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彙編15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彙編15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準備《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全文。

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快速默讀“閱讀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訴了我們什麼,提出了哪些要求。

2、全班交流,明確閱讀要求。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主學習: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小組合作學習: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全班交流:指名朗讀課文,認讀生字,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1、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想一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投影出示,請學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因爲;

扒開草後看見躲藏着的小草時,感到,因爲;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因爲;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因爲;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因爲。

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自主研讀:

a、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寫在旁邊。

b、將自己認爲寫得好的句子、詞語反覆品味,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及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開評議,各抒己見。

感情朗讀,交流感悟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人情入境地朗讀,讀出聲、讀出形、讀出情。

2、讀了這課文,你對生命又產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結合前面的幾課文,大膽地談一談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積累語言,拓展閱讀

1、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語段或詞語。

2、這課文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請同學們課後仔細閱讀這優美的散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2

複習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鞏固寫作知識,要求學生寫出內容具體、通順的文章。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3、教育目標:教育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複習重點:指導學生審清題目要求,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

複習難點:培養學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複習過程:

一、揭示覆習內容。

二、指導寫作方法。

1、審題:

即把握作文題目的具體要求。

2、確定作文題目的重點。

學會確定題目的重點是審題過程的重要一步,因爲只有確定了題目的重點,才能更好地選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複習記敘文的六要素。

指名說,板書:

時、地、人、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4、習作開頭的方法:

(1)開門見山。

(2)提問式開頭。

5、習作結尾的方法:

⑴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⑵照應開頭。(首尾呼應)

⑶抒情結尾(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或敬佩之情)

6、複習本學期要求寫作的幾作文。

a、寫一個人(讚揚某方面的優秀品質)

b、記一處景物(抓住特點表現出“美”)

c、寫一件物品(抓住形狀、特點、用途來寫)

d、寫讀後感。

e、介紹我們的學校。

f、談壓歲錢的用法。

三、練習: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讚揚他某方面的優秀品質。

B、小組內練習說話。指名說話,師生共評。

四、小結:

寫作文要靠平時積累材料,多練習,多動筆,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觀察,多練習。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動的事》爲題,寫一篇作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3

目標:

讓學生掌握材料的

重點:

審清題意,不離題。

難點:

進行豐富的想象,把內容寫具體。

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審不清題意,內容不夠具體。

複習過程

1、提問:什麼是材料?

2、:常見的材料有:一是根據圖畫,二是根據一個故事梗概擴寫,三是根據故事開頭進行續寫。

3、習作一:根據圖畫。

(1)先回顧第四單元的看圖:

這幅圖畫的圖意是什麼?

這幅圖目的是要求我們懂得戰爭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或日本侵略者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怎樣才能把這幅圖畫寫具體?

詳寫被炸後的廢墟,具體描寫小孩的外表及內心。

(2)出示圖畫,讓學生先把握圖意是什麼,後抓住什麼景物寫。(圖略)

4、習作二:

請你認真讀下面一件事情的開頭部分,合理地展開想象,續寫一個故事。

星期二早晨的晨會課開始了,四(2)班張老師組織全班學生收看學校苗苗電視臺的<一週集錦>節目。突然,一位老大爺顫巍巍地推門進來,氣喘吁吁地問張老師:“你們班有個叫李宏民的學生嗎?”“有啊,李宏民怎麼啦?”張老師驚奇地望着老大爺。老大爺激動地說:“我可找到他啦,一個懂事、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好孩子啊!”

(1)提問:要續寫這個故事,首先要弄懂什麼?

(2):這肯定是一件捨己爲人的事。究竟李宏民爲老大爺做了什麼事,就是我們的具體內容。

(3)提問:怎樣才能寫具體呢?

