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9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初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想辦法戰勝困難,體驗與朋友合作成功後的喜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看過《哈里波特》,理解有關巫婆、隱身衣、仙女等有關情節。

物質準備:有關課件及場地佈置,隱身衣(在鉛化紙中間剪出兩三個洞供幼兒頭部從洞中鑽出,件數爲幼兒總人數的一半左右)、蔬菜湯、長柄勺(給普通長勺的柄接上一根棒,長度以幼兒用喝不到湯爲準)。

活動過程

活動前給幼兒額頭貼上動物貼紙(類似頭飾作用)。

1.教師以獅王的身份出現:小動物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你們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請幼兒自由講述他爲什麼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此時,幼兒的回答僅是xxx一直給我好吃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或者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之類。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帶着問題邊遊戲邊思考。)

2.(播放課件)一巫婆坐着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我看見前面森林裏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正愁我的長生不老藥沒原料呢!”

師:天吶!我們被森林裏的老巫婆看見了,她要把我們製成長生不老藥,怎麼辦?

(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躲起來,有的說我們一起把老巫婆打跑,還有的說請仙女來幫忙……幼兒已進入了魔幻情景。)

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麼辦?

3.師:我知道森林的那邊有一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出發吧!前面有一條小溪,我們必須跨過去才能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林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現我們。

4.(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動物們彆着急,我爲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於是,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現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全體幼兒跳過後,來到幾鍋蔬菜湯前。

師:小動物們真能幹,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前面就是仙女的家了。

(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你們跳過了小溪,可還有一個難題在等着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喝完鍋裏的湯才能來我這裏。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幼兒紛紛拿着長柄勺喝湯,但怎麼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麼辦?”最後,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後的喜悅。)

6.集體討論、小結:朋友是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嘗試用團泥和插的方式製作棒棒糖

重點難點:

將紅、黃、藍三重顏色的團泥粘一起,把小棍插進泥團裏。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團泥分成若干小塊,裝在小筐裏,每組一個小筐。

2、泥工板人手一塊,數字根或小木棍人手一根。

3、泡沫板一塊,用兩到三隻顏色的泥團做好的棒棒糖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做好的棒棒糖,請寶寶觀察,並說一說它的顏色,激發寶寶活動的興趣。

2、邊念兒歌邊是伐製作棒棒糖的方法:將紅、黃、綠三隻顏色的團泥粘在一起,放在手心裏揉成團,再用小棍插在泥團裏。

3、引導寶寶自己製作棒棒糖。

——如寶寶只選擇其中一直顏色,提醒寶寶再多選一種顏色進行製作。

——如寶寶只選擇兩種顏色,不必強求。

——可提醒寶寶將泥團放在手掌上,將小棍從上向下插入泥團中。

——對能力強的寶寶,可鼓勵製作多個棒棒糖。

4、將寶寶做好的棒棒糖插在泡沫板上展示,引導寶寶與同伴互相欣賞。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捲曲固定成魚的外形,並用彩紙設計、裝飾魚身上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重點:用報紙製作固定成魚的外形難點:用彩紙裝飾魚兒活動準備:

1、欣賞過“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花紋色彩有所瞭解。

2、五彩魚”範例,半成品“五彩魚”(缺少魚眼睛)範例。

3、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觀察範例,推想製作方法

教師出示“五彩魚”範例,提問:這是什麼?是用什麼做的?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出這樣一條五彩魚?(引導幼兒說出用報紙搓成紙條捲成魚的外形,用彩紙裝飾魚的眼睛、身體、魚鰭、魚尾等。)

二、傾聽教師講解,學習製作方法

1、教師示範講解制作魚身的方法。

教師:我用一張報紙卷卷卷,捲成一根粗棍子,再擰擰擰,擰成一條紙繩子,最後我將繩子兩頭交叉粘貼,看看變成了什麼?

教師:魚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們可以用彩紙剪成粗細、花紋不同的紙條進行裝飾,可以朝不同方向貼。

2、教師拿出範例講解裝飾魚的方法。

教師:我們還可以用彩紙剪成三角形、圓形或方形等,既可以作爲魚身上的花紋,又可以作爲魚鰭或用來裝飾魚尾。

三、難點討論

1、教師出示半成品“五彩魚”,提問:這條魚少了什麼?(眼睛。)魚眼睛可以怎麼做?

