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綠色食物。

2、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綠色食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你們曾經吃過或看過的綠色食物,吃起來有什麼感覺

二、遊戲

1、老師當顧客去市場買綠色的食物,請幼兒幫忙想想有哪些綠色食物可買。(如:菠菜、青菜、四季豆、毛豆,蠶豆……)

2、當幼兒說出綠色食物,老師就到櫃檯去買。

3、依此方法請其他小朋友當顧客繼續遊戲。

教師評價:小朋友都爭着去買綠色食物,一幼兒看見了莧菜,不知道他的名字,拿在手裏左看右看。有的幼兒看見別人手裏的蠶豆就去搶而自己不去拿了。在這次活動中幼兒能說出自己曾經吃過或看到過的綠色食物的名字,但對於有些綠色蔬菜叫不出名字。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孩子能按照要求完成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小班活動:各種各樣的糖果

[設計意圖]

糖果的種類繁多,包裝精美,味道豐富,是幼兒非常喜愛的食品之一。此活動是和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利用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嘗一嘗,充分探索,學習知識。重難點是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感知各種各樣的糖果。

[活動目標]

⒈發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⒊初步認識幾種糖果,能說出他們的基本形狀、軟硬及口感。

[活動準備]

⒈教具:小狗頭飾一個,小筐6個,音樂磁帶、糖紙作品、將教室佈置成“糖果商店”

⒉學具:橡皮泥3盒、各種糖紙、各種糖果

[活動進程]

⒈參觀“開心糖果店”,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聽音樂,做動作來到“開心糖果店”

⒉認識感知各種糖果

⑴看一看、摸一摸、認識糖果

①請幼兒看看糖果的顏色,,摸摸糖果有什麼感覺,並互相說一說

②提問:哪些糖果是你見過或吃過的?

③小結:糖果有硬的,有軟的,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糖果的種類很多。

⑵找一找、說一說,感知糖果

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塊糖果,並說一說你爲什麼喜歡它。

⑶嘗一嘗、說一說,品嚐糖果

①教給幼兒撕糖紙的正確方法,教師個別指導

②討論:糖果的味道,提醒幼兒吃糖時要小聲講話

③提問:你的糖是什麼味道的?吃到嘴裏有什麼感覺?

⒊情景表演:老虎拔牙,教育幼兒少吃糖

①提問:老虎的牙齒爲什麼都壞掉了?

②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③小結:小朋友要少吃糖,吃完糖後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⒋放輕音樂,欣賞糖紙作品,教育幼兒糖紙不要亂扔

①提問:這些漂亮的圖畫是用什麼做的?糖紙還能做什麼?

②小結:糖紙也有很多用途,小朋友要保護環境。

[延伸活動]

角色遊戲:糖果加工廠,鞏固對糖果的認識

請幼兒用糖紙和橡皮泥製作糖果,並展示作品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練習滾動身體,初步掌握側身滾動,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2.體驗身體滾動的快樂,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整潔乾淨的地面、紙箱。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熱身遊戲:骨碌操。

“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手骨碌操吧:我會骨碌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我們一起做遊戲。”

2.讓幼兒自由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1)“你的身體上還有哪些部位會轉動?”

小朋友們相互試一試,說一說。

(2)請個別幼兒演示身體可以轉動的部位。

(3)師幼一起嘗試各個部位的轉動並小結。

我們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轉動,像頭、胳膊、手指、腳、腰等都可以骨碌碌轉動。

3.練習側身滾動,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1)幼兒自由側身滾動。

“我們的身體,除了個別部位能夠轉動,整個身體也可以轉動,我們來試一試吧?”