(4):要將事情的起因經過寫具體。

小測內容

將習作一的看圖寫好。

作業完成習作二。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4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過鄉村生活的經歷嗎?想了解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課文,讀完後,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應”“和”“樂”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點。

2、同桌互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的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鄉村孩子淳樸可愛,鄉間景色美麗親切,孩子的活動豐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熱烈活躍。)

3、同桌交流,小組交流。

讀課文,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你最喜歡的部分,試着有感情地讀一讀。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這是一個比喻句,這裏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蔔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

也蘊涵着一種豐收的喜悅)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裏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裏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讚歎。閱讀時,要讀出讚歎的語氣)

2、把你最喜歡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讀聽。

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和《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合作交流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

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品讀體驗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鞏固延伸

(五)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6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孜孜不倦、直截了當、萬般無奈、滔滔不絕、烙印”等詞語。

2、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動,進行創造性複述。

3、感受莫泊桑不斷追求出色、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動,進行創造性複述。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課件

學生:預習生字新詞:酷愛孜孜不倦作品萬般無奈 滔滔不絕 烙印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反饋學生預習課文後對莫泊桑和福樓拜兩個人物的瞭解,並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反饋學生預習課文後對主人公莫泊桑的瞭解,揭示課題

(1)初步瞭解莫泊桑的成就。

他寫出了很多有世界影響的名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隨機把“作品”一詞出示在黑板上)短篇小說——《項鍊》、《羊脂球》。(出示PPT)

(2)複習“拜”字寫法,讀好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課文講述的就是青年莫泊桑在成長爲作家過程中的一個故事。齊讀課題——莫泊桑拜師。

“拜”是一個熟字,注意,它的右半部分是,四短橫,一豎。(描紅)

讓我們再來讀好課題——莫泊桑拜師

2、反饋學生預習課文後對福樓拜的瞭解,理解“文學大師”。

(1)瞭解文中另一個人物福樓拜。

文中莫泊桑拜誰爲師? 福樓拜。

誰能把他的身份介紹具體?福樓拜是19世紀法國文學大師。

(2)理解“大師”的含義。

什麼樣的人人們會尊稱他爲大師啊?在某些領域中相當有造詣的人。

福樓拜在文學創作方面極有造詣,所以被人尊稱爲——文學大師(拿詞卡)帶着崇敬的語氣,讀好——文學大師

3、聯繫課文第一小節,理解“酷愛、孜孜不倦、作品”的含義,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1)瞭解莫泊桑拜福樓拜爲師學什麼。

●莫泊桑要拜這樣一個響噹噹的人爲師,學什麼呀?

●抓住文中句子: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沒有什麼特色。理解“酷愛、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幾個詞的含義。

●因爲他的作品總是平平常常(貼:平平常常)

所以他追求讓自己的——作品有特色。(貼:有特色)

(2)小結,初步感莫泊桑是個有追求的文學青年。

(3)抓住“酷愛、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幾個關鍵詞語,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莫泊桑拜師學什麼。

二、深入學習,學習創造性複述,體會莫泊桑不斷要求進步、勤學苦練的精神。

(一)學習莫泊桑第一、二次登門請教的經過。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創造性複述。

1、學習課文1-5小節,通過朗讀,瞭解人物對話內容,指導抓好莫泊桑的心理活動,展開合理想象,練習創造性複述,瞭解“功夫”的具體含義。

(1)反饋文章寫了莫泊桑幾次登門拜訪。

(2)瞭解莫泊桑拜師過程中,福樓拜是通過什麼方式教他的。

文章中三次登門,也都着重描寫了莫泊桑和福樓拜之間的——對話。

(3)讀文,瞭解前兩次登門莫泊桑提出的問題。

①學生先自由朗讀莫泊桑前兩次登門,讀讀人物之間的對話。

②指名讀,讀出疑問的口氣。

③把莫泊桑說的第三句話用疑問的口氣讀出來。

(4)瞭解第一次登門面對莫泊桑的困惑,福樓拜如何指導他的,理解福樓拜所說的“功夫”的具體含義。

①師引讀人物對話。

②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動,進行創造型複述。

莫泊桑聽了福樓拜的說他的功夫不到家,心裏會想什麼呢?誰能聯繫課文的第一小節說一說?

③理解“功夫”的具體含義。

●於是,莫泊桑急切地問,那——(指導讀好莫泊桑的話)

●福樓拜又是怎樣指導他的呢?自由讀一讀這段話。

板書:看詳細、長期記

●就是莫泊桑第一次登門,福樓拜針對他的問題——寫不生動(指指黑板上的板書)教他的方法,誰能用一句話說清楚。

●小結:今天我們抓住的是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來展開創造性複述的。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繼續練習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來展開創造性複述的。

2、學習第6小節,理解“單調”。

(1)讀文,瞭解第一次登門後,莫泊桑的做法。

第一次登門,莫泊桑按照福樓拜的要求去做了,他是怎麼做得?拿起書,一起讀讀課文第六小節。

(2)引讀課文。

他連續看了三天都——一無所獲(板書)

