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新編」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新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附反思

【教材解讀】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新編」

本課節選自魯迅小說《故鄉》,魯迅在《故鄉》中寫少年閏土是爲了與老年閏土形成一個對比,揭示人物的苦難命運,引起人們深思造成人物苦難命運的原因。課文描寫了一個倍受父親呵護且見多識廣、聰明活潑、機智勇敢的少年閏土形象,讓身居大院的“少爺”們自愧不如,更讓後來“我”見到老年閏土倍感吃驚。

本單元以認識、瞭解魯迅這位大文豪爲目的。本課作爲單元第一課,旨在讓學生認識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並通過課文後“資料袋”的拓展,瞭解魯迅有些什麼文學成就,拓展學生的視野。學生學習課文的興奮點是什麼?恐怕是急於瞭解魯迅吧,看看大文豪是如何寫文章的,大文豪的文章寫得怎麼樣,大文豪的文章是否與其稱呼名副其實。

教學本課,抓住學生可能存在的興奮點,我們應該紮紮實實地展開如下方面教學: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麼。課文中有些語言會阻礙學生的理解,因此得掃除字詞障礙,學生才能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學生讀文後,最好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但如果從課文中零星捕捉到“月夜刺猹”、“與閏土相識”、“聽閏土講故事”、“與閏土分別”,老師就得引導學生整合課文內容。

2.文章如何寫?《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建立在一件件事情的基礎上,通過閏土的活動來塑造閏土這個人物形象。首先是敘述事情,文章敘述什麼事,按照什麼順序敘事;其次是閏土有些什麼活動,怎樣活動的,恰好緊扣單元要求——繼續學習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文章寫得怎麼樣?這是學生認識大文豪、佩服大文豪的基礎,建立在學生對文章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什麼?一是從閏土的所作所爲,感受閏土見多識廣、聰明活潑、機智勇敢,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人物形象;一是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得建立在對閏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從而理解“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的孤陋寡聞,理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並進一步思考其原因。閏土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寫作目的得到了揭示,學生無不會感到作家的高明,然後結合“資料袋”讓學生認識魯迅,對魯迅有個初步的瞭解。

結合以上分析,本課擬採用“讀寫結合”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7個生字;結合課文語境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素不知道、畜生、希奇”的意思;學習小說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2.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課文,說出課文記敘了“我”和閏土的一些什麼事,在梳理課文敘事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複述課文主要內容。

3.抓住閏土的活動,對比文中的“我”,能說出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說出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少年,明白作者寫作目的。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學習人物描寫;

2.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方法】

多種方式讀課文、討論法、啓發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並給文後生字注音組詞弄清其意思。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生目睹教材中魯迅插圖。)

(教師慢慢朗誦)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刷子似的直豎着,濃密的鬍鬚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我國的一位大文豪。

(板書:大文豪)

(揭示單元主題)認識、瞭解魯迅。

(瞭解學生的閱讀期待)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利用課題質疑,讓學生形成問題意識,進一步激起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課文寫了些什麼事,在文中適當位置作出批註。

2.學生讀文教師巡視指導:“畜生、希奇、素不知道”等詞語;調查學生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句子,並指導學生如何去理解。

3.抽學生輪讀課文,並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如何讀。

 三、全班交流課文寫什麼

1.學生可能交流的內容:

⑴(“月夜刺猹”、“與閏土相識”、“閏土講故事”、“與閏土分別”)

⑵(學生可能講述閏土講了些什麼故事)

2.按學生的交流情況對內容進行梳理。

 四、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1.根據對內容的梳理,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2.根據文章思路,學生複述課文內容。

 五、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課文線索和課文內容。

  二、學習表達,感受閏土形象

1.閏土做了些什麼?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

2.抓住課文對閏土的描寫,談印象深的理由。

3.集體交流少年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少年。

  三、依據課文思路,追尋“我”的情感變化,研讀課文

1.“我”盼閏土,與閏土快樂相處到最後難捨難分的情感變化。

2.“我”爲何有這些情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一句話:“……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3.“我”與閏土進行對比,明白作者寫作目的。

 四、拓展延伸

  1.評價大文豪寫的文章,說說自己學到什麼。

2.閱讀“資料袋”,加深學生對魯迅的認識。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運用已經學過的人物描寫方法,對自己最熟悉的同學做一個片段描寫,寫後全班交流,看別人能不能猜出自己寫了誰。

