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社會教案八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社會教案八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主動和自己的夥伴商量、協商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感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在於合作伙伴共同尋找寶藏的過程中,體現完成任務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難點:

重點:樂意主動和自己的夥伴商量,感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難點:協商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準備:

ppt 藏寶圖、紅色桃心袋、卡通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藏寶圖”引發幼兒興趣

師:昨天老師收到了一個“神祕人”寄來的一封信,他是寄給我們全班小朋友的,我們來看看信裏說了什麼?(出示信件)

二、集體分析、瞭解“藏寶圖”的作用分析、瞭解“藏寶圖”

師:原來,這封信是一張藏寶圖,他能告訴我們寶物藏在哪裏,你能看懂嗎?看懂了什麼?(出示課件:藏寶圖)

引導幼兒說出藏寶圖的內容

小結:藏寶圖告訴我們寶物就藏在幼兒園裏的這些地方。

三、幼兒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去尋找寶物

1.給每個幼兒發部分藏寶圖,幼兒通過尋找另外幾部分藏寶圖,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

2.幼兒和自己的夥伴商量共同根據藏寶圖所指的地方在幼兒園內尋找寶物。

3.全體幼兒共同說出在寶物的身上藏着四個字“合作快樂”(幼兒在尋找“藏寶圖”和寶物時,教師隨機指導)

小結: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找到了寶物,並且是和小夥伴一起互相合作才找到的。

四、與同伴分享情感,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1.幼兒和寶物做遊戲《合作快樂》

2.小結:生活中離不開合作,因爲合作給我們帶來快樂,老師希望你們做事情的時候也能合作快樂,快樂合作。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讓幼兒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時的ppt課件。

2.貼有交通標示的活動場地一塊。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1.出示幼兒遊戲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討論:圖片中的小朋友

這樣做有什麼危險?我們應該怎樣做?

2.出示幼兒喝水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討論:圖片中的小朋友爲什麼沒有喝上水?我們應該怎樣做?小朋友在幼兒園要遵守規則,那生活中是不是也要遵守社會規則呢?

3.出示生活中人們沒遵守社會規則的圖片“小區怎麼了”,討論:你如果生活在這樣的小區,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4.教師小結:規則無處不在,無論在幼兒園還是生活中都需要遵守許許多多的規則,只有這樣纔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做一做,玩一玩,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

1.遊戲——安全過馬路,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2.幼兒遵守規則和老師一起做遊戲,感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活動有兩大環節,第一環節是利用幼兒在活動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讓他們發現不遵守規則所帶來的危險,此設計目的在於以新的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的興趣。幼兒通過尋找——發現——表達,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第二環節是以遊戲的形式帶領幼兒安全過馬路,通過親身體驗,判斷出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行爲是錯的,增強了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爲習慣,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情緒。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中國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對中國的姓氏文化及百家姓感興趣。

2.瞭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意義。

3.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期望,增強自信心。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寫有幼兒姓名的卡片、《百家姓》課件

2.提前請家長與孩子談談給孩子起名字的故事和含義,讓孩子瞭解自己名字的與衆不同以及名字裏包含着長輩對自己的期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請幼兒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名字。

教師:今天咱們班裏來了那多的客人老師,她們很喜歡大二班的小朋友,還想和你們成爲好朋友呢;誰能用你喜歡的方式向大家打個招呼,並且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小結:剛纔你們介紹了自己的名字,客人老師就認識你們了,所以說名字是我們交朋友必須瞭解的。

二、找找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是自己特有的。

1.教師:如果把小朋友的名字都放在一起的話,你能找到嗎?我們來試一試,瞧,這裏有我們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你的名字在哪裏?

2.提問:你的名字和別人的一樣嗎?

小結:名字是每個人特有的,誰的名字就代表了誰。

3.說說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就是姓。

教師:那麼小朋友想一想,爲什麼名字也叫姓名?

小結:因爲我們的名字裏有姓、有名,通常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和在一起纔是一個完整的名字。

4.說說自己知道的姓,簡單瞭解中國人的複姓;欣賞課件《百家姓》,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自己得姓嗎?你姓啥?

提問:除了自己的姓氏,你還知道其他人的姓氏嗎?

