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九篇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九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2、感受少數民族的風情,激發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經驗、調查表、PPT等。

【活動過程】

一、講講知道的少數民族。

價值取向:回憶已有的經驗,引出內容。

1、師:最近我們正在研究一些少數民族,誰知道什麼叫少數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請你們用好聽的、有節奏的聲音說說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名字。(這裏你的要求是用好聽的節奏說,那麼用什麼樣的節奏呢,最好你先預設一個節奏,比如老師先有節奏的說一說?)

2、出示地圖(地圖上標有代表56個民族標誌):剛纔小朋友說了好多少數民族,看,它們就分佈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說道到,你們看,還有(讓幼兒簡單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

3、這麼多的少數民族,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用數字表示出來)

總結:哇!祖國真大啊,原來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了,每個民族都有它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祕密。

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價值取向:通過相互學習初步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三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自由組隊重點調查了幾個少數民族,今天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發現,輕輕的商量下派個代表上來介紹。(把幼兒的調查貼在黑板上,每個隊從少數民族的吃,穿,住,運動四方面介紹)。

1、第一組幼兒代表介紹:維吾爾族。

①幼兒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你今天介紹的是什麼族?(維吾爾族)你可以從這個地圖上找出它的位置嗎?(在地圖上維吾爾族的旁邊插上小紅旗,幼兒介紹)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師:剛纔這個隊的小朋友介紹了許多關於維吾爾族的知識,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或者有什麼還想要了解的?(幼兒之間互相提問,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維吾爾族的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PPT)

服裝:式樣寬鬆、灑脫,色彩對比強烈。

維吾爾族的姑娘:維吾爾族姑娘以長髮爲美,婚前梳十幾條細髮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

維吾爾族的花帽: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誌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綾,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動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紋是四邊對稱的。

舞蹈: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長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單膝着地,會聳肩膀,女孩子會圍着男孩子跳舞。

這裏老師要引導幼兒邊看邊觀察,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和提問穿插的方法和幼兒產生互動

師:讓我們帶上四楞帽子,一起來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吧。(播放音樂背景,教師領舞,幼兒學一些基本的動作)

特產:維吾爾族不僅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還被成爲“水果之鄉”呢,知道爲什麼叫它水果之鄉嗎?(產葡萄)維吾爾族是我們中國的最大面積的葡萄生產基地,除了葡萄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嗎?(哈密瓜,巴丹木,無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組幼兒代表介紹:蒙古族(找一找地圖上在哪裏插上紅旗)

①幼兒代表介紹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PPT)

師:來看看老師準備的蒙古族的資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隨着我的肚子因懷孕逐漸隆起,小朋友的好奇也日漸升溫。他們經常會跑到我身邊,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有時還會趴到我的肚子上聽一聽、摸一摸,想從中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主題活動“肚子裏的‘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本次活動有機綜合了語言、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意在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鼓勵他們積極探索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瞭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進一步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懷孕的辛苦,懂得要愛媽媽。

2.通過活動,瞭解肚子裏的“家”及胎兒的生長變化。

3.培養探索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寶寶和媽媽》、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爸爸瞧媽媽看”,自然進入活動狀態

二、觀察老師身體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引出課題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身體和其他老師有什麼不一樣,知道老師的肚子裏有個小寶寶,激起探索慾望

三、觀看幻燈片,瞭解肚子裏的“家”及胎兒的生長變化

1.小朋友,你們的家在哪裏?你知道你在沒出生前住在哪裏嗎?住了多久呢?