(3)想象三天莫泊桑看到的東西,理解“單調”。

●同學們,第一天,莫泊桑站在街道上看到——(馬、車)大街上來來往往只有馬和車嗎?沒有人嗎?(人、馬、車)

●第一天,他看到了人、馬、車,看不出它們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想到老師要他長期看,於是決定第二天再看,可他看到的還是——(人、馬、車),還是沒發現什麼特殊之處,第三天又去看,看到的仍然是(人、馬、車)

三天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用文中一個詞形容就是: 單調

(4)師小結

3、學習第7、8小節,讀福樓拜的話,理解這裏的”功夫“指“會觀察“。

(1)自由讀福樓拜說的話。

在這樣的情況下,福樓拜是怎樣告訴他的,自由讀讀福樓拜說的話。

(2)請一生讀福樓拜說的話,並注意讀好一些四字詞語。

這段話比較長,看誰能一口氣讀清楚。

(富麗堂皇裝飾簡陋狂風暴雨烈日炎炎)注意讀出感情。

(3)發現福樓拜說的這段話的表達方式。

你們發現了嗎?福樓拜講了一連串的話,都是什麼句?

他究竟問了多少問題啊?

這樣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連續不斷地發問,用一個詞語概括就是——滔滔不絕

(4)再次自由讀福樓拜說的話。

(5)思考老師把這段話分成三層的原因。

(6)細讀中間這層,理解觀察的幾種方法。

讓我們再來讀讀中間這幾句話,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

這六個問題,福樓拜在教莫泊桑怎樣看啊?

①“富麗堂皇”和“裝飾簡陋”的馬車走法不一樣。

師:福樓拜用了一組對比來告訴莫泊桑可以比較去看

板書:比較看看

②“烈日炎炎”“狂風暴雨”是描寫不同天氣的。

師:不同天氣,馬車的走法也是不一樣的。福樓拜要莫泊桑多角度去看。

板書:多角度看。

③“車上坡、下坡”是寫車行駛的道路不同。

師:福樓拜告訴他,車上坡時,要觀察——馬怎樣用力(生)

師:也就馬的動作

車下坡時,要觀察——趕車人怎樣吆喝

師:也就是趕車人的表情

師:這就是告訴我們,看的時候要關注細節。

板書:關注細節

④原來,這一連串的問題就是告訴莫泊桑怎樣看,這樣看就是——

(從第8小節找一個詞)觀察,觀察就是要——(引讀板書)

板書:觀察

(7)比較陳述句和疑問句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思考福樓拜這樣說的原因。

①出示陳述句,請一個學生讀。

②質疑,文中爲什麼不這樣寫?(讓莫泊桑思考,給他啓發)

4、在充分理解福樓拜的話的基礎上,對莫泊桑的心理活動,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創造性複述●聽着福樓拜這滔滔不絕的問題,莫泊桑深受啓發,此時他心裏一定有很多想法,課文沒有寫,讓我們展開想象,來創造性地說說此時莫泊桑心理的想法。

注意:你的想法要圍繞着福樓拜的話給莫泊桑的啓發。

●小結

(二)理解第三次登門時福樓拜所說的話,瞭解莫泊桑從他那裏再次得到的啓示

1、瞭解第三次登門福樓拜的反應及原因

師:福樓拜讀者莫泊桑帶來的作品,臉上露出了微笑,說明了什麼?

說明莫泊桑有進步了,能夠用福樓拜教他的辦法觀察事物。

2、通過朗讀,理解第三次登門福樓拜指導莫泊桑的具體方法。

●請三個同學讀福樓拜說的話。

板書:抓特點、善於寫

●小結:這一次福樓拜又耐心地啓發他,怎樣把“寫”的功夫練到家。

三、總結全文,揭示人物品質,並佈置回家作業,訓練創造性複述。

1、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更加勤奮努力。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終於使他的作品從平平常常到有特色,成爲一個作家。(畫框)

2、課文就寫了莫泊桑三次登門,福樓拜針對他不同時間的不同問題,給予了耐心的指導,這樣的指導我們就叫——循序漸進

3、從莫泊桑三次登門拜師的經歷中,你又受到了什麼啓發呢?(生說)

4、佈置回家作業。

回家請大家選擇莫泊桑第一、第二次登門拜訪中,其中的一次登門拜訪,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加上他的心理活動來進行創造型複述。

板書:

莫泊桑拜師

作品有特色

啓發   抓特點

一無所獲  觀察   善於寫

看     比較看看

平平常常  詳細、長期記  多角度看

關注細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7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

3、學習本文的寫法,感受青銅的純樸善良和懂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

學習本文的寫法,感受青銅的純樸善良和懂事。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小學課件資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個好故事就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值得你回味一生。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蘆花鞋》這個好故事吧!