2、教師用手指穿過“魚”的頭部並提問:魚的頭部是鏤空的,做好的眼睛怎麼放上去呢?

3、教師小結: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有很多,可以先用一些細紙條粘在魚形輪廓上,橫貼、豎貼都可以,再把魚眼睛貼在紙條上;也可以在剪魚眼睛時兩邊各留出一段紙條,然後將它們直接貼在魚頭上。還有其他方法,你們等會兒可以試試。

四、幼兒製作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教師:卷報紙時一定要卷緊;捲成魚的形狀後,尾巴處用雙面膠固定;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顏色可多一些;魚鰭、魚尾也要裝飾。

2、幼兒操作。

教師關注幼兒不同的操作設想,及時發現他們的創意,並鼓勵他們嘗試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鼓勵幼兒用合適的方法固定魚眼睛。

(提出操作要求時,教師重複演示一些操作步驟,以幫助幼兒再次理解;巡迴指導時,教師留意幼兒設計花紋的獨特想法,鼓勵他們把想法表現出來,啓發幼兒用不同方法固定魚眼睛。)

五、欣賞、交流

1、教師幫助幼兒將製作好的魚用線串起來,錯落有致地掛在活動室的背景牆上。

2、師幼集中欣賞、交流。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綱要》中指出 “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親愛的小魚》是一本很令人感動的繪本故事,在這個故事裏在讓孩子感受愛與被愛的同時,不僅感動於貓和魚本來是兩個對立的動物如今是那麼的相親相愛,也感動於故事中小貓爲了愛在小魚長大時毅然選擇把小魚放進大海,給它自由,而小魚爲了愛卻又回到了小貓的身邊。通過讓孩子讀圖感受故事中小貓對小魚的愛,遷移到父母對孩子的愛,讓孩子體驗愛感受溫馨,知道自己應該用愛去回報。所以,一定要和孩子分享這個感人的故事哦!

活動目的:

1、感受故事中貓和魚之間深深的依戀之情。

2、感受、分享生活中濃濃的親情

3、能勇敢的對同伴說聲“親愛的”。

活動大綱:

1、導入活動:

請幼兒分別欣賞兩段音樂:高興的和悲傷的。並請幼兒表達自己聽到音樂後的感受。

2、根據故事內容中1—13幅畫面,讓孩子感受小貓和小魚之間相互依戀的感情

—愛。但是在小魚長大時,小貓卻忍痛選擇把小魚放回到寬廣的大海里,給

它自由,終於獲得自由的小魚卻在小貓的期盼中游回到它的身邊,最終小魚

和小貓在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3、分享活動:

(1)分享生活中濃濃的親情,請幼兒講一講在生活中誰是小貓誰是小魚,爲什麼?

(2)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爸爸、媽媽是如何照顧自己的,自己應該怎樣回報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4、體驗活動:

(1)請幼兒走到同伴面前勇敢說一聲“親愛的”並相互擁抱。

(2)手語表演《讓愛傳出去》,體驗身邊處處有愛。

延伸活動:讓孩子回家後勇敢表達自己的愛,對爸爸媽媽說一句“親愛的,我愛您”

效果分析:《親愛的小魚》教學活動結束了,我的思緒還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面對孩子們我才發現有時自己的引導語是那麼的貧乏,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他們所回答的問題的完整性和理解能力已超出我的估計。在故事中讓孩子感受愛與被愛,並且能把自己心中的愛勇敢的告訴身邊的同伴使活動達到高潮。通過《親愛的小魚》的故事問題一點點的深入,使識字不多的孩子們通過讀圖獲得更多的感知,並從中給孩子們帶來一些觸動—愛的觸動,這是我所想給予孩子們的,我想我做到了。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講的故事是書上的印刷文字的內容。

2、學會觀察畫面的細微之處。

3、初步理解適合自己的東西不一定適合別人的道理。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

活動準備:

1、動物卡片(螞蟻、青蛙、兔子、小狸、大熊)與其相對應的葉子卡片。

2、圖畫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你們猜她是誰呀?老師告訴你們,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娜娜',她碰上了一件很倒黴的事,想不想知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嗎?接下來就請你們聽故事《借你一把傘》。"

