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編六篇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編六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

3、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被風颳起的景物),及錄音《風的聲音》

實物:紗巾

幼兒已有風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聽聲音導入

教師播放風的錄音: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是誰來了?

你喜歡風爺爺嗎?喜歡大風還是喜歡小風?爲什麼?

基本部分:

一、辨別風爺爺

1、欣賞歌曲:

教師:風爺爺的脾氣可真不好,生氣的時候是什麼聲音?高興的時候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靜靜地和風爺爺來個親密接觸吧,讓風爺爺來給我們吹吹,感覺一下風爺爺今天心情是怎樣的?(我們閉上眼睛)

2、幼兒用語言描述感覺。

教師:剛纔風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那麼你聽出來它是風爺爺心情如何呀?爲什麼?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

二、唱風爺爺

1、教師:今天來做客的一定是個小風爺爺,那麼大風爺爺的音樂應該感覺是怎樣的呢?你們怕不怕?

春天,我們北方的城市風沙特別大,你們怕不怕?我也不怕!現在我要用好聽的歌聲勇敢地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

2、教師:你們聽到我是怎樣跟風爺爺說得?(幼兒識記歌詞)

3、還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聲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就請你勇敢的站出來,跟我一起唱吧!

幼兒集體演唱2次。

三、感受風爺爺

1、請幼兒觀看演示課件,找風爺爺。

教師:風爺爺會捉迷藏,就是不出來,到底去哪裏呢?它走過許多地方,你看…(教師演示PPT)

請幼兒用語言講述並分別用肢體表現風爺爺到過的景物變化。

2、幼兒用肢體動作分別表演看到的“迎風吹”的變化。

教師:快來跳跳風爺爺來了以後發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訴大家在這些地方能找到風爺爺。(幼兒在音樂與多媒體畫面的伴隨下,大膽地用動作表現風爺爺到來時的變化:落葉在風中打轉;絲巾在風中輕輕移動;樹上的葉子在風中嘩嘩作響;晾曬的衣服在風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頭髮在風中輕揚飛舞;操場上的紅旗在風中神氣的抖動等情景,重點讓幼兒合作表現)

結束部分:

幼兒一起呼喚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遊戲

1、交待遊戲規則:

教師:我們聽音樂一邊唱歌曲一邊用動作告訴大家,風爺爺在哪裏?

唱到最後一個字“吧”趕快保持最後一動作靜止不動。風爺爺吹到你身上任何一個部位都不動,誰動了就算是被風颳走了,或者害怕風爺爺,回到座位停止遊戲。

2、幼兒遊戲若干次。

3、結束部分:

到室外找找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初步學習局部默唱。

2、 提高歌唱教學中善於提問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3、 喜歡歌唱活動。

4、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雞和蛋”。

5、 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部分卵生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提問導入。

師:你們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二、 欣賞與感受。

1、 完整感受(兩遍左右)。

①、第一遍範唱(鋼琴給一個音):今天,老師就要來唱一首“雞和蛋”的歌。

②、第二遍範唱(鋼琴單手):要求一邊想怎樣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

2、 遊戲感受(三遍左右)。

①、當老師唱到“小雞”的歌詞時候,做相應的小雞肢體的動作,其餘不用做(部分孩子)

②、唱到“蛋”的歌詞時,做相應蛋的動作,其餘不用做(全部幼兒)

③、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表現“小雞”,一部分表現“蛋”。

三、 學唱歌曲

1、 看圖譜驗證,填充圖譜,完整演唱。

2、 學習局部默唱。(用手指按住嘴脣的圖示表示,遮擋相應的局部圖譜)

3、 圖譜退位,演唱歌曲。

四、拓展練習

仿編歌曲,用其他動物代替雞。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爲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總目標:

情感態度:引導幼兒發現和體驗生活中蘊含的韻律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

能力培養: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各種綜合能力。(如: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合作力……)

音樂素質: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奏感。

教學創新:嘗試在藝術與科學中尋找恰當的結合點。

第一樂章:會唱歌的瓶子

具體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質的瓶(罐)子發出不同的聲響,並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發出最好聽的聲音。