2.觀看幻燈片,教師介紹肚子裏胎兒的“家”:名字叫“子宮”,裏面有羊水、臍帶,並介紹它們的作用;胎兒要在這個“家”裏住十個月。

3.觀看不同月數胎兒的幻燈片,讓幼兒初步瞭解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變化。

四、觀看胎動課件-瞭解胎兒的活動情況

1.你們知道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會做些什麼嗎?幼兒猜想回答。

2.觀看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的三維影像。教師小結:胎兒有時哭、有時笑,有時會吸吮自己的小手和小腳,有時會調皮地踢媽媽的肚子,想和媽媽說話。

3.根據課件,引導幼兒講述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的活動。

4.請個別幼兒撫摸、傾聽老師的肚子,感知胎兒的活動,滿足好奇心。

五、講故事《寶寶和媽媽》,讓幼兒感知媽媽孕育寶寶的辛苦和對寶寶的愛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爲了給寶寶一個舒適的家,讓他能夠健康成長,媽媽每天都會做些什麼?

3.教師小結:媽媽爲了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每天都會去散步,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吃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和寶寶對話讓寶寶感覺到媽媽的愛。

4.媽媽爲了照顧我們非常的辛苦,我們應該怎樣來關心、愛護我們的媽媽?

六、獻給媽媽最好聽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活動在歌曲中結束

活動延伸

1.回家後爲媽媽端茶、按摩,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

2.故事表演“我愛我的好媽媽”,進一步增進愛媽媽的情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衆心捧月似的關心照料下一天天的成長,但是他們從未認真體會過長輩撫育自己的辛苦,更不會主動地去關愛他人。而幼兒期是世界觀、自然觀、生命觀的萌發時期,也是一個更多的依賴情感而不是依賴理智的時期。培養孩子愛的情感,是幼兒期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本學期,我班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一系列地情感性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的體驗關愛、嘗試關愛:

一、體驗“愛”、表達“愛”

由於獨生子女的緣故,大部分孩子的“自我中心”的意識很強,有些孩子甚至凌駕於父母或其他長輩之上,任意使喚,不滿意就發脾氣。形成一種“自私心理”

在本學期初,我們對30名幼兒在進行了一次調查統計:“說父母在家幹些什麼?哪些事情是爲你做的?”

54%幼兒只能說出父母在家燒飯、洗衣,表現出對身邊的人不關心的傾向;絕大多數幼兒想不出長輩爲自己做了什麼,有的幼兒也只能說出“媽媽餵我吃飯”後,再也想不起來媽媽還爲自己做了什麼。反映了幼兒的潛意識裏,不知道長輩爲自己做了什麼。

爲此我們制定了“親親好媽媽”“我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媽媽辛苦了”“到超市幫媽媽買東西”“能幹的我”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知道父母親人都很愛自己,學習用行動和語言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

整個活動得到了家長的大力配合,有的家長創設了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做一些小事情,來表達對長輩的愛;有的家長還將孩子在家幫大人做事的情景用照相機拍攝下來,以做永久留戀。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知道體諒父母了,也更有禮貌了。

二、遷移對“愛”的體驗

新“綱要”指出要培養幼兒“保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於是,我們嘗試將孩子對身邊熟悉的人的“愛”的體驗,遷移到動植物方面。自然角中,孩子們每人帶來了自己喜歡的1—2棵植物,如大蒜、洋蔥、青菜、蘿蔔、刀豆等,每天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植物朋友澆水,看看它們長大了沒有,並嘗試用畫日記的方法,來記錄自己植物朋友的成長過程。

當青菜開出第一朵小花時,孩子們都睜大了驚奇的眼睛;當刀豆結出第一個豆夾,孩子們歡呼雀躍;

孩子們把收集到的各種植物的種子放在一起,做發芽試驗。有的芽還沒發出來就爛了,有的因爲星期天沒有及時澆水而枯萎了,也有的剛長出來就給蟲子吃掉了,孩子們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挫折,積累到了有關植物發芽的經驗;

孩子們都很喜歡動物,因此飼養小動物也成了我們激發幼兒體驗“愛”的情感活動之一。看,一下課,孩子們都圍在自己帶來的動物朋友身邊仔細觀察着議論着:龍蝦的兩隻大鉗子真厲害,金魚的眼睛是突出來的…….談筱雯帶來小白兔死了,孩子們很傷心,不停的問“小白兔怎麼會死的啊?”“它還能活過來嗎?”當知道死去的小白兔再也不能活過來時,他們留下了傷心的眼淚,但也初步積累了生命的死亡的經驗。