小結:側身滾動時下巴要下壓,兩隻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腳繃直,全身繃緊向自己身體 的一側做翻滾。

(2)滾動身體時的注意事項。

“小朋友想一想,在滾動身體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怎麼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小結:滾動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用手抱住頭和臉,保護好自己;如果滾動過程中碰到別的小朋友,要趕快躲開;滾動的時候,要分散開,有足夠的滾動空間。

4.遊戲:小刺蝟運紙箱。

幼兒分三組進行運紙箱接力賽,請幼兒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將紙箱運到中終點,最先完成任務的一組獲勝。

5.組織幼兒做放鬆整理活動。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牽着拖拉車協調的走或跑。

2、提高手部及腿部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製成的拖拉車四個。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練習拖着拖拉車走直線、圓圈、s性線。

2、教師觀察幼兒玩拖拉車動作的協調性。

3、組織幼兒進行拖拉車比賽,體驗比賽的樂趣。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發展走、跳、爬等動作的協調性。(重難點)

2、學習在運動中會排隊,不插隊,遵守遊戲規則。

二、活動準備:

1、麻繩、呼啦圈。

2、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健康操》做韻律活動。

(二)引出主題。

1、師: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沒找到,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幾隻,讓我數一數。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2、師:小朋友們,獵人抓到老虎了嗎?那獵人抓到了誰?

3、師:原來獵人抓住了5只小松鼠,這個獵人想:“老虎沒抓到,抓到五隻小松鼠也不錯,嗯,等我睡一覺起來,我就把它們都吃了”小朋友,這個獵人要把小松鼠給吃掉,我們怎麼辦啊?(幼兒自由回答)

(三)我們先做好熱身運動,然後去救小松鼠好不好?

(健康操)做好熱身運動,我們一起去救小松鼠。

1、走小路。

師:我們要救小松鼠,先要經過一條很窄很窄的小路,慢慢走。小朋友跟緊老師,不要落對了。

2、過小河溝。

(1)師:我們小朋友真棒,聽這是什麼聲音(播放音樂)

(2)幼:小河流水的聲音。

(3)師:我們遊不過去怎麼辦?誰來想想辦法呢?

(4)幼:跳過去。

(5)師:哦這個小朋友說跳過去,來給大家示範一下,小朋友們仔細看他想的這個辦法,她是兩隻腳同時跳過去的,先雙腿彎曲在往上跳,在落地的時候是腳尖着地,我們在原地試一試,小朋友們要輕輕的跳啊,注意安全看那位小朋友跳的最好。來準備跳再來試一試準備跳。哪還有其他辦法嗎?

(6)幼:這樣一隻腳跳過去。

(7)師:這個小朋友真棒,喜歡動腦筋想出了辦法。他是兩隻腳站在地上,當跳過去的時候是一隻腳着地,並且是把翅膀展開,這樣可以保持身體平衡不摔倒,我們在原地一起練習一下好嗎?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了,準備跳。還有其他辦法嗎?老師現在想起來一個辦法你們仔細看一下,先擡起一隻腳然後使勁向前跨另一隻腳收回。你也在原地試一試吧。

(8)小結:我們一共想出了三種辦法過小河溝,一種是雙腳跳過去,第二種是單腳跳過去,第三種是跨過去。用你一種喜歡的方式過小河溝吧。

3、鑽山洞。

(1)師:安全度過小河,小朋友們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前面有山洞我們怎麼過去啊?

(2)幼:鑽過去。

(3)師:這個小朋友說鑽過去,你來給大家示範一下,這個辦法好不好,這個寶寶真聰明,謝謝你爲我們想出的好辦法。我們排好隊伍一個跟着一個鑽,不要鑽丟了。

(4)小結:剛纔我們學習了用三種辦法過小河溝,一種是雙腳跳過去,第二種是單腳跳過去,第三種是跨過去。然後是鑽過山洞。用這些辦法來解決困難,現在我們去救小松鼠,先過小路,然後接着去過小河,在鑽山洞,每個幼兒都要過這三個環節,在過程中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注意安全不要受到傷害。排好隊伍一個跟着一個來啊。救出小松鼠,我們要原路返回。