二、介紹作者

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作家。主要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銅葵花》等。

三、初讀課文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會認生字。

搓(cuō)

葵(kuí)

祈(qí)

遺(yí)

憾(hàn)

污(wū)

屑(xiè)

4、理解詞語的意思。

冬閒:指冬季農事較少的時節。亮堂堂:形容很亮。

尋覓:尋找。

祈求:懇切地希望或請求。

四、品讀釋疑

(一)品讀第一部分

1、青銅一家是怎麼做蘆花鞋的?從全家人編蘆花鞋去賣,賣的錢是“一筆很重要的收入”可以看出青銅家是什麼經濟狀況?

預設:先將上等的蘆花采回來,然後將它們均勻地搓進草繩裏,再編織成鞋。青銅家很窮。

2、作者描寫青銅和葵花采蘆花的內容用意何在?

預設:是爲了讓讀者從青銅和葵花采蘆花的內容中看出兄妹二人做事認真以及二人的兄妹之情。

3、蘆花鞋是什麼樣子的?

預設:那柔軟的蘆花,竟像是長在上面的一般。被風一吹,那花都往一個方向傾覆而去,露出金黃的稻草來。讓人想到落在樹上的鳥,風吹起時,細軟的絨毛被吹開,露出身子來。兩雙鞋,既像四隻鳥窩,又像兩對鳥。

(二)品讀第二部分

1、讀第二部分,你覺得青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

預設:青銅是個能吃苦且懂事的孩子。從“天下了一夜大雪,積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門都很難推開。雪還在下”可以看出天氣的惡劣,與後文青銅的賣鞋熱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用天氣的惡劣,雪的大來襯托人物冒雪賣鞋的艱辛,體現了青銅的能吃苦且懂事的特點。

2、你怎麼看待媽媽提出的同意青銅冒雪賣鞋子的條件?

預設:“媽媽說:‘那你選一雙穿上,不然就別去了。’”媽媽明知青銅已經下定了冒雪賣鞋子的決心,就讓他先挑選一雙蘆花鞋穿上,這體現了媽媽對青銅的關愛。

(三)品讀第三部分

1、城裏人是怎麼看這些蘆花鞋的?找出關鍵詞句進行賞析。

預設:“他們忘記了它們的用途,只是覺得它們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別地好看。”“特別地好看”比“一般地好看”程度更深,這反映了城裏人對蘆花鞋的喜愛。“他們一個個走上前來,用手撫摸着它們——這一撫摸,使他們對這些鞋更加喜歡。還有幾個人將它們拿到鼻子底下聞了聞,一股稻草香,在這清新的空氣裏,格外分明。”句中對城裏人“走、撫摸、拿、聞”的動作描寫,表現了他們對蘆花鞋的喜愛。

2、從青銅賣鞋給城裏人的過程中,你又看出青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從“他沒有因爲他們的眼神裏閃現出來的那份欣喜而漲價,還是報了他本來想賣的價”可以看出青銅並沒有因爲城裏人非常喜歡他的鞋子而漲價,這表明青銅是一個誠信善良的孩子。

(四)品讀第四部分

1、“走着走着,青銅放慢了腳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腳上的那雙蘆花鞋上。雪在蘆花鞋下咯吱咯吱地響着。他越走越慢,後來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後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上。”本段中表示“看”的詞語有哪些?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預設:表示看的詞語:兩個“目光落在”,兩個“看看”。這四次看分別是看鞋,看天空,看雪地,又一次看鞋。青銅反覆看鞋表明他在思考到底是賣掉鞋子還是留下鞋子,這反映了青銅內心的掙扎和對鞋子的不捨。最終青銅選擇脫掉鞋子,雪天赤腳追向買鞋人,這反映出青銅的善良。