第二次,孫倚蔚又帶來了小白兔,這次,孩子們開始想辦法,怎麼保護小白兔讓它們不會死去,有的孩子從家裏拿來了小白兔喜歡吃的胡蘿蔔,說小白兔要吃東西纔不會死的;有的幼兒拿來了棉花,說小白兔是因爲冷了,纔會死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簡單瞭解婦女節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2.加深對勞動女性的尊敬和熱愛的情感。

準備:

1.掛曆一本、紅花數朵(幼兒小組活動製作)。

2.請幼兒向媽媽、奶奶等了解她們工作的情況及做出的貢獻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等。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掛曆,翻到3月8日,請幼兒說說爲什麼字是紅色的?這是什麼節日?誰的節日?

2.講解“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來歷,讓幼兒簡單知道,從前人們看不起婦女,即使她們參加勞動、幹了很多活,也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她們覺得很不公平,於是在1909年的3月8日,也就是90年前的這個日子,勞動婦女聯合起來,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遊行,爭取到了公平。從此以後,爲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活動,就把3月8日定爲國際婦女勞動節。

3.講解什麼是勞動婦女,請幼兒議論一下誰來過這個節日?引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媽媽、奶奶、阿姨、幼兒園的老師、園長、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勞動婦女都要過這個節,因爲她們對社會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請幼兒誇誇自己瞭解的身邊的女性(媽媽、奶奶、老師等),說說她們在工作崗位做出的貢獻。

5.在教師的倡議下,引導幼兒給節日的女同志送花表示祝賀。

6.組織幼兒到幼兒園各部門,給園長、炊事員、老師送花表示祝賀,感謝她們爲小朋友做出的勞動。

7.晚離園帶上禮物給過節的媽媽、奶奶等。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繼續運用已有經驗創編屬羊的符號。

2、培養孩子大膽採訪與記錄的能力。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黑板、老師示範用紙與筆、採訪記錄紙、筆、採訪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今年是羊年,你們知道有誰屬羊嗎?”

2、幼兒議論,說一說誰屬羊

3、採訪要求,“今天我們去採訪,問一問別班的小朋友,還有幼兒園的老師、阿姨等其他工作人員,誰屬羊?"

4、大家討論採訪記錄:“屬”的符號怎麼記錄?“羊”的符號怎麼記錄?

5、統一記錄符號。老師將大家創編的符號在黑扳上示範。

6、採訪要求:個別幼兒重複採訪的用語。鼓勵幼兒大膽採訪,並將個別能力差的幼兒與能力強的搭檔採訪。

7、採訪後的`反饋。請幼兒把採訪的記錄一一向大家彙報,糾正記錄錯誤的幼兒。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春天是花紅柳綠生機勃勃的季節,在這個時節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開展些他們喜歡的遊戲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的沐浴,還可以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中班幼兒精力充沛,有自己喜歡的運動。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運動的好處,指導幼兒根據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制訂簡單的、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鼓勵幼兒堅持運動,培養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能爲自己制訂簡單的周運動計劃,瞭解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2、能用簡單的符號、圖案、數字等表現時間早晚和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3、喜歡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運動計劃表》幼兒每人1張《教師運動計劃表》1張,教師用抓拍的幼兒進行各種運動的照片自制課件。

活動建議:

1、結合課件組織談話活動,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的心情怎麼樣?你喜歡哪些運動?做這些運動有什麼好處?