(5)師:幼兒分批進行解救松鼠行動,教師從旁輔導。

(6)小結:我們小朋友真勇敢,解救了小松鼠,老師現在給你們頒發勇敢寶貝貼畫。

(三)放鬆動作,聽輕音樂。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坐下休息一會,拍拍小手,拍拍小腿,兩個小朋友相互的捶捶背,蹬蹬小腿。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溫暖的春季,細菌很容易滋生,各種呼吸道疾病也接踵而來,這段時間班級中生病和打預防針的孩子漸漸多了。主題《小醫生》的大目標是:識別常見的醫藥用品,理解人們生病需要醫生治療才能恢復健康,遇到打針吃藥不害怕。起先許多孩子認爲看病就是打針吃藥,對醫生是如何看病的步驟、過程所知甚少,我們通過創設情景環境模擬小醫生和角色遊戲的豐富,以暗示或反問的方式設置問題情景,採取"點―面-點"的模式幫助孩子們積累豐富這方面的經驗。例如:先讓幼兒先通過回憶醫生看病時使用的工具到認識這些醫用用品,瞭解它們的作用,然後面向全體,給每個孩子平等的實踐的機會,讓孩子們在看看、說說、比比中積累相關的經驗。

3-4歲的小年齡孩子好模仿。平時的榜樣和鼓勵,能讓他們在心理上漸漸接受生病了要打針這個事實,繼而產生"打針疼痛的時候忍一忍,要做個勇敢的孩子"的情感。同時部分孩子所表現出來的'關愛和勇敢情緒也會感染許多的同伴,繼而體驗關心別人的快樂。與此同時,孩子們也知道了如何使自己變成一個健康娃娃,不讓自己生病,教師也可以將一些衛生習慣貫穿其中。

故事和小動物形象是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爲了更多的積累了一些看病的經驗,和更好的提升與小結現有的生活經驗,也針對我班幼兒喜歡翻書、看書的閱讀興趣,教師設計了活動中"看書"這個環節。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故事內容,瞭解生病時要勇敢面對不怕打針和吃藥。

2、掌握看圖書的正確方法,喜歡跟着老師閱讀。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森林背景的立體模型

2、迪迪醫生,烏龜爺爺,大象伯伯,小猴弟弟的圖片。

3、針筒、鼻子藥水、手帕、餐巾紙。

4、《迪迪醫生》故事圖書(人手一份),每一頁的翻書處上都有一個貼有小手的標誌。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小動物生病了

1、引導語:早上接到一個緊急電話,說森林裏的小動物生病了,這下可麻煩了,不能參加森林運動會了。你能給它們想想辦法呢?

2、幼兒自由交流辦法。鼓勵孩子在同伴面前大膽的介紹自己的辦法並及時表揚。

價值取向:

每個孩子都有過生病的經驗,在活動的一開始以收到小動物生病的電話爲切入點,激起孩子關心、保護它們的願望。

在孩子的自由交流中教師引導孩子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思考,例如:馬上去醫院,打"120"救護電話,請懂的照顧病人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忙等等。3-4歲的小班孩子,在語言的表達上還不是很清晰和完整,教師要多鼓勵他們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一則可以提升和小結原有的生活經驗,二則可以間接指導孩子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聽一聽--欣賞故事,整體感知

1、過渡語: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發現自己生病了最快最好最安全的辦法就是馬上去看醫生。在森林裏就住着這麼一位白鬍子老醫生,大家都叫他"迪迪醫生"。迪迪醫生知道小動物生病了可忙壞了,他正忙給小動物們看病呢!

2、提問:

(1)第一個看病的是烏龜爺爺,他正在發高燒,迪迪醫生給它打針,可烏龜爺爺的殼實在太硬,怎麼辦呢?幼兒交流與討論。

(2)烏龜爺爺有一個堅硬的殼和一身粗糙的皮膚,打了幾針才能打進去。如果你也在烏龜爺爺的身邊,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價值取向:

在這裏創設一個交流的平臺,要求聯繫生活經驗和藉助烏龜打針的情節,讓孩子自發的小結:打針是有一點點痛,但忍一忍病就會好了。引導幼兒生病時不怕打針,要做個勇敢的孩子,可稍稍結合表揚目前班級中生病打針勇敢的孩子。理解詞語"一聲不坑"。

3、第二個看的是大象伯伯,他因爲感冒引起了鼻炎,迪迪醫生給它滴鼻藥水。大象會怎麼樣?幼兒交流與討論。

(1)得了鼻炎會覺得怎麼樣?(鼻子癢癢得很難受、想打噴嚏)

(2)滴了鼻藥水感覺會怎麼樣?(清涼、舒服)

價值取向:

引導孩子平時要保護好自己的鼻子,不做傷害它得動作。籍此擴展到保護自己的身體。

4、最後一個看的是小猴弟弟,他"阿嚏,阿嚏"一連大了好幾個噴嚏,迪迪醫生給它吃藥。小猴弟弟會怎麼樣?幼兒交流與討論。

(1)迪迪醫生看見小猴子打噴嚏,會對他會說什麼話?

