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7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7篇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親身體驗,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識。

2、初步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過程:

一、認識火警電話119

飯後散步活動時,波波透過院牆看見焚燒樹葉的煙,他大叫起來:“老師,着火了!”我沒有直接理會,而是彎下腰來問他:“你怎麼知道着火了?”我們的交談吸引了其他幼兒,有的幼兒呈現緊張表情,有的幼兒緊張大叫(這說明幼兒已有初步的自護的意識)。爲保護幼兒這意識,並在隨機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來和幼兒聊了起來:“着火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幼兒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兒還真的表演起來。“消防電話到底是多少呢?”幼兒的回答各種各樣:有120,有110,就是沒有119。

這說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還是有效的。

(2)實際聯繫不夠,需要在隨機教育中加以強化,做到不但有意識,還能助幫幼兒形成自護能力,盡最大能力離開火源,找大人尋求幫忙。我立刻在地上用石頭寫了大大的119,並告訴幼兒:這是火警電話119。你們還小,當有火災時,你們要趕快離開,告訴大人請他們幫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處

我便帶幼兒去觀察火源,讓幼兒略知火有好處,也有壞處。看到枯葉還在燃燒併發出很多煙,幼兒的反應還是以爲真的着火了,需要請消防叔叔,打119電話。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燒的是什麼?爲什麼燒它?燒了有什麼用處?這種火有沒有危害嗎?”幼兒七嘴八舌,我相信他們已經明白這種火的意義。

三、 進一步感知玩火所帶來的危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調皮男孩燒掉,我趁勢帶他們來到此處觀察,“這一大塊黑黑的地方怎麼了?周圍的草漂不漂亮?柔軟不柔軟?”引導幼兒明白隨意玩火的危害。

回來的路上,還講了一發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於玩火,點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後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幫助下這場火才被撲滅,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種下了安全意識的種子,使他們明辨是非,知道什麼能玩,什麼不能玩,知道如何自護。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佈置兩個場景,分別爲“幼兒園”“花園小區”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幼兒園裏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導入。在“幼兒園” 場景中,XX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與幼兒對話,引誘幼兒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區裏的陌生人

1、轉換場景,擴展感知。教師在“花園小區” 場景中,再次講述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樓下玩完後,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時又來了一個陌生人,陌生人帶走小朋友了嗎?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幼兒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幼兒的反應。

二、經驗分析,情感昇華

小結幼兒的表現:向幼兒提問?

1、什麼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爲什麼?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麼辦?

三、遊戲鞏固,行爲強化。

1、遊戲《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隨着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麼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後,繼續在小路上走,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本週是安全周,所以在本週我們開展的都是對幼兒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後會有危險。所以我們通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結果的確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視頻,事後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騙走,怎麼保護自己。

最後老師進行了簡單的小結,也通過舉例的方式告訴我們小朋友如果被壞人騙去後是很危險的,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這一意識的瞭解。

小百科:陌生人指不認識、不瞭解的人,個人主觀性較強。漢語讀音爲:mò shēng rén。英語爲stranger 音標是: [?stre?nd??(r)]。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

2、懂得自我保護。

3、鞏固認識0—9數字。

二、活動準備

1、《自我保護》視頻。

2、電話號碼字卡(能認識119、110和一些相關標識的衣服以及警車、消防車)

三、活動過程

1、拿出10個數字字卡,讓小朋友們拼出火警電話和報警電話。

2、請小朋友們指出消防車和警車。

3、請小朋友們拼出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4、選擇性觀看視頻

A、(一)組織幼兒觀看視頻一:在外面走丟了怎麼辦?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走丟了應該怎麼辦?

B、(一)組織幼兒觀看視頻二: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陌生人敲門應該怎麼回答?

C、(一)組織幼兒觀看視頻三: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別人要觸摸自己的身體你該怎麼回答?

D、(一)組織幼兒觀看視頻四:不要隨便跟別人走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別人叫跟他走要去嗎?應該怎麼回答?

E、(一)組織幼兒觀看視頻五:學會大聲求救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求救的時候是喊什麼?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一張。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麼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4)啓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

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爲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裏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判斷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後,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後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製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這裏,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終於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後,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講述完後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麼?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爲什麼?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裏怎樣?

5、最後,醫生從他氣管裏取出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麼?

