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爲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裏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着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摘草莓——大班幼兒歌曲教案

活動來源:

在翻閱《歌唱活動》一書時,我看到了“摘草莓”這個活動,歌曲旋律很輕快、活潑;歌曲內容也有些情節性,易於孩子理解,很適合孩子來演唱。但是,這個活動的第二聲部設計得比較難把握。於是,我針對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進行了全面修改,並開展了此活動,應該說活動選材的靈感完全來源於學習,來源於書本。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初步學習用兩個聲部進行演唱歌曲。

2、在圖譜的幫助下演唱歌曲。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練聲。

“孩子們,讓我們先來亮一亮咱們的嗓子吧!”

學習歌曲。

1、欣賞教師範唱,瞭解歌曲與內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好聽嗎?”“這首歌曲比較輕快,非常的好聽。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圖。

2、再次欣賞教師範唱。

“再來仔細地聽一聽,聽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根據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圖譜,放於黑板。

擺放圖譜。

“誰來把這些圖譜根據歌曲擺一擺?”“擺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看圖完整演唱第一聲部,將歌詞與圖譜匹配。

“讓我們看着圖譜跟着老師輕輕地來唱一唱。”

三、練習兩個聲部。

1、討論、瞭解第二聲部演唱的位置。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小圖譜,爲了使歌曲更好聽,我們還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圖譜,放在哪兒呢?”

“不僅要唱大圖譜,還要唱小圖譜,小圖譜怎麼唱呢?”

2、教師唱第一聲部,並用體態提示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來試一試唱這首歌,你們唱大圖譜,我來唱小圖譜。”

3、將幼兒分成兩個聲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唱歌,一邊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和諧一致就好聽了。”

結束:“我們把這麼好聽的歌去唱給弟弟妹妹們聽聽吧!”

反思:

1、圖譜與歌曲的結合。

在活動前,我準備了背景圖、大圖譜以及小圖譜,活動中,我先利用大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一聲部,在用小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吸引、調動孩子來參與活動,並通過擺一擺、看一看,使孩子們從中理解了歌詞,記憶了歌曲。

2、動作與歌曲的結合。

由於孩子是初次嘗試演唱兩聲部的歌曲,對於第二聲部的切入,孩子們不能很好地把握節奏,所以在活動中我利用肢體動作來提示孩子,被分成兩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揮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動流程層層遞進,過渡流暢。

用《摘蘋果》的曲調來唱《摘草莓》練聲,從兩聲部練聲到學習新歌,再加入第二聲部,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過渡時,緊接練聲時的情景銜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來引出新歌,引出老師的範唱。在出示大圖譜時,由於每張大圖譜上有兩句歌詞,所以範唱完讓孩子說,當孩子說出一句的時候,我會追問與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風輕輕吹,還有什麼在飛?”“什麼在風中飄香味?”“一顆顆紅草莓好象什麼?唱了幾次?”等等語句組織得很自然、流暢。

當然,“有完美的教案,沒有完美的課堂。”課堂是活的,總會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說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擺大圖譜的時間控制得再短一點,再緊湊一些,在請兩三個孩子擺完後,我就可以清唱來糾正孩子擺放的對錯與否。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中最後樂句的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2、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用指偶根據演唱內容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友好、真誠的情感。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演唱。

2、難點:唱好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找朋友》引題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吧!

1、幼兒隨音樂做遊戲《找朋友》,然後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採用幼兒熟悉的遊戲導入課題,爲學唱歌曲做好兩個準備:一是情緒上的準備,通過遊戲讓幼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去和好朋友一起活動。二是節拍及動作上的準備,《找朋友》和《一對好朋友》兩首歌曲都是2/4拍,同時歌詞和動作有些類似,比如"你好""再見"等等,這樣容易調動起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學習新知識。)

(二)欣賞歌曲

師:找到了好朋友真開心,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做些什麼呢?

1、幼兒兩兩自由交流。

(在這裏,給幼兒時間讓他們自由的交流,比如孩子們會說說悄悄話、拉拉勾、眨眨眼、拍拍手等等,充分給孩子交流的機會和自由。)

師:你們真是一對好朋友!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歌名就叫《一對好朋友》。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這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心裏是怎麼樣的?

