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集錦7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集錦7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遊戲一:挑水

目的:

①練習在椅子上側走,鍛鍊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②引發幼兒對體育遊戲的興趣。

準備:九把小椅子,小棒,小水桶若干。場地佈置如圖示。

玩法:

①把九把小椅子擺成左右交錯的兩排。

②幼兒用小棒挑着小水桶,在兩排椅子上交錯前進,從一端走向另一端。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建議:在遊戲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遊戲過程中注意做好保護工作。

遊戲二:擡花轎

目的:練習雙人協同擡物走,培養合作意識和能力。

準備:小轎子,小擔架,十把椅子兩兩相對、間距相等擺好。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擡着轎子(擔架)從椅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注意保持轎子(擔架)的平衡。

建議:椅子之間的距離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進行調節。但不宜太遠。

遊戲三:運蘋果

目的:練習繞障礙跑,培養障礙跑的能力。

準備:把蘋果卡片裝在小塑料筐裏,數把椅子縱向間隔擺放。

玩法:幼兒繞椅子成“S”形跑到終點,從小筐裏取出一個蘋果卡片,直線跑回來。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建議:椅子的間隔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確定。幼兒熟悉遊戲的玩法以後,可以增加椅子的數量,提高難度。

遊戲四:小刺蝟運水果

目的:

①練習蹲着走,發展下肢肌肉的力量。

②培養四肢的協調能力。

準備:四把椅子,一盒水果圖片,自制絲帶編織網,刺蝟頭飾若干。場地佈置如圖示。

玩法:用四把椅子支起絲帶網,網的一端爲起點、一端放一盒水果圖片。幼兒帶上刺蝟頭飾,從起點開始,在絲帶網下正面蹲着走,去拿水果圖片。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建議: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調節絲帶網的高度。

遊戲五:小螃蟹

目的:練習手腳着地爬,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準備:竹竿,自制絲帶編織網,把一些小魚卡片放在塑料筐裏。場地佈置如圖示。

玩法:指導幼兒手腳着地側身爬行,從編織網的一端爬到另一端。手腳不能碰到網線。爬到終點後,在筐裏拿一張小魚卡片,從兩側直線跑回原來的位置。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建議:竹竿的高度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進行調節。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由來:

在我園的區域體育活動中有一個民間體育遊戲區,孩子們通過區域體育活動接觸了許多民間體育遊戲,他們對這些簡單的民間遊戲非常喜愛。能不能把舞龍這種民間體育遊戲介紹給孩子們呢?結合我園"十一五"課題--自制體育教玩具在活動中的運用,我就想利用廢舊材料製作龍燈供幼兒遊戲。當我把這個玩具呈現給孩子們的時候,他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在遊戲中,我發現他們雖然喜愛這個玩具,但玩的時候缺乏方法,團隊合作的意識比較弱。所以我就設計了這樣一節體育課,豐富幼兒舞龍的經驗,讓他們學習一些基本的隊形和動作,並加強團隊的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學習模仿舞龍中的幾種基本動作。

2.發展幼兒的上肢力量和協調平衡能力。

3.讓幼兒通過舞龍學習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團隊精神。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1.北操場場地。

2.舞龍用道具、龍珠。

3.設置障礙所需要的礦泉水瓶,兩根長繩空中牽鈴鐺,啤酒桶4個。

4.地面上畫出一個大大的螺旋形。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進行熱身運動。

小朋友在場外站成4隊,手持龍燈。

師:小朋友們,前幾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舞龍,現在有請我們小小舞龍隊聽着鼓點,看着龍珠一起進場吧。(小朋友們齊聲說"好")

2.自由探索"舞龍"。

(1)分組練習,請幼兒複習已有的舞龍經驗。

師:爲了讓舞龍的節目更精彩,我們還要加油練習喲!現在請你們分組把已經學會的舞龍的玩法練習一下吧!(請小朋友們分散練習,老師進行小組、個別指導和提醒)

