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8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因爲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大班的孩子早就接觸了它,加之幼兒的天性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很多有趣而新奇的現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現象,作爲探究的科學教育對象,在活動中我會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使孩子多感官、多方式的進行科學探索、交流、分享。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2、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求答案。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2、難點:學習使用↑↓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水、大盆、石頭、葉子、鑰匙、玻璃珠、小木塊、泡沫板、一元硬幣、人手一份記錄表、彩色筆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出示一個裝水的大盆(提前在水裏放石頭、葉子、鑰匙等),讓幼兒觀察水裏的物體。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幼兒的回答會侷限於水中的幾樣物體)。

提問:它們在水裏是怎樣的?

2、通過觀察和提問,引出活動主題——浮與沉的現象。

(1)出示↑符號表示浮在水面上,↓符號表示沉下去。

(2)操作要求:事先猜想哪些物體是會浮在水面上,哪些物體會沉下去。把猜想的答案記錄下來,再進行實驗,最後把自己的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教師示範取一塊小木塊,請幼兒猜猜木塊會是浮還是沉?

(4)教師介紹記錄表:這是一張記錄表,待會我們把記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如:木塊浮上來的,就要向下上的箭頭表示,如果是沉下去的,就要向下的箭頭表示。

3、幼兒自主操作實驗。

(1)幼兒按意願自主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的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如:一元的硬幣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的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他物品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了水,我們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後我們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2)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後結果。

提問:有沒有實驗結果和我們猜想的一樣的?

(3)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物品有:葉子、泡沫板、小木塊等等

沉下去的物品有:鑰匙、玻璃珠、一元硬幣等等。

4、提升實驗操作:怎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

(1)幼兒嘗試使原來沉在水底東西浮上來

師:這裏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沉下去的東西不高興了,它們也想浮在水面上,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好不好?

(2)幼兒自由操作,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5、經驗提升遷移。

發大水時,我們會沉在水裏,請幼兒想想辦法使自己不沉到水裏去而得救?

誰有很神奇的力量,但水很大,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我們周圍的東西會沉到水裏去,我們也會沉到水裏去,這個時候,我們要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我們沉下去而得救?(救生圈、木頭、船、腳盆等)。

6、結束。

請朋友回家後繼續探索怎樣把浮的東西沉下去?

【活動反思】

我組織完這次科學活動《沉和浮》發現幼兒興趣較高,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我對整個活動進行以下反思。

一、擴展學習空間,爲幼兒發展奠基。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活動的中,我能借助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體,讓幼兒進行探索,有意識地加以啓發與引導,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擴展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二、提供豐富材料,爲幼兒發展開渠。

《綱要》中提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這些材料暗含着幼兒通過操作和使用能夠達到的適宜的教育目標和內容,這些材料應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這些材料應具有開放性,有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能激發幼兒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它們;材料應該有較廣的餘地,使幼兒能用多種不同的路子進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發現。”在活動過程中,我爲幼兒提供了小筐、積木、有蓋的小玻璃瓶、玻璃球、泡沫、紙塑料等等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讓幼兒觀察物體放在水裏的沉浮現象。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還爲幼兒準備了各種輔助材料,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動一動,讓幼兒去想象、去創造,通過自己的操作,發現怎樣會讓沉下去的物體在浮起來?怎樣讓浮起來的物體在沉下去?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好多幼兒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把重的東西放在木塊上會浮起來。把空的瓶子灌滿水就沉下去。等等這樣拓展幼兒的思維活動。

三、激起學習興趣,爲幼兒發展引路。

“興趣是幼兒的教師”。《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可見科學領域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索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如:我在活動前先讓幼兒說說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哪些物體會浮起來,讓幼兒先猜一猜,由於幼兒對有的物體還不理解,所以大多數幼兒都把積木、有蓋的小玻璃瓶說成是沉的,但我並沒有制止,而是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親自動手記錄。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哪些物體是浮在水面上的,(積木、塑料花片等等)。哪些物體是沉在水裏的,(重的東西:鑰匙、玻璃球等等)