3、再次完整傾聽樂曲。

(在此環節中,老師並沒有直接讓幼兒欣賞歌曲記憶歌詞,而是先給幼兒創設了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和好朋友充分交流,其實,孩子們的交流也正是歌裏唱到的,然後讓孩子們帶着同樣的體驗去欣賞歌曲,更能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情感。)

(三)學習歌曲

師:一對好朋友在幹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做一做。

1、老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2、隨伴奏音樂說歌詞。

3、隨伴奏音樂輕聲跟唱歌曲。

4、好朋友面對面一起演唱歌曲。

(本環節從朗誦歌詞到輕聲歌唱再到有感情的演唱,老師沒有過多的提示語言,而是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以幼兒的感受爲主,引導孩子逐步提高,既突破了難點,又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強調的:以幼兒爲主體。)

(四)表演歌曲

1、讓幼兒和好朋友隨音樂創編動作

2、請一對好朋友表演創編的動作

3、集體隨音樂表演歌曲

4、交換朋友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通過自由創編、分組表演、集體表演、交換朋友表演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可以更好的去交流,更好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五)談話

小結:和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讓我們和更多的好朋友一起來唱這首好聽的歌吧!

活動反思:

在歌曲《一對好朋友》這節音樂課中,我儘量根據二年級學生的 特點,在導入的時候讓學生欣賞了他們熟悉的歌曲《找朋友》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

引入到新課教學。在歌唱的過程中,抓住了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學生 掌握比較好, 附點四分音符和倚音的演唱都比較正確, 歌曲的表現性也不錯。

在歌曲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的德育,人和人之間要和睦相 處,人和動物也是好朋友,也要和睦相處。

一節課下來, 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 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 教師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礎樂理課要上得輕鬆, 學生也學得開心, 課堂還很活躍。 這節課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將某一特定的節奏或旋律 融到他們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動作組合之中, 孩子就特別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掌握的,但這對我們教師提出 更高的要求,對生活、對學生、對音樂學習規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養以及較高的教育教學技巧。

這堂課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比如, 在組織學生拍手爲歌曲伴奏 時,二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耳邊的音樂, 這樣容易造成節奏亂的局面, 課堂的紀律也很難把握, 以後要引導學 生多關注音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情節,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

2、初步學會合拍地做胖鴨走、瘦鴨走及做運動的動作。

3、感受音樂活動中帶來的快樂,知道肥胖會給人們的活動帶來不方便,我們應提倡合理飲食,運動健身。

活動準備:

音樂(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圖片(胖鴨、瘦鴨)運動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胖鴨圖片,幼兒觀察講述:誰來了?他長得怎麼樣?你怎麼看出它很胖?(用動作表示)

二、故事導入課題,探索A段動作。

1、教師講述唐老鴨的故事,重點講述肥胖給唐老鴨帶來不方便:上樓很吃力、小動物們笑話它、醫生告訴他肥胖會帶來很多疾病、跑步比賽得到倒數第一名。

2、探索胖鴨走路動作,個別模仿→教師→全體模仿。

3、合音樂節奏表演第一段動作。

三、探索B段動作

1、傾聽音樂,讓幼兒說說象在幹什麼?

2、引出運動主題,探索運動的方式和動作,教師用簡圖的方式記錄。

3、帶領幼兒按順序把運動動作喊節奏做一遍。

4、試着合音樂節奏做運動動作。(選擇有代表性的動作)

四、探索C段動作

1、出示瘦鴨圖,激發幼兒興趣。通過故事激發幼兒表演慾望,帶領幼兒探索瘦鴨走與胖鴨走動作的區別。

2、用故事情節引導幼兒做瘦鴨跑步動作。

3、隨音樂做瘦鴨奔跑動作。(注意提醒幼兒跑步時與別人共享空間)

五、完整表演

1、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感受節奏快慢的區別。

2、帶領幼兒根據設計的情節來合節奏表演動作。

注意讓幼兒在結束的地方擺造型表示慶祝跑步得第一的心情。

3、重複表演1-2次(幼兒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參與運動)。

六、教師"通過故事,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我們平時該怎樣做呢?"

