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詠華山》第二課時聽課記錄附評課稿

《詠華山》第二課時聽課記錄附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一、複習導入。

《詠華山》第二課時聽課記錄附評課稿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詠華山。(生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着先生去 。 這個小孩兒就是 ,那年

。(生齊答)

3、(出示寇準寫的詩)指名讀。

4、你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地方嗎?(出示課件:加“華山”2個字)

【評:複習導入時,通過看填空題背第一段,指名讀《華山》,既檢查了學生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況,又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詩人的創作背景,充分顯示了教者設計教案時的匠心。】

二、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華山圖)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華山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出示課件)啊!華山真高哇!(指名讀)

2、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邊讀邊找)

(1)(出示課件)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生討論)

【評:教者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華山在學生心中雄偉、高大的印象。】

(播放華山的錄像,師配解說語)

再指導朗讀課件出示的這句話。(師畫簡筆畫,結合簡筆畫理解華山的高。)

【評:學生從第一課時開始就對華山充滿了好奇,師在此處播放華山的錄像,畫簡筆畫,爲學習第二自然段創設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華山的“高”這一特點。】

(2)齊讀。

(3)指導背誦。

3、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他們沿着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1)指名讀。

(2)(指黑板)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出驚歎:

生齊讀:啊!華山真高哇!

4、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出了讚歎,這就是——(指課件齊說:情不自禁)。

【評:重視詞語的積累,能結合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顯得水到渠成。】

  三、借文悟詩。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讚美起華山來。

1、課件出示詩句。

(1)指名讀。

(2)生在課文中找詩句的意思。

(3)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意思?(出示古詩和句意。)

(4)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詩和句意)

(5)理解“回首”的意思。

【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段落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評詩人用詞的精妙。】

(6)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小結學法。

3、指導朗讀。

4、點題,像我們這樣讚美華山就是 ——(指課題)詠華山。

5、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讚:(——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說)

6、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齊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

1、提供課前收集的描寫山的詩,生自由練讀。

2、指名上臺朗誦,師配樂。

3、鼓勵學生課後蒐集關於山的古詩。

【評:教者能打破課堂侷限,將學生引向課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歲 華 齊

1、指名讀。

2、學習“山字頭”,領讀。

3、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麼共同點?

4、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麼位置?

5、小結,範寫。

6、生描紅,師巡視。

【評:在寫字前,教者特意讓學生和課文中的小寇準比一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寫字時,教者注重學生間的差異,對一些寫字姿勢不好的學生加強輔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評課:

《詠華山》是一種新的課型——“文包詩”。教學時,教者緊扣“啊,華山真高啊!”這句話串講課文,引導學生領悟華山的雄偉、壯麗和寇準的聰明、有才華。教者以新課標爲指針,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生動富有激勵

性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書聲琅琅。

一、充分運用電教媒體,教學直觀化。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讀文,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教者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如播放華山的錄象,讓生動、傳神的圖象突出華山的險峻和高,激發學生閱讀、表達的興趣。教者還把板書內容設計成了簡筆畫,化抽象爲直觀,使學生很快就理解了第二段中的重點句,輕而易舉地看着簡筆畫背出了重點句。

二、感悟、推敲文字,真切體會意境。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學時,教者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除了、都在、腳下、那麼近、山腰間、朵朵白雲”,以及古詩中的“回首”等重點詞語,反覆朗讀、品

味,使學生從這些語言文字中感悟到“華山真高呀!”並由衷地發出了讚歎,學生個個讀得有滋有味,同時領略了語言文字的優美,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麗。

三、以學生爲主體,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教者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讀書,自由思考,盡情表達。教者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如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引導學生理解“情不自禁”;重視學法指導,教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重視思想教育,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和誦讀,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學習小寇準認真學習的態度……當學生把握不準時,教者及時範讀,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讀得更精彩,更具韻味,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

總之,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如果教者能針對學生實際,實施差異教學,相信一定能讓課堂更加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