(2)我們小朋友是怎麼打噴嚏的?

價值取向:

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是一蹶而就,需要慢慢的積累和成人正確的觀察與指導。小年齡的孩子尤其注重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結合故事情節和生活實際說說如何在大家面前打噴嚏(例如使用手帕、紙巾、用手捂住嘴巴轉過身)。

結合早上的晨檢看看今天誰帶了乾淨的手帕以及如何正確摺疊手帕。

三、看一看,說一說--翻閱圖書

1、過渡語:迪迪醫生給小動物看病的事情傳遍了整個森林,還做成了一本本故事圖書。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本書,一起來學學迪迪醫生的本領。

2、(人手一本圖書):說說哪頁是封面、哪頁是封底?指指認認故事的名字――"迪迪醫生"。

3、教師和幼兒共同看書,邊指邊看邊講故事的內容。

價值取向:

從交流討論故事情節到完整的聽故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擺脫了以往先聽後講的形式,以孩子的參與爲主,讓孩子自己來想辦法說體驗,更好的感知。

每頁書上都有一個小手的標誌,集體閱讀上以"小手拉小手"的形式,鞏固正確的看書方法並個別指導,結合生活環節觀察孩子在圖書角看書的情況,逐漸養成看書的好習慣。

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指導幼兒翻書的姿勢和看書的方法,學習按標誌翻書。

四、找一找――延伸活動

找找今天班級裏誰沒有來園,誰生病了拿了黃牌子,對其表示問候或樂意打電話,體驗關心別人的快樂。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通過我的提問和追問讓孩子仔細觀察圖片上動物的特徵和表情並加以猜測和想象,我發現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觀察的還是很仔細地並能夠講述出來,但是許多孩子的聲音都比較輕顯得有點不太自信,所以我通過獎勵五角星讓孩子用響亮的聲音來回答。在說到小猴子不怕吃藥的時候,我也進行了反問“你們害怕吃藥嗎?”從他們回答中,可以看出許多孩子都害怕,因爲他們回答的很不自信,所以我用輕輕大拇指的方法鼓勵孩子大聲地說出“我不怕打針”。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安全、衛生等原因,教師和家長都不允許孩子盡情地爬。想到孩子們對於像小螞蟻這樣的動物比較喜歡,剛好小螞蟻也是一種爬行的動物,於是我設置了一個螞蟻媽媽帶小螞蟻散步、遊戲的情境,讓幼兒置身於遊戲情境之中,在場景的變換中練習手膝着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以此來滿足孩子爬的興趣和慾望,並相應提高他們爬的能力,於是體育活動《螞蟻運糧》便生成了。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小螞蟻完成運糧任務的喜悅。

2.學習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動作。

3.能手腳自然協調的向指定方向爬行。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儲備了有關螞蟻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

教師:熟悉幼兒的能力。

2.物資材料準備:

沙包,報紙做的蘋果若干,小糧袋人手一個,體操墊,背景音樂,輪胎做的糧倉。

1.師:小朋友,今天跟陳老師來玩一個遊戲,你們是小螞蟻,我是螞蟻媽媽。天氣真晴朗,小螞蟻們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吧!

2.播放音樂《牛奶歌》,教師和孩子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學習手膝着地向前爬。

1.幼兒自由探索爬的動作。

師:小螞蟻我們的身體都運動開了,我們要來學本領了,看見前面的大城堡了嗎?真漂亮,我們爬過草地去看一看吧!