在活動過程中,我以學習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發現,藉助這種隱性示範,激發幼兒積極探索,讓幼兒自己探索物體在水裏的沉浮現象,激發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到了大班,身體骨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動作技能上也有很大的發展潛能,動作的協調性、體力都明顯增強。活潑好動,喜歡嘗試新奇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喜歡與同伴一起合作遊戲,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驗,也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奔跑是大班孩子特別喜歡一項活動,但單一的跑對大班的孩子已沒有什麼挑戰性,於是我在設計《合作拿圈追逐跑》活動時,爲孩子制定了符合他們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情況的活動內容。用孩子喜愛的遊戲情境“捕蝴蝶”來調動孩子參與遊戲的興趣。用兩人、三人合作及添加道具網(大圈),來增加遊戲的難度,提高活動的挑戰性,通過躲閃及網住“蝴蝶”使孩子獲得對自己身體發展的自信心等。讓孩子始終積極的參與遊戲並在遊戲中獲得快樂及滿足。並充分發揮大班的孩子能動性,請孩子在遊戲中自己拿遊戲需要的道具及遊戲結束時和老師一起收拾道具和場地。

通過遊戲使幼兒兩兩合作跑的動作得到練習,符合幼兒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以及身體發展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上採取兩人合作做網、三人合作做網、分組比賽及發揮看課教師的資源,讓孩子與老師一起參與活動,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等多種形式,來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嘗試練習,可以讓他們動作更輕鬆、自然、協調,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原則。

【活動目標】

1.學習兩人或三人合作拿圈四散追逐跑。

2.在遊戲相互討論中,探索網捕蝴蝶及蝴蝶躲散的不同方法。

3.在合作跑中,儘量和同伴協調一致。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圈若干、筐2個前期

2、經驗準備---聽哨音站隊形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兩人拉圈協調跑

2、難點:捕蝴蝶及蝴蝶躲的多種方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手膝關節

師:稍息,立正。今天我們的遊戲主要是奔跑遊戲,聽口令活動一下我們的身體(第一節:頭部運動第二節要部運動第三節膝蓋運動第四節手腕腳腕)

二、基本部分

1.全體幼兒兩兩結伴拉環跑

師:上次我們玩了一個拉環跑遊戲,還記得怎麼玩嗎?

師:請1、3組的小朋友每人到筐裏拿一個圈快速與旁邊的朋友拉圈站好。

師:聽哨音我們一排一排的,快速跑到對面的紅線再跑回來。

師:第一排準備……(一排一排的聽哨音練習)

2.遊戲捕蝴蝶

(1)1/2人當蝴蝶,1/2人當網

師:剛纔我們跑的都不錯,這次我們來用圈玩個捕蝴蝶魚的遊戲。

師:怎麼玩呢?這次第1、2組的小朋友當蝴蝶到花園裏飛來飛去,我們3、4組的小朋友快速與旁邊的朋友拉圈捕蝴蝶。

師:聽到哨音一響,網就可以去花園裏捕蝴蝶了。被捕到的蝴蝶就站到我這兒來。

師:蝴蝶怎樣纔算被捕到了呢?只要做網的小朋友手抓到你了,就算被捕到了,不能再逃跑。

師:預備(吹哨音)

(2)交換角色

師:剛纔有幾張網捕到了好只蝴蝶,網怎樣才能又快又穩的捕到蝴蝶呢?

(兩人的速度、兩人協調、兩人看準同一只蝴蝶、朝蝴蝶多的地方捕)

師:那蝴蝶如何躲才能不被捕到呢?(找空地方、轉身快、蝴蝶不能擠在一起)

師:好,這次請第3、4組的小朋友當蝴蝶,1、2組的小朋友兩人拉圈做網。3、4組的小朋友把圈給1、2組的小朋友。

師:我們就用剛纔大家說的那些好辦法再玩一次捕蝴蝶的遊戲。

師:請第3、4組的蝴蝶到花園裏準備。

師:預備(吹哨音)

(3)再次交換角色

師:這次很多網都用了剛纔大家說的好辦法,但我們的蝴蝶也很狡猾,不好捕呀!

師:好,這次請第1、3組的小朋友當蝴蝶,2、4組的小朋友兩人拉圈做網。

師:請第1、3組的蝴蝶到花園裏準備。

師:預備(吹哨音)

3.增加難度

(1)三人拉兩環做網捕蝴蝶

師:剛纔我們蝴蝶、網都很厲害,現在我們來織張大網變成三人拉兩圈捕蝴蝶。有沒有信心捕到蝴蝶?

