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編9篇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童謠《城門城門幾丈高》是首經典的民間童謠,它富有情節又很有趣味,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我將童謠內容進行了剪輯,並配上旋律,以對唱表演的形式重新演繹,讓童謠變得既傳統又現代,積極促進幼兒的遊戲和生活。同時,也賦予童謠傳承新的生機。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民間童謠。

2.運用動作、表情大膽表現、演繹對歌曲的理解。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歌曲《城門城門幾丈高》(課件和歌曲錄音見本期附贈的光盤)。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感知對唱(出示PPTl-2)

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這首歌是小哥哥進城時唱的,你們看小哥哥已經來到了城門前。

提問:你覺得這首歌和平時聽的歌曲有什麼不同?

小結:歌曲裏有兩種聲音,一個人問,一個人答,這是一首問答歌。

(這是一首對唱歌曲,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清脆的童聲,還有一種是洪亮有力的男聲。不同的演唱形式一下子吸引住幼兒,並讓他們對歌曲的曲式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觀看PPT3-6,感知歌詞。

導語:歌曲中誰在問?誰在答?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歌。

提問:你聽見小哥哥問了什麼?城門又是怎麼回答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

(課件的故事性和畫面性,使幼兒對歌曲有了更加深入、形象的感知,從而對童謠產生了興趣)

2.運用圖譜,理解歌詞(出示PPT7)。

(1)完整理解歌詞。

導語:小哥哥對着城門還問了什麼呢?我再唱一唱,你們聽仔細。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其餘的圖片點出,幫助幼兒完整理解歌詞。

(2)體驗歌曲情感。

提問:①你覺得這座城門怎麼樣呀?②你知道“三十六丈高”有多高?③城門在回答時語氣是怎樣的?爲什麼?④開不了門,就進不了城,小哥哥想了什麼辦法開鎖?⑤金剛大鐵鎖有沒有被大刀和大斧砍斷?城門回答時的語氣如何?爲什麼?⑥小哥哥有沒有放棄呢?最後他說了什麼?

小結:我們看出小哥哥勇敢、堅強、毫不畏懼.所以我們要用響亮的聲音唱出小哥哥的自信。城門高大威武、雄偉堅固,所以,我們要用非常堅定的語氣和洪亮渾厚的聲音表現城門的堅不可摧。

(圖譜的出現賦予童謠節奏感,而且,圖譜排列整齊、有序,讓幼兒一目瞭然地感知歌曲的對答與呼應、樂句的長短以及不同樂句表現出的不同情緒。巧妙提問使幼兒對歌曲中人物的個性特徵逐漸明晰,爲分角色演唱加深了感知)

3.大膽表現、演繹。

(1)配上動作,完整演唱。

提問:小哥哥問了城門幾次?城門答了幾次?現在,我們看着圖唱一唱這首問答歌。

導語:小哥哥要問得清楚,城門要回答得響亮,我們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2)發揮想象,創編造型。

提問:小哥哥問完最後一句,做了很有力量的造型動作,城門打開了嗎?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PPT8)。

導語:我們也來學小哥哥做一個造型動作,比一比,誰的動作最有力量(出示PFT9)。

(本環節增加了對形象特徵的感知,讓幼兒知道遇事要勇敢、堅強、不退縮,這不僅有助於幼兒演唱時注意音高、音色,對幼兒性格的培養也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三、扮演角色,趣味演唱

1.扮演角色,練習對唱。

(1)多問一答。

提問:你們的歌兒唱得這麼好聽,想不想試試我這座城門?你們當小哥哥,我來當城門。

小結:小哥哥的歌聲響亮有力,問題也問得清楚乾脆,所以我的門被你們打開了。

(歌曲的難點主要是提問部分,回答的部分相對簡單些,所以分角色演唱時教師先讓全體幼兒一起扮演小哥哥,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挑戰慾望)

(2)多問多答。

導語:請當城門的小朋友站這邊,當小哥哥的小朋友站那邊,我們面對着面站好唱唱這首問答歌。

(3)一問一答。

導語:你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唱歌?兩個好朋友面對面,商量一下誰來問誰來答。

2.遊戲“城門城門幾丈高”。

(1)討論、制訂遊戲規則(出示PPTlO)。

導語:如果你當城門準備怎麼守,當小哥哥又準備怎麼攻呢?