2、“他彎下腰,撿起了那雙蘆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爲一路上都是雪,那雙鞋竟然沒有一絲污跡,看上去完全是一雙新鞋。”這兩句話與前文的什麼內容相照應?預設:這兩句話與前文青銅在穿鞋前把腳洗得乾乾淨淨相照應,反映出青銅很喜歡和珍惜自己的新鞋子。

五、課文主旨

本文講述了青銅一家編織蘆花鞋,青銅冒雪堅持賣蘆花鞋,最後因爲一個人沒有買到他的蘆花鞋,他把自己腳上的鞋子脫下來,雪天赤腳追向買鞋人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青銅純樸善良的品質的讚美之情。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蘆花鞋》,我們感受到了青銅身上純樸善良的美好品質。

板書

蘆花鞋

第一部分:全家人一起編織了一百零一雙蘆花鞋。

第二部分:青銅堅持在下雪天去賣蘆花鞋。

第三部分:幾個城裏人爭搶着把剩下的十雙純樸善良蘆花鞋買了。

第四部分:青銅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脫下來,雪天赤腳追向買鞋人。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對重點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爲主,讓學生獨立閱讀和思考,並嘗試着用自己的話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不足之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要求學生擬寫小標題,從而更好地把握故事情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教學中還要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純樸善良。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8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覆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着利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讚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瞭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麼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註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隻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遊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着斜風細雨,久久不願離去。

五、總結昇華

請同學們自願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9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內容第4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點.

3、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根據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語言的美感.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課件)美麗的原野,美麗的桃花水.試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交流: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個詞語?

4、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三、嘗試精讀感悟情感

同學們真棒,兩次讀課文之後,三月桃花水那悅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我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一)水聲如什麼?(音樂)

1、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2、(學習第4自然段)請大家先想一想這一段該怎樣讀,再自由練讀.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讀,男女生進行朗讀比賽.

4、教師引讀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5、這樣動聽的流水聲,你想用一個什麼句子來誇誇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

(二)水清如什麼?(明鏡)

1、由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2、(學習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麼能說明“水清如明鏡”呢?(倒影.)

3、讓我們也做一次大飽眼福的桃花水,盡覽水中美景——學生自由練讀.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請大家閉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麼.指一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閉目想象.(播放音樂)

5、說一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四、總結全文

1、三月桃花水,聲如豎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鏡,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連——全班齊讀第7自然段.

2、讀到這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3、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0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不怕艱辛和困難、堅持不懈的好品質,要知道想獲取成功必須勇於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鬥。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知道課文中寫了父親什麼事,表現了父親的什麼品質;能找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想像父親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有感情的讀文。

重點難點:能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他的作用。

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見過菜地,院子裏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菜地,田裏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覺得在山坡種地會有問題嗎?

學生髮表看法

二、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 學習生字新詞

1、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想辦法解決

2、 彙報學習情況解決了哪些問題

第二課時

四、 理解課文內容

1、 讀第一、二段。小組討論爲什麼要開墾新菜園?

2、 父親要開墾新菜園家人態度如何?用個詞語來說明,父親的態度如何?也用個詞語來說明。

3、 哪部分具體介紹了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他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學生默讀在書本上批註)

4、 全班討論

5、 結合學生的句子談談哪些話語很感人?原因是什麼?注意抓住動詞。

6、 經過父親的努力結果如何?

7、 讀了課文你受到什麼教育?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並從中受到啓發;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27課。(板書:魚畫到了紙上)

學生:老師,您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老師:(故作愕然)不對吧,魚怎麼會游到紙上呢?

學生之間的爭議引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上一節課老師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這篇課文,現在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1.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是什麼?