1、注意飲食:少吃零食、多吃水果蔬菜,不挑食。

2、注意運動健身。

3、祝願每個孩子都是健康的、快樂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時學會自我控制,不大聲喊叫,體驗創編歌曲的快樂。

2.能憑藉記憶唱準歌詞,根據節奏創編說唱部分。

3.藉助圖譜理解歌詞。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圖片(冬瓜、茄子、四季豆、土豆、火腿腸、辣椒、胡蘿蔔、西蘭花)

活動流程:

1、談話導入:

你買過菜嗎?跟誰一起買的?買過什麼菜?

2、出示第1、2、7、8句的圖譜,教師指圖譜講述歌曲中的故事。

孫子和奶奶買了些什麼菜?

3、教師教唱歌曲。現在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

(1)、教師範唱歌曲。

孫子和奶奶買了哪些菜?(幼兒基本說出菜名)

(2)、教師邊出示圖譜邊總結幼兒的回答。

師:孫子和奶奶買了……...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歌曲中那一句是沒有曲子的?

(3)、教師再次範唱。

歌曲中那句是沒有曲子的?我們一起來念一念。(練習2遍)同時教師出示節奏譜。

4、幼兒學唱歌曲。

(1)、跟琴聲完整學唱2遍。(慢→快)

(2)、藏圖遊戲(2遍)藏圖2、圖3。.

5、歌曲仿編。

(1)、教師出示蔬菜圖片。

師:老師準備了許多蔬菜,我們把它們唱在歌裏吧。

(2)、幼兒集體選圖仿編。

(3)、幼兒相互仿編。

6、幼兒集體表演唱。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幫助幼兒記憶理解時,利用電腦這個生動的圖像幫助幼兒很快就記住了歌詞。並能大膽進行自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了歌曲中歡快的情緒。在改編歌詞時,幼兒也能進行簡單的改編歌詞。但幼兒很少去菜市場,對菜市場的很多菜並不是很熟悉,如果先在課前開展 “逛菜市”的遊戲活動,教學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麪人”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看過捏麪人,並見過一些麪人形象。

2、老爺爺捏麪人的PPT課件,圓舞板

3、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麪人圖片,記憶歌詞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藉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北京的老爺爺(出示圖片),我們向老爺爺打個招呼!這位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麪人。來!瞧瞧看(播放課件)教師:老爺爺帶來了好多面人,有什麼呀?(幼兒說)好多好多,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二)教師範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1、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捏了幾個小朋友特別喜歡的麪人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師徒四張圖片)

2、(出示圓舞板)師問:咱們來玩個遊戲,我問你答!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依次問答唐僧、沙和尚、孫悟空)

3、教師:捏的什麼呀?捏的什麼呀?請你們說,我幫你們打節奏,開始!(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

4、教師:捏麪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大家一起來聽一聽!(教師範唱)教師:你聽到什麼了?(幼兒說,教師出示對應圖片並學唱)

5、提問:這次請你們再仔細聽聽,特別是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的呢?(師再次範唱)師: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誰願意來試一下?(個別幼兒示範)

6、師示範邊唱邊做動作(最後一句),幼兒練習2遍。

教師:這首歌曲很特別,有唱、有說、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邊說邊指)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師幼互動)教師:因爲這個捏麪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就像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臉譜》一樣,我們再來試一試!(師幼互動)

(三)說唱表演

1、教師: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說說的部分,請說的部分的小朋友邊說邊做動作!(男女生互換)

2、教師指着圖片問:老爺爺捏的這些是哪個故事裏的人物?(幼兒說)是《西遊記》裏的人物,咱們來跟着音樂節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教師鼓勵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四)啓發幼兒創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故事。要不我們也來編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來,趕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個什麼故事好呢?(幼兒自主討論)

2、教師:剛纔老師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誰來說說看?(幼兒說)

3、教師: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了,要不我們來試着編一編這個故事,好不好?