(2)讓每隊幼兒在大家面前進行展示。

師:現在要請你們每一隊來爲大家表演一下,看看你們練習得怎麼樣。

3.通過設置障礙,讓幼兒的動作更規範,合作更緊密。

師:剛纔小朋友們舞龍都很棒,舞龍的動作也很豐富。但是爲了讓我們表演舞龍的時候更精彩,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活動材料,幫助你們把動作做得更規範。你們看,這是游龍戲水,我們繞過障礙模仿龍在大海裏左右遊動;這是飛龍奏樂,你們一定要高舉龍身,讓小鈴鐺發出好聽的聲音;接着的是潛龍探海,你們要讓龍身探到海底;最後是盤龍望月,你們一定要開動腦筋走進迷宮,還要能夠順利地走出來,這樣你們盤龍的動作會更好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幼兒按游龍戲水、飛龍奏樂、潛龍探海、盤龍望月的遊戲嘗試探索。

4.雙龍戲珠,進行競賽。

師:老師還想給你們增加一點難度,把你們變成兩條大龍。

(1)介紹競賽規則。

師:現在我們進行雙龍奪珠的比賽。比賽的時候,要互相幫助,團結合作,注意安全。誰最先搶到龍珠,誰就是勝利者。

(2)爲幼兒進行總結,分析沒有勝利的原因。

(3)再次進行比賽。

5.結束部分。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簡直太棒啦,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歡呼聲送給我們自己吧!現在讓我們變成一條巨龍,把所有精彩的動作穿起來,聽音樂,看龍珠,舞起來吧!

(放《金蛇狂舞》的音樂,請小朋友跟隨龍珠把前面所有的動作穿起來表演一次。最後一段音樂時,退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熱身--自主嘗試一一交流經驗--有意練習--放鬆活動等環節,引導幼兒進行舞龍的練習。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處在愉快的狀態中,既有獨立思考,也有與同伴互助合作的喜悅。在平時.小朋友們舞龍的隨意性比較大,動作不太規範,所以我們設置了一些障礙來幫助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一些,達到體育活動的目的,比如牽在空中的鈴鐺,讓幼兒把上肢儘量舉直,啤酒桶與竹竿,讓幼兒彎下腰來,地上所畫的螺旋形,幫助幼兒在沒有老師帶領的情況下,學習螺旋走等。我們儘量通過有趣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反覆的動作練習中提高動作的規範性。同時,通過設置障礙來提高遊戲難度,對幼兒形成挑戰,讓幼兒在挑戰難度的過程中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玩球,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球類活動的興趣。

2、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幼兒學習換拍球的玩法。通過玩球,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幼兒與老師隨音樂抱球入場。

熱身運動:師生在《加油操》中做球操!

2、花樣玩球

(1)看誰玩得花樣多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玩球嗎?你平時都是怎樣玩的?

生:單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轉身拍球、跨腿拍球、兩腳夾球前後跳、自拋自接、反彈接等。

師:剛纔這些都是我們一個人玩球。那如果是兩個人合作,是不是又會有許多的新玩法呢?那現在我們就自己找朋友試試吧?

幼兒兩兩合作玩球,教師進行指導。(在活動中,幼兒開始有意識的合作,教師的提醒拓寬了幼兒玩球的思路)

(2)合作玩球:搭火車玩球聽口哨聲集中!好了,孩子們,剛剛你和你的夥伴都是怎樣玩球的?誰願意上來說一說?

幼兒說一說,並表演不同的玩球方法。有一對幼兒的玩法很新穎:兩名幼兒同方向前後站立,後面的幼兒用左手搭住前面幼兒的肩膀,邊右手拍球邊往前走。

師:你們剛剛是怎麼玩的?再表演一次可以嗎?(幼兒表演了一遍。)師:你們這樣玩真有意思,能不能再讓多一些小朋友參加呢?

幼兒又去邀請其他幼兒的加入,這時很多幼兒都想參加,人數發展成了4個、5個多個,孩子們都高興極了,並把這種拍球的方法稱爲搭火車拍球。

(3)換位接球發現有兩名幼兒面對面站立,拍球后將球拍傳給對方,對方接住球。但是由於步調的不同意,不能連續進行下去,幼兒有點煩躁,失去了信心。

師:我們同時接球進行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幼:有的人拍的一下,有的人拍兩下,不統一,顧不過來!

師: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同時接到球呢?我們和身邊的朋友討論一下!