2、在有趣的遊戲中,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奏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提供各種常見材質(如:鐵製、塑料、玻璃、紙製……)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幼兒常用打擊樂器人手一件。如:(鈴鼓、響板、三角鐵……)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具有辨別常見打擊樂音色、音高的能力。

2、幼兒具有初步的節奏感,熟悉各種常見節奏型,並能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的即興演奏。

3、具有較好的音樂活動常規。

活動過程:

1、聽覺、節奏訓練

(1) 教師分別演奏三種不同音色、音高的打擊樂器:大鼓(低音)、碰鈴(高音)、響板(中音),請幼兒閉上眼睛,聽音色說出樂器名稱。

教師邊演奏邊有節奏地問:

“小朋友/告訴我,什麼 樂器/在歌唱?”

幼兒有節奏地回答:

“石老師/告訴你,大鼓 大鼓(碰鈴、響板)/在歌唱。”

(建議:教師與幼兒進行節奏對答遊戲時,可即興變化幼兒熟悉的各種節奏型,並可不斷改變演奏音量的大小,幼兒的回答需與教師的節奏型、大小相一致。)

(2) 用同樣的方法請幾名幼兒輪流演奏自己手中的打擊樂器,請其它幼兒猜。

(3)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演奏節奏樂《小星星》。

2、 熟悉瓶(罐)子經過敲擊後的不同音色、音高。

(1) 教師出示幾種常見的質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紙製)),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纔小朋友們演奏的真好聽,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說他們也想來唱歌,小朋友想聽嗎?”

(2) 教師用手分別敲擊四種瓶(罐)子,請幼兒仔細聽辨它們發出的聲音,感受並熟悉不同的音色、音高。

建議教師可這樣提問: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是怎樣唱歌的?誰能學一學?”

(啓發幼兒用象聲詞模仿,也可進一步啓發幼兒用形容詞來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如:脆、悶、響亮……)

“它的聲音像哪種打擊樂器?”

(引導幼兒說出與它音色、音高相近的打擊樂器名稱。)

(3) 請幼兒閉上眼睛,由教師或一名幼兒敲打其中任何一個瓶(罐)子,讓幼兒猜猜看,是哪一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邊敲擊有節奏地問:“小朋友/告訴我,什麼 瓶子/在歌唱?”

幼兒根據不同瓶(罐)子發出的聲音,有節奏地回答:

“石老師/告訴你,易拉罐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在歌唱”

(4) 教師或一名幼兒隨意站在活動室某一角落,手敲某一種瓶(罐)子,讓幼兒閉上眼睛指出聲音的方向並說出是何種瓶(罐)子。

3、 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方法讓瓶(罐)子唱歌。

教師:“請小朋友也試一試,讓這些瓶子、罐子都來唱歌。”

(1)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啓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敲、打、碰、抓、吹、捏、彈……)使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

建議教師可這樣引導:

“想想看,除了敲、打,還能用什麼方法讓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

“除了敲打這兒,還能敲打什麼部位?”

“能不能讓它們互相幫幫忙?”

“除了用手,我們還能用什麼讓它唱歌?”

(2) 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讓瓶(罐)子發出不同聲音的?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並演示方法。

(3) 教師邊總結邊演示不同的方法和發出的不同聲音,並請幼兒集體評價哪些聲音聽起來感到舒服,好聽,教育幼兒不要製造噪音。

4、 幼兒任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聽的聲音,跟隨音樂有節奏地即興演奏。

第二樂章:瓶子的變奏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發出更好聽的聲音。

(2)使幼兒感受到音樂就在自己的身邊,許多物品都可以成爲樂器。

(3) 引導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蘊藏在其中的科學知識。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1、請幼兒自備各種常見材質(如:鐵製、塑料、玻璃、紙製……)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師提供各種輔助瓶子發聲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鉛筆、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膠帶、繩子……)若干。

3、各種大小不等的紙箱、盒子;各種厚薄、質地不同的紙張若干。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幼兒已進行過《會唱歌的瓶子》活動。

活動建議:

1、先請每位幼兒自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隨音樂演奏節奏樂。

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分別用手、筷子敲擊某種瓶(罐)子,請幼兒猜猜是那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可引導幼兒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擊瓶(罐)子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教師出示部分輔助工具與材料,引起幼兒思考:“想辦法讓這些東西與瓶子結合起來,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聲。”

4、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啓發幼兒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使瓶子發出各種聲音和節奏型。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敲擊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細聽一聽,聲音一樣嗎?哪個聲音較高?那個聲音較低?