小結:小哥哥來攻城,守城的小朋友要守住城門就必須手拉手,威武地站着不移動。攻城的小哥哥歌曲唱完就攻城,注意不能攻擊小朋友的身體。攻進城者爲勝。

導語:我來採訪一下勝利者,你此時的心情如何?說說你是怎麼攻進城的?

小結:老師發現我們的城門非常堅固,威武地站着一動不動,小手還拉得緊緊的。可聰明的小哥哥從城門的下面鑽了進去,他們獲勝了。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做才能阻止他們從城門下面鑽進去呢?

(2)互換角色重複遊戲。

小結:如何攻城不僅要有力量也要有智慧。小朋友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攻城,守城的小朋友也能靈活應對,都是好樣的。

(這個環節,活動進入了高潮,幼兒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在遊戲中得到充分表現)

四、合作遊戲,經驗拓展

1.導語:“城門城門幾丈高”的遊戲真好玩。儘管城門非常高大、威武,聰明的小哥哥總能想到辦法攻進城。小朋友,你們有什麼辦法幫助城門,讓它變得更牢固嗎?

2.導語:老師有個好辦法.我們來變成一把同心鎖,牢牢地鎖住城門,這個鎖可不是一般的鎖,是小朋友變成的鎖,你們願意幫忙嗎?我們一起拉起手來,一邊唱歌一邊變(出示PPTll)。

3.導語:我們的同心鎖,把城門鎖住了。如果你是小哥哥,你會想什麼辦法打開城門呢?我們下一次接着玩。

(“同心鎖”不僅讓幼兒體驗到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更把幼兒的思維引得更遠,讓他們的想象繼續)

本活動爲江蘇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自籌課題“幼兒園民間童謠音樂化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教學提示:

學唱歌曲,瞭解蜜蜂的生活習性。根據歌詞,懂得勤勞最光榮。學習這首歌時,小朋友可以用手搖鈴、節奏棒和沙鈴等樂器來爲這首歌曲伴奏。

  課堂遊戲:

兩隻小蜜蜂

  活動目的:

鍛鍊小朋友的反應速度。

  活動準備:

寬敞的教室

  活動過程:

1.人面對面,兩手作蘭花指狀展開,雙臂上下飛舞。

2.“兩隻小蜜蜂呀,飛在花叢中呀,飛呀”邊唱一邊兩手在胸前飛舞。

3.出手錘子剪刀布。

4.贏了的小朋友伸手作摔巴掌狀,口唸“啪啪”;朋友和聲“啊啊”不輸不贏則同時努嘴作親嘴狀。

  音樂小知識:

  音樂名言

難道音樂家不應該象詩人和畫家一樣地研究大自然嗎?事實上,他能夠研究人——大自然最傑出的創造物。——約?弗?雷沙特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唱好附點。

2、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螃蟹、小鴨、小兔、大馬貼絨教具;錄音磁帶;準備每人一份需改正的畫;請一名幼兒扮演丁丁。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丁丁的故事,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你們知道丁丁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丁丁的故事。”教師根據歌曲內容編一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直觀學習歌詞。

1.教師出示四條腿的螃蟹問:“這是什麼?這隻螃蟹畫的對麼?錯在那裏?