師:請第2、4組的蝴蝶到花園裏準備。

師:1、3組的小朋友三人拉兩圈做網。沒有圈的請到圈筐裏去拿。

師:預備(吹哨音)

(2)全體幼兒當網,請客人老師做蝴蝶

師:我們網太厲害了,這次我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當蝴蝶,小朋友都當網來捕蝴蝶,看哪些網能捕到哪隻蝴蝶。

師:請客人老師到花園裏準備好。

師:預備(吹哨音)

(3)請客人老師做網,全體幼兒當蝴蝶

師:我們小朋友做網很厲害,做蝴蝶會怎麼樣呢?

師:這次我們客人老師做網,全體小朋友當蝴蝶,看看誰不被大網網住。

三、結束部分放鬆手膝關節——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相互按摩、跟着老師沿着操場走一走。

師:今天我們都玩累了,請手裏有圈的小朋友把圈放回筐裏。

師:我們跟着音樂一起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身心發展比較穩定,正是活動能力迅速發展時期,對各項動作能夠建立很好的條件反射,可以進行較複雜的動作練習,本次活動,讓幼兒自己探索活動的動作,方式比較開放。幼兒們在遊戲中不但學到知識,還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同時增加了幼兒之間的友情。這類遊戲很受幼兒喜愛,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幼兒既掌握了基本動作,達到了鍛鍊效果,又發展了幼兒動作的想象力。

小百科:追逐是一個詞,基本意思是指迅速積極地追尋逃跑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裏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於幫助幼兒理解並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佔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徵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係。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 ,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並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係。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徵,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後,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啓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 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徵,然後按其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三、 經驗遷移。遊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1、設計思路

孩子在羣體中會有困惑,會經常和同伴產生矛盾。他們處理問題往往意氣用事,缺少經驗,方法簡單。本書承載的主題——“大家在一起做快樂的事情”,可以提醒幼兒調整心態,以樂觀的態度、友善的做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與人和諧相處。

大班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已經有合作意識,他們也能感受到共同生活的快樂。利用故事情景“小路",幼兒分小組玩“探路尋寶”的遊戲。故事中“卡佳”的形象爲幼兒樹立了榜樣:小朋友之間不只有競爭,更有協作與友誼。活動開始明確遊戲規則:必須小組成員一起找到“寶貝”纔算勝利。活動中教師提醒幼兒做“卡佳”一樣的合作者。

教師事先合理設計尋寶路線,恰當設置障礙,讓幼兒通過努力才能尋到“寶貝”。尋寶過程中,幼兒看懂“紙條提示”(指令單)是重點,依圖找準路徑,完成任務,最後才能找到“寶藏"。

2、活動目標(1)玩“探路尋寶”的遊戲,讀懂指令單,根據圖示找出路線。

(2)分小組比賽,克服障礙,共同完成任務,願意和同伴商量解決問題。

3、活動準備務情況,保證幼兒安全等

·每組準備一面旗子,上面寫有數

具或食品等

4、活動過程(1)回顧故事

—上次我們講了個故事,還記得故事裏有誰嗎?你最喜歡誰呢?爲什麼呢?(卡佳善良大方,樂於幫助同伴,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這樣的孩子大家都喜歡)

—故事發生在哪裏?(小路上)幼兒園也有許多小路,在幼兒園小路上可能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呢?(幼兒猜想)

—幼兒園小路上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快樂的孩子們,就會有許多有趣的、好玩的事情發生。

一告訴大家一個大祕密:幼兒園的小路上藏着許多“寶藏”,會是什麼呢?想不想去玩“探路尋寶”的遊戲,挖出“寶藏”呢?

(2)佈置任務

幼兒三人爲一小隊,帶上旗子,上面標有數字,表示第幾“尋寶小隊”。要一起找到寶藏才能算勝利!

“尋幼兒組成“尋寶小隊”,揮舞小隊的旗幟,鼓舞士氣。

—(出示“藏寶圖”,即指令單)“寶藏"藏在哪裏呢?

—這是個祕密。在尋寶的小路上、樓梯口、走廊上有放着“藏寶圖”的“指令箱”。打開箱子取出“藏寶圖”,根據上面要求完成小任務,找出“尋寶”路線,繼續出發找到下一個“指令箱”……最後找到“寶藏”。在每個“指令箱”旁邊有個“指令官”(教師),他(她)可以判別你們小隊是否已經完成任務,可以過關或者不能過關。如果不能過關,只能重來,直到“指令官”認爲您們已經通過,纔可以繼續尋寶。最先找到寶藏的小組就算勝利。