小結:多做運動,能使小朋友長得高、長得結實;能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讓小朋友少生病;運動還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2、引導幼兒討論分析,瞭解1周運動計劃的內容。

(1)出示《教師運動計劃表》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你知道老師喜歡哪些運動嗎?老師的運動計劃是怎麼安排的?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根據幼兒的理解程度,有重點地介紹1周運動計劃的內容。

(3)請幼兒說說自己想制訂怎樣的運動計劃

小結:運動計劃中要有運動的時間、喜歡做的運動、用什麼器械等內容,

3、請幼兒分組共同商定運動計劃。

(1)幼兒制訂計劃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安排的運動項是否合適、時間等方面是否有遺漏、及時給予幼兒提示或幫助

(2)引導幼兒展示、交流各自的運動計劃,互相提出補充意見。4、組織幼兒討論運動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提問:在運動中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應該怎樣保護自?活動延伸:

運動後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運動時的快樂心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2、激發幼兒的大膽想象,在老師的啓發下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禮物”

2、有關故事圖片。

3、每人一封裝有桃花瓣的信。

活動過程:

1、討論,導入主題。

如果你有一個新玩具,你願意給別人玩嗎?給誰玩呢?

2、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白兔發現了什麼好東西?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麼做?你們想一想小白兔會寄給誰呢?他們收到後心裏會怎麼想?

3、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提問:小花貓收到桃花瓣,怎麼說的?小松鼠收到花瓣,怎麼說的?小螞蟻收到桃花瓣,怎麼說的?小動物們喜歡桃花瓣,小白兔心裏有什麼感覺?

4、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白兔與小朋友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爲什麼要吧桃花瓣送給他的好朋友?

5、請幼兒利用“桃花瓣”進行想象,引導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將桃花瓣寄給了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你們想將它送給誰?

教師小結:我們平時可以吧自己心愛的東西給別人看一看,玩一玩,讓我們的朋友也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可以說受益匪淺,可以簡單地從兩方面說起:

通過這次講課,從老教師那學到了很多東西,至少明白課該怎麼上,也切身體會到教師上課的情緒關乎着學生的聽課心情和狀態,可以說,通過此次活動讓我更加不怯場,由於我課前的準備東西挺多的,再加上課堂教學經驗有限,所以,我一直怕忘記教學環節,但當看到學生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這些緊張也稍微減少了一些。同時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爲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在備課階段我一方面深鑽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我把所有課上需要的東西檢查得很仔細。我覺得這兩點是作爲教師的必須品質和素質。

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這些都是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帶來的,課堂上我總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心裏一直等待學生把我要的答案說出來,當學生說不出來時,我就自己急於總結,說出課程重點,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還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總而言之,通過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努力使我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打算。

2.嘗試以圖表和文字形式表達自己的活動安排。

3.培養有序做事和珍惜時間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的計劃表

2.幼兒使用的空白計劃表

3.若干記號筆

4.兩個可以撥動指針的鐘面

5.若干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我的休息天。

——馬上到雙休日了,小朋友們,你們在雙休日會幹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的休息天一般都做寫什麼事情,或者這個休息天想要幹些什麼?)

——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打算。(幼兒說自的打算,老師有目的選擇一些計劃記錄在白紙上,一個計劃一張紙)

二、安排我的打算。

1.引導幼兒安排計劃事情的先後順序

——每一個小朋友都自己的打算,老師都記不過來了,所以剛剛老師只記錄了一些小朋友們要做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有哪些計劃吧?

(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剛剛記錄的一些計劃)

——這些事我們不可能同時去做,我們不能左手寫字,右手吃飯啊!所以我們要先完成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但是,我們怎麼能知道先做哪件事情會比較好呢?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些事裏我們先做什麼呢?

(根據多數幼兒的意見將上述計劃圖片按順序排好)

2.引導幼兒明確要做事情的具體時間

——小朋友們真棒,將事情都排好了。但是我們到底什麼時間該做這些事呢?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法寶來幫助我們啦!(出示鍾)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們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

(出示指針可以撥動的時鐘,引導幼兒說出具體的時間)

——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夠把早上6點到晚上9點都準確地說出來。那現在我們就要利用這件法寶來安排我們要做的事情啦!