4、教師:老師這兒找到了他們的麪人圖片(PPT),不過得請小朋友想想捏它們在做什麼動作好呢?我們要捏一個喜洋洋在幹什麼?誰能跟着節奏說說看,邊說邊做動作!(接着說美羊羊等)。

5、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教師:喜洋洋的故事是我們大家一起編的,那我們要記得很牢哦!來,咱們把他們編到老爺爺捏麪人的歌裏吧!(師生共同演唱創編好的歌曲)。

(五)活動結束

教師:今天老師爲你們感到高興,因爲你們不光能唱,還能編呀,我知道小朋友今天學了這首歌曲,肯定也想玩一玩捏麪人的遊戲,咱們有機會來嘗試一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綜述這首歌曲表現了玩蹺蹺板的情景,幼兒在學唱中體驗着玩蹺蹺板的快樂,加上幼兒對玩蹺蹺板的情景很熟悉,因此創編動作有一定的經驗基礎。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強弱變化,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

2、在創編表演動作的過程中,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重點難點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的感覺,並創編表演動作。

教具準備大鼓,音樂磁帶。

活動流程:

一、玩一上一下蹺起來並欣賞音樂。

1、請幼兒用動作來表演坐蹺蹺板。(兩個人面對面雙手拉緊,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翹起。

2、放錄音,幼兒邊聽音樂,邊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教師可以在強拍時擊鼓。

二、學習歌曲《蹺蹺板》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回憶歌曲的內容。

2、引導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來念歌詞,並在重拍處拍手或跺腳。教師在重拍處敲鼓配合。

3、聽歌曲搖動身體,每三拍搖動一次,幼兒也可以用身體的其他動作(手臂擺動、雙腳移動等)感受三拍子的變化。

4、輕聲跟唱歌曲幾遍。邊唱邊搖動身體。

三、翹呀,翹呀,蹺蹺板。

1、幼兒自由結伴創編表演動作。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動作。說說怎樣才能玩得更和諧?

3、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唱出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4、幼兒兩兩結伴邊唱邊做玩蹺蹺板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瞭解歌詞。

2.初步學唱《禮貌歌》,在教師動作的暗示下唱準弱起節奏和附點音符。

3.知道相互寬容會給大家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1.平時經常使用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係”。

2. 錄音機、錄音磁帶《禮貌歌》。

活動過程:

(一)在音樂《好孩子有禮貌》的伴奏下,幼兒隨音樂按節拍進入活動室。說一說,平時常用的禮貌用語。

教師: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孩子,你都會說哪些禮貌用語呢? (對不起、沒關係、請、謝謝、您好)教師:昨天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很想把這件壞事變成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樣做纔好,我唱給你們聽一聽,你們大家來幫助我,好嗎?

(二)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瞭解《禮貌歌》的歌詞內容。

1.幼兒傾聽教師稍慢的範唱歌曲前半段(從開頭至“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瞭解歌詞內容。

2.教師再一次範唱歌曲前半段,重點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這句之前的部分歌詞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我”解決這件“不愉快地事情”。可以從“你---潑水的人”、“我---被水潑到的人”兩方分別討論:怎樣做才能讓大家都高興起來?

4.教師範唱歌曲的後半段。

(1)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2)教師幫助理解音樂的情節,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

(4)結伴表演唱:幼兒兩兩結伴,邊表演邊唱歌。

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裏是不是也是這樣說的。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遷移記憶策略。

1.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較慢的)整首學唱《禮貌歌》。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記憶的策略,記憶歌詞。

教師:歌詞這麼長,你們在唱的時候覺得困難嗎?假如我們不能很快的記住,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們記住這些歌詞呢?

3.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記憶歌詞的經驗。

教師: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記憶歌詞的方法?

上次我們學歌曲時,老師出示了一張圖,我們用的是看圖學歌的方法;還有一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根據每句歌詞的內容編了許多動作,然後在動作的幫助下記住了一首歌詞很長的歌,那麼我們這次學《禮貌歌》可以選用什麼方法呢?(假如幼兒原有經驗中沒有記憶策略,建議教師可以選用動作記憶法和幼兒共同創編動作演唱歌曲,之後引導幼兒反思:是什麼方法幫助我們很快記住了這首較長的歌曲呢?)4.幫助幼兒明確在此活動中,可以重點運用“動作記憶法”來熟悉理解歌詞。

5.教師和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6.教師嘗試逐步減少對幼兒的幫助,不帶唱,或只唱幼兒有困難的部分內容,讓幼兒儘快學會這首歌曲。

(四)幼兒結伴表演,感受相互寬容帶來的快樂。

1.幼兒散點站位,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歌曲中的兩個角色,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反思此時大家心情愉悅的原因,體驗寬容帶來的樂趣。

教師:剛纔我們還因爲被人將水潑到鞋上這件事不高興,爲什麼現在你很開心呢?