(3)尋找寶藏

①參考路線:在走廊上、樓梯口、活動室等幼兒熟悉的地方,放置若干“指令箱”。

幼兒拿着藏寶圖1從教室出發,根據藏寶圖1的指令“尋寶”,走上樓梯1層,在“指令箱”裏找到另一張藏寶圖2,根據“藏寶圖”提示完成“一起唱歌”的任務,繼續出發尋找下一個“指令箱”……

②“指令官”可以根據小隊在一起完成任務的情況和質量,判別他們是否可以過關。如果過關,繼續“尋寶”;如果不能過關,小隊將重來,直到“指令官”表示可以通過……

③幼兒出發去尋寶,教師指導。

幫助幼兒讀懂指令單,按照指令單的提示找出尋寶路。

根據“小任務”內容,幫助幼兒判別集體完成還是由個別幼兒完成。如有的任務必須在一起完成,而有些任務可以由幼兒商量,選擇個別小朋友來完成,如剪一個五角星,就可以選擇某個小朋友完成。

提醒幼兒一起尋找寶藏,做“卡佳”一樣的合作者,和同伴商量解決問題。

(4)分享寶藏

①經過4~5個“指令箱”,幼兒尋到寶藏,一起分享“寶藏”,體驗快樂。

②評選“最佳合作者”。

(三)活動拓展1設置心情角。幼兒把自己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繪製

成“心情故事”。

2找到寶藏的“尋寶小隊”,在一起分享成功喜悅,交流分享“探路尋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談談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找到寶藏的“尋寶小隊”一起討論:爲什麼沒有找到“寶藏”呢?是什麼原因?找出原因,可以讓他們重來一次。

3幼兒模仿“藏寶圖”(指令單)的樣子,製作新的“藏寶圖”,根據“藏寶圖”嘗試佈置成“尋寶路線”,讓其他孩子嘗試“尋寶”。

(四)閱讀區的閱讀活動1.佈置幼兒園簡易地形圖。幼兒觀察地形圖。知道幼兒園教室、活動室和設施的分佈,瞭解各種圖示、標誌、符號等

(周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願意參與科學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拓展思維,有一定的創新。

2、在探索、發明、製作、操作過程中,感知物體的彈性,對物體彈性的用途。

3、通過幼兒,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彈性玩具若干。

2、有彈性和無彈性的物品若干。

3、幼兒製作玩具的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感知物體的彈性。

1、談話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今天,老師帶來許多好玩的玩具,每樣玩具,都有一個小祕密,小朋友可以用很多方法去發現它們的小祕密。比如:用手壓一壓、拉一拉、捏一捏或者用腳跳一跳等等。玩的時候要小心,別把玩具弄壞了。”

2、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玩具,自由操作、探索,感知物體的彈性。

3、教師巡迴觀察,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啓發幼兒發現“物體有彈性”的祕密。

4、幼兒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及發現,瞭解物體彈性的基本特徵。老師邊操作,邊引導幼兒小結:“我們玩的東西很有趣,它們都有彈性。我們用力拉它或壓它的時候,它就會改變形狀,手一鬆,它又能變回來,這就是物體的彈性。”

二、再次探索並對物品分類,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1、分組投放有彈性與無彈性的物品。

2、幼兒自由探索。

3、請幼兒把有彈性的與無彈性的物品分類。

三、遊戲:找一找,想一想。(聯繫生活了解彈性的用途)

1、找一找,看誰身上有彈性的東西最多。

2、找一找,活動室裏哪些東西有彈性,看誰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兒園、家裏及其他地方,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

四、引導幼兒討論:

1、如果所有的物體都沒有彈性將會怎麼樣?

2、怎樣利用物體的彈性發明一種用品或玩具?

五、做一做、玩一玩。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我們也來動動腦筋,想一想,發明一件有彈性的用品或玩具。”給幼兒介紹材料名稱。

2、鼓勵幼兒先想想準備做什麼?用什麼材料做?先和好朋友說說。

3、提出操作要求。

4、介紹自己的作品,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談話激發幼兒興趣,,然後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材料使幼兒發現了物體的彈性,並在老師的引導下進一步總結了物體的彈性,然後讓幼兒進行分類進一步鞏固了對彈性的認識。然後讓幼兒尋找身邊的彈性物品,從而使幼兒瞭解了彈性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最後讓幼兒通過討論、做做、玩玩激發了幼兒進一步發明創造的興趣。整個活動幼兒都積極性很高,他們親自操作,探索、並獲得了感性經驗,又親自發明創造,很有成就感,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積累了探索科學的經驗,同時也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只是在活動中有的幼兒不善於表達自己的發現,這有待老師進一步幫助、引導,讓他們在自己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五粒豌豆》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童話,由於篇幅較長,我截取了其中的一個片段。我選取素材是因爲那粒飛進窗子豌豆的經歷,最值得稱讚,它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發芽、開花,給窗子裏的躺着的一個生病的女孩帶來了希望和快樂。

