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活潑的動作和愉快的情緒表現自己對歌曲和大自然的感受,發展小朋友的表現力。

2、學習蹦跳步、等動作並能協調靈活地運用。初步學跳第一段。

3、通過欣賞、創編、學習、表演等形式,激發小朋友參與舞蹈活動的興趣及熱愛自然和生活的積極情感。

4、讓小朋友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驗在七彩陽光下快樂成長的美好情景,激發其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

  活動難點

能用活潑的動作表現自己對歌曲的感受,體驗創編的樂趣。

能基本協調、連貫地完成第一段動作。

  活動準備

製作課件,錄製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春天來了,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踏青,好嗎?好!讓我們趕快出發吧!

在《春天在哪裏》的音樂聲中,集體表演基本步法隊形組合,進入舞蹈場地。

二、環境導入

1、環境激發,複習熱身 。

2、師:孩子們,這兒真美!讓我們在這美麗的地方,隨着動聽的音樂動一起來舒展一下身體吧!(集體複習地面基訓組合)

3、老師 播放課件,表演唱歌曲《七色光》。

4、讓我們聽着這首歡快的歌,唱起來跳起來吧!”

5、聽音樂啓發學生自由創編表演

三、講解示範,新授動作

1、教師示範

師:看小朋友跳得這麼開心,我也忍不住編出了一段動作,請大家看一看,老師這段舞蹈中,有哪些你們學過的舞步?(碎步、跑跳步)

2、練習、蹦跳步

3、教第一段動作,不斷幫助小朋友協調練習。

4、聽音樂連貫鞏固、練習第一段動作。

四、糾正表演,激發情感

1、糾正小朋友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2、指導小朋友連貫練習

3、激發小朋友體驗歌曲積極的情感和歡快的節奏,共同或分組表演第一段

  活動延伸

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旋律優美的意境,願意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更傾向於幼兒的動作和感受音樂中節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靈的動作,嘗試有節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傾向於小班幼兒,並且對於大班幼兒和整堂活動的設計,教師關注的幼兒根據畫面做動作,並進行表述)

變爲:

1、聆聽《森林狂想曲》樂曲,感受節奏和動作的快慢

2、觀察圖譜,嘗試根據畫面做動作,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體課件、小精靈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傾聽樂曲,表達感受

1、在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

幼:小鳥的叫聲 師迴應:小鳥是怎樣唱的?

幼:小雞 師迴應:同樣是叫聲,但你們聽到的叫聲的動物是不一樣的!

播放第二遍:師:這可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師:爲什麼是小河流 幼:我聽到了河流的聲音

2、藉助遊戲‘神奇的魔法棒’,試着在音樂旋律中,有節奏的擺動身體

播放第三遍音樂,師:現在我們跟着魔法棒一起來擺動我們的身體吧,再次感受音樂有什麼不一樣?

3、說說樂曲帶給自己的感受

幼:很開心 師:擺動身體時,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麼?

幼:像小河流 師追問:你覺得你像一條怎樣的小河流

小結:原來這一首好聽的音樂,讓我們想到小鳥在天空嘰嘰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動着,讓我們聽的人感覺到美妙。

4、介紹歌名

在第一環節中,教師的機智巧妙從容的迴應幼兒的回答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但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聆聽音樂,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妙及聽後用身體做個簡單的舞動,但是教師在這環節中給自己及幼兒兜了一個圈纔回到用身體舞動,其實可以簡單的設爲:

改變後:

1、播放第一遍:帶來一首樂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好聽嗎?

2、第二遍:聽了樂曲後,你想做什麼

3、第三遍:聽了這首樂曲後,我們用我們的身體也隨着音樂跟着跳舞吧,引導幼兒用身體進行簡單的舞動

4、介紹歌名

二、 觀察圖譜,嘗試表演

1. 播放音樂,美妙的音樂把精靈也吸引過來了,在看看他在幹嘛?

幼:她在舞蹈

師迴應:你怎麼看出來他在舞蹈?教師“小步遞進”的給予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仔細觀察圖譜中的動作

2、他們是怎樣跳舞的?(鼓勵幼兒學一學)

師:看看小精靈做了哪些動作?(讓幼兒進行動作表演)

幼兒表演時,教師細化動作(在教師細化動作同時,教師並不是作爲主導,而是一而三的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譜,來總結動作的優美,這是我喜歡的一點,教師並沒有高控,而是多次請幼兒進行上了表演,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相互比較,作爲總結出動作的優美化)

師:有些人動作是這樣的,有些人動作是那樣的!——引導幼兒動作統一

師:你們覺得圖譜上哪個更像?

