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習3、4的組成,歸納、總結、學習3、4的組成 。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活動準備

課件-數學:2-64分開聚合,2-65分開聚合,2-67,分開聚合。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2的好朋友是幾和幾?2的好朋友是1和3)

二、初步學習3的組成。

1.課件演示:2-64分開聚合

教師:這裏有3個漢堡,請小朋友想一想,3個漢堡能分出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幼兒看課件說出:

3個漢堡能分成1個漢堡和2個漢堡

3個漢堡能分成2個漢堡和1歌漢堡

小結: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

3可以分成1和2,

3可以分成2和1。

2.課件演示:2-65分開聚合

1個漢堡和2個漢堡合起來是3個漢堡

2個漢堡和1個漢堡合起來是3個漢堡

小結:

1和2合起來是3;

2和1合起來是3。

三、初步探索4的組成。

1.課件演示:2-67,分開聚合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4塊西瓜有幾種分法?

幼兒根據課件說出:

4能分成1和3

4能分成2和2

4能分成3和1

2.老師寫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還有3和1這兩組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它們的數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後,將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右邊的數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4。

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3和1,

4可以分成2和2,

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四、幼兒操作練習

鞏固遊戲----“找朋友”:

3的好朋友是2和1(1和2)

4的好朋友是1和3(2和2,3和1)

五、集體講評幼兒操作練習,進一步鞏固3、4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圖形的分類

  活動目標:

1、鞏固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徵,能排除大小、顏色的干擾進行

圖形的分類。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歸類能力。

  活動準備:

大的圓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飾各一個,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積木搭建的圖形王國區域。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圖形王國,引出課題。

“圖形王國裏,有許多的圖形寶寶在搞大聯歡……這時,有三個

圖形媽媽來了,你們認識它們嗎?(教師逐一帶領幼兒複習鞏固圖形

的主要特徵)

2、送圖形寶寶回家

分別讓幼兒拿一種圖形送給相應的“圖形媽媽”,教幼兒說:

“我把XX形寶寶,送給XX形媽媽。”

3、請幼兒到圖形寶寶家做客

親親“圓形媽媽”的臉,拍拍“方形媽媽”的肩膀,給“三角形

媽媽梳梳頭,捶捶背,跳到圓形寶寶家,飛到方形寶寶家,游到三角

形寶寶家等……

  活動延伸:小朋友與各種圖形媽媽分別做遊戲(方形、圓形、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中華民居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我們江浙一帶最具典型的建築樣式就稱爲江南民居,它也是離我們孩子最近的、最容易接受的民居樣式。而除了傍河而建的班駁的青瓦白牆,雕刻精緻的石橋,小巧的亭臺樓閣,精美的雕花木門和花樣繁多的鏤窗,還有悠然的烏蓬船,幽靜蜿蜒的青石小巷,甚至是午間嫋嫋的炊煙和攬湖自照的垂柳,無一不顯示出江南水鄉特有的藝術魅力。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種美的薰陶。不僅讓孩子知道江南人民創造美的智慧,更讓他們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江南水鄉的美的感受。因此,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計了藝術同構活動——江南水鄉。

活動目標:

一、能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江南水鄉的美的感受。

二、能大膽地合作,用長卷畫的形式表現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

三、體驗創造和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音樂《姑蘇行》、長卷畫形式的掛曆——江南水鄉、電視遊覽片。水彩顏料、畫紙、排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音樂

1、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好象看到了什麼?來到了什麼地方?(幼兒聽音樂)

2、提問:你有什麼感覺?(幼兒回答)

3、提問:聽了這麼優美柔和的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4、提問:你覺得好像來到了什麼地方呢?(幼兒回答)

5、小結:這段音樂的名字叫《姑蘇行》,它描寫了人們在江南水鄉遊覽時看到的美麗景色。

二、感受音樂的同時欣賞教師的舞蹈動作和江南美麗的風景

1、欣賞:我們也來聽着音樂到江南水鄉去遊覽吧。

(幼兒聽音樂欣賞教師的舞蹈,同時聽散文朗誦)

2.欣賞:來,我們走近了仔細看一看。(幼兒走下位置欣賞長卷掛曆和電視短片)

3、提問:你看到的江南水鄉是什麼樣子的?你會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示江南水鄉的特點?