這個經典童話所蘊涵的意義,對幼兒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運用了PPT課件,爲幼兒創設了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努力挖掘童話故事中蘊涵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幼兒通過欣賞故事,猜測故事情節,從中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同時,在活動中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提供幼兒大膽講述的機會,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演演中得到發展。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猜測故事內容,並能大膽表達。

2、能從故事情節和畫面中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猜測理解故事,並能大膽表達。

2、難點:感受故事中充滿希望的情感。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幼兒有種植植物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利用PPT課件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未打開的“豌豆莢”畫面。

師:這是什麼?裏面會有誰?有幾粒?

2、出示打開的'“豌豆莢”畫面,引出故事題目

師:今天老師帶來個美麗的故事,名字就叫“五粒豌豆”。

2、教師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想象並講述豌豆的去向。

(1)播放PPT:師:小男孩會用小豌豆做什麼?

(2)繼續播放PPT:師:很快五粒豆子被裝進槍膛,“啪啪啪”豆子們被被射了出去,我要飛向茫茫的世界啦,豆子喊了一聲就不見了。

師:小豌豆會落到哪呢? (猜想:草裏、泥土裏、煙囪裏、鯊魚的嘴巴里……)

3、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理解最後一粒最小的豌豆的經歷。

(1)仔細觀察課件,猜測小豌豆是否能生存下來。

師:豌豆會落到很多地方,有個地方你們都沒想到。你們看,第五粒最小的豌豆落到了哪?

師:你還看到了誰?她爲什麼會躺在牀上?從哪裏看出女孩病了?生病的時候你會感到怎麼樣?誰來表演一下痛苦的表情?

師:落在窗臺縫裏的小豌豆會怎麼樣?我們平時見到的種子生活在哪?爲什麼生活在那裏?(種子在肥沃的泥土,會長得很好)

師:沒有很多泥土,那落在小小的窗臺縫裏的小豌豆會不會發芽呢?(幼兒討論,大膽講述自己的猜測。)

(2)播放PPT課件,觀察小豌豆的變化。

師:窗臺縫裏的小豌豆到底會不會發芽呢?讓我們來瞧瞧。冬天走了,春天來了,窗臺縫裏的小豌豆發生了什麼變化?(豌豆慢慢發芽、長出了葉子,豌豆藤也爬出來了。)

師:看到小豌豆在小小的縫裏發芽、長大,你心裏怎麼想?(高興、開心)

師:我們都替小豌豆感到開心,你們覺得小豌豆勇敢嗎?爲什麼?

師:那你們遇到困難時,應該怎麼做?(要像小豌豆一樣勇敢。)

(3)表演豌豆發芽,感受豌豆的勇敢。

(用兩張小椅子搭一個縫,一名幼兒蹲在地上充當小豌豆,隨着教師講述慢慢做發芽、越長越大的動作。)

提問:你看到小豌豆發芽了,心裏會怎麼想?(小豌豆真勇敢。)

(4)師:過了一個星期,豌豆會發生什麼變化?

提問:小女孩看到花開了,她會做些什麼呢?(幼兒大膽猜測並講述。)

(5)觀察畫面,知道女孩病好了。

提問:女孩的病好了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紅潤、開心的笑。)

誰給小女孩帶來了健康?

二、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豌豆給小女孩帶來的希望與快樂。

1、完整欣賞故事,適當添加表演。

2、討論:你最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三、結束部分。

師:其餘的四粒豌豆會落到哪呢?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回教室把它們的故事畫出來一起分享,好嗎?