幼兒再次觀察圖譜

師:除了手臂不一樣,還與剛纔圖譜上的哪裏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到小精靈的眼睛方向不一樣,我無不感嘆,教師在動作上盡然能細化到一個眼神的變化,更加培養了幼兒細緻觀察的能力)

3、播放音樂,幼兒再次感受動作的變化

師:除了不同動作的變化,你還發現了什麼?

幼:後來慢慢的動作快了

追問:哪裏變快了?你覺得哪個動作開始快了?引導幼兒知道動作快慢的節奏和傾聽第一套動作過後的節奏開始逐漸變快

師迴應:原來一樣的動作能變成不一樣的節奏

提升:不同的動作加上有節奏的變化,就會讓舞蹈變得更加好看

三、 延伸,引發創造

1. 如果你也有個小精靈,你想讓他跳出怎樣的舞蹈?(自由創編)

教師在最後這個活動中,並沒有開展,首先這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觀察圖譜,並將重難點放在了細化動作,將動作做的更加優美,如再次進行此環節,就覺得剛纔的活動就顯得毫無意思,因爲創編是幼兒自由想象,並非要求幼兒將動作做的細化優美,而是進行種想象的創編,對上個環節來說沒有實在的意義!教師在現場活動中改變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圖譜,讓幼兒在區角中操作,進行動作的設計

2. 提供圖片,鼓勵幼兒在區角圖片進行探索和嘗試

整堂教學活動教師在第二個環節上筆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關注了幼兒的動作,用四張簡單的圖譜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在4張圖譜中的細微變化,培養了幼兒的細微觀察能力,把舞曲的節奏變化和四個簡單動作相互結合,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中,用了許多策略:一是出示圖譜,養成他們細緻觀察的習慣,二是用語言進行引導及提升:原來我們這些美麗的動作通過我們越仔細的觀察出來的動作越好看!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感受和表現樂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2、藉助簡單的節奏型,探索豐富的動作表達,並在遊戲情景中,建構完整的舞蹈結構。

3、在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換舞伴的方法,並享受交換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瞭解幼兒對集體舞的經驗。

關鍵概念:單圈、雙圈、面向圓心、背向圓心、面向圈上。

2、幼兒會玩老狼遊戲、照鏡子游戲、領頭人遊戲。

3、一半幼兒戴橘黃腕花,一半幼兒戴紅腕花。

4、活動室內的椅子排成圓形,椅子之間有一定距離,便於幼兒進出。

5、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玩“老狼遊戲”遊戲進場。

1、老師和幼兒在活動室外準備,相互牽手,呈鏈狀隊形。老師扮演“老狼”,帶着幼兒跑四步後突然回頭,全體幼兒迅速停止跑動,靜止不動。依次反覆。

2、隨着進場人數的逐漸增多,原先的鏈狀隊形演變成單圈隊形。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繼續玩上述遊戲。

3、音樂結束,幼兒隨意找張椅子坐下,老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

4、喜歡剛纔的音樂嗎?音樂給你什麼感覺?

二、單圈玩“照鏡子”遊戲,表現簡單的節奏型。

1、教師提議玩“照鏡子”遊戲,並提供“拍,拍,扭一扭” (ⅹ ⅹ ⅹⅹ ⅹ)的動作模式讓幼兒模仿。

2、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替換“拍”的動作,再帶領全體幼兒練習。如:“跳,跳,扭一扭”等。

師:除了拍,還可以做什麼動作?再想一個其他動作!

師:我們還可把晨間玩過的遊戲編到舞蹈裏面。

3、邀請幾名幼兒輪流做領頭人,理解輪流的意思。和全體幼兒隨着音樂玩“照鏡子”遊戲。

三、雙圈玩“照鏡子”遊戲,嘗試兩人的配合。

1、站雙圈,面對面隨着音樂玩照鏡子的遊戲。

請戴橘黃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雙手放下,背對圓心。每個戴紅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個戴橘黃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對面站好。

2、提取幼兒最喜歡的兩個動作,隨着音樂集體操練。

3、老師邀請一對幼兒做示範,從中發現“照鏡子”規律:做一模一樣的動作,朝着一個方向。

四、找新舞伴,聽音樂玩“找朋友”。

1、激發幼兒交換舞伴的興趣。

(1)指出並說出新朋友

和你現在的朋友面對面站好不動,伸出戴腕花的手,順着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對面的新朋友。

(2)跳過去找新朋友

裏圈橘黃腕花孩子不動,外圈紅腕花逆時針跑到新朋友前握握手。

2、跟着音樂玩“找朋友握手”遊戲。

五、完整隨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1、大家一起再回憶一下集體舞的過程:老狼遊戲、照鏡子游戲、換朋友遊戲。我們把三個遊戲連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看的舞蹈。

