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靜夜思》教學設計

一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牀”“夜”等8個生字,會寫“目”“耳”等6個生字。

2.朗讀古詩,並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二、課前準備:課件 生字卡片

  三、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難點:理解古詩。

  四、教學時間:2課時

前置性學習:1、圈、認生字,做字卡。

  2、朗讀詩,再背一首思念家鄉、親人的古詩。

  一、導入

1.謎語導入

  二,初讀詩歌,認識詩人

1.師:會背這首詩的請舉手!背給老師聽聽。(生背)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播放李白的圖像,認識唐代詩人李白。師: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哦。還會背哪些唐詩?

2.指三四名背。(評價語:你背得真好聽!你背詩的樣子很可愛!等)

過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裏裝着很多詩哦,稱你們小詩人一點兒也不過分。今天咱們這些小詩人要好好地學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坐正,咱們要認真地學!請齊讀這首詩。

 三、認識二類字。小組交流、彙報。

過渡:這首詩裏有8個字,我們一起來讀。

1.幻燈:8個帶拼音的生字,齊拼讀,讀準字音,重點讀好“牀、光、望、鄉”幾個後鼻音和三拼音節的字。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四、再讀,理解。

1、邊讀、邊想,你從哪兒讀明白了什麼?

2、小組交流,彙報。師指導。

(1) 小朋友們,課題裏的哪個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夜)(師手指課題。)哪個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思)

(2) 詩句中哪些地方寫“夜”呢?(明月)從這個詞怎麼看出是寫“夜”?

(3)詩句中哪些地方寫“思”?(思故鄉)評價:對,這是作者直接地告訴我們他在思。請大家把李白思念故鄉的感情讀出來。指導:你們沒讀出李白思念故鄉的感情,應該把“望”和“思”讀真切一點。(師同時在黑板上標上着重號,並示範。)再讀一遍試試,這次加上動作。

3.老師看到你們是擡頭和低頭,可是李白說他是舉頭和低頭。“舉”和“擡”有什麼區別?你們做“舉”的動作給我看。(師:這不是舉,而是伸手。再舉一回,舉起千斤重擔來。對,這才叫“舉”。)

5.李白擡起他的頭像舉千斤重,舉得好費力。孩子們,你們說李白的頭怎麼就這麼重?“舉頭”這個詞怎麼讀?

6.齊讀後兩句。

其實古人讀詩很講究韻味,他們讀出來的詩有點像唱歌一樣的好聽。你們聽

  五、吟讀

1.師範讀。(師邊讀邊在黑板上畫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聲拖半拍,仄聲向上拖一拍,讀來饒有趣味。)

2.生自由讀。

3.指一名學生彙報讀。(師打拍子指導讀:你看着老師的拍子讀。)

4.集體彙報讀。(師:全體起立,跟着老師的拍子讀。)

過渡: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背誦古詩,唱讀古詩。

2.認識8個二類字。

  3.用二類字擴詞,比比誰組的多。

  二、指導寫字

1.觀察範字,指導書寫。

“耳”上橫短,下橫長;“頭”的第五筆是“長點”。

形成寫字口訣:

拼“耳”字:ěr ěr

寫“耳”字:橫 豎豎 橫 橫 橫

數“耳“字:生邊數邊書空。

2.描紅、臨寫,提醒正確的的寫字姿勢。

3.評價學生作業。

 三、實踐活動

晚上觀察天空,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鼓勵用圖畫來展示。

  四、板書設計;

[!--]

  靜夜思

  明月光 地上霜

  望明月 思故鄉

  《靜夜思》教學反思

《靜夜思》是素有“詩仙”美稱的唐朝詩人——李白的經典佳作,這首詩語言凝練,意境優美。在預設教學過程時,我本打算按照“初讀古詩,感悟意境——朗讀詩句,感悟詩韻——欣賞古詩,拓展延伸。”的思路進行教學,但我考慮再三,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感悟、理解與朗讀、背誦,哪種方式更有效?非常矛盾。無意中,在閱讀《教學之道——寫給語文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書時,看到了一篇名爲《素讀經典》的文章,當時“素讀”兩個字吸引了我,什麼是“素讀”,對於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的我來說,帶着好奇,快速瀏覽了一下,才明白“素讀”就是古代私塾授課的讀法,日本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在《超右腦照相記憶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點是背誦和記憶”裏這樣論述:“‘素讀’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讀內容的含義,只是純粹地讀。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這樣按字面來教孩子‘素讀’中國的四書五經的。”他還說:“這種不求理解、大量背誦的方法是培養天才的真實方法,也就是右腦教育法。猶太教育培養出了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的教育就是以記憶學習爲中心,強調反覆朗讀。”

這段話給了我一啓示:對於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確實是難點,一篇課文學完了,回頭再讓孩子們來讀,生字詞還是不認識,雖然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卻很無效。對此我也很苦惱,怎樣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呢?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素讀”古詩,雖然不理解詩意,但隨着“素讀”量的增加,學生會不會在“素讀”中,慢慢積累識字,這也許是解決識字這一難題的一種方法。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我在上課時臨時改變了預設的教學過程,帶領學生一遍遍讀詩,很快孩子們都能熟練背誦下來了,可能這首簡短的小詩,有的學生在課前就已經背誦下來了。既然還有時間,我又給學生增加了一首小詩——《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對於這首詩,跟學生素讀的時間要長一些,但也在課內完成了。學生不僅背過了充滿思鄉之情的《靜夜思》,而且還額外積累了一首小詩,我覺得“素讀”的效果還是挺明顯的。在今後,我將嘗試利用晨讀、午檢時間,帶領學生“素讀”經典古詩,擴大學生識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