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大膽表現自己與同伴玩花燈時的情景、動態、表情,體驗其中的樂趣。

2.在創作的過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專注地完成繪畫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花燈的經驗,會表現簡單的花燈。

2.人物活動圖,筆、紙。

3.幼兒用書:《鬧花燈》。

4.活動前佈置教室,在窗上、牆邊掛上各種不同的花燈。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看看我們活動室裏有什麼花燈?

(二)引導幼兒回憶、交流與同伴玩花燈時的情景。

師:元宵節你是怎麼玩花燈的?和誰一起玩的?玩花燈時看到了什麼?許多的花燈掛在哪裏?它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的?你玩花燈時心情怎麼樣?

(三)師幼共同探討如何表現和大家一起玩花燈的情景。

師:玩花燈時都有哪些動作?身體的哪一部分發生變化?怎樣來表現許多人一起玩花燈?什麼時候玩花燈?怎樣表現熱鬧的場面?用什麼顏色?

(四)教師幼兒用書,並有意識地指導幼兒創作作品《鬧花燈》。

重點:表現玩花燈的情景。

難點:人物的動態和色彩的運用。

(五)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交流展示的幼兒作品,鼓勵在動態和色彩方面表現比較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瞭解花燈的製作。

在美工區爲幼兒小紙盒、線、木棍和裝飾材料,鼓勵幼兒自己製作花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概要:

1、藉助用不同的樂器聲音去表現不同線條的特點;

2、幼兒依據對線條的理解,在繪畫時將它表現出來,訓練了運筆的能力。

情況分析:

針對幼兒作畫時畫面內容比較單一的情況,我設計了線條想象畫,以此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和創作,鍛鍊他們的表現能力。

教學目的:

1、要求幼兒知道什麼是線條想象畫。

2、要求幼兒正確說出四邊種線條的名稱,並知道各種線條所表示的意義。

3、讓幼兒想象構思隨意畫出來的亂線,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想象力。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知道什麼是線條想像畫,根據各種線條所表示的意義聽音樂用線條作畫。

2、難點:根據自己的線條想象構思,使它變成一個或多個物體的的形象。

教學準備:

錄相帶、錄相機、投影機、幻燈片、錄音機、磁帶、龍頭飾一個,紙、筆、油畫棒若干,各種小樂器,四個線條娃娃,兩幅幻燈範畫。

教學過程:

(1)看錄相引出舞龍燈,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讓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錄相,請看吧!”幼兒看過錄相後,引導幼兒說出錄相里人們舞龍,老師講一些關於舞龍方面的知識,然後帶領幼兒根據錄相也來舞龍。

(2)線條娃娃舞龍燈,教師示範強調

“剛纔,小朋友舞龍燈時無意中已經走成了許多美麗的線條,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1)利用不同小樂器的聲音引出四位線條娃娃,使幼兒知道各種線條的名稱及所代表的意義。例如:聽到大鼓的聲音,折線娃娃走出來,表示折線和鼓聲一樣粗壯有力。聽到小鈴聲的聲音波浪線,娃娃走出來,表示波浪線和鈴聲一樣優美、婉轉。

(2)利用線條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龍的形式引出教師聽音樂示範講解,並強調:a線條娃娃舞龍的時候,要不斷地改變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個地方不動線條不允許斷;c根據音樂的不同用不同的線條作畫。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想象

1、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線條娃娃舞龍走的路線,看它能變出一個什麼有趣的圖案,並用完整的語言講出來。

