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大綱

七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K 次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七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1、理解識記詞語。

2、初步瞭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3、瞭解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的意思。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麼,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係呢?爲什麼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帶着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二、學生齊讀“預習提示”,整體把握本文說明的內容。

 三、學習字詞。每個詞齊讀兩遍,讀準字音。

衰草連天 ——鬢毛衰

連翹 ——翹尾巴

差異 ——差遣 ——差勁 ——參差

觀測 ——道觀

播種 ——耕種

落葉 ——丟三落四 ——落枕

四、自由朗讀課文,標好段序,完成課後練習題~。

 五、根據課後練習題一中的四個問題,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六、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寫了什麼?

明確:本段以優美生動的寫景筆調描寫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

2.本段是按什麼順序來說明的?標出有關詞句。

明確:本段是按春——夏——一秋——冬的時間順序來寫的。

表示時間的詞語有: 立春過後——再過兩個月——不久——於是轉

入——到了秋天——準備迎接,條理十分清楚。

提問:描寫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運用了哪些詞語?仔細揣摩、品味。

寫春:大地甦醒,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

“甦醒”將大地擬人化,展現一幅春回大地,生機勃發的景色

“融化”寫出了冰雪的動態,暗示着春暖花開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萌發”描寫小草、樹芽生長的情態,顯示出草木的生機和活力。

“次第”寫出百花競相開放、爭着報春的熱鬧情景。

這些詞語描寫春天景色很有層次,用詞非常典雅。爲讀者展現了一幅生機 勃勃的美麗畫卷,美不勝收。

寫燕子“翩然歸來”,植物“孕育”果實,自然過渡,描寫了夏季的景色。

“翩然”寫出了小燕子輕盈飛舞、活潑伶俐的情態,透露出喜愛之情。

“孕育”將植物寫活了,形象地寫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壯之態。

寫秋天:葉子籟籟落下,昆蟲銷聲匿跡。到處衰草連天,準備迎接風雪載途

的寒冬

“簌簌”寫飄飛的落葉,有聲有色,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銷聲匿跡”描寫了昆蟲(準備)爲過冬作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寫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

“衰草連天”描寫出秋天蕭條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詞將秋天寫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熱、善解無意的天使。

用“風雪載途”寫寒冬,一詞傳神,表現出冬天風狂雪災,寒氣逼人。

以上這些詞語,典雅、簡練、生動,富有表現力,如一個個電影鏡頭,把大自然寫 得神形兼備,爲下文用擬人手法寫大自然的語言作了準備。

這些描寫,精彩紛呈,爲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鮮活的四季風花圖畫,令人目不暇接。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學生默讀這兩段,然後總結段意。

第二自然段:舉例說明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三自然段:說明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提問:第二自然段以什麼爲例來說明何爲“大自然的語言”?

第2自然段一開始並未直接解釋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而是從“草木”“候

鳥”兩方面舉例說明物候現象同農業生產的關係。

“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先寫開花早的杏花、再寫桃花,很有條理。這些都照應了上句的“草木”。而“傳語”“暗示”與語言有關,且將杏花、桃花擬人化,十分親切可愛。“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把布穀鳥的鳴叫寫成“唱歌”,擬人形象,把布穀鳥的叫聲寫得很有音韻節奏,給人以美妙的享受。

這一段由“杏”寫到“桃”,從“植物”寫到“動物”,最後纔對大自然的語言作出詮釋,即:花香鳥語,草長芬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條理十分清楚。

提問:第三自然段是按什麼順序說明的呢?

指名回答: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展,從知識到科學,言之有序。

仔細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嚴密。

“許多”說數量,有範圍,不一概而論,措詞嚴密。

“植物生長榮枯’樹“桃花開”,“動物的養育往來”對“燕子來”,兩兩相對,十分嚴謹,體現了作者對語句的精心組織。

  七、小結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從具體、生動的物候現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釋題),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條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動形象的描寫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趣味性。

  八、課後作業:

熟讀第一自然段,仔細品味生動形象的寫景語言。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複習舊知。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講授新課。

(-)指名朗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然後總結段意。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從觀測手段、數據意義兩方面寫出了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觀測手段:“活的儀器”活生生的生物

數據意義反映氣溫、溼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 也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

應用在農事上比較簡便,容易掌握

文中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第五自然段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更具有說服力。

(二)默讀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1.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四個:

首先是緯度(7)

第二個因素是經度的差異(8)

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9)

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l0)

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能否換順序說?爲什麼?

明確答案:不能。因爲四個因素的'影響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條理。另外,前三個都是空間因素,後一個是時間因素。

2.舉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說明方法。

學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對所舉的例子作些評點,注意舉例時的語言。

① 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舉例說明緯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主要因素。

②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一度,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旬或穀雨節,煙臺要到立夏。(第8段)

舉兩例說明經度的差異是怎樣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

③山地秋冬兩季,……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第9段)

舉例說明高下的差異對物候的影響。

④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可以看出後者比前者早幾天。(第10段)

舉例說明古今差異對物候的影響。

舉例子是常用的說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淺出,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徵或事理解說得很清楚。

(三)齊讀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將問題的答案在書上標記。)

①首先是爲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

②物候資料對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

③還可以利用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

④也可以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三、學到這裏,你們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語言”爲題有什麼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