(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小橋流水、垂柳依依、臨街傍水、粉牆青瓦、飛檐翹角、雕門鏤窗、迴廊曲折等江南水鄉的特點。)

三、幼兒邊聽音樂邊用舞蹈動作表現

表現:小朋友真不錯,想出了這麼多動作,那我們就聽着音樂來跳一跳吧。(幼兒聽音樂表現)

四、幼兒用水彩畫的形式表現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

操作:江南水鄉可真美啊,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小朋友拿起小畫筆,把它請到我們身邊來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並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徵: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裏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麼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並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並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並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製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後,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麼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瞭解孩子碰到的是什麼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麼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並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纔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現了什麼?"(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麼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麼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遊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遊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麼來做?想出來後,師幼一起做遊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麼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並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裏見過?"請了解後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麼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溫帶,能經歷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溫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爲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讓學生自制溫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上搜索一段自制溫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溫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爲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完水的溫度後,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爲甲流,體溫計脫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溫度計測體溫呢?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溫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爲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爲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爲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並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化。從一開始的溫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瞭,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溫標教學草率

對於攝氏溫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節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

2、學習有感情朗誦兒歌。

3、萌發對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能大膽表現兒歌的內容、情感。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 感受兒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

教學難點是: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有關燕子的圖片

2、帶幼兒觀察小燕子築巢、銜泥巴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提問①“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的燕子是什麼樣子的?”(有一個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們會幹些什麼?”(會銜泥巴和小樹枝來築巢、會飛、會找蟲子、餵食)

二、教師出示燕子的圖片,教幼兒朗誦兒歌“小燕子,真靈巧,身上帶把小剪刀。”

三、提問“它們上天干什麼?下河又幹什麼?知道嗎?”(不知道。)“好,我們現在來學習後面的.”“上天剪雲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當枕頭,剪塊泥巴打窩窩”

四、朗誦兒歌、表演兒歌。邊朗誦邊做動作

教學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長參與,可以培養親子間的親密度。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會給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小百科;燕子學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理解2、3的分解與合成。

嘗試完成2、3的分合練習。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妙妙的小廚房”圖片;“好朋友一起吃”音頻及圖片。

紙面教具:《我的便當盒》。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妙妙的小廚房”,帶領幼兒進入情境,激發活動興趣。

——今天是去野餐的日子,熊貓妙妙起了個大早,她在廚房裏準備着自己和奇奇的野餐便當,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妙妙準備了哪些好吃的?

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理解2、3的分解。

1、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2的分解。

——妙妙要把2個飯糰放在2個便當盒裏,可以怎麼放呢?誰來試着說一說。

——妙妙是怎麼放的?(把2個飯糰分成1個、1個)

——2可以分成幾和幾?

2、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3的分解。

——蝦仁有幾個?

——要把3個蝦仁放進2個便當盒裏,可以怎麼放呢?誰來試着說一說?

——妙妙是怎麼放的?(把1個蝦仁放到奇奇的便當盒裏,把2個蝦仁放到自己的便當盒裏/把2個蝦仁放到奇奇的便當盒裏,把1個蝦仁放到自己的便當盒了。)

——3有幾種分法?(兩種)

——分別可以分成幾和幾?

小結: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分成1和2;3也可以分成2和1。

播放音頻及圖片“好朋友一起吃”,引導幼兒瞭解情境,理解2、3的合成。

1、播放音頻及圖片“好朋友一起吃—1”,並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2的合成。

——奇奇和妙妙在草坪上開心地吃着野餐便當,小猴鬧鬧看見了饞得直流口水,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起來聽聽吧。

——奇奇給了鬧鬧什麼好吃的?妙妙給了鬧鬧什麼好吃的呢?

——1個小番茄和1個雞塊,合起來是多少呢?

——1加上1得幾?

2、播放音頻及圖片“好朋友一起吃—2”,並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3的合成。

——壯壯聞到了便當的香味也跑了過來,接着會發生什麼事呢?一起來聽聽吧。

——壯壯猶豫不決,請你來幫壯壯選3個好吃的吧,記住要包含兩樣不一樣的食物哦。

——你選了什麼?合起來是多少呢?(1個香腸和2片橙子/2個香腸和1片橙子)

——所以我們可以說1加上2得幾?2加上1得幾?

小結:1加上1得2。1加上2得3;2加上1也得3。

發放紙面教具《我的便當盒》,鼓勵幼兒“製作”便當,鞏固3的分解和合成。

——便當真好吃呀,我們也來做便當吧。

——請你剪下右側的3個壽司,擺在兩個便當盒裏,你會怎麼擺呢?還有別的擺法嗎?