2、老師總結:象這幅畫一樣,由各種線條組成並且又經過小朋友的想象,把它變成許多種有趣的圖案,這樣的畫叫做線和條想象畫,明確線條想象畫的定義。

3、引導幼兒欣賞兩幅線條想象畫,從而總結出線條想象畫有的可以從整體來想象,有的可以從其中一部分來想象。

(4)幼兒進行線條想象畫的創作活動

1、幼兒聽音樂作畫,要求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而運用各種線條來作畫。

2、幼兒繪畫塗顏色。

(5)評講作品,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爲了上好這堂課,我大量的查找資料,看了網上各種關於線條的教案和課件,再經過幾個夜晚的思考,以及結合之前我已經講授過直線、弧線、波浪想等且沒讓他們真正體驗過線條的魅力,所以我決定上一堂線條設計課。其目的是:1、通過學習螺旋線,再結合已有經驗,嘗試用線條來裝飾美化物體。2、體驗裝飾畫教學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的線條造型能力和創新思維。

本節活動課我結合了多媒體課件,之所以採取多媒體課件是因爲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獲取,使幼兒積極思考,想象豐富,並且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師出示範例—講解範例—幼兒模仿—教師講評,對他們來說,枯燥的形式缺少審美的感知,幼兒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樣畫葫蘆,而多媒體聲色並茂、動靜結合、高度智能化等強大的技術,使傳統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幼兒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獲得滿足,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果不其然在活動中,幼兒對我和我老公一起製作的課件十分感興趣,上課的時候也比較認真,思維也比之前活躍多了,而那些調皮的小孩也相對於之前認真很多了。可以說這節課的亮點是我和我老公制作的課件。當然本節課還是有其他的優點的。

在本節活動中我主要是以“飛飛”爲線索來貫穿的,使幼兒看了一目瞭然,可以說層次還是可以的,我一開始以“飛飛”能用它優美的舞姿飛出各種線條來讓幼兒複習各種線條以及學習新線條——螺旋線,緊接着我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通過觀察課件中自然物、建築等人文環境中形成的線,提高了他們的觀察能力,使幼兒認識並且瞭解到原來線條無處不在,同時還拓寬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生對美術的認識。

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示範教學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通過示範,向幼兒形象地貫徹教學意圖,明確教學方向,提出教學要求;幼兒則通過範畫理解和把握教學要點,正確認識作畫過程,加深幼兒的理性認識,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果。在本課教學中,我採取了這一環節:以“飛飛”從家裏帶來的空白花瓶。讓我們用線條知識進行裝飾,我主要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示範,使示範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幼兒的面前,然後以“飛飛”還帶了很多空白花瓶讓幼兒還裝飾爲要求,讓幼兒裝飾,在裝飾中,幼兒對各種形狀的花瓶很感興趣,他們在繪畫線條時也很認真,這樣既使幼兒體驗裝飾畫活動的樂趣,又培養幼兒的線條造型能力和創新能力。

當然在此次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

教案設計是對這堂課的一個預設,而在實際操作上,要求教師有機智靈敏的反應力。但在這一點上我還需加強,在第一部分中我讓幼兒跟着“飛飛”表演,有些幼兒只顧亂飛舞自己手而疏忽了“飛飛”所飛出的線條了。還有在第二部分,我讓他們講出某些建築物的名稱時,他們只會講他們看到的線條了,這完全背離了我的教案中的預想,但回頭想想這些建築物他們都認識,也不需要太刻意讓他們說。

本堂課是一堂美術設計課,但我還要求幼兒可以填顏色,這樣使得時間拖沓,很多幼兒因爲要塗顏色,使得畫完成了一半,這與我的意願背道而馳。有個別幼兒在繪畫過程時不知道怎麼畫,有時候常常會畫得很亂,下筆很重,盲目下筆。細想我可以在幼兒繪畫前,介紹幾種簡單的事物,勾勒基本輪廓,用長線條或曲或直分割成幾大塊,再進行局部的刻畫。強調作畫步驟,從大的整體到小局部,長線條到短線條,培養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

以上爲自己的一些粗淺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再注意實踐,進一步總結完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瓜菜的外形特徵。

