進行深刻思考的文章通過對七種人的生存狀

態的否定,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教學中,可通過朗讀、研討、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二、作者簡介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散文家,畫家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作小說爲主,定居美國後逐漸轉爲以寫散文詩爲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等用阿拉伯文發表的有散文《音樂短章》,散文詩集《淚與笑》、《暴風雨》,詩集《行列聖歌》,以及《珍聞與趣談》、《與靈魂私語》等用英文發表的有散文集《瘋人》,散文詩集《先驅者》、《先知》、《沙與沫》、《人之子耶穌》、《先知園》、《流浪者》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紀伯倫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裁的作家,《先知》爲其代表作

紀伯倫的作品多以“愛”和“美”爲主題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學影響較大,作品常流露憤世嫉俗的態度或表現某種神祕力量爲發展阿拉伯新文學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最早的.中文版是冰心譯的《先知》他在逝世50週年和誕辰100週年作爲世界文化名人被紀念

 三、題目解說:看一看

“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是程度副詞,用其修飾“浩瀚”,說明還有比這更遼闊的大海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過對七種人生存狀態的否定,表達了一種對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四、整體感知:讀一讀

1、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記述了一個怎樣的寓言故事?

“我和我的心”爲尋找理想的海岸洗浴,遇到並分別離開了七種不同生存狀態的人

2、“我和我的心”遇到了七種人,這些人有怎樣的表現?具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呢?

坐在一塊灰色的岩石上,把鹽撒向大海——悲觀厭世者

坐在白色岩石上,手捧珠寶匣往海里扔糖——輕浮的樂天派

撿死魚放回大海——虛僞的慈善家

沙灘上一遍遍重畫自己的想象——沉溺於幻想的苦行僧

撇去泡沫倒進瑪瑙缸——追求虛無的空想家

背對大海傾聽貝殼的輕微聲響——不懂價值、自以爲是的庸人

把頭埋進沙子中——拒絕痛苦而逃離生活的懦夫

3、“我和我的心”對這些人懷着怎樣的態度和情感?

通過“不配離開無法沐浴要小心遠遠的不宜最糟糕”這些詞語的分析,“我和我的心”對這些人的感情是鄙棄和否定

4、“我和我的心”作出了怎樣的選擇?

離開這浩瀚的大海,去尋找更浩瀚的海洋

 五、各抒己見:說一說

分析下面句子的含義

1、“我的心對我說……”

明確:本句在文中反覆出現七次,作者在描述每一種人後,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對話,對那種人進行否定,並以“不配看見我的身體”爲理由,繼續理想之所的追求

2、“昨天,多麼遠又多麼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要用水洗去大地沾在我們身上的灰塵和污垢”

明確:因爲昨天已離去,再也不會回頭,所以說“多麼遠”;而“昨天”是剛剛纔過去的,又是“多麼近”,這裏慨嘆時光流逝的意味“洗去身上的灰塵和污垢”,實際上是洗去靈魂的灰塵和污垢(也表現出寓言的元素)

3、“於是我和我的心離開了這浩瀚的大海,我們走了,去尋找更浩瀚的海洋”

明確:這是本文的中心句,文章是卒章顯志,在一次次的選擇,一次次的離開後,作者執著地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躍然紙上這裏浩瀚的海洋象徵豐富的人生和無限的未來抒發出詩人不斷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懷

 六、合作探究:想一想

1、“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更浩瀚的海洋”象徵着豐富的人生和無限的未來,表達了“我”對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我”是一個追求純潔,追求愛與美,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2、讀了本文,你有什麼樣的人生感悟?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教學版塊,旨在通過探究性思考和對話讓學生構建出新的認知體系)

3、.結合下面這段文字,說說你對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

我願有追求而死,不願無聊而生我希望在內心深處有一種對愛和美如飢似渴的追求因爲我觀察後發現,沒有追求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他們不啻是行屍走肉;我傾聽了,聽到那些有抱負擔憂理想的人在嘆息,他們的嘆息是那麼甜美,勝過管絃合奏

——摘自紀伯倫《淚珠和歡笑.引言》

【明確】作家在文章最後說“於是我和我的心離開了這浩瀚的大海,我們走了,去尋找更浩瀚的海洋”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應該包括這樣幾個因素:浩瀚的海洋象徵豐富的人生和無限的未來引文表現出詩人的人生觀念——“我願有追求而死,不願無聊而生”這段引文可以看做是對本文的一段註釋它直接抒發了詩人不斷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懷

  七、深入思考:議一議

寫作特點分析(本文具有寓言的特點,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

(1)象徵手法和復沓寫法的運用

作者以七個相似的行文思路,通過七個場面象徵了七種人:悲觀者、樂天派、慈善家、苦行僧、空想家、自以爲是的庸人,懦夫,並對他們一一否定,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

(2)借鑑寓言的寫法,以此喻彼,使主旨深入淺出

本文通過“我一次次離開”,表達了對理想的不懈追求這一主題作者是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運用富有哲理或象徵一樣的簡單小事,以此喻彼、以小見大地闡發深刻的道理,或寓言,或散文,力求言近而旨遠

(3)結構嚴謹,語言生動

本文通過“我”和“我的心”爲尋找理想的海岸洗浴,以時間順序來構思全文:想去—尋找—離開,線索清晰,用意鮮明本文的語言是接近詩歌化,很自然地營造了一個詩的意境,使讀者在潛移默化接受了作者的觀點

 八、學以致用:寫一寫

“我”找到了“更浩瀚的海洋”嗎?如果找到了,是什麼樣的?沒有找到的話,“我”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展開想象,運用象徵的手法,給本文續一個結尾

 九、積累運用:抄一抄

談談在你們的記憶倉庫中適合今天所學課文的名人名言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蘇格拉底

幸福永遠存在於人類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於和諧與穩定之中——魯迅

只有在鬥爭中無所畏懼,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張志新

有一些人追求永恆的美,他們把無限放到他們的短暫的生命裏另外一些人胸無大志地活着——羅曼.羅蘭

執着追求並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纔是成功者——梭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