幼:都拍兩個或者是三個再同時傳!

師:那按你們想的方法試一試吧!

結果還是有的孩子傳的快,有的孩子傳的慢,教師適時介入,我們可以用數數的方法,拍兩個球數兩下,邊拍球邊數:在說“接”的時候把球傳給對方。

用這樣的方法,兩人的步調達成了一致,換接球可以連續進行了,幼兒的興趣大增,都雙雙結合,玩得很高興,有的幼兒還自發的三個人一起玩。

師:能不能讓更多的人蔘加進來呢?

生:可以師:爲什麼會亂呢?這是什麼原因呢?

幼:傳球時沒有想到傳給誰,就出錯了!有的時候兩個人都傳給同一個人!球打架了!

師:那有什麼辦法讓我們大家都能參加,而且又不亂呢?

幼:提前定好傳給給就不亂了!

幼兒實驗,結果還是很亂,怎麼辦?孩子們都想不出好方法。

師:我們剛纔兩個人傳球,是讓球換地方,但是拍球的人沒有動,如果,我們的球不換地方,還要接住別人的球!那應該怎樣玩?

幼兒都試了起來,有一組幼兒發現可以人動球不動(在喊口令“一、二、三,接”時球不往外傳,人迅速向同一方向移動一個位置,繼續接住相鄰幼兒的.球)師:那我們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幼兒很快掌握了在口令的支配下,進行了人動球不動的換拍球遊戲玩球的場面很熱烈!

師:剛纔我轉了一圈發現好多好朋友都基本掌握了這種換接球的方法,相信我們以後多多練習,肯定能又快又準地接到旁邊小朋友的球的!好了,我們玩得也有點累了,球兒也有些累了,我們坐在球上休息一下吧!

3、結束 在輕鬆地音樂聲中,幼兒隨教師坐在球上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基本學會各個樂句的動作,但是在學的過程中,一些轉向並做動作的地方掌握的比較慢,因爲要跳又要拍手,難度較大,練習的次數較多。個別幼兒沒有學會,要在遊戲時在單獨教他們練習幾次,也有部分幼兒不僅動作學會了,而且在配上音樂時很有感覺。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形式多樣的民間體育遊戲中,發展彈跳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2、同伴之間互相合作,分享合作的快樂。

3、樂意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4、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幼兒園器材呼啦圈、擺設場景

活動流程:

1、介紹場地情景,老師帶着幼兒跳,讓幼兒初步體驗

2、講解跳房子的基本方法。

4、老師巡視指導。

5、小姐幼兒自由練習,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擺設是否需要改進?

6、遊戲:

遊戲:比比--跳房子

1、解活動的玩法,規則。

2、四組,比一比,那組最棒!

3、結束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放鬆全身。

活動反思:

1. 本次活動課是根據我們孩子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來設計的,由於我們班幼兒沒有玩過類似的遊戲,因此我在設計時先從簡單的開始,讓幼兒掌握遊戲規則,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遊戲。

2. 本次活動我由易入難的推進活動進程在幼兒掌握一種玩法規則後再擴充其他玩法。

3. 從活動情況看孩子都能清楚遊戲的規則。

4. 不足的是,由於較少開展類似活動,所以孩子們在單腳跳格踢串珠時容易失去平衡。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其他幼兒相互協作遊戲。

2、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面對面站在拋球線後。遊戲開始,每隊甲組排頭幼兒向乙組排頭幼兒拋球,然後向乙隊隊尾,乙組排頭幼兒接住球后,邊拍球邊向甲組跑去,到拋球線接住球教給甲組新的排頭幼兒,自己站到甲組隊尾。遊戲依次進行,最後以拋接球準確和速度快的隊爲勝。

活動指導

1、注意拍球的力度,把球控制在身邊。

2、注意交接球的準確性。

3、比賽過程中拋球失誤時,有接球者拾回球進行遊戲。拍球失誤時。要從失誤處拾起球繼續前進。

4、活動結束,

對錶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拋球、傳球給幼兒帶來了快樂,鍛鍊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去,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更進一步感受了集體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會正確做出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易拉罐拼成的三角形,長的細圓筒等。