小結:我們中國可大了,有十多億人口,所以姓氏也就特別多,劉老師統計了一下,光我們大二班小朋友就有27個不同的姓呢,下面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

三、瞭解我們中國的百家姓。

1.教師:這是一個字的姓,叫做單姓;像這樣兩個字的姓,叫做複姓。

提問:你身邊有沒有複姓的人啊?

2.知道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位,瞭解中國人“姓”的傳承文化。

(5分)

教師: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百家姓,快看,還有呢,這是按照姓氏數量排序的前一百位的百家姓,趕快找一找,你的姓氏排在第幾位。

提問:爲什麼寶寶隨爸爸姓,爸爸隨爺爺姓呢?

小結:

中國的姓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我們都是隨爸爸姓的,也有隨媽媽姓的;有一個字的單姓,也有兩個字的複姓,這都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名字的意義,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期望。

(9分)

(1)請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師:我們中國人的名字可有學問了,每個名字裏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故事,昨天老師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你名字的故事,你們都問了嗎?一會請你先和旁邊的小夥伴互相講一講。

(2)請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含義和故事。

教師:誰願意把名字的故事大聲地講給小朋友和客人老師聽一聽啊

總結:每個人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感人的故事,有的是爲了紀念一個出生的地方,有的是爲了記住一個特別的日子,名字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的愛、期望和美好的祝願,所以小朋友長大後一定要孝順父母,關心身邊的人,做一個孝順、懂得感恩的人。

五、活動結束。請幼兒和客人老師互相說說名字的故事及含義。

活動反思:

社會、語言活動《名字的故事》,這是大班《我就是我》主題背景下的一個活動。它來源於孩子的生活,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它獨特的含義和故事,但是,許多小朋友並不知道自己名和姓的來歷,通過組織這次

活動,既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人有中國人起名的習俗,對中國的姓氏文化感興趣,又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濃濃的愛和殷切的期望。

活動一開始請幼兒向聽課教師介紹自己的名字,引出此次活動的主題。展開部分分爲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自己的名字,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誰的名字就代表了誰;第二部分讓幼兒從名字中找出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是姓,簡單瞭解中國人的複姓,通過課件《百家姓》,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第三部分是讓孩子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及名字的故事,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期望,教育幼兒做一個孝敬父母,學會感恩的人。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和預期的效果,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較好,90%的幼兒都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或故事,以及通過名字家長想表達的期望。但活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個別知識點不夠明確,百家姓課件太小,不便於幼兒觀察。我想有時就算我們在課前準備的再充分,但組織其活動來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前認真分析教材,課後不斷反思,把問題減到最少。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養魚是我們黃橋本地的特色。

2、知道本地魚塘養魚的種類、捕魚工具及作用。

3、感受家鄉漁文化的豐富,產生愛家鄉的情感。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ppt製作、音樂

2、經驗準備:請家長(爺爺奶奶)向幼兒介紹養魚的有關知識。

3、幼兒有遊戲《漁夫捕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請個別幼兒說說你的爺爺奶奶以前是幹什麼的?(養魚)魚養在哪裏的?(魚塘)

2、出示圖片2,介紹黃橋本地有很多魚塘,人們以養魚爲生,被稱爲"魚米之鄉"。

二、瞭解魚的成長過程

1、提問:誰知道魚是怎麼養大的?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圖片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瞭解魚的成長過程。

A、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意思?

B、小結:每年的春天漁民們將魚苗放入魚塘,在夏天和秋天的時候漁民就要給魚餵食,魚兒慢慢地長大,那在什麼季節可以收穫了呢?

3、請個別幼兒看着畫面講一講魚的成長過程。

三、認識本地魚塘養魚的種類

1、看到收穫了這麼多魚,漁民的臉上個個都露出了笑臉。還讓我們漁民們感到驕傲的是他們一種魚很有名,知道是什麼魚嗎?

2、出示青魚圖片,觀察青魚外形特徵。

A、看青魚長得怎樣,身體什麼顏色?

B、爲什麼我們養的青魚最有名氣呢?觀察圖片5,瞭解青魚的大;觀察圖片6,知道青魚味美。

3、爲什麼青魚會長這麼大,而且有好吃呢,它是吃什麼長大的?出示螺螄與蜆子圖片,瞭解青魚是肉食性魚類。

4、小結:由於我們黃橋的漁民不怕辛苦,去河裏打撈螺螄與蜆子給青魚吃,所以青魚纔會養得這麼大、這麼美味。

5、除了青魚我們的魚塘裏還養些什麼魚呢?