第二課時

1、選擇其中一顆小豌豆,發揮想象,創編故事。

2、畫出其中一粒豌豆的故事,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這個故事主要寫豆莢裏的第五粒豆子不小心落在了一個癱瘓的小女孩的窗臺邊,他沒有埋怨惡劣的環境,努力的生根發芽,它吸引了窗戶裏面的小女孩,爲了能每天看到發芽的豆苗,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奇蹟般地站了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1.讓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整節課我都飽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

2.不足之處是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節,處理得不夠到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小組分工、設計提問、採訪現場等學做小記者活動,明確採訪計劃和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採訪的樂趣。

2、嘗試主動與他人交往,學習傾聽和交流,有初步的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重難點

採訪中如何與人溝通,並有效的記錄和彙報。

活動準備

記者採訪的錄象片段;採訪計劃表;採訪中記錄用的筆本子;幼兒事先有分組合作調查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經驗;幼兒事先做好有關道具。;電視機架子一個;攝像機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採訪情景,初步瞭解記者的工作和採訪要求。

1、定格記者手拿話筒的畫面。小朋友,你看這是誰?(記者)你怎麼知道他是記者呢?你還知道哪些節目的記者呢?你知道記者是做什麼的?

小結:這是“走進今天”的新聞記者。記者是一種工作,通過採訪和報道,讓我們瞭解一些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2、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記者採訪的錄象,請你仔細的看,記者是怎麼進行採訪的?仔細看他的神態、語言和提問的內容。

3、幼兒看採訪錄象。

4、提問:在這段錄象中,你看懂了什麼?記者在採訪時是怎樣的?

小結:看了錄象,我們知道,記者在採訪前先主動的介紹自己,而且採訪時態度自然大方,親切有禮貌。

二、通過觀察圖片,瞭解小記者的採訪要求和採訪用具。

1、現在,不光成人能做記者,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們也能做小記者呢。瞧,老師把他們的採訪也拍了下來。請你仔細看清三個問題:1、小記者在採訪中他們的表情態度怎樣?

2、採訪中有哪些分工?

3、採訪中需要用到哪些採訪材料呢?

4、提問解決分工和計劃書的內容:

A除了這些採訪設備,還可以有什麼設備?

B如果是三人去採訪,想想可以怎麼分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紙上畫出話筒、攝像、記錄等符號,以解決計劃書的內容

5、小結:小記者採訪時要學會合作分工,有的提問,有的記錄。需要有記者證、話筒等。態度要自然,有禮貌。

三、確定採訪內容,制定採訪計劃書,作好採訪前準備。

1、交流拓展經驗:今天來了那麼多的客人老師,那麼我們也來做小記者,去採訪他們。採訪的內容就是:介紹瞭解一個老師。請你想想,你可以向老師提哪些問題呢?(拓展問題:關於老師生活的、工作的、想法的等)

2、介紹計劃書,明確計劃書制定的要求。

我們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有計劃。下面我們就來設計一份計劃書。

A、出示計劃書,介紹內容:1、先設計一個喜歡的好聽的記者團名字;2、一起商量,確定分工,在旁邊的空格里寫上學號;3、設計提問,並把問題寫在左邊。

B、 提問:說到這裏,老師想到一個問題:遇到不會寫的字怎麼辦?

C、小結:問題不會寫可以用簡單的線條和圖案表示,但要三人都能看懂。

3、請選好你的合作伙伴,三人一組坐下後,制定計劃書。

4、幼兒制定計劃書。教師指導:協商分工;一起圍繞主題設計問題。

5、請兩——三組介紹制定的採訪計劃。(教師要注意拓展幼兒的提問內容)

6、明確現場採訪的要求:

下面我們馬上要開始現場採訪老師了。你覺得我們因該怎麼做?

提煉,提出採訪要求:去採訪的時候,提問的人要注意提問主動,記錄的人要用簡單的方法記錄,攝像和彙報的人要注意完整的表達。

四、幼兒採訪,教師做跟蹤和指導。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準備了一些採訪材料設備,你們可以選擇要用的:幼兒尋找有關採訪的替代品,開始分組採訪,教師對一組的情況做攝錄。

五、彙報採訪情況,分享採訪經驗。

請兩組幼兒彙報。之中點評幼兒彙報的趣味性和完整性。並在一組採訪後,組織幼兒看採訪過程的錄象,電評:從採訪的主動性,禮儀、提問的設計方面進行請小記者來介紹採訪的情況。(如是否主動交往,提問是否太慢,合作性怎樣)

結束:今天我們學做了小記者,採訪了老師。以後,我們在去採訪各種新聞,大家感興趣嗎……

教學反思:

本課選擇以“小記者”爲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實踐體驗,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在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相聯繫的、跨學科綜合的學習活動中,並融會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小百科: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採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佈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裏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擊)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願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制賀卡,並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