2.依次出示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小兔子和沒尾巴的大馬,進行逐個提問。

幼兒回答後,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啓發幼兒爲歌曲起名字,並學唱歌曲。

1、教師啓發引導幼兒說,丁丁這個小畫家畫畫太粗心,一點都不認真,我們應該叫他什麼樣的小畫家呢?引出《粗心的小畫家》。

2、教師範唱一遍歌曲。

3、進行發聲練習,複習歌曲《畫媽媽》

4、在教唱過程中,重點學習附點音符的正確唱法,學習節奏型:××××|×××|

5、欣賞錄音機裏的歌曲。

6、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四)現場操作,請幼兒改畫。

1、丁丁這麼粗心,又不愛動腦筋,把畫畫錯了,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丁丁把畫改正過來好嗎?請個別幼兒上前進行改畫。

2、爲了使每個小朋友都有改畫的機會,老師給每人準備了一份錯誤的畫,回家後幫丁丁改正。

(五)情景表演,增強活動的'感染力。

1、把丁丁請進教室,丁丁看到小朋友幫他改了畫,他表示感謝,並向大家承認了錯誤,表示以後要認真學習畫畫,改正粗心的毛病,在也不驕傲。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丁丁爲感謝大家,來爲幼兒跳個舞《娃哈哈》,幼兒欣賞。

3、小朋友爲了表示和丁丁的友好,跳起舞蹈《友誼舞》。

(六)請丁丁和小朋友一起跳起歡樂的舞蹈,共同體驗其中的快樂,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學生們很喜歡這首歌,在笑“丁丁”的同時告訴自己不要像他一樣粗心。在這首歌結束後,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把這首歌創編下去,如:畫的小猴、小豬、小山羊等小動物又會被丁丁畫成什麼樣呢?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願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麼”,並樂意欣賞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體驗開“橘子船的”的樂趣。

二、 準備

幼兒:觀察過橘子的特點;

教師:將若干橘子剝好。

 三、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閉上眼睛,我要請你們猜猜一個東西是什麼!(拿出橘子,請幾個有兒聞一聞,然後說出水果名字。)對,是橘子。你們喜歡吃橘子嗎?怎麼吃呢?(剝開來吃)剝開後,橘子裏面是什麼樣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麼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麼?

幼兒先自由交流,然後在集體面前講述(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完整的語句講述),最後教師引導幼兒想象橘子像船。

3、欣賞歌曲

1)第一次欣賞,交流:橘子船開到了誰的嘴巴里?

2)一邊開橘子船來吃橘子,一邊再次欣賞歌曲。

3)律動。

4、遊戲:橘子船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一起唱歌,並將橘子船開到乖寶寶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寶寶要到集體前表演一個節目。並輪流進行。

四、 反思

小朋友很喜歡吃橘子這樣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真是很豐富,有的說:“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說:“一瓣橘子像樹葉”;有的說:“橘子像香蕉”;有的說:“橘子像玩具”;有的說:“一瓣橘子像小船”……請幼兒一邊欣賞歌曲,一邊吃橘子,他們很開、心。把橘子當船一樣開到嘴巴里這樣的吃法,對於他們來說更是覺得驚喜。所以他們在活動時特別積極,對音樂地欣賞效果比較好。這次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夠強。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於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於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於是我嘗試着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並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着“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標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裏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範唱後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範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迴“開”着“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後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並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裏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裏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裏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爲什麼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裏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裏邊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隨着音樂旋律,以肢體動作表現氣球的各種動態。

2、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角色扮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多次組織幼兒玩氣球。

2、小鳥頭飾若干,老鷹頭飾與模型各一個。

3、道具房子、樹和磚頭(報紙團)。

4、音樂磁帶,包括《氣球跳舞》、《小鳥飛來了》、《老鷹來了》、《氣球和小鳥跳舞》四個片段。

活動建議:

一、氣球跳舞

1、通過談話討論引出課題。

2、播放音樂《氣球跳舞》,幼兒按音樂節奏做動作,自由表現氣球快樂的樣子。

3、啓發幼兒討論並表演:什麼樣的動作可以表現氣球快樂的樣子?