3.認識了少年閏土,激起學生了解老年閏土的希望,鼓勵學生讀原文《故鄉》。

  【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月夜刺猹 機智勇敢

識閏土(盼)

雪地捕鳥

閏土講故事(奇) 海邊拾貝 見多識廣 四角天空

看瓜刺猹 聰明活潑 孤陋寡聞

看跳魚兒

別閏土(惜)

 【教學反思】

魯迅的文章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大怕,作爲初次接觸魯迅文章的小學生,他們無所謂怕與不怕,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小說《故鄉》,執教該文,讓我最揪心的是文白夾雜的語言,因爲這會妨礙學生理解文本內容。

《少年閏土》這課的教學,我按照自己預設的兩課時完成了教學,下面就自己的教學淺略談談個人如何操作及其所獲。

一、課前準備

1.個性化解讀文本。執教該文前,我認真地解讀了教材,結合學段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文實際,把住學生從該文中學得什麼知識、怎樣去學習、學文後獲得什麼體驗,結合校情學情,明朗自己的教學。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麼。掃除字詞障礙,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學生讀文後,最好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但如果從課文中零星捕捉到“月夜刺猹”、“與閏土相識”、“聽閏土講故事”、“與閏土分別”,老師就得引導學生整合課文內容。

(2)文章如何寫?首先是記敘事情,文章敘述什麼事,按照什麼順序敘事;其次是閏土有些什麼活動,怎樣活動的。

(3)文章寫得怎麼樣?這建立在學生對文章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什麼?一是從閏土的所作所爲,感受閏土見多識廣、聰明活潑、機智勇敢,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人物形象;一是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得建立在對閏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從而理解“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的孤陋寡聞,理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並進一步思考其原因。閏土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寫作目的得到了揭示,學生無不會感到作家的高明,然後結合“資料袋”讓學生認識魯迅,對魯迅有個初步的瞭解。

2.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學生課前做什麼?一是做好生字的認識,做好課文後七個生字讀音、字形、意義的辨析,且工整地書寫生字,因爲這些生字已經是學生認識的生字,故不必予以太多的糾纏,放手讓學生自學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一是做好課前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課前要能將課文讀通順、流利,當然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不能袖手旁觀,學生讀這篇文章迫切需要老師指點的是一些文言的理解,如“素不知道、無端、如許、罷了、五行”等,另外還有一些詞語,如“裝弶、忙月、秕穀”等,這樣學生就能很好地把住課文內容。

二、上課過程

1.因爲這個單元主題是認識、瞭解魯迅,所以就得激起學生迫切想知道魯迅是個什麼樣的人的心理,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課始,我讓學生目睹魯迅的插圖,然後讀出單元導語中對魯迅的外貌描寫,讓魯迅的外貌永駐學生心間。緊接着,我向學生揭示他就是我國的一位大文豪,學生不由自主地再次注視魯迅的肖像,想一看究竟大文豪到底什麼樣。最後,大多數學生都心生渴望,想看看大文豪的文章寫得怎樣?大文豪是如何寫文章的?一個評價性的問題和一個習得性問題就這樣產生了,與我課前的預設不謀而合。

2.學生讀完課題,提出了這麼三個有價值的問題:課文寫了少年閏土的哪些事?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少年?魯迅爲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前兩個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是不難解決的,最後一個問題就難了,得建立在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基礎上,對比“我及我先前的朋友”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方能理解。