活動延伸:

1.這首歌曲旋律富有濃郁的新疆民族特色,在幼兒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與音樂性質更加和諧的新疆民族舞蹈的動作,邊唱歌邊表演,從而更好的體驗和表現音樂。

2.環境創設:引導幼兒探索生活中的文明行爲,然後教師和幼兒共同設計,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製作成小標記,粘貼在活動室的適當地方,以提示大家更好的做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3.以本次活動爲契機,向家長宣傳“寬容與理解”的積極意義,以便在今後幼兒遇到問題時,成人能夠以“寬容與理解”的心態,鼓勵、支持幼兒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4.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回憶自己日常看到過的文明禮貌行爲,用紙、筆來進行表現。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春天氣候和樹木、花草的變化,初步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感受春天的美。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協作的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外出感受春天的變化;歌曲磁帶《春天來了》。

2、大背景紙一張;剪好的春天各種景色的小圖片若干(太陽、雲朵、燕子、布穀鳥、小草、各色花兒,柳樹葉兒,迎春花、蝴蝶、蜜蜂)。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有什麼變化?春天的美體現在哪些地方?

2、欣賞歌曲《春天來了》並討論:歌曲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3、把春天搬到畫面上:教師在背景紙上示範貼出太陽、雲朵和小燕子;幼兒自選並說出所喜愛的景色圖片,粘貼到背景紙上。

4、全體幼兒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大膽評價。

5、和小朋友們一起將作品貼到走廊的牆面上裝飾環境。

效果分析:孩子們此時已不象以前那樣畏手畏腳,在討論時大膽發言,在自選圖片時也是積極主動,有的一下子選出好幾張小卡片,都爭着下來帖到背景紙上。當欣賞自己的作品討論春天的美麗時,有的孩子一口氣說出好多春天的美景。大多數孩子都會說出“我喜歡春天的------”孩子的作品貼到了活動室外面的走廊上,在家長來接孩子離園時,有的孩子自豪地告訴自己的家長:“快來看,這是我貼的春天的花兒!”------在親子同樂的笑聲中,我們完成了所選課題的任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數高樓》是一首一段體的分節歌曲,其音樂流暢、動聽、節奏鮮明,具有動作性和故事性,富有情趣,音樂歡快、幽默,深受幼兒喜歡。

我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首先帶領幼兒伴隨着歌曲的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讓幼兒通過律動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第二設計了既有靜聽也有動態的充滿趣味性的學唱歌曲的活動環節:讓幼兒觀察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麼遊戲,並用體現歌曲節奏的說兒歌方式熟悉歌曲主要的節奏脈絡。進而引出哩哩哩哩,恰恰恰的旋律和節奏,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緒以及節奏的變化,爲後面學習歌曲做好鋪墊;這首歌曲中多處出現襯詞,又有附點音符,幼兒在學唱上有一定難度,我用紅燈和小尾巴這樣的形容詞來幫助幼兒分解知識點,學唱歌曲便是水到渠成了。

第三在《數高樓》的音樂中,啓發幼兒合作並創造性的玩搭高樓的遊戲,用演唱與合作表演的完美結合幫助幼兒鞏固歌曲,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表演的樂趣。

第四是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歌詞,藉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最後隨着《恰恰恰》的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並結束本次活動。

理論依據:

歌唱是音樂教學中感受、體驗審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國音樂理論家舒巴爾特指出:“人聲是自然地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聲音,只是這個原音的遙遠的回聲。人的喉嚨是創造的第一個最純潔的,最卓越的樂器。”歌唱可以使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養他們的樂感和美感,可以豐富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可以終生保持他們對音樂的熱忱。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着,幼兒對於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抽象概念,是較難理解的,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音樂融入到日常生活和遊戲當中去,同時在音樂教學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藉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出來,實現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