2、完整舞蹈。

前奏:全體幼兒雙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牽手靜止等待。

A段音樂(8個樂句):跑,跑,看(重複八次)。最後一個樂句,老師提醒幼兒面對面站立。

B段音樂(8個樂句):ⅹ,ⅹ,扭一扭(重複四次);*,*,扭一扭(重複四次),動作幼兒創編。

間奏(4個樂句):跑,跑,握握手(重複四次,即交換四個朋友)

間奏結束部分(變奏部分):做自由放鬆動作。

重複A、B段動作。

間奏(2個樂句):跑,跑,握握手(重複兩次,即交換兩個朋友)

間奏結束部分(尾奏部分):靜止造型。

六、邀請客人老師參與集體舞。

每個小朋友找一個客人老師,和客人老師拉拉手站成雙圓圈,幼兒在裏圈,客人老師在外圈。在做放鬆動作時,客人老師給小朋友一起撓癢癢。在玩照鏡子游戲的時候,可以請客人老師輪流當領頭人。領頭人做什麼動作,大家就跟着做什麼動作。音樂最後,幼兒和客人老師一高一矮靜止造型。

七、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4

  活動前評析

舞蹈《千手觀音》是一個由壁畫產生靈感,從而將靜態藝術轉變爲動態藝術的創作,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讓人賞心悅目的節目,不管是舞臺的佈置、燈光、服裝、飾品還是演員優美的舞蹈動作,都給人帶來一種震撼美。特別是舞蹈中的動作造型更是有利於大班孩子主動的參與,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受到薰陶,喚起孩子好奇心和表現欲,引起共鳴。由於參加表演的都是殘疾人,他們克服了種種身理上的困難經過三年的反覆編排和排練,共同努力的集體團結合作,更是值得孩子們學習。

  活動目標

1、欣賞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動作的特點並嘗試多人合作表現舞蹈。

3、體驗欣賞合作表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千手觀音》碟片、多媒體。

  活動過程實錄

  一、初次欣賞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請小朋友看一看、聽一聽這段舞蹈什麼地方美?

幼兒觀看舞蹈片段。

師:剛纔聽小朋友邊看錄象邊說,好多人都看過了,這是《千手觀音》,春節晚會上的舞蹈。美嗎?哪些地方美?

幼:手的動作

師:初了動作,還有美的地方嗎?

師:你覺得他們穿得服裝美嗎?還有美的嗎?剛纔我們看到他們身上一會是紅的,一會是綠的,那是什麼美?

幼:燈光美。

師:那你們覺得音樂美嗎?

:我們看了《千手觀音》的舞蹈,發現這個舞蹈的動作、服飾、燈光、音樂、道具都非常的美。

  二、再次欣賞舞蹈,探討舞蹈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

師:我們再來看一遍,你覺得這裏有哪些好看的動作?你最喜歡哪個動作?

師:誰願意把你喜歡的動作做給小朋友看看?

幼兒“蘭花指”並示範動作,幼兒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師:我們小朋友來試一試、學一學他的動作。

師:我看出來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試一試,現在就請小朋友到前面找個空地方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教師:老師現在要考你們一個問題,爲什麼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臉,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

幼兒議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這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的隊伍很整齊,很直,象一條線,但是他們手的位置不一樣,有的手低,有的高,還有的更高。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一遍我們要看他們的手有哪些神奇的變化?播放錄象,在有手部動作造型的地方暫停:這些手的動作象什麼?

幼兒依次欣賞一隻手、兩隻手的動作。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們的動作一樣嗎?象什麼?

幼:像打開的翅膀;像半圓形;像打開的扇子;像轉動的風車。

三、幼兒分組,嘗試多人組合表演舞蹈,體驗合作的快樂。

師:我們又欣賞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兩個人)做四手觀音。

師:兩個人難不倒,三個人怎麼樣,再找你的好朋友試一試。

幼兒嘗試。

師:只能看到一張臉,6隻手。三個人的手有高、有低。

播放音樂,幼兒嘗試五個人合作跳舞。

師;老師準備了一個小道具,請第一組的小朋友來表演。

欣賞第一組的小朋友表演,教師:我們來看看他們做了一個什麼造型?