——請你剪下右側的丸子和西藍花,擺在一個便當盒裏,要求便當盒裏有兩種不同的食物,且總數是3個,你會怎麼擺呢?還有別的擺法嗎?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利用家裏的小物品和幼兒玩分解合成的小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2、3的分解與合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教師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傳授知識。

2、使幼兒能夠正確、快速地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差別。

活動準備:

1--10數字卡每組一份,單、雙數分記卡,單、雙數劃分圖組數量表,歌曲《小魚》。

活動過程:

一、手指律動 。

1、《十個朋友出來走》引出10個數字。

2、教師請小朋友按1至10的順序伸出十根手指頭,教師依次對應出示數字1至10。

二、運用觀察法、體驗法,理解單、雙數,瞭解他們的區別。請將單、雙數劃分卡上分別表示1-10的數量圖片兩兩圈在一起,發現他們有什麼不同,並回答問題。

1、1、3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2、4、6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3、1、2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4、兩兩圈在一起剩一個的數有誰?一個沒多的數有誰?:兩兩圈在一起剩一個的數(它沒有朋友)叫單數(1、3、5、7、9)。兩兩圈在一起一個也沒多出來的數(它有朋友)叫雙數(2、4、6、8、10)。

三、幼兒操作,知識聯繫實際,鞏固知識。

1、請將手中的單、雙數分記卡完成。

2、用"兩個兩個的數"的方式數一數分記卡上的圖案數量。

四、配音樂進行集體遊戲活動《海洋裏的小魚》(運用遊戲方式使幼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按歌詞所表達的意思來進行遊戲:一條小魚水裏遊,孤單在發愁;兩條小魚水裏遊,快樂做朋友。 幼兒自由地模仿小魚在水裏遊,教師扮演水草,當看到教師出示單數時幼兒表現發愁的表情;當看到教師出示雙數幼兒表現開心的表情,並可以自由找到夥伴拉手或擁抱。

五、活動延伸。

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玩具,數數自己選擇的玩具的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

六、活動結束*附:手指律動

《十個朋友出來走》一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碰到大石頭呀,摔個大跟斗。兩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路上見了面呀,連忙點點頭。三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看見老公公呀,扶他慢慢走。四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看見解放軍呀,敬禮又招手。五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走到動物園呀,看見大老虎。六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大家做遊戲呀,一起拍拍手。七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走到運動場呀。踢起大皮球。八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背兒靠着背啊,學做蝴蝶飛。九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走到新樓房啊,爬上五層樓。十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翻個大跟頭啊,變個小老頭。單、雙數分記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因爲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大班的孩子早就接觸了它,加之幼兒的天性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很多有趣而新奇的現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現象,作爲探究的科學教育對象,在活動中我會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使孩子多感官、多方式的進行科學探索、交流、分享。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2、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求答案。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2、難點:學習使用↑↓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水、大盆、石頭、葉子、鑰匙、玻璃珠、小木塊、泡沫板、一元硬幣、人手一份記錄表、彩色筆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出示一個裝水的大盆(提前在水裏放石頭、葉子、鑰匙等),讓幼兒觀察水裏的物體。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幼兒的回答會侷限於水中的幾樣物體)。

提問:它們在水裏是怎樣的?

2、通過觀察和提問,引出活動主題——浮與沉的現象。

(1)出示↑符號表示浮在水面上,↓符號表示沉下去。

(2)操作要求:事先猜想哪些物體是會浮在水面上,哪些物體會沉下去。把猜想的答案記錄下來,再進行實驗,最後把自己的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教師示範取一塊小木塊,請幼兒猜猜木塊會是浮還是沉?

(4)教師介紹記錄表:這是一張記錄表,待會我們把記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如:木塊浮上來的,就要向下上的箭頭表示,如果是沉下去的,就要向下的箭頭表示。

3、幼兒自主操作實驗。

(1)幼兒按意願自主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的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如:一元的硬幣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的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他物品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了水,我們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後我們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2)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後結果。

提問:有沒有實驗結果和我們猜想的一樣的?

(3)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物品有:葉子、泡沫板、小木塊等等

沉下去的物品有:鑰匙、玻璃珠、一元硬幣等等。

4、提升實驗操作:怎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

(1)幼兒嘗試使原來沉在水底東西浮上來

師:這裏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沉下去的東西不高興了,它們也想浮在水面上,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好不好?

(2)幼兒自由操作,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5、經驗提升遷移。

發大水時,我們會沉在水裏,請幼兒想想辦法使自己不沉到水裏去而得救?

誰有很神奇的力量,但水很大,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我們周圍的東西會沉到水裏去,我們也會沉到水裏去,這個時候,我們要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我們沉下去而得救?(救生圈、木頭、船、腳盆等)。

6、結束。

請朋友回家後繼續探索怎樣把浮的東西沉下去?