4、幼兒再次聽音樂表演,注意臉部表情和身體姿態。

二、小鳥、老鷹來了

1、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幾名幼兒扮演小鳥,啓發幼兒聽音樂自由表現小鳥飛來和氣球跳舞的情景。

2、後來飛來了一隻老鷹,氣球寶寶看見老鷹會怎麼樣?爲什麼害怕?(氣球會被老鷹“啄”破,變成癟氣球)

3、播放音樂《老鷹來了》,幼兒扮演氣球,教師扮演老鷹,共同表演氣球看見老鷹害怕並逃走的情景。

1

4、教師講解幼兒表演情況並交代遊戲規則:氣球意見小鳥和它一起跳舞,遇見老鷹則逃跑,如被老鷹“啄”到,就做漏氣狀倒在地上,氣球寶寶逃回家蹲下就安全了。

三、老鷹逃跑了

1、請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在音樂的伴奏下分角色完整的表演遊戲。

2、氣球寶寶和小鳥共同想辦法把老鷹趕走,老鷹落荒而逃。

3、播放音樂《氣球和小鳥跳舞》。氣球寶寶和小鳥共同歡呼,慶祝勝利,遊戲結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秋天來了,秋風送來涼意,把樹木吹得搖來晃去。一片片樹葉從樹上飄呀飄落下來,象在跳舞,象在說話。天真爛漫的孩子們豈會忽視這無形中的變化,他們好奇、興奮,甚至會隨落葉一起飛舞,一起唱歌,內心的情感流於言表,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情不自禁的參與。爲此,我設計了這次音樂藝術活動《小樹葉》,旨在讓幼兒在探究的同時,學會去感受,學會去傾聽,並真正學會表徵自己。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喚起幼兒內心的情感,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態度目標: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和表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3、能力目標:能大膽表達自己所得知識,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

4、知識目標:瞭解落葉知識,感受優美旋律,瞭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體驗大自然的奧祕。

5、技能目標: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勇於探索的技能,以及善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帶幼兒到附近參觀樹葉的變化,體驗和感受落葉的情境。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爭取家長配合,讓幼兒瞭解有關樹葉的知識。

重點難點:

幼兒對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兩段樂曲的不同表情與表現形式,以及歌曲的創編。

活動過程:

一、環境激發,引發主題。帶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讓幼兒感受落葉的情景。教師問:小朋友們,我們看到了什麼? 樹葉有什麼樣的變化?小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爲什麼會落下來?呢 幼兒自由發言。

二、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幼兒自由坐)

故事:秋天來了,秋風吹起來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園裏,吹到了樹林裏。一天,小兔米尼到樹林裏玩,忽然,它發現一個祕密,什麼祕密呢?不知什麼時候,地上已經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樹葉。米尼好奇的撿起一片樹葉,(拿落葉)小心的問道:“小樹葉,小樹葉,你怎會離開了媽媽?”小樹葉回答:“秋天來啦,秋風起來啦,我就會離開媽媽”“你呀,你要飄向哪?心裏可害怕?”小樹葉“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還會回來,打扮樹媽媽!”然後提問:米尼發現了什麼?小樹葉怎麼會離開媽媽?怎樣離開了媽媽?心裏是否害怕?小樹葉發出什麼聲音?說了什麼話?或:秋風起來啦,誰就會離開媽媽?你們想它會飄向哪?心裏可害怕?爲什麼呢?(瞭解知識:樹葉是缺水才落下來的;不是風把樹葉吹下來,而是地球引力把樹葉吸下來的;樹葉不是被搖下來的,而是大樹媽媽爲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樹葉,才使樹葉落下來的。)

三、幼兒完整的欣賞歌曲,傾聽歌曲的節奏,感受優美的旋律。一起隨音樂打節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來)

(一)集體完整的欣賞歌曲。提問:

1、聽了歌曲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2、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

3、歌曲叫什麼名字?