活動過程:

先將圓筒插到三角形最低的位置,幼兒排隊依次雙腳跳過。(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將高度依次增加,鼓勵幼兒採用正確的方法跳過去,落地時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從課的開始部分我就滲透新的教學模式,以“跳低竿、頭頂球”的遊戲以及姿勢操來代替以往傳統的慢跑熱身以及徒手操的練習,新穎、有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一種很愉快的心情下進行準備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輔助練習的目的,學生都樂此不疲。

而在課堂教學的基本部分,我考慮到男女生喜好不一,於是有了讓男女生分開練習的想法,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施展的空間,讓他們進行各自喜歡的遊戲,來共同達到發展腿部力量以及彈跳力的目的。首先從玩民間體育遊戲開始,本節課教材選取女生喜愛的跳皮筋遊戲和男生喜愛的跳房子游戲,在聽了我的介紹之後,學生都躍躍欲試,場地了就一片騷動,興趣十足。在進行分組練習時,我是讓小組長帶領各自的隊員去指定的區域進行活動,我也適當地參與各組的練習,跟學生進行交流,我發現學生的練習熱情高漲了,並一個個爭先恐後地邀請去參與到他們那一組,還有人找我PK,課堂氣氛很是活躍。在練習助跑起跳觸懸掛物這一環節,學生的練習熱情也很高,大家都積極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觸摸目標,但是課前我沒有深入調查學生的實際能力,把目標得很高,所以能夠完成任務的學生只是少數。在練習跨越過一定高度的橡皮筋這一環節,在進行試上的時候我只是要求學生利用各種方法跳過橡皮筋,沒有考慮到學生會拓展思維,有的學生從下面鑽過去,有的學生翻跟頭過去,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正式上課的時候,我再三申明,必須是從橡皮筋上“跳”過去。同時開展探索式學習,利用小組討論法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並讓學生自己選擇高度,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發展既有共同特點,又有不同層次,有利於教師區別對待,因材實教。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並結合中年級學生特點貫徹“自己選擇、自主練習、自我評價、自覺調控”的四自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織學生根據自己練習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度進行練習,開展自評與互評的評價,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評價結果自覺調整練習的次數與目標,既培養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又使他們的求知動機和自我表現動機得到展示,促使學生主動全面發展。最後讓學生協助佈置比賽場地,師生的共同參與,激發了學生的練習慾望,教師爲指導者,讓學生也成爲教學的設計者,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給予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技能,用比賽的形式,複習鞏固本課學習內容,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玩耍中鞏固,從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將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都吸引過來。

在結束部分,我改變以往的整齊列隊站立、教師點評的傳統模式,正好利用做放鬆運動的體操墊,讓大家坐在墊子上休息,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點評與總結。

本節課教學重難點是助跑與踏跳的結合以及充分踏跳蹬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重點體現出來,應該在學生練習的時候明確地突出。但是從整體看課前的教學目標,計劃、教材的選用、設計,都很成功,開始部分的準備活動和結束部分的放鬆運動都很理想,課堂教學組織及各個環節緊湊有序、清楚明確教學內容與遊戲合理搭配,體現出了體育教學的“四自”教學模式的教學新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練習全班學生基本上都能完成動作,教學效果較好。

小百科:跳,一個物體向下俯衝。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練習跑的動作,並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機敏性。

教學過程:

在場地四周畫些圓圈,圓圈數要比幼兒數少1個。全體幼兒都站在圓圈裏,其中1個幼兒沒有圓圈,站在場地中央。遊戲開始,大家齊聲說: “佔圈,佔圈,看誰先佔到圈。”

說完最後一句時,站在圈內的小朋友立刻跑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互換位置,這時站在中間的幼兒趁機也去佔圈,沒佔到圈的幼兒再站 在中間去,遊戲重新開始。

教學規則:

1.說完“看誰先佔到圈兒”以後,纔可以互換位置。每個幼兒必須離開自己的圈,不能站着不動。

2.沒有佔到圈的幼兒,必須站在中間去。

注意事項:

1.幼兒換圈時不要相互碰撞。

2.此遊戲不宜人數過多。如果人數多,可將全體幼兒分兩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