(2)引導幼兒將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材料裝進瓶中敲擊或搖晃,試一試聲音會變化嗎?變高了還是變低了?(如:將水注入幾個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聲音較高還是水少的瓶子聲音較高呢?)

(3)引導幼兒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聽聽是什麼聲音?

(4)引導幼兒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順序敲一敲,聲音是怎麼變化的?

5、請創造出不同聲音或不同節奏型的幼兒逐個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兒感受變化多樣的音色、音高和節奏。

6、出示各種紙張、紙箱、盒子,啓發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們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並請個別幼兒展示。

7、請幼兒找找自己身邊還有那些物品也會唱歌。

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敲敲活動室內的其它東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門、窗、黑板、櫃子、地板……)瞭解不同的物體經過敲擊後都能發出聲音,它們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只要動腦筋,身邊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爲樂器。

第三樂章:我會做樂器

具體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嘗試自己選擇各種材料,設計創造出各種簡單的樂器,並能較好地演奏它們。

(2)讓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並樂意與人分享。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請幼兒準備各種自己認爲能當樂器的物品、或能製作樂器的材料若干。(如:大紙箱、各種盒子、瓶子、罐子、桶、紙、釘子、石頭……)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幼兒已有前兩次活動的經驗積累。

活動建議:

1、教師組織幼兒把自己準備的各類物品與打擊樂器進行比較,幫幼兒確定製作方向。

建議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起幼兒思考:

“你能讓它能發出怎樣的.聲音?”

“它的聲音比較高還是比較低?”

“它的聲音聽上去和哪一種樂器比較接近?”

“哪種方法使它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更好聽?”

“你覺得哪種方法演奏起來更方便?”

2、請幼兒分組自由結合,創造出各類簡單的樂器,教師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幫助。

製作建議:鼓類:

用手拍一拍大紙箱或是用筷子、木棒敲一敲,想不想一面大鼓?;把不同大小的紙箱或紙盒放在一起敲一敲,忽高忽低,忽強忽弱就像一組架子鼓;

響板類:用兩個瓶蓋互相敲一敲,可不可以做一個響板?;

沙球類:空瓶(罐)子分別裝上米、豆子、沙子、小釘子,把瓶口封住,搖一搖,猜猜裏面裝着什麼?這是多有趣的一套沙球啊,如果嫌瓶子不好看還可以動手給它進行一下裝飾;

碰鈴類:把幾個小鈴當用繩子串起來,套在手腕上,多好聽啊;

其他:拿幾個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筷子敲敲看,多美妙的聲音,我們可以叫它音樂杯(碗、瓶)。

3、請幼兒講解並演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請大家進行評價。

4、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樂器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即興演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嘗試模仿學習視頻中的舞蹈動作,豐富舞蹈動作語彙。

2.感受眼隨音樂舞動身體的樂趣。

3.願意和同伴共享活動空間。

準備:

從網絡上或幼兒舞蹈碟片中選取適合3~4歲幼兒模仿學習的幼兒舞蹈片段4~5個,保存於u盤中,並通過“超鏈接”的方式製作電腦PPT節目菜單,以便幼兒點擊相應圖標播放視頻。

玩法說明:

幼兒在教師的協助下用鼠標點擊PPT節目菜單,播放自己喜歡的舞蹈視頻,並跟隨視頻一起跳舞。

指導要點:

1.在活動初期,幼兒可能只觀看視頻,不跟隨視頻跳舞,教師要給幼兒時間充分欣賞、感受,當發現個別幼兒開始跟隨視頻學習舞蹈動作時,教師要及時表揚,並鼓勵其他幼兒也一起跳舞。

2.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想要觀看、學習的舞蹈視頻,當幼兒因意見不同發生爭執時,教師可引導他們學習協商、輪流。

3。在交流、分享環節,可以邀請幾名當天參與該活動的幼兒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演,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

小貼士:

1.在製作PPT時,可在每個舞蹈視頻的圖標旁專門製作一個喇叭形圖標,點擊後可單獨播放音樂而不顯示視頻畫面。在幼兒通過反覆學習熟悉了視頻中的舞蹈動作後,教師可引導幼兒只播放音樂,一是爲了保護幼兒視力,二是有利於幼兒自由表現。

2.教師日常要注重收集一些適合3~4歲幼兒模仿學習的舞蹈視頻,要求時間短,動作簡單、重複。如,幼兒類綜藝節目中出現的簡短的舞蹈,適合低幼觀看的動畫片(如《天線寶寶》)中主人公跳的舞蹈等。

3.可將收集的舞蹈視頻每4~5個製作成一組節目,每組節目時長是8~10分鐘,小班幼兒每次最多選擇兩組節目播放學習,即活動時間爲15分鐘左右,以防止幼兒因長時間活動而出現興奮擴散的現象。

4.隨着幼兒能力的增強,教師可在鼠標左鍵上貼一個標記,以幫助幼兒明確點擊哪個鍵,從而實現自主點播。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愛清潔、勤洗澡有利於身體健康。

2.樂意在成人的幫助下嘗試學習自己洗澡。

3.會隨着音樂有表情地進行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1. 小動物頭飾:豬小弟,小兔,小羊,小貓,小猴若干;

2.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豬長得什麼樣子嗎?你們喜歡小豬嗎?(出示玩具小豬)

小朋友們好!你們看我今天干淨吧,我可是個講衛生的豬小弟哦,可是以前的我,嘿嘿···

二、看課件,引導幼兒分段欣賞音樂,初步瞭解歌曲內容

髒兮兮的小豬你喜歡和它做朋友嗎?(不喜歡)

小朋友不喜歡和小豬做朋友,那麼小動物願意與小豬做朋友嗎?請看。

1、欣賞第一段音樂,瞭解歌曲內容,並用歌聲和動作表現

小朋友,豬小弟呀豬小弟,要和誰來做遊戲?(小兔子)

小兔子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小兔說:“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我們一起邊唱邊表演一下吧。

2、欣賞第二段音樂,瞭解歌曲內容,並用歌聲和動作表現

小朋友,豬小弟呀豬小弟,要和誰呀做遊戲?(小羊)

小羊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小羊說:“哎呀呀,你的臉上髒兮兮,快去洗洗吧。”)

我們一起邊唱邊表演一下吧。

第三段、第四段方法同上。

3、欣賞第五段、第六段音樂,瞭解歌曲內容,並用歌聲和動作表現

豬小弟找到朋友了嗎?爲什麼?(因爲它身上太髒了)

小豬應該怎麼做?(去洗澡)

豬小弟是怎樣做的呢?(…)

我們一起邊唱邊表演一下吧。

4、引導幼兒理解愛清潔、勤洗澡有利於身體健康

小朋友,你喜歡什麼樣的小豬?(乾淨的)爲什麼?

(因爲勤洗澡、愛清潔、講衛生,我們纔不會生病,我們的身體纔會棒棒的。)

三、引導幼兒隨着音樂有表情地進行遊戲活動

1、第一遍遊戲

老師扮演豬小弟,幼兒分角色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2、第二遍遊戲

選一幼兒扮演豬小弟,其他幼兒分角色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四、啓發引導幼兒嘗試學習自己洗澡方法

1、交流討論

小朋友,你們在家經常洗澡麼?那你是怎麼洗的?(…)

2、用兒歌小結洗澡的方法

邊學說邊做動作:

洗頭髮洗頭髮,洗洗洗

搓胳膊搓胳膊,搓搓搓

擦後背擦後背,擦擦擦

洗腳丫洗腳丫,洗洗洗

五、結束活動

老師這裏有許多動物玩具,你們每人拿一個,我們一起來給小動物洗洗澡吧!(邊洗邊說兒歌)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與練習四拍的節奏。

2、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3、通過音樂遊戲與表演加強拍子之間的連貫性及體驗 音樂帶來的快樂。

4、在感受歌曲《小花狗》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骨頭卡片、小貓、小鴨圖片、手鈴

2、歌曲《小花狗》、《小狗圓舞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問好,以說唱打節奏的形式進行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好。(變換不同的形式進行問好,讓幼兒熟悉節奏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已變魔術的形式出示卡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眼睛看老師,仔細看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看看老師變出什麼來了?(骨頭)

師:誰最喜歡吃骨頭?(小狗)對啦,小朋友們真聰明!

師:小狗看見骨頭會怎麼樣呢?(把它吃掉、會叫)那小狗怎樣叫?(汪汪汪)

教師小結:繼續出示卡片,小狗看見骨頭就叫“汪”,兩個骨頭就叫“汪汪”,如果沒有骨頭就不出聲。

2、出示四張骨頭卡片組成一個節拍,進行交換練習節奏(此環節重複進行)

3、以小狗唱歌爲由引出歌曲

師:小狗玩累了聽到有人在唱歌,(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唱的好不好聽?(好聽)

師:小狗也想唱歌,可是小狗怎樣唱?(引導幼兒學習在結尾處唱汪汪)

師:教師領唱,幼兒在最後一個拍子處唱

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除了小狗會唱歌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唱歌?(小鴨子、小兔)那我們請他們出來唱唱吧!(出示小貓、小鴨子圖片)

4、運用身體動作代替“汪”的節拍

師:小朋友唱了這麼長時間,我們聽音樂跟着音樂休息休息好不好?(好)(放音樂帶領幼兒做動作)

5、聽音樂用樂器演唱

師:小朋友表現的真棒,看老師請誰來和小朋友做遊戲!(出示手鈴)

師:每個小朋友兩個小手鈴,拿到的小朋友使勁搖一搖你手裏的小手鈴,看老師的手一收,看誰的小手鈴收的最快沒有聲音。(幼兒玩手鈴)

三、結束部分

1、音樂欣賞《小狗圓舞曲》

師:小朋友的小手鈴真聽話,現在把小手鈴放好,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故事裏也有隻小狗,看看這隻小狗在幹什麼,好不好?(好)(教師講故事,帶領幼兒放音樂跟隨音樂玩遊戲)

2、以說唱的形式結束整節課

師:小朋友玩的開不開心(開心)我們下節課再一起玩好不好?(好)

小朋友再見,老師再見。(以打節奏的形式結束)

評價反思:

1、教師指導:音樂戲課程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在上課之前讓幼兒對打擊樂器有所瞭解,帶領幼兒玩手鈴,以多種形式瞭解打擊樂器。活動過程以小花狗唱歌的形式讓幼兒熟悉歌曲,整節課以幼兒爲主,教師引導,讓幼兒多唱、多聽、多玩。在熟悉歌曲後讓幼兒創編歌詞,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及興趣。

2、幼兒反應:以骨頭卡片的形式體現樂句,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個別幼兒精神不集中,拿到手鈴後秩序有些混亂,精力集中到手鈴亂敲亂玩的現象。欣賞《小狗圓舞曲》時隨音樂不太熟悉但是都可以跟隨老師做動作。

3、反思:整節課比較順利,幼兒挺感興趣也很配合,但是時間過長,中間銜接不是很好,最後音樂欣賞可以作爲另一節課單獨進行,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這節課重點難點不突出,沒有明確的目標,再加上幼兒對歌曲本身已經熟悉,所以在學唱部分很輕鬆。在玩手鈴的部分有些混亂,需要課後讓幼兒多接觸多練習。

小百科:狗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分佈於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