3.學生如何解決問題。方法是與文本對話,對話的方式是讀課文,學生與文本對話建立在他們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有的放矢。首先是課文寫了閏土的哪些事?讀畢課文,學生能概括地說出:“月夜看瓜刺猹、閏土到我家、閏土給我講新鮮事、閏土不捨地離開我家。”這正好與我期盼不謀而合,真是十分慶幸,看來學生不但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還對文章的思路也比較清晰了。學生知道了的、懂了的東西還需要老師重複囉嗦嗎?當然不需要了?於是話題就轉入研讀閏土是個什麼樣的少年?這是對文中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那學生是如何去做的呢?針對學生學習實際,我啓發學生:“要說清楚閏土是個什麼樣的少年,大家已經知道閏土做了些什麼事了,關鍵是看閏土如何做事的?”學生頓悟了,漸漸地,有的學生抓住了外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掛着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說出閏土可愛;有的學生抓住閏土刺猹的動作“捏、盡力地刺去”說出閏土英勇、勇敢,同時有學生還結合環境描寫補充閏土勇敢,更有學生說出閏土雖然沒有刺到猹,但他們走到猹的身邊,可見他十分機智。學生抓住環境描寫、人物動作,品出了人物形象,這正是單元重點——繼續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最重要的還是閏土給“我”講新鮮事,這是對閏土語言的描寫。學生讀文後,有的學生抓住了語言描寫,有的學生只抓住新鮮事,因而得引導後者明白那不是“我”和閏土做的事,那是閏土給”我“講的故事。學生從閏土講述的新鮮事,結合課文中提到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如許多的新鮮事”讀出閏土見識豐富、見多識廣。至此,學生對閏土的形象有了較深的認識。

4.要讓學生對閏土有深刻的認識,還得對文中“我及我的朋友”進行認識。認識“我及我的朋友”,實際上突破本課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當我問及學生:“文中‘我及我的朋友’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就有學生迅速抓住:“……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問及爲何時,出乎我的意料,學生說道:“因爲‘我’是少爺,成天被關在四合院裏不能外出,就像坐井觀天一樣,所以只看見高牆上四角的天空。”回答有理,但沒有進入本質,我追問:“你們知道‘我’爲何被關嗎?”有學生脫口而出:“關在家裏讀‘人之初,性本善……’”或許一語道破那是在讀書吧,“爲何要關在家裏讀書呢?”學生深有體會答道:“書讀不好,就沒有好前途,不能升官發財。”看來大家理解這句話,那麼這樣一來,導致的後果就是什麼呢?學生爭先恐後地說出:沒有閏土那樣的見識;孤陋寡聞。這樣一來,作者的寫作目的自然明朗了?有學生說出文章是讚揚閏土機智勇敢、見多識廣,有學生說出文章是爲了批評關在家裏讀書那種現狀。此時,一個聲音傳出來了,班上學習最棒那學生說出:“批評封建教育制度。”

5.學生認識魯迅什麼呢?首先是大文豪描寫的少年閏土栩栩如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覺得大文豪善於描寫人物;其次是文章看似淺顯的語言中蘊含很深的道理,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觀念蘊含在文章中了。當然,僅憑這個節選就想全面認識魯迅那是不夠的,必須讀魯迅寫的大量的文章。我鼓勵學生讀故鄉原文,讀魯迅其它作品。

三、課後反思

1.緊扣自己預設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讓學生學得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要把住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理解文章。

2.注重課前預習。學生的課前預習有老師參與,學生不是流於形式的預習,而是學有所得。不但解決了生字新詞,而且讀通了課文,更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把握。

3.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老師的主導性,利用啓發式教學,讓學生與文本、老師、學生之間形成對話,最後還讓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4.抓住文章重點,學習人物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突破難點。在學習人物描寫方法時,我沒有給人物描寫法“貼標籤”,而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描寫,說出自己覺得這樣寫的好處。學生學文後,我利用作業:“運用已經學過的人物描寫方法,對自己最熟悉的同學做一個片段描寫,寫後全班交流,看別人能不能猜出自己寫了誰”,促進學生運用。

5.整堂課看似大道至簡、行雲流水,但還很不盡人意。首先是忽略了語文字詞教學,對字詞沒有放到語言環境中加強訓練,學生缺少了字詞語感訓練;其次是沒有做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文中“我”盼望閏土,“我”惜別閏土,沒有指導學生讀出“盼、惜”;沒有指導學生讀出月夜刺猹的場面。實感惋惜。另外,教學設計提綱化,也是我需要改正的,最好能將教學設計更細化,教學纔會做得更細緻化。

6.檢討:讓學生說出作者寫作目的這教學目標拔高了。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課文說明]

第五組課文的專題是:初識魯迅。

本課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課文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課文先描繪了“我”記憶中看瓜刺猹的閏土,接着寫與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四件事。最後寫兩人的分別和友誼。