【活動反思】

我組織完這次科學活動《沉和浮》發現幼兒興趣較高,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我對整個活動進行以下反思。

一、擴展學習空間,爲幼兒發展奠基。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活動的中,我能借助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體,讓幼兒進行探索,有意識地加以啓發與引導,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擴展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二、提供豐富材料,爲幼兒發展開渠。

《綱要》中提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這些材料暗含着幼兒通過操作和使用能夠達到的適宜的教育目標和內容,這些材料應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這些材料應具有開放性,有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能激發幼兒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它們;材料應該有較廣的餘地,使幼兒能用多種不同的路子進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發現。”在活動過程中,我爲幼兒提供了小筐、積木、有蓋的小玻璃瓶、玻璃球、泡沫、紙塑料等等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讓幼兒觀察物體放在水裏的沉浮現象。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還爲幼兒準備了各種輔助材料,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動一動,讓幼兒去想象、去創造,通過自己的操作,發現怎樣會讓沉下去的物體在浮起來?怎樣讓浮起來的物體在沉下去?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好多幼兒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把重的東西放在木塊上會浮起來。把空的瓶子灌滿水就沉下去。等等這樣拓展幼兒的思維活動。

三、激起學習興趣,爲幼兒發展引路。

“興趣是幼兒的教師”。《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可見科學領域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索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如:我在活動前先讓幼兒說說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哪些物體會浮起來,讓幼兒先猜一猜,由於幼兒對有的物體還不理解,所以大多數幼兒都把積木、有蓋的小玻璃瓶說成是沉的,但我並沒有制止,而是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親自動手記錄。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哪些物體是浮在水面上的,(積木、塑料花片等等)。哪些物體是沉在水裏的,(重的東西:鑰匙、玻璃球等等)

在活動過程中,我以學習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發現,藉助這種隱性示範,激發幼兒積極探索,讓幼兒自己探索物體在水裏的沉浮現象,激發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顏色,並能正確的按顏色分類。

2、願意參加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3、用不同的方法(趕、夾、踢)控球跑,對球的控制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得到發展。

4、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5、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球的控制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得到發展。

教學難點:認識各種顏色,並能正確的按顏色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紙球若干、各種顏色的球帽、球杆4個、各種顏色的雞窩、雞媽媽圖片、獎品

活動過程

活動一:發水果牌牌

活動二:準備活動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扭頭)

請你跟我這樣做!(肩部)

請你跟我這樣做!(扭腰)

請你跟我這樣做!(壓腿)

請你跟我這樣做!(下蹲)

請你跟我這樣做!(跳一跳)

活動三:導入活動

師:瞧!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啊?(紙球、蛋蛋)

教師分發給每個小朋友每人一個小蛋蛋。(先玩一會兒)

活動四:認識顏色

師:仔細觀察一下手裏的小蛋蛋是什麼顏色啊?(紅黃藍綠)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這些顏色。再看一下,對面有什麼啊?(雞窩,雞媽媽家)待會兒就請小朋友們按顏色把小蛋蛋送回家。

活動五:分組

師:小朋友們看一下老師剛纔送給你們的水果牌子,紅色的站一號位,黃色的站二號位,藍色的站三號位,綠色的站四號位。

活動六:比賽

師:雞媽媽還爲我們準備了遮陽帽,雞媽媽說了,在回家的路上,太陽會很大很大,我們必需戴上遮陽帽才能順利的把小蛋蛋送回家。現在請每組的第一個小朋友把遮陽帽戴在頭上,待會兒等第一個小朋友把小蛋蛋送回家以後再把遮陽帽取下來傳給第二個小朋友,然後再接着往下傳。好不好!

師:在出發之前,老師還要告訴小朋友一件事情,就是小蛋蛋很喜歡到處跑,所以我們可不能把它弄丟了,要緊緊的跟着它,要是它跑到其他的地方去了,就要趕緊把它趕回來,才能繼續往前面走,聽懂了嗎?

第一輪比賽:趕蛋蛋 師:小結

第二輪比賽:踢蛋蛋 師:小結

第三輪比賽:夾蛋蛋 師:小結

活動七、結尾

師:現在到老師身邊來,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完成了任務,沒有把小蛋蛋弄丟,而且在天黑之前把它們送回了家。雞媽媽爲了感謝我們的小朋友爲我們準備了很多很多的禮物,我們現在一起去分享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興趣是有的,都很積極,玩得也都很盡興。我在想,如果,在製作紙球的過程中,幼兒也能參與其中,是不是會更好,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更能有所體現。在幼兒運球的過程中,其實可以不必強調幼兒的動作該怎樣怎樣,可以讓幼兒自己充分發揮,只要不用手接觸紙球,隨便怎樣把紙球運過去都可以。這樣更能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還有,在時間的把握上,是個大大的困惑。分組太多,每個環節的時間難以控制,分組過少,幼兒的參與性又不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