(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殘疾青年,他每個星期天都來這裏畫金魚。魚游到了紙上意思是說這位青年畫的金魚十分形象生動,像活的那樣在紙上游動。學生可以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只要大致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就行了。)

2.你是怎麼知道這位青年是聾啞人?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從來不說一句話沒有任何反應,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廠的廠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聾啞青年。如果是會說話的人,不可能從來不說一句話;如果是聽得見的人,那麼在衆人的讚歎、議論聲中,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福利工廠一般是專爲殘疾人開辦的工廠。)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句子。

2.輕聲朗讀課文,試着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講了什麼。

3.指名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學生討論。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常去玉泉觀魚。

第二段(34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講我通過看這位青年畫金魚,對他有了更多瞭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講我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詞卡片,用指名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致是翹舌音,聾是後鼻音。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讀音和停頓不恰當的地方。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第一、二段

二、提問

1.賞心悅目是什麼意思?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賞心悅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賞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因爲玉泉的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樣美好的情景看在眼裏自然覺得心情舒暢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話引出下文?(十幾缸金魚。)

3.舉止的意思是什麼?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舉止,動作、神態。我是在金魚缸邊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特別的地方就是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即愛魚達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二、三、四段,思考問題:這位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2.學生討論思考題。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有時有時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爲了畫好金魚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等)

3.提問:

(1)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指的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青年畫的魚彷彿活的一樣在紙上游動,引起了人們圍觀和讚歎。說明他對魚的特點非常瞭解,畫得非常像。)

(2)融爲一體的意思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魚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魚,這正是達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現。說明這位青年畫魚非常勤奮、專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裏是什麼意思?魚游到了心裏和游到了紙上有什麼關係?

(青年對魚的特點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經形成了金魚的清晰、準確、生動的形象。一個先字點明瞭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裏兩者之間的關係。要把魚畫得像,畫得活,必須反覆觀察,使頭腦中的金魚形象、生動。魚游到紙上是游到心裏的結果,魚游到心裏是游到紙上的前提和原因。這位聾啞青年之所以能使魚先游到自己的心裏,是他勤於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結果。)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語氣。

2.教師範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討論下面問題: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作者與那位青年只是碰到過幾次,卻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對那位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的準確描寫以及發現那位青年是聾啞人,都能體會出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正因爲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所以文章寫得具體、生動)

2.聾啞青年又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說明他觀察事物十分專注、刻苦。從有時有時可以看出他觀察時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因此,畫出的金魚才能做到彷彿在紙上游動。)

3.你從中受到哪些啓發?

(教師可從兩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積累,並說說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二是談談如何學習那位聾啞青年的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佈置作業

①抄寫生詞兩遍,提示難點:聚、聾、啞。

②先寫出帶點字的意思,再寫出詞語的意思:一絲不苟、賞心悅目、融爲一體。

附:板書

27.魚游到了紙上

聾啞青年 舉止特別(忘我)游到紙上 先游到心理

認識 瞭解 敬佩

教後記: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父親的菜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默讀課文,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堅韌的品質和對土地的熱愛。

二、教學過程

1.教學時,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說說本課的閱讀要求。然後按照要求自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記號和批註,要把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畫出來,然後在小組裏交流,並把小組裏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

2.父親是在什麼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說明,父親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園的情況下決定開墾新的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講了四點:(1)在我家後面的山坡上,選擇了一塊相對平緩的坡地,作爲菜園的基地;(2)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高高的石牆,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些可怖的岩石。(3)當菜園長出了一片綠綠的豌豆的時候,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裏去肥土。(4)四處拾糞,伺候這塊菜園。

3.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中體會到父親勤勞、堅韌的品質是教學的重點。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來體會,然後說說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麼。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做適當梳理。

(1)決定開荒。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開墾荒地。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着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壘上石塊。父親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堅忍不拔)

(4)種上豌豆。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豌豆肥田。父親說: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裏去撒。(節儉、對土地的熱愛)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同學相互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蹟。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表達和評議,內容清楚具體。

2. 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

3. 發現引號的不同用法。

4.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詞語。

5. 閱讀成語故事,大致瞭解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1. 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爲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2. 《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着精神光輝的人,有十七世紀執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癡全神貫注工作的羅丹,,勤奮專注讓魚游到了紙上的聾啞青年,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農民。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上就有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這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小組交流

1. 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 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任務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 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

4. 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生動具體的同學。

5. 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把事例說得清楚具體。

全班交流

1. 各組代表輪流說,勸班同學進行評價:一是評價說得內容是否具體,能否表達出敬佩之情;二是評價表達時是否態度大方,聲音響亮。情感渾厚。

2.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評價,雙向互動,既可以接受同學和老師建議,重說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爭,說得真實自然。

3. 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寫在黑板報上,說一說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是什麼風範。