作者筆下的閏土與“我”是很不一樣的。例如,閏土生活在“海邊農村”,而“我”生活在‘高牆大院“;閏土是一個“忙月”的兒子,“我”是一個“少爺”;閏土見多識廣,而“我”卻孤陋寡聞。環境不同、階級不同、生活不同,沒有讓“我”感到快樂,反而引起“我”對自己所處地位和環境的不滿,這些都流露出“我”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嚮往。

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主題是:“初識魯迅”,四篇文章,第一篇精讀課文是《少年閏土》,後三篇都是紀念魯迅的文章。從親近魯迅的文字入手,去感悟魯迅。這種安排非常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雖然魯迅的頭上帶着許多的“家”,但在語文課堂,他首先應該是文學家。我們語文課就應該引導孩子細細品味魯迅的文字,去親近魯迅。而《少年閏土》是學生感受魯迅先生文學作品的一扇窗,應該引領學生去感悟語言的特點。

 [設計理念]

“感情朗讀”被葉聖陶先生稱之爲“美讀”,是學習課文需要達成的重要教學目標,也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它能夠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受到感染和薰陶,能夠使抽象的文學符號折射出豐富的感情光芒。因此,鑑於教材特點和學情,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1.在進行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引導學生悟情、明理。達到師生與文本、與作者、與自己的對話,充分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課文通過外在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的特點,教學時通過觀察外貌、品味語言、情景再現引導學生“由外向內”感受人物情感。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體驗,以讀促思,以讀代講。

4.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學科十分注意教材內容的價值取向,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提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平等的對話中進行。

 [教學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和技能目標:

1.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蝟、畜生、明晃晃”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體會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我”思想感情的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對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體會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

2.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3.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準備]

1.課前翻閱了《魯迅傳》《魯迅小說集》《魯迅與<少年閏土>》,收集並閱讀了能反映魯迅先生精神的文章,着重讀了《故鄉》,瞭解魯迅先生生平的相關資料。

2.製作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回顧梳理,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走進了第五單元,學習了課文第17課,誰能說說你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

預設:

①知道了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a.你說得簡練、準確,讓我們一齊來回憶閏土講述的這四件事吧!(學生齊說)板書: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月夜刺猹和潮汛觀魚

②知道了課文的習作思路。

a.你說得真清楚。

③知道了這一單元的主題和要求。

a. 明確了學習要求,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課文。

④知道了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少年閏土》節選自《故鄉》。

a.看來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魯迅先生有了更多的瞭解,相信這堂課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2、這堂課讓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7課,齊讀課題。

過渡:交流中“少年閏土”的形象越來越清晰起來,他給“我”講述新鮮事的情景也不禁浮現在眼前。

二、瀏覽課文,感受形象。

1. 我們來看圖,這幅課文的插圖就畫着閏土在給我講新鮮事呢!誰是閏土?你怎麼知道?快速瀏覽課文,找文中的描寫閏土外貌的語句來說明。

2.我們從這兩句外貌描寫中發現能概括出閏土外貌特徵是這幾個詞語。課件出示圖2,出示: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項帶銀圈。讀到這樣的外貌描寫,你覺得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你從哪兒讀到的。

3. 魯迅先生說描寫人物像要我們善於細緻精確地描繪人物外貌最富特徵的部分。

4.我們再來仔細看圖畫,閏土在幹嗎?“我”又在幹嗎?

 三、品讀課文,感悟“希奇”。

1.聽閏土繪聲繪色地講述這些新鮮事,文中的“我”發出這樣的感嘆。

課件出示:

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希奇”什麼意思?(稀少、新奇、新鮮特別,十分有趣。)“無窮無盡”什麼意思?(許許多多、說也說不完)讓我們帶着希奇的感覺齊讀這句發自我內心的感嘆吧!(齊讀)

a. 請大家看課件,關注自學要求。

出示課件:

學習要求:

默讀閏土所講的四件事,想想這幾件事“希奇”在哪兒?做簡單批註。

b.完成之後,請你來做“閏土”給你們小組的同學生動有趣的讀讀你最喜歡的希奇事,並交流“希奇”在哪兒,小組成員間相互做補充。

3.交流:你覺得哪件事最“希奇”,“希奇”在哪兒?說說理由。可以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也可以聯繫文中“我”的感受。

預設:

A.看瓜刺猹

①“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算偷的”對海邊農民特有的善良、樸實、熱情感到“希奇”。

②“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這些動物可真希奇。

③“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閏土看瓜刺猹這件事着實讓人覺得希奇。

④“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其他動物逃跑可能是四處亂竄,怎麼也沒有想到猹向人跑,可見這猹狡猾、伶俐的希奇呀。

a. 誰能做閏土來給大家生動有趣地講講這個故事吧?老師來讀“我”說的話和你配合。大家認真傾聽,想象一下聽這樣的夥伴講述如此希奇的故事,你的頭腦裏會有怎樣的畫面。(課件出示:看管刺猹的圖畫。)

⑤聽着這希奇的故事,你的頭腦裏浮現出怎樣的畫面,誰能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

⑥好一個希奇的故事,讓文中的“我”三十年後想起自己兒時的夥伴閏土時,腦海裏浮現出這樣神異的畫面。(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配樂範讀。)

⑦多麼美麗的月夜,多麼勇敢的少年,多麼狡猾的猹。你覺得怎麼樣讀才能讀好這一段呢?誰能通過你的朗讀給大家描繪這美麗、神異的畫面。(指名讀)

⑧讓我們一齊來讀讀“我”頭腦中三十年不變的神異畫面吧。(配樂)

⑨這麼美的語言讓我們把它積累下來吧!怎麼背誦呢?我們看這一段共三句話。每句話講了什麼?老師提示着,你們低聲地背背試試。⑩配樂齊聲背誦第一自然段。

過渡:那美麗的月夜是讓人難忘的,那刺猹的故事讓我們倍覺“希奇”,你還從哪個故事感受到希奇。

B.雪地捕鳥

①閏土捕鳥的方法讓人覺得十分希奇。

②捉到的鳥名字十分希奇。

過渡:好一個 “雪地捕鳥”真有趣啊,誰來說說其他故事的“希奇”之處。

C.海邊拾貝、看跳魚兒。

①海邊貝殼的顏色、形狀很稀奇。

②有着“青蛙”似的兩條腿的跳魚兒真沒有見過呢。

4.閏土告訴“我”的,是不是隻有這些希奇的事?你們猜想閏土還可能告訴“我”什麼希奇事?你覺得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板書:聰明能幹、活潑可愛、機智勇敢、見多識廣。)

5.小結:魯迅先生選擇這四件事是別具匠心的,是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角度來選擇典型的事件,詳略得當的表達,使我們對閏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真值得我們學習。

6.過渡:我們讀閏土講的四件新鮮事,聯繫自己的生活和文中“我”的感受饒有興致地談了我們讀到的“希奇”之處。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文中寫“我”感受的語句讀一讀。說說你覺得哪些詞語最能表達“我”感受到的“希奇”?(課件出示)

7.看課件引讀“我”的感受。

8.過渡:“我”是多麼羨慕、佩服閏土,盼望、嚮往他豐富多彩的生活呀!雖然相處只有一個正月,我們卻結下真摯的友誼。我怎捨得他離開,所以離別是那樣的難捨難分,兩個孩子都傷心落淚了,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小節吧。

9.小結:難忘啊,那兒時的歡樂時光;難忘啊,那三十年的美麗記憶。所以每每懷念起我兒時的夥伴閏土,我的頭腦中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神異的畫面。(課件出示:看瓜刺猹圖。配樂)一起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四、總結回顧,擴展閱讀。

1.魯迅先生的文字讓我們記住了“少年閏土”,讓我們記住了“聰明能幹、機智勇敢、活潑可愛、見識豐富的海邊少年。”

2.這篇課文魯迅先生先是回憶閏土“看瓜刺猹”的場景,又寫了相識、相處,最後寫了分別。你覺得作者描寫人物還運用了哪些方法?

3.過渡:不同的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展現不同的人物性格。讓我們走進《故鄉》去看看三十年後閏土樣子。配樂朗讀。

課件出示:

4.聽了這一段文字,你有什麼疑問?

5. 總結:“學貴有疑”請帶着你滿腦子的問號,課下再次走進魯迅的小說《故鄉》,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相信這篇選入初中三年級的文章,我們小學生也能讀出自己的理解。

  五、拓展作業,課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