(二)打節拍感受音樂旋律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打出節拍

四、討論談話。

1、小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幼兒表演)

2、討論:小樹葉會飄向哪?小樹葉表現怎樣?是怎樣的表情?(反覆強調)

3、對比兩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體演唱歌曲,並自由表現。

2、遊戲:會跳舞的小樹葉集體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間表演。

六、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體,分組)1、教師先做大樹,幼兒爲小樹葉。或換角色2、幼兒分組表演(幼兒手拿樹葉)

七、主題昇華討論:還有什麼植物也發生了變化?幼兒聯想。可以做創編替換練習。

八、到大自然尋找更多的變化。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九、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或請家長配合,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尋找、發現更多的植物變化與奧祕,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情感與興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圖譜教學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唱準弱拍起唱的歌曲,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優美的特點。

二、活動準備:

1、花園情景圖一張,節奏譜若干,圖譜一張;

2、錄音機一架 ,磁帶一盒,鋼琴一架。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律動《新疆舞》入室

2、發聲練習《逛公園》,要求愉快地演唱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

3、節奏練習:

我 的 花 園 種 滿 了 什 麼 ? ( 鮮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這 裏 有 什 麼 顏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裏 有 什麼 顏 色 的 話 ? ( 紅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結合圖譜,理解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2、師有表情地示範清唱一遍歌曲,表現歌曲清新、優美、舒暢的特點。

3、提問:聽了剛纔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三)學習歌詞,掌握節奏。

1、幼兒完整跟讀。

2、分句朗誦並根據歌詞用體態節奏表示。

3、幼兒根據圖譜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按旋律朗誦歌詞。

2、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3、認識圖譜中“”(連貫)“”(放聲唱)“”(弱拍起唱)的符號。

4 、重點練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導幼兒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幫助掌握並唱準音。

5、幼兒練唱,採用合唱、輪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五)幼兒複習舞蹈《拾豆豆》。

(六)律動《兔子舞》出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旋律,學習用小碎步做小魚遊,並較合拍地做吃食動作。

2.隨樂合拍地表演,學玩“網小魚”的遊戲,並能遵守其規則。

3.遊戲時,注意不與同伴碰撞,體驗有序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魚網1個,小魚手偶人手一個

2.教學掛圖,音樂磁帶。

3.幼兒初步學唱歌曲《網小魚》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扮魚媽媽,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導入課題。

1.教師:“魚寶寶看看,媽媽帶你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大膽講述圖片內容。

教師:河裏有什麼?小魚在幹什麼?(唱歌、游水、吃食)

3.傾聽樂曲,教師結合圖譜講述故事。

二、引導幼兒傾聽樂曲(二),學習走小碎步,表現小魚遊的動作。

1.引導幼兒用小碎步做小魚遊的動作。

教師:“小魚在河裏是怎樣游來游去的?誰會用動作做

做看?”

2.隨樂曲(二)進行表演,教師示範,重點提醒幼兒走小碎步時腳墊起來,輕快地走。

三、引導幼兒欣賞樂曲(三),表演小魚吃食的動作。

1.教師:“小魚看到美味的食物後是怎樣吃的呢!”

2.教師引導幼兒跟隨樂曲(三)合拍地表現小魚吃食的動作。

四、教師扮“網魚人”,介紹“網小魚”遊戲規則,帶領幼兒玩遊戲。

1.出示魚網,扮“網魚人”,介紹遊戲規則。

教師:網魚人要來捉魚了哦!小魚該怎麼辦啊!聽,表示網魚人來了是什麼音樂。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重點練習聽到“網魚”的音樂就趕快游回家。

五、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開始遊戲。

1. 幫助幼兒梳理遊戲情節,“小魚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唱歌—小魚遊—吃食—游回家)。

2. 請一教師扮演網魚人,師幼共同完整遊戲。

(1) 提醒幼兒聽辨音樂及時轉換動作。

(2) 小魚怎麼遊?(碎步,輕輕地,快快的)遊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幫助幼兒明確“找空地方遊,不碰撞”的規則)。

(3)小魚怎麼吃食的?(跟着音樂的節拍,一口一口的吃)。

3.交換網魚人角色,再次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