延伸拓展

小組同學共同辦一張手抄報,把觀察記錄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報上。

第二、三課時

激發習作興趣

上節課,通過口語交際我們認識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們憤怒學習的人,這節棵課,讓我們把這些任務寫下來,並編輯一本《我們敬佩的人》班級作文集。

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要求,通過任務的形象和所做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精彩回顧

1. 回憶口語交際時,自己在小組裏說的受到組員認可的部分。

2. 回憶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師和同學們稱讚的同學是怎麼說的。

習作

1.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瞭解情況,個別指導。

2. 按照要求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評議

1. 把自己認爲好的地方做上記號。

2. 與組內同學互相習作,寫幾句評語。

3. 再次修改後在組內朗讀欣賞,推選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等。

謄抄習作,編輯班級作文集《我們敬佩的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1. 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聯繫學過的課文想想這三句話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話中的引號有什麼作用。

3. 翻閱類似的課文找出類似句子說說你的發現。

4. 想想課外的讀物中有沒有這樣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過引號嗎?是發揮它的哪一種作用?

日積月累

1、 自讀成語,要求讀得正確。

2. 你發現這些成語有什麼特點?

3. 自選一個成語說說它的意思。

4. 開展讀的競賽,熟記這些成語。

閱讀

1. 自由閱讀,自學生字新詞,體會鵬程萬里的含義。

2. 指名朗讀。

3. 交流讀後的啓示,(人要有遠大的目標)練習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2

一、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瞭解到桂林山水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具體瞭解這樣的山是怎樣的山,這樣的水是怎樣的水。

二、精讀第二節,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地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爲什麼這麼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通過範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灕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讚歎之情。)

(2)感悟作者表達“綠”的精妙。

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3)讀了這句話,你對漓扛的水有怎樣的印象?請概括地說。(板書:靜清、綠)

1.中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爲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緻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很清,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呢!

灕江的水可真綠,多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和原句對比讀,你有什麼感覺?

(4)指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5)再次播放錄象,音樂伴奏,學生有感情朗讀。

4.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寫的是灕江水的靜、清、綠,爲什麼這節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灕江水獨特的美。)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灕江的水,再具體寫灕江水的特點,最後一句是感受,也寫出了水的靜。

(2)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三、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

1.小結學法。

剛纔,我們感受了灕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練練、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讀讀:讀第三節。

劃劃:劃出最美的句子。

練練: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扶放結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朗讀比賽。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②讀給一個老師或同學聽

③記住他們對你朗讀的評價。

4. 談談值得學習的寫法。

(對比;抓住特點具體地寫;用整齊的句式)(板書:奇、秀、險)

(圍繞教單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悟出寫作方法。)

四、寫結合,延伸課外。

1.其實,同學們也遊覽過很多名勝。讓學生交流所帶來的風景照或自己所瞭解的名勝古蹟,。

2.說一說,仿照第2、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背誦第2、3自然段。

七、安全教育:文明休息,進餐。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

《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呢?首先我用圖片展現了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句子,結合看到的圖片,說說對桂林山或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着在品讀、評讀、誦讀、挑戰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啓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薰陶。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已喜歡的段落。能複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3、領悟按遊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遊覽順序的記敘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語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以學生的“春遊”創設情境。

師:“老師當導遊,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遊玩,好嗎?汽車開動着,看看那裏的景色怎麼樣。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學們現在下車,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美的景色吧!

(這一創設的春遊情境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學生興趣盎然。)

二、整體感知,擬定郊遊

1、播放遊覽雙龍洞的情境錄象。(看錄象後,雙龍洞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學生通讀全文,邊讀邊圈出生字新詞,並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遊蹤,請一生到黑板前畫出導遊圖,教師和其餘學生一起協助修正、定圖。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遊覽路線,學生頭腦中有清晰思路,爲下面的分景點學習打好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1)列火車檢查生字新詞,指導寫好“蜿蜒、臀部、稍微、孔隙”等詞語。

(2)最後修訂遊覽線路:

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遊覽景點,挖掘特點

緊緊扣住每個景點不同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學習遊記的寫作方法。

(一)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1.課文中哪些是寫路上的?