幼兒自由回答後教師出示ppt8,"我們黃橋魚塘裏還養了這些魚,認識嗎?"根據幼兒回答認識各種魚。

(1)鯉魚:引導幼兒觀察鯉魚外形、顏色。

小結:鯉魚比其他魚類都要聰明機靈,一有動靜便立即逃竄。

(2)鯽魚:見過鯽魚嗎?有多大?引導幼兒用身邊事物進行比較。

說一說你吃過那種燒法的鯽魚,覺得那種最好吃。

(3)鰱魚:引導幼兒觀察兩種魚的區別,有什麼不同。

(4)草魚:說一說聽了草魚這個名字,覺得它是吃什麼的?

草魚是食草性魚類,在夏天的時候要吃大量的草,漁民們就在炎熱的太陽下爲草魚割草,汗水滴滴答答往下流,非常辛苦。

(5)鯿魚:引導觀察鯿魚的外形。(鯿魚身體高,側扁,頭小,呈菱形。)

四、認識捕魚工具,瞭解工具用途

1、漁具的種類漁民們在養魚和捕魚時要用到哪些工具?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

2、各種工具的作用有這麼多工具,那它們都有什麼用呢?出示工具圖片,一一請幼兒觀察講述。

五、遊戲《漁夫捕魚》

1、交代遊戲:《漁夫捕魚》

①與幼兒一同回憶兒歌內容。

②在場地上先指定"海面"的範圍,超出部分則爲"沙灘"。

③回憶遊戲玩法:老師做漁夫,帶幼兒念兒歌《魚兒遊呀遊》,當教師回答到"X人來變幼兒遊"時,幼兒根據回答中的人數迅速合作,變成一條魚,繼續遊。漁夫說到:"抓魚嘍!"就可去抓任意一條魚的"魚頭",當"魚頭"被抓住或"魚身"散掉就算被捕住,當魚被逼離出海面,即到沙灘也算被捕住。

2、幼兒遊戲

3、請幼兒當漁夫繼續玩遊戲。

活動延伸:將遊戲延伸到戶外活動中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懂得愛惜物品,學習合理利用廢舊物品。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新,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幾件作品、掛曆服裝。

幼兒:共分5組,每組掛曆紙若干張,膠水2瓶,膠粘帶2卷,抹布1塊,未有內容的小畫冊一本,細繩4根,彩筆5盒,剪刀每人1把,圖畫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着紙裝表演舞蹈,引發幼兒對舊掛曆紙的舉趣。

(一)教育幼兒合理利用廢舊物品,愛惜物品。

(二)教師出示一些掛曆紙作品,啓發,引導幼兒討論掛曆紙有什麼用。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利用舊掛曆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幼兒互相欣賞,品評作品。

四、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其它廢舊材料製作的作品,鼓勵幼兒回家尋找廢舊材料進行製作。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認識少數民族的社會活動,主要通過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萌發幼兒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引導幼兒在比較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處中,促進幼兒觀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服飾,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是我國的少數民族。

通過課後自己的反思,這次活動孩子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兩個少數民族的名稱。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服飾,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是我國的少數民族。整個活動幼兒的興趣都很高,通過圖片讓幼兒直觀的認識、瞭解了維吾爾族和蒙古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謝在幼兒園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心、愛護。

2.願意爲幼兒園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對幼兒園的生活有所回憶。

2.幼兒已學會詩歌《畢業獻詞》。

3.幼兒自制紅花人手一朵。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有感情的回憶,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時間過的真快,你們在小班剛入園的時候的樣子我都還記得很清楚,那時候你們個子矮矮的,長的小小的……現在你們長高了,長大了,一個個都成大班能幹的小朋友了!

二、引導幼兒回憶,回憶幼兒園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係與愛護。

1.提問:你們喜歡幼兒園嗎?爲什麼?你們在幼兒園裏學習、生活得這麼愉快,要感謝誰呢?

2.幼兒自由回憶講述。

3.師幼共同:是呀,三年的生活中,幼兒園的老師、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和保健室的醫生老師都給了我們很多的照顧和關心。

三、感謝活動

送花和朗誦畢業獻詞,表達幼兒對幼兒園各個工作崗位上的老師的感謝之情。

1.提問:老師、叔叔阿姨爲我們做了這麼多,在我們就要畢業的時候,你們想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謝呢?