《綱要》中指出:激發興趣需要貫穿於藝術活動的始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因而在教學活動中,我努力營造一個輕鬆、愉快、自由的活動氛圍,爲幼兒搭建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通過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體現遊戲是孩子基本活動的特點,這樣幼兒的學習慾望和興趣纔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實施策略:

爲提高幼兒對歌曲的的理解和表現力,我採用了突破重點難點的節奏圖譜以及對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方式爲教學策略,整個活動,我注重強調讓幼兒主動的學習,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通過團體的情感互動,激發孩子的表現慾望。

教法:圖譜教學法、情境創設法、視聽結合法等;

學法:練習法、比較法、遊戲法等。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高樓。

2、激發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3、以說唱結合的形式體驗歌唱的快樂,並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唸白部分。

活動準備:

課件,鋼琴。

活動重點:

學會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歌詞內容。

活動難點:

附點音符和空拍的節奏掌握

活動過程:

1、伴隨着歌曲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2、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感知並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學習歌曲中的附點和空拍的節奏。

你們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麼遊戲呢?

想不想和他們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一首好聽的歌,剛纔你們聽到我唱了嗎? 她們怎麼唱的呢?你們聽這兩句一樣嗎?小朋友們看,這個和前面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多了一個小點點,這個小點點後面要說的很短,就像是個小尾巴,我們來試試。這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的,這個紅點點就好像是紅燈,紅燈亮了要怎樣?對停一停,那我們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變化來表現高樓,看,小弟弟小妹妹發現了什麼?(出示高樓大廈的圖片)

你會用身體搭一座高樓嗎?啓發幼兒隨着音樂嘗試用身體來表現樓樓房,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的節奏及旋律。

(3)引導幼兒學說唸白部分的節奏。

臧老師也搭了一座樓房,小朋友數數看,老師搭得樓房有幾層?這是我們諸城小學的教學樓,我們一起數數是不是有五層好吧。按照節奏數樓

(4)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進行前示範,用優美的聲音、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啓發幼兒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樂曲中的襯詞,引導幼兒唱襯詞的時候,聲音要象小皮球一樣跳起來。

用對唱的形式讓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演唱歌曲。

3、鼓勵幼兒一起合作表演歌曲。引導幼兒用身體來搭高樓,用歌聲來數高樓,讓幼兒在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時,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是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歌詞,藉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美麗的夏天來了,臧老師看到好多的的鮮花都開放了,我就想來數數到底有多花?好聽嗎?你們想不想也來編一首歌曲呢,那我們到院子裏看看有什麼美麗的景色,也來編一首好聽的歌曲,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

5、隨着《恰恰恰》的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再次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並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大班音樂教案《會變魔術的繩子》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藉助繩子大膽想象,能與同伴合作創編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體驗繩子帶來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會變魔術的繩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藉助繩子大膽想象,能與同伴合作創編歌詞。

3、體驗繩子帶來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圖譜一套;

2.幼兒創作圖譜若干;

3.人手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根繩子,就在你們的椅子底下,請把它拿出來,你們喜歡嗎?

(二)學習歌曲。

1.簡單瞭解繩子的特徵。

(1)幼兒觀察:繩子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長短、粗細、手感等方面觀察。

師:看一看,你手裏的繩子是什麼樣子的?

師:你還看到繩子是什麼樣子的呢?

師:對,繩子細細長長的象什麼呀?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呀,那細細長長的繩子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呢?

師:對,摸上去有些粗糙。

(2)小結:這細細長長的繩子它還會變魔術呢。

(3)教師簡單示範用繩子變出蝴蝶。老師用繩子變出了什麼?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鼓勵幼兒用繩子去擺一擺,變一變,說一說。

2.幼兒操作:用繩子變魔術。

你用繩子變出了什麼?教師用圖記錄幼兒變出的圖形,如小魚、山、池塘等。

師:你用繩子變出了什麼?