2、培養幼兒學習在運用濃墨淡墨的基礎上,初步體驗通過筆劃粗細,墨的乾溼變化,表現出水墨的效果。

3、培養幼兒大膽下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表現能力。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瓜菜的外形特徵。

2、難點:運用濃墨淡墨。

活動準備

黃瓜、西瓜實物,水墨畫範畫,宣紙,毛筆,墨汁,水彩顏料,洗筆盤,調色盤,報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一隻圓圓的大皮球,幾條"蚯蚓"上面遊,身上穿着綠衣衫,一刀切開見紅瓤。

出示圖片。

--今天我們就用水墨畫的方法畫西瓜和黃瓜。

2、引導幼兒學習水墨畫的操作方法。

運用濃墨、淡墨進行繪畫示範。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自己想一想,你得畫面上西瓜、黃瓜怎樣安排?

--可以畫圓圓的西瓜和切開的西瓜,塗上顏色,再把黃瓜畫的大一些,畫時要仔細,不能畫錯。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注意幼兒運筆和用墨的技巧,鼓勵幼兒大膽下筆,不能用筆在紙上塗擦,以免宣紙擦毛或破損。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並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並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活動反思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麼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後會經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繼續鞏固幼兒對側面人的畫法,使幼兒合理佈局畫面。

2.教育幼兒愛護自己的作品。

3.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範畫一幅

活動過程:

1.由歌曲《滿天星》引出課題。讓幼兒將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老師讓幼兒閉着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樣的?

3.啓發幼兒思考應該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場面畫出來。

4.老師出示範畫,讓幼兒自己總結繪畫的方法和畫面佈局。

5.老師示範繪畫步驟:先在作業紙的一端畫側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畫出許多的星星和一個月亮,最後塗上顏色。

6.指導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合理佈局畫面。

7.同幼兒一起評價自己的作品。

8.幼兒進行遊戲《摘星星》

活動反思:

《數星星的孩子》是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文章。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爲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節通過奶奶認爲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着北極星轉。這跟第五節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節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裏。”許多人習慣地認爲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我認爲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過“無數、滿天、撤”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佈的不規則。這給張衡數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爲表現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着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後一段着手,先展示結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有伏。

根據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1.學會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2.讀懂1、6兩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爲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着“以識字爲基礎,訓練爲主線,培養能力爲目標”而步步展開。

小百科:星星,是漢語詞語,拼音xīngxing,基本解釋爲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把握連環畫創作的基本結構,嘗試表現連續的故事情節。

2.能大膽想象和創造三毛保護環境的主題內容,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畫連環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三毛圖片及張樂平連環畫“三毛拍蒼蠅”。

2.三毛髮現環保活動主題。

3.範畫:三毛撿垃圾。

活動過程:

1.出示三毛形象,進行有關談話。

“小朋友,這是誰呀?你怎麼看出來的?三毛長的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三毛是大腦袋、圓鼻子,只有三根頭髮。

2.介紹張樂平和他的連環畫。

師:三毛這個形象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張樂平爺爺創造的,人們非常喜歡他的畫,更喜歡他畫的三毛。張樂平經常用他的畫來跟人們說故事,講道理。瞧!這裏就有張樂平爺爺的畫。

你能看出是什麼意思嗎?你是怎樣看的?(看完第一張、再看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每張畫上有號碼,要有順序地看。)這種畫叫連環畫,張樂平創造了許多這樣的畫,講了許多的三毛故事。

3.出示三毛髮現的有關環保問題。

“今天,三毛來到我們江陰逛了一圈,卻發現許多問題。”

(1)三毛往前走啊走,發現垃圾筒旁邊有很多的垃圾。

(2)三毛又往前走啊走,發現小河邊有個小朋友在捉青蛙。

(3)三毛往這邊走啊走,發現有隻小鳥腳受傷了。

(4)三毛往那邊走啊走,發現有棵小樹彎着腰,都要倒掉了。

(5)三毛往後面走啊走,發現有個水龍頭在嘩嘩地流自來水。

提問:三毛髮現了這些問題,他可能會怎麼做呢?