2.幼兒自由講述。

3.集體感謝活動:組織幼兒到各個部門看望心辛勤工作的老師和叔叔阿姨們,朗誦畢業獻詞相關段落的同時分批爲他們送上自制的小紅花。

四、實踐活動:我爲幼兒園做……

1.師:我們就要畢業了,就要離開幼兒園不能了,我們能爲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幼兒分組討論講述。

3.個別幼兒講述。

4.實踐練習:我爲幼兒園做好事(清理草坪上的雜草、垃圾,爲幼兒園清潔大型玩具等)。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環境創設】

1.幼兒將自己創作的“漂亮的男孩女孩”的作品粘貼在展板上,在欣賞展示中增強自信。

2.以“做個像樣的哥哥姐姐”爲題佈置牆面,內容可以使幼兒畫的如何幫助弟弟妹妹的圖畫,也可以是小朋友自己拍下的本班小朋友關心、幫助中、小班小朋友情景的照片,在相互交流中樹立獨立、自立的意識。

【生活活動】

1.日常生活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學會穿脫套頭的毛衫。

2.能記住並做好值日生工作,如照顧自然角、輕輕擡放桌子、分發用具、擺放餐具、餐後擦桌掃地、整理疊放全班幼兒的外衣等。

3.會按類別收拾、整理自己玩過的玩具或區域材料。

4.在戶外散步活動中,提供幼兒照顧弟弟、妹妹的機會,並教給幼兒照顧的方法及表達關心的話語。

5.能熟練使用筷子。

【家園共育】

1.請家長福利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澆花、擦桌子、擺碗筷、洗襪子等,並及時給予認可。

2.引導家長結合上學的要求,針對孩子的現狀,做一些積極有效的引導,如增強責任心、提高做事效率、加強自我約束和情緒控制等。

【教學活動】

我的成長花樣排球保護蛋寶寶(半日活動)烏鴉喝水

7的加減小小按摩師蝸牛搬家我做的鞋子最漂亮

美工區

漂亮的男孩女孩

益智區

哪裏不一樣機器人我爲班級做點事猜猜我在幹什麼

閱讀區

修補圖書我的本領大

角色區

修補圖書我的本領大

生活操作區

我會釘鈕釦飯後我自己收拾

戶外活動

打棒球傳蛋比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本地幾條不同主要道路的名稱,感知立交橋、高速公路、跨海大橋、隧道等不同道路的外形特徵與用途。

2、瞭解道路上的路牌、站牌、站臺等設施的用途,體驗現代新型道路給人們出行帶來的方便。

二、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家鄉幾條重要道路的圖片以及寬闊的馬路、立交橋、高速公路、跨海大橋等不同道路的圖片。

2、課件PPT、道具指示牌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創設談話情景,引出談話話題。

師:多多姐姐是一個愛拍照的好孩子,下面就來看一看多多姐姐給我們拍的幾張照片吧!小朋友們仔細看,圖片上有什麼?

(二)展開部分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是個善於發現的乖寶寶。小朋友們你們都在哪裏見過這些路呢?(上學的路上、去公園的路上)那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照片有什麼不同啊(出示對比明顯的照片比如彎和直,平和窪)

2、師:老師想來考考小朋友們,看看小朋友們認識這些嗎?(立交橋、高速公路、跨海大橋、隧道)哇,小朋友們真厲害,都認識它們啦,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啊?(有的是纏繞的,有的是弧形的,有的是半圓形的)猜猜看它們有什麼樣的作用啊?

:他們避免了下雨天帶來的淤泥,爲人們了交通便利。減少了交通阻塞。

3、小朋友們,我們再來看這幅圖片,這幅圖片上你們都認識哪些東西啊?(有路牌指示方向,有公交車站牌,有站臺)如果我們在馬路上迷了路,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找老師、找警察叔叔)老師現在要教你們一個新辦法,小朋友們要學會看路標,那樣就不會迷路啦。 (指示牌是幫助我們辨識道路的,我們這時候可以通過指示牌找到我們所要去的地方。)

(三)結束部分:玩過隧道遊戲

遊戲規則:兩人配合爲一組,剩下的過隧道,隧道路口有指示方向,按照方向回到起點。

遊戲目的:讓幼兒學會觀察,學會找路標,親身感受道路帶給我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