3.教師示範演唱歌曲,介紹歌曲名字《會變魔術的繩子》。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用繩子變成了這麼多的東西,真有趣呀,老師還想把你們變魔術的事情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

(1)教師從幼兒變出的圖形中任意選擇出兩幅圖進行歌曲創編活動。

我把變出的蝴蝶和小魚編進歌曲裏去,歌曲的名字就叫做"會變魔術的繩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示範演唱。如: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麼神奇。變出蝴蝶多麼有趣,變出小魚多麼有趣。多麼有趣,啊哩羅。

4.教師再次示範演唱歌曲。

師:你聽到了哪些好聽的話?

師:你聽到了一句完整的話,你的小耳朵真靈。

師:你知道什麼是阿里囉嗎?表示什麼意思呢?

師:是呀,高興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喊一聲:阿里囉。教師帶領幼兒學一學阿里囉。

師:對,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小小繩子的歌曲。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並結合圖譜整理歌詞。

5.結合圖譜,集體練唱歌曲。

(1)教師指圖帶領幼兒一起演唱。

(2)提醒幼兒聽好音樂節奏,有表情地再次演唱。

6.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1)師出示波浪線:這是什麼符號?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師:你知道波浪線表示什麼意思嗎?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呢?

師:你說的很好。什麼樣的聲音纔是溫柔連貫的呢?演唱時速度應該怎樣?音量呢?

師:那就讓我們用溫柔連貫的聲音,用慢一些的速度來唱一唱。教師帶領幼兒嘗試用溫柔連貫的聲音演唱"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麼神奇"這一句。

師:繩子變出了蝴蝶和小魚,你們開心嗎?那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呢?

(2)師出示曲折線:這是什麼符號?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師:你的想象力很豐富,它是曲折線。那表示演唱的速度、音量應該怎樣呢?

師:那就讓我們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唱一唱。教師帶領幼兒嘗試用活潑、歡快的聲音練習"變出蝴蝶多麼有趣,變出小魚多麼有趣"這一句。

(3)教師帶領幼兒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7.嘗試用對唱的方法練唱歌曲。

師生對唱:教師和幼兒分句對唱

師:你們想不想和老師合作啊?那老師先唱粉紅色部分,你們唱藍色部分,黃色部分大家一起唱。(交換)

(三)創編歌曲。

1.出示幼兒操作圖譜和卡片,提出創編要求。

師:剛纔我們小朋友用繩子不僅變出了蝴蝶、小魚,還變出了其他有趣的東西,你們想把你們變出的東西編進歌曲裏去嗎?

師(出示幼兒操作圖譜和卡片)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小卡片和歌譜,這張歌譜需要兩個人合作完成,請你把剛纔用繩子變出的東西用簡單的線條畫在小卡片上,然後插進歌譜,和好朋友一起跟着音樂唱一唱。

3.幼兒合作創編歌曲。

4.個別小組展示。

師:他們用繩子變出了什麼?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吧。

幼: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麼神奇。變出太陽多麼有趣,變出白雲多麼有趣。多麼有趣,啊哩羅。

師:他們編的歌曲真好聽,讓我們爲他們鼓掌。有誰和他們編的歌曲不一樣呢?

幼: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麼神奇。變出小蛇多麼有趣,變出小樹多麼有趣。多麼有趣,啊哩羅。

5.師:帶着你們的歌譜唱給客人老師聽吧。

(四)結束活動

師:我們拿着歌譜去唱給樓下的弟弟妹妹聽吧。

附內容:《會變魔術的繩子》

歌詞(歌曲旋律同"柳樹姑娘")

小小繩子,細細長長,

會變魔術,多麼神奇。

變出蝴蝶多麼有趣,

變出小魚多麼有趣。

多麼有趣,啊哩羅。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在於鼓勵孩子探索繩子的不同玩???,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應該以孩子們自己探索爲主,老師灌輸爲輔。教師展示新玩法的時候也可以讓幼兒仔細觀察並且以此爲基礎想出更多的玩法。要突出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從而提高幼兒體育學習能力。

小百科:繩子的出現最早可以上溯到數萬年前。在人類開始有最簡單的工具的時候,他們便會用草或細小的樹枝絞合搓捻成繩子了。人們用它捆野獸、縛牢茅草屋、做腰帶繫住草裙……再後,出現了“結繩記事”,用繩子結出大小的疙瘩記錄事件。那是文字誕生前,人們的記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