7、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裏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着急,龍龍怎麼能把那麼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裏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裏含着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後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裏,會因爲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爲什麼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鼕鼕回家,鼕鼕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鼕鼕買了兩根。鼕鼕馬上吃了。鼕鼕回到家,看見籃子裏盛着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鼕鼕,等洗乾淨了再吃。""我不怕髒"鼕鼕吃了很多。夜裏,不知爲什麼鼕鼕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鼕鼕的肚子爲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爲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乾淨。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誌,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內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蔥油鯉魚。明明聞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彆着急,把魚刺弄乾淨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嚨裏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院後,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裏該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一定要仔細把魚刺弄乾淨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爲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三、遊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後果非常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於吃果凍而卡住喉嚨裏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儘量不吃,即使要吃時,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別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儘量少吃雪糕,因爲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裏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裏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把小筐裏認爲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並說一說爲什麼。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 防火小能手遊戲目標:

1、訓練爬、跑等動作技能。

2、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觀察植物的外形,知道很多植物不能隨便觸摸。

2. 瞭解一些帶刺的、有硬枝的、會引起過敏的植物存在安全隱患,玩耍時要遠離。

3.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或幼兒用書第44—45頁:家中各種常見植物圖片。

2、幼兒用書第46頁《花兒好看不能摸》。

活動過程:

1.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各種植物圖片,請幼兒選擇感覺安全的植物。

(1)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這裏有那些植物可以和我們做朋友,是安全的?有哪些植物不能隨便觸摸,是危險的?

(2)提出問題,引出故事內容:有的植物沒有刺,好像很安全,但是真的安全嗎?

2.教師用情境性語言講述,讓幼兒瞭解有些植物看起來很安全,但有可能引起過敏或中毒。

(1)教師講述:有一天,佳佳看到媽媽買來一盆花,看着很美,她就伸手摸了摸,她手上有個小傷口,摸了之後,覺得傷口周圍的皮膚很癢,變得更紅了,過了一會兒,她覺得頭暈,快要暈倒了!

(2)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佳佳怎麼了?爲什麼會頭暈?

小結:原來有些花雖然沒有刺,但碰觸後我們的皮膚會過敏,起小疙瘩,很癢。用帶有傷口的手去觸摸植物,有的會引起過敏及感染。

(3)提出問題,引發幼兒討論: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不能隨便觸摸?

結合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師介紹:有些花徑和葉裏含有汁液,不能隨便用手去觸摸,更不能用舌頭舔嘗,有種植物叫萬年青,它的汁液會引發過敏,吞食後很可能會引起聲帶麻痹,說不出話來。

3、提升幼兒生活經驗,讓幼兒瞭解在家中玩耍時,不能扯拽植物。

引發幼兒討論:現在我們知道了,植物雖然看上去沒有危險,如果我們不好好和他們相處,它們也有可能會傷害我們。在家中玩耍時,你要怎麼注意危險的植物呢?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知道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事項。

遵守乘車的基本規則。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乘坐過校車等交通工具的經歷。

課件準備:“這樣坐車對不對”插圖。

活動過程

談話激趣,引導幼兒回憶乘坐校車時自己在車上做過的事。

——你們平時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你們在校車上都喜歡做些什麼事?

——校車上能不能做這些事呢?

小結:乘坐校車這類型公共交通工具時有些事能做,有些事可能會造成危險,就不能做。

出示圖片“這樣坐車對不對”,引導幼兒討論圖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確。

1、出示圖片1。

——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圖片中這些小朋友的行爲對不對?

——他們是怎樣上校車的?

——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

2、出示圖片2。

——上車找到座位後要做什麼?

——不能做什麼?

3、出示圖片3。

——校車開動了,小朋友拿着尖尖的玩具在玩,這樣對嗎?爲什麼?

——能在車上吃東西嗎?爲什麼?

——頭和手能伸出窗戶外面嗎?爲什麼?

4、出示圖片4。

——校車到站要下車了,應該怎樣下車呢?

小結:乘坐校車時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這樣才能保護我們自己的安全,也能保護他人的安全。

師幼一同玩乘校車遊戲,鞏固幼兒關於乘車的基本規則與注意事項。

1、教師講述遊戲規則:老師扮演司機,幼兒扮演乘客。乘客上車之前要說“暗號”,“暗號”就是幼兒說一條自己知道的乘車規則或注意事項,說不出的幼兒可重複前面幼兒說的內容。遊戲過程中若有幼兒違反規則:不說“暗號”上車或者上車之後不遵守乘車規則,則該幼兒就不能繼續遊戲。

2、師幼一起遊戲,鞏固幼兒的相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