2、師幼共同閱讀故事。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書中有誰呀?他們都在做着一件怎樣的事?螞蟻、青蛙、兔子、小狸、小狗、大熊分別用什麼做傘來幫助娜娜的?他們的傘爲什麼都不一樣呢?(啓發幼兒聯想不同動物的傘與其自身身體特徵及生活環境的關係,如螞蟻生活在草蟲,所以它的傘是小小的……而兔子的傘卻是喜歡吃的胡蘿蔔)

三、出示動物卡片、葉子卡片,進一步思考。

將動物卡片和葉子卡片一一對應起來(請幼兒來放),突出傘的畫面由小到大的漸變過程,表現出一幅有趣的故事情節圖。請幼兒思考:爲什麼適合螞蟻、青蛙、小兔子、小狸等動物的傘卻並不適合娜娜,而強強送的大紅雨傘卻能讓娜娜會心一笑呢?(試着幫助幼兒理解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重要性)

四、師幼再次共同閱讀。

1、引導幼兒細心觀察前幾頁的畫面背景中隱藏的小動物。找出隱藏的小動物的依次出場與情節發展間的.對應關係。

2、感受隱藏處小動物影子由多變少,前臺明亮處小動物的個數由少變多,以及小動物們的傘由小變大的過程。

活動反思:

《借你一把傘》是中班語言看圖講述活動。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思考、參與講述的積極性。通過繪本的閱讀,幼兒不僅學會了關係對應,而且從中感受到了朋友們之間的友情與關愛,從而學會了在朋友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關愛才是真正的友情。

小百科;傘的製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與纏線。使用時以手將之舉起,雖然傘在最初發明時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阻擋陽光,但是現在最常被當作雨天擋雨的雨具。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設計思考

我國從遠古至今流傳着多種多樣的民族樂器,如:吹奏樂器(笛子等)、打擊樂器(大鼓等)、彈撥樂器(琵琶等)、拉絃樂器(二胡等)。如今,隨着人們對民間文化的重視,更多的民族樂器被人們挖掘和運用,使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推動了民間音樂的進一步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在幼兒園組織的參觀、欣賞等活動中,幼兒對民族樂器的表演產生了好奇心,提出了許多問題。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及對有關內容的探索願望造就了《民族樂器》的主題活動。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調查、交流、討論等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建構有關民族樂器的知識、經驗,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其主動探索的學習意識。在欣賞、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幼兒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瞭解各種樂器演奏的代表作。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及與同伴合作、協商等積極的情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展。

二、主題活動總目標

1、喜歡參加《民族樂器》的主題活動,激發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感受中國民族樂器的豐富和獨特。

2、嘗試運用調查、交流、討論等活動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樂意與老師、同伴交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點認識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樂器,瞭解用這些樂器演奏的代表作。

4、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安靜地傾聽和觀看民族樂器的表演並愛惜民族樂器。

5、樂意與同伴相互協商分配,在音樂伴奏下能專注地進行合作模仿演奏,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獲得成功感。

三、主題活動經驗網(略)

四、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欣賞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初步認識各種民族樂器。

2、模仿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學做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3、對中國民族樂器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女子十二樂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種民族樂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爾夫球棒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阿拉穆罕》,激發活動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麼?她們演奏的是什麼樂器?

2、再次欣賞,瞭解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並模仿表演。

★指導語:樂器是怎麼演奏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分別模仿二胡、琵琶、笛子、揚琴等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3、運用各種樂器的替代品進行表演。

(1)討論各種樂器的替代品。

(2)根據自己意願選擇替代品,跟着音樂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進行表演。

活動二:參觀民族樂器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民族樂器展,感受中國民族樂器的豐富和獨特。

2、對民族樂器感興趣,在參觀活動中能大膽地與有關工作人員、老師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建議:

1、事先與幼兒共同討論有關民族樂器的問題及調查內容。

2、與民俗博物館民族樂器展廳聯繫好參觀事宜(瞭解幼兒的問題、進行適當的介紹、部分樂器演奏等)。

活動三:我知道的民族樂器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欣賞等活動,初步瞭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徵及演奏方法,激發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2、能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參觀、調查的內容,體驗分享經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

2、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錄像。

活動過程:

1、交流自己參觀、調查的內容,體驗分享經驗的樂趣。

★指導語:你知道哪些民族樂器?它是什麼樣的?