——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噹噹噹,時間到了星期六的早上,小朋友們還在睡夢中,小朋友你們要幾點起牀呢?

——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我們幾點鐘的時候(幹什麼)?爲什麼呢?

(老師和幼兒一起探討上面計劃的具體時間,老師記錄在相應圖片上)

——老師引導幼兒完善整個計劃

三、我的計劃表。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怎麼去安排雙休日想做的事情了嗎?

——老師想留着這些東西,想要做什麼事了,看一下,就不會忘記啦!但是,我們這樣一張張的看,實在是太麻煩了,小朋友有沒有辦法能夠將每件事情都記得很清楚呢?

——老師有一個辦法,這就是老師的第二個法寶啦!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小朋友認識這幾個字嗎?

——老師也計劃了雙休日要做什麼事,製作了一張計劃表,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教師的計劃表。結合時鐘,引導孩子觀察教師的計劃表——計劃表有幾列,第一列是寫什麼,第二列是寫什麼,按什麼順序寫的)

——現在小朋友們也來自己製作計劃表,寫下、畫下雙休日想做的事。

——幼兒互相講述、介紹自己的計劃表。

活動延伸:

1.展示幼兒的計劃表。一日活動結束後,請幼兒將自己的計劃錶帶回家向家長介紹。

2.設計主題牆展示幼兒的計劃表。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進一步知道派出所的功能結構,瞭解警察的工作情況。

2、畫一畫自己對派出所嚮往的工作。

3、激發對警察的尊重之情。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PPT

2、幼兒記錄單

3、警察視頻

活動過程:

一、回憶我們的參觀過程。

1、前幾天我們一直討論着,商量着去奔牛派出所參觀,週三我們終於去參觀了奔牛派出所,說說你們參觀時的心情吧。

2、我們懷着嚮往來到了派出所門口,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派出所的大門,看看,上面有什麼?(字、標誌)

3、派出所工作多的人員我們把他們叫做什麼?警察。那警察的服裝有什麼特點呢?

4、我們參觀了派出所,派出所有幾個部門?各個部分有什麼作用。工作人員是怎樣在各個部分工作的?你們都在回來後做了記錄。我們拿出記錄單,把你記錄的內容說給同伴聽聽。

5、那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進了派出所的大門,首先到哪裏參觀了?分別是治安監控室、停車場、關押室、警察辦公室、警察宿舍、辦證大廳。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作用?警察是怎樣工作的這幾個方面來講述。治安監控室、停車場、關押室這三個地方重點討論。突出警察工作認真,辛苦,維護地方安全的特點。

6、上次我們在派出所看到的警察多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段精彩的警察片段。播視頻。這裏面的警察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警察不僅抓壞人,抓小偷,當人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會立刻幫助有困難的人。

二、表達我們的嚮往。

1、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如果你將來是派出所裏面的一位工作人員,你想在哪個部門工作,怎樣來工作。

2、講述自己畫得什麼?爲什麼要在這裏工作?

三、延生活動。

在區角玩派出所的遊戲。

活動反思:

爲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生活,熟悉小學的環境,及一些日常行爲規範,激發幼兒入小學的願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小學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瞭解小學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小學的校舍佈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學的升旗儀式,我們大班組的四個班級在老師和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小學。先是在操場參觀了升旗儀式,接着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教學樓、食堂等,繞着小學走了一圈,緊接着小學生做操的活動開始了,我們鼓勵大班的小朋友也跟着學做小學生的操,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最後,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小學一年級的班級參觀了教室,讓他們看到了穿着小學校服,帶着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有教室裏的課桌椅、課本、作業本等等。邊參觀,我一邊給他們進行簡單的講解,好讓幼兒能對小學有更多的瞭解與認識。有的班級還進入了一年級教室聽了五分鐘的課,聽小學老師領讀課文,看小學生認真寫作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