4.介紹範畫:三毛環保記三毛是個環保小衛士,他開始了他的環保行動。

老師也用連環畫的方法將他的環保行動畫了下來。

提問:四幅圖分別說的是什麼意思?(引導幼兒發現每幅圖上都有三毛,故事是連續的)。

5.請幼兒大膽想象,創造出各種環保連環畫。

(1)畫出三毛的特別形象。

(2)請你用連環畫的方法畫出三毛的環保行動。內容要完整,畫出三毛到哪裏去?三毛髮現了什麼?三毛又是怎樣做的?最後三毛怎樣了?背景可以豐富一些,不要忘記編上號碼。

(3)三毛還會有哪些其他的環保行動呢?請你也用連環畫的方法畫下來。

6.請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活動反思:

1.首先,本節課的教學是根據孩子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從視覺的角度來呈現教學內容,讓孩子們從認識,觀察,評論等步驟進行教學。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做到目標明確,教學過程過度緊扣,做到層層遞進。不好的地方是:沒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長的影響對愛護環境意識不強,針對這一現象我爭取把愛護環境深入班級,深入個人,從而真正做到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⑴ 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納,針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發現,認真肯定。同時也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他們還沒自己認識的現象強加給他們,從事情的表面開始教育,使他們能從內心感知,從周圍發生的種種現象中發現好與壞,該向哪方面學習。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觀視覺的、聽覺的,教學中應採用圖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時引導孩子用對比的手段知道好與壞,進一步理解所發生的現象對生活、學習的影響。從而促進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教學過程中,活動的環節中的各個步驟是根據孩子接受能力認識變化而變化的,對課堂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認真解決。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跟孩子們互動交流是我課堂中較爲滿意的環節,及時發現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從孩子的表現中看出,從而轉變教學技巧達到教學目標。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想方設法把上次課堂裏活動中沒能很好參與的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活動面向弱勢。同時聽取有更多教學經驗的教師的意見提升自己的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多樣化。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學習用兩種顏色均勻地給一件事物塗色。

2、通過看圖形顏色推理的方式,以及塗色操作活動,進一步感知色彩的組成。

3、感知三原色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樂意參與猜測遊戲活動。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提供一張線條畫操作材料,每組的操作材料可以不一樣,例如:樹葉、花朵、茄子、菠蘿、裙子等,人手三支紅、黃、藍彩色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圖片:一片綠樹葉、一片橙色樹葉、一串紫色的葡萄。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閱讀圖畫故事《找朋友》,感知三原色的變化。

教師:紅黃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東西

藍黃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東西?

紅藍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東西?

完整地講述故事。

二、看圖形顏色:猜一猜。

教師分別出示一片綠樹葉、一片橙色樹葉、一串紫色葡萄。

教師:它是什麼顏色的?你知道綠樹葉(橙樹葉、紫葡萄)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

三、幼兒操作活動《變一變》。

介紹變色要求:看一看操作材料上有什麼?想一想,你想把它變成什麼顏色?請你用兩種顏色進行塗色,提醒幼兒不要塗到輪廓的外面。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進行語言指導。

四、讓幼兒自主觀看同伴的作品,請個別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是怎麼變色的。

五、教師進行簡單的評價,並對幼兒積極認真參與的態度給予表揚、鼓勵。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目標:

1、學習從前向後安排畫面,表現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準備: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範例

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麼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故鄉。爲什麼說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又是哪裏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臺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裏,打退敵人。現在長城已經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遊覽的名勝古蹟。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爲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範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峯?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臺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範登長城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臺和一邊的城牆。

C:畫另一邊的城牆(注意城牆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牆倒塌。)T:添畫烽火臺和城牆 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作聯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後一個烽火臺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牆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峯時,啓發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麼,並進行添畫。

三、引導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後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