2、初步瞭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徵及演奏方法,激發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1)觀察並瞭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徵。

★指導語:我們來看看樂器,它上面有些什麼?有什麼作用?(逐一出示各種樂器進行觀察。)

(2)欣賞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錄像,瞭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指導語:這些樂器是怎樣演奏的呢?(個別幼兒操作樂器演示,全班幼兒徒手模仿。)

3、觀看錄像中演員的表演,按意願模仿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激發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活動四:民樂欣賞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民樂演奏,初步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並嘗試進行辨聽。

2、積極參與模仿演奏活動,瞭解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方式,激發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女子十二樂坊的樂曲碟片。

2、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古箏等樂器演奏磁帶。

3、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古箏等樂器圖片各一。

活動過程:

1、欣賞民樂演奏片段,激發對民族樂器所演奏樂曲的喜愛。

★指導語:你知道這段音樂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呢?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2、分別傾聽各種樂器演奏磁帶,初步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

(1)傾聽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

★指導語:這段音樂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它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像什麼?

(2)遊戲:《聽音樂選樂器》。(傾聽不同的樂曲,嘗試辨聽樂器並選擇相應的樂器圖片進行匹配。)

3、模仿演奏活動,進一步瞭解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方式。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

2、不能因爲貪玩把手、腿或頭塞進狹小的地方。(門縫、牆縫等)

3、如果發生意外,應及時求救。

4、掌握自救方式,用肥皂水將卡在肢體上的物品拿下。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6、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

1、豐富幼兒的自救知識。

2、教育幼兒不要貪玩或好奇,玩危險遊戲。

活動準備:

安全教育的片 指環 肥皂 油

活動過程:

一、看安全教育片段

片段1來鳳縣幼兒手指被鐵環卡住14個小時。

片段2山東一九個月大的小孩拇指被鐵環卡住

片段3中國寧波網——6歲男孩玩耍時,被夾在牆縫中不能動彈。

二、讓幼兒暢所欲言,相互交流看了片段後的感受;

1、讓個別幼兒談談自己的看法

2、講講生活中自己還碰到過哪些不安全的事。

3、自己以後應注意些什麼。

三、向幼兒演示自救方式(教師操作,幼兒觀看)

1、拿出準備好的指環,在老師自己的手上,過一會讓小朋友試着往下摘,結果不容易摘下來。

2、提問: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幫助老師摘下指環。

(用力拔、用水洗、塗上油、弄斷指環)

3、把幼兒想到的辦法逐一演示。

4、最好的辦法是儘快用肥皂水擦洗,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不能隨意將指環之類的東西套在自己或他人的身體上。若出現意外情況,應及時向大人求救。

四、結合雨含的經歷,再次強調貪玩帶來的危害。

活動延伸:

1、把自己今天看到的,學到的講給家人,或更多的小朋友。

2、把活動後的圖片張貼在教室四周。

教學反思:

1、通過真實的案例,教師向幼兒進行真實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踊躍。

2、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爲題材,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教案 篇8

圖畫說明:下雨了,小螞蟻在蘑菇下避雨;天晴了,螞蟻在蘑菇上捉蟲子。

選材說明:

1、 幼兒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是直接感知性的,他們最喜歡爬來爬去的小昆蟲,而蘑菇就像一把傘,正好爲幼兒喜歡的小昆蟲避雨。

2、圖畫中小螞蟻在回家途中時下起了雨,小蘑菇伸出援助之手叫小螞蟻停下來避雨,他們是那麼開心的交談着;雨停了,小蟲子悄悄爬上蘑菇的身上,被小螞蟻發現了,小螞蟻高興的爲蘑菇捉蟲子,他們很開心。通過這個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幼兒明確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很愉快地事情。

課程領域滲透的原因:

1、讓幼兒知道幫助和被幫助是件快樂的事情,培養幼兒和同伴間建立互相幫助的情感,提高交際能力,養成快樂的參與集體生活。因此,通過社會領域和健康領域相結合的方式不僅使幼兒建立良好的情感,同時也養成健康的態度。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和觀察讓幼兒理解圖畫中主人公之間發生的事情,並從蘑菇和小螞蟻幫助和被別人幫助後很快樂,從而知道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是快樂的事情。

2、讓幼兒從主人公的事情中感受同伴間“互相幫助”的快樂情感。

教學準備:

1、圖片、小螞蟻和小蘑菇頭飾、氣球。

教學步驟:

一、熱身活動---吸引注意力:

1、教師和幼兒玩藏貓貓的活動。

二、講故事---展示知識點:

1、教師:寶寶真棒,看,誰來了?寶寶你們好,我是小黑熊,今天要給寶寶講故事了---螞蟻和蘑菇的故事。

2、教師:有一天,小螞蟻和好朋友到草地上玩,玩了一會,就下起了雨,他們匆忙的找地方避雨,這時,蘑菇大聲地對小螞蟻說:“小螞蟻,快到我這裏避雨!”小螞蟻和蘑菇高興的抱在一起。

3、教師:天情了,蘑菇身上卻不停的抓癢,小螞蟻一看,原來有很多蟲子在蘑菇身上爬,於是小螞蟻開心的幫蘑菇捉蟲子,他們很開心。

4、教師:好了,小黑熊要回家了,下次再給寶寶講故事,再見,寶寶。

三、談話---明確知識點:

1、教師:蘑菇爲小螞蟻做了什麼事?

2、教師:小螞蟻爲蘑菇做了什麼事?

3、教師:小螞蟻和蘑菇爲什麼開心呀?

四、情境---練習知識點:

1、教師用沙子豆子等創設下雨的情境,幼兒扮演小螞蟻在雨中找地方避雨,教師扮演蘑菇,大聲叫幼兒過來避雨,然後抱在一起。

2、教師和幼兒人手一個氣球,並玩氣球,教師故意把氣球打破,並叫幼兒陪自己玩,然後一起做拍手遊戲。

五、總結---記住知識點:

六、活動評價---評估知識點:

1、在實際生活中,能積極主動地幫助別人,並表現出快樂的心情,被別人幫助時也表現出很高興。

七、家園共育---共享知識點:

1、家長可陪同幼兒一起閱讀有關“愛心”的圖畫書,培養良好的態度和情感,並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習慣。

2、家長可隨機的和幼兒進行“愛心”談話,並讓幼兒想辦法幫助故事中的主人公。

八、區域活動---運用知識點:

1、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給蘑菇或小螞蟻塗色,也可讓幼兒用蘑菇或小螞蟻圖片進行粘貼畫。

2、可隨音樂進行角色扮演。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數字10,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目測接數的方法仔細觀察判斷小動物的數量。

3、在活動中能夠敢於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9以內的數字,感受過9以內的數量。

2、教具圖片一張,7——10的數卡個一張。幼兒用書人手。

活動過程:

一、兒歌:《逗螞蟻》,引出螞蟻。

——老師(出示螞蟻圖片)這是誰?你想逗螞蟻玩嗎?我們準備一碗飯菜,請螞蟻來吃吧!

——師生共同念兒歌《逗螞蟻》

二、數螞蟻。

——老師:螞蟻吃完了飯,快快來和我們一起玩遊戲吧!看看有幾羣螞蟻爬來了?你能很快地看出每羣螞蟻有幾隻嗎?

——引導幼兒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判斷每羣螞蟻的數量,並給螞蟻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老師(指一羣爲10只的螞蟻):這羣螞蟻有幾隻?10只螞蟻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你認識數字10嗎?它是什麼樣子呢?

老師出示10的數卡,引導幼兒認識數字10,知道數字10是由1和0組成的。

——老師:你能說說數字10還可以表示哪些東西嗎?

三、幼兒操作活動。

——找出數量爲10的小動物,請幼兒觀察畫面,目測接數每羣動物的數量,圈出數量爲10的小動物。

——認一認畫一畫。觀察畫面上數字,在方格里添畫相應數量的圓點。

——數物拼板。

四、活動評價

請幼兒展示操作活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 在戶外體育活動“螞蟻運糧”中,引導每組幼兒數一數小組同伴運了多少糧食。

活動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能緊緊把握這個理念,既讓能力強的幼兒充分表現,又儘量照顧到能力比較弱的幼兒,把表現的機會盡量讓給孩子,讓他們充分參與到遊戲中來,在遊戲中找回自信,鍛鍊各種能力,使他們也能得到發展。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提出問題——主動探究 ——解決問題”爲基本模式展開的。教師不僅讓幼兒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幼兒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同時,設置問題如:“你看10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東西可以用10來表示?”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從中學到了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