師:剛纔我們做了五人一組的觀音,現在我們按照剛纔進教室的隊伍(一條直線)站好,面向大鏡子一邊看一邊跳。

師:你們的舞蹈美嗎?你知道跳舞的這些演員是什麼樣的人嗎?“聾啞人”,那我們回去也好好地練,然後跳給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專心欣賞舞蹈,感受孔雀舞的音樂美與姿態美,初步理解舞蹈所表現的內容與情節。

2、初步學習隨樂表現小孑L雀參加選美、奮力撲火等簡單的舞蹈動作,激發對傣族舞蹈的興趣。

3、嘗試創編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動作,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通過參觀“孔雀園”幼兒已初步瞭解孑L雀的習性和動作特點;通過欣賞傣族舞蹈,幼兒已簡單瞭解傣族舞的動作特點。

2、材料準備:《美麗的小孔雀》的樂曲CD、小孔雀的頭飾服裝、火焰道具、PPT圖片等。

3、環境創設:創設舞蹈情境小兔的家、小池邊等場景。

【活動過程】

1、以“參加森林選美大賽”導入活動,師幼跟隨音樂即興表演舞蹈。

2、欣賞孔雀舞,藉助多媒體的動作造型,引導幼兒感受傣族音樂的美和孔雀舞的基本特點。

(1)欣賞孔雀舞。

教師隨樂示範幾個孔雀舞的簡單動作,引導幼兒欣賞並思考:孔雀舞美嗎?孔雀舞的動作與平常的舞蹈動作有什麼不一樣?小孑L雀在幹什麼?

(2)造型對照與模仿:

通過多媒體的孔雀造型與教師的舞蹈造型,引導幼兒感受動物的動作與舞蹈藝術造型之間的聯繫,並選擇一兩個喜歡的動作造型進行模仿。

①欣賞第一段舞蹈,感受小孔雀參加選美前的美麗。3、欣賞舞蹈《美麗的小孑L雀》,引導幼兒理解並嘗試運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舞蹈情節。

②欣賞第二段舞蹈,感受舞蹈所表現的小孑L雀在選美路上的故事情節。

③欣賞第三段舞蹈,感受小孔雀的勇敢和美麗。

(夢欣賞第四段舞蹈,嘗試創編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動作,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④師幼共同表演歡慶舞。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縱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動作的特徵,引起對“關節”的興趣。

2、體驗與木偶共舞的快樂。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自制木偶一個、小木偶的音樂磁帶、紙、筆。

活動過程:

一、木偶跳舞

師:前幾天,我們看了《小木偶歷險記》的影片,裏面的小木偶一開始不喜歡上學,後來呀,它漸漸地變了,變得聰明又機靈,今天,小木偶又來了,現在,請出我們的小木偶。

1、聽音樂,幼兒集體操縱木偶表演:小木偶。

師: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們一起表揚表揚它。

2、提問:剛纔你們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們發現木偶的動作和我們的有什麼不一樣?(體會木偶的動作是由許多不連貫的定格動作組成的。)

3、師小結木偶動作的特徵(大關節會動)

4、我們人的各個小關節都能動,做的動作柔軟、連貫(試着比較幾個動作)

二、幼兒學跳木偶舞

1、幼兒聽音樂,自己學跳木偶舞

提問:小木偶除了會做這些動作外,還會做什麼動作?

2、幼兒自由討論表演

3、個別幼兒表演

三、遊戲“拷貝不走樣”

小木偶說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學他們的動作真像。現在小木偶說要表演一個遊戲給我們看看,今天他們玩的遊戲是“拷貝不走樣”,也就是說木偶老師跳什麼動作,你們的小木偶也要學什麼動作,看你們哪個木偶學得最像。

1、師生共同做遊戲

2、幼兒自由結伴操縱木偶玩遊戲

四、記錄木偶的舞蹈動作

師:小木偶說雖然他們只有大關節能動,但是他們會做各種舞蹈動作,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小木偶會跳的不同動作記錄下來

1、師示範記錄方法(用單線條)

2、幼兒邊擺放木偶邊記錄

提醒幼兒先擺好木偶的動作,再記錄。相同的動作不要重複記。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誰的木偶做的動作最多、最優美。(數一數、評一評、學一學記錄的動作)

六、聽音樂,幼兒操縱木偶自由跳舞

活動反思:

1、選材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愛好,通過讓幼兒在操作、記錄、表演、比較中進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動作特徵。

料投放充足(幼兒人手一個自制的小木偶),設計新穎,讓幼兒百玩不厭。

2、整個活動在學一學、共同遊戲等環節中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充分體驗到木偶和人動作之間的不同。瞭解到了各自動作的特殊性。

3、幼兒能根據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記錄,興趣濃厚。最多的記錄了二十幾種。該部分可根據幼兒的記錄速度和興趣,可適當延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