2.把描寫路上美的句子找出來,想想美在哪裏?全班齊讀這些美句。(教師把剪貼畫“路上”放在導遊圖中路上位置)

3.“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這句話寫作順序怎樣?這麼多顏色,你感覺怎麼樣?這麼美的句子值得我們好好品讀。(學生比賽回答、比賽讀)板:明豔

4.爲什麼“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變化?(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變化的聲音)

5.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欣賞路上的美景。

6、學生配樂朗誦。

小結:路上鳳光明豔,我們和葉聖陶一樣,遊興很濃,雙龍洞又是怎樣的呢,

(二)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師過渡:路上景色如畫,但我們目的不在這裏,我們目的在雙龍洞。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把剪貼畫“外洞”放在導遊圖中的外洞位置)

2.“突兀森鬱”什麼意思?從這個詞可看出洞口什麼特點?

3.“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說明外洞什麼特徵?(教師點學生回答,師生概括)

小結:這節課,我們隨着葉老先生從風光明豔的山路上,進入像大會堂一樣的外洞,再走進去,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遊覽。

第二課時

師導入:上節課,我們隨着葉老先生從風光明豔的山路上,進入像大會堂一樣的外洞,參觀完了外洞,順着泉源,我們來到了孔隙。孔隙是怎樣的呢?

(一)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1.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這兩位同學合適嗎?這兩位同學不合適可看出孔隙什麼特點?(教師點兩位較胖的學生上講臺)

2.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繫着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象,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進孔隙,你的心情怎樣?(教師放錄像,配錄音介紹)

3.請一同學上講臺,把黑板當小船,模擬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學生以黑板爲小船做動作,師生評價)

4.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點評朗讀)

(四)馳想象,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我們就到了內洞。

1.“雙龍”其實是什麼?(教師點學生回答)

2.誰知道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石鐘乳、石筍的形狀,願想什麼就想什麼。(教師出示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學生暢所欲言)

3.默讀,找內洞特點。(教師把剪貼畫“內洞”放在導遊圖中內洞位置)

四、着眼泉水,總結全文

(一)一路遊玩過來,哪幾處見到泉水?

(二)我們就是沿着溪流參觀雙龍洞的。雙龍洞遊覽完了,我們可以坐車回去了,請大家回味一下我們的遊覽路線怎樣?

(三)學完課文後,我們知道作者是用什麼順序組織全文的?(師生概括寫作特點)

五、暢談感想,學寫遊記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4

複習內容:

複習各種類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複習目標:

1、知識目標:複習鞏固本學期學過的各種類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會用部分詞語造句。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教育目標:教育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複習重點:

複習句式的改寫,練習修改病句。

複習難點:

掌握各種類型句子的改寫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

複習過程:

一、揭示覆習內容。

二、複習各種類型的句子。

指名說說反問句、疑問句、陳述句各有什麼特點?說說怎樣改寫把字句、被字句。

三、練習

1、改寫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業。

把字句:

被字句:

反問句:

(2)這沒什麼可懷疑的了。

反問句:

(3)你把這本書拿給老師。

改爲有禮貌的句子:

2、擴寫句子:

①()沙灘上有()的貝殼。

②()公園裏有()花。

③()同學們()玩遊戲。

3、修改病句:

(1)報名參加“衛生突擊隊”。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莊稼

(4)你是中隊長,應該嚴肅要求自己。

(5)奶奶常談起過去的往事。

(6)那達慕大會上那場景可真熱鬧。

(7)參加聯歡會,心裏真高興。

4、造句:

不約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燦爛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複習,哪位同學說說自己學到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什麼?

五、隨堂練習:

(投影出示句子練習)完成練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15

1《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並由此想象畫面。

3. 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閒”“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 蒐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二、重難點:

1. 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預習:

1. 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 藉助註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 蒐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三、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

2. 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3. 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4. 分組學習

讀熟三首詩,藉助註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5. 指導朗讀。

四、教學反思:

我在黑板上給孩子們抄了一首劉禹錫的《望洞庭》,指導學生朗讀並初步理解,然後指導背誦。一節課,不僅學會了教材上的古詩,還積累了課外書上的古詩一首。這樣的課堂拓展,教一帶一,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課後,我進行了教學反思認爲,“課堂拓展,教一帶一”的方法,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爲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佈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着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在這堂課上,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在一個環節上媒體沒有同步,比如板書當中的一些失誤,以及在隨機問答中的不夠嚴密等,都是因爲準備的不夠充分,或者說是設想的不夠嚴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課後充滿懊惱,並一次次告誡自己:今後上課務必要認真、再認真,做到百密而無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