2.教師示範,重點強調手膝着地爬的動作要領。

師:走到墊子前蹲下,膝蓋跪在墊子上,手掌掌心撐在墊子上,與肩同寬,眼睛看着前方,朝着目標爬。

3.幼兒個別、集體練習爬的動作。

三、遊戲《螞蟻運糧》,鞏固手膝着地爬的動作要領1.運"糧食"師:螞蟻寶寶真厲害,本領都學會了,冬天到了,我們要去尋找糧食過冬了,現在我們要到對面去運糧食了,螞蟻寶寶們去背好自己的糧食袋,我的螞蟻寶寶都背好了糧食袋嗎,下面要聽清楚遊戲要求了,找到糧食的時候,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多了爬不動的,記住了嗎?一次運幾袋糧食?在運糧食的過程中會很困難的,我們要勇敢的,我們要先走過獨木橋,用媽媽教給你的本領爬過草地,才能找到糧食,然後把糧食運回家。螞蟻寶寶們,出發啦!

師:螞蟻寶寶都找糧食了,螞蟻媽媽發現那邊還有很多的糧食,你們再去把它運回來吧,記住一隻螞蟻只能運一袋糧食哦!

遊戲玩法:螞蟻寶寶背好自己的糧食袋,要先走過獨木橋,爬過草地,到那邊找糧食,然後把糧食運回家。

遊戲規則: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

2.運"大蘋果"師:螞蟻寶寶我們的糧食還不夠,你們看那邊蘋果樹下,掉下來了好多的大蘋果,可是這個蘋果對於我們螞蟻來說太大了,我們該怎麼把它運回來了?(團結合作一起把它運回家)要先走到墊子前面,在爬過草地,把蘋果在運回家,你們運回來的蘋果就放在我們家門口的大籃子裏。

(1)螞蟻媽媽與螞蟻們寶寶們討論怎樣把大蘋果運回家呢?

(2)鼓勵幼兒兩兩合作把"大蘋果"運回家。

三、結束部分。

師:螞蟻寶寶運回來了這麼多食物,這個冬天我們就會過的很豐盛了,來寶寶我們一起來慶賀一下!

1.慶祝小螞蟻完成運糧任務,感受喜悅的心情。

2.放鬆練習,整理收拾器材。

《小螞蟻運糧》反思

《小螞蟻運糧》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手膝爬的動作要領。並且通過兩人互相配合共同"運糧食",幼兒在遊戲中,不僅練習了雙手,雙膝着地爬的技能,還培養了幼兒團結協作意識,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教育性。

在"小螞蟻運糧"的活動中,有趣的遊戲情境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的遊戲興趣,投入到扮演小螞蟻的角色表演之中。"螞蟻運糧""運大蘋果"等一系列情節,讓孩子們自發地想象螞蟻走路的方式,學習"螞蟻走路"--手膝着地協調爬。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以一種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扮演小螞蟻完成一系列運動鍛鍊的遊戲情節。適宜的遊戲情境創設,讓幼兒成爲體育活動的主體,在遊戲中完成各項鍛鍊要求。

遊戲"螞蟻運糧",螞蟻運糧的遊戲爲幼兒們的喜愛,遊戲中幼兒有了爬的經驗,又在遊戲過程中多次練習了兩手兩膝着地爬,鞏固了爬的技能,輕鬆活潑的音樂,遊戲的氣氛很愉快,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最後的活動是慶祝收穫到了豐盛的糧食,使幼兒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

通過教學活動,使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瞭解,在遊戲中讓幼兒學學能幹的小螞蟻,發展了幼兒的動作,鍛鍊了幼兒的身體,在整個活動中,師生共同活動,教師爲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物質環境和寬鬆的精神環境,使幼兒學得積極學得主動。

活動中注重幼兒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動作發展水平不同,運動能力也不同,活動中我活動材料的設置上考慮到分層次、分難度,讓每位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中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節課孩子們興趣很高,遊戲時能遵守遊戲規則,玩的很盡興,很開心,目標達到了,但是孩子們存在着個體差異,個別幼兒動作不是很協調,活動實施過程中,沒有對他們給予特別指導,這是我的失誤,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