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5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5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彩色的美。

2. 學習用各種大小的圓圈的做法。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感知顏色的美麗,認識並記住自己喜歡的顏色。

活動準備

1. 掛圖,幼兒用書

2. 油畫棒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出活動內容。

老師:小兔子家門口修了一條小路,由於工人叔叔忙還沒來得及給小路鋪石子.小兔子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爲小路鋪上彩色的小石子。

2. 教師畫出:油畫棒示範畫

(1) 老師:請小朋友們拿上不同色彩的油畫棒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夾畫。

(2) 提醒幼兒要把不同顏色的“石子”搭配起來讓小路更漂亮.畫的路面不能留太大的空隙要把路都畫完。

3. 展示幼兒作品

(1)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2) 以小兔子的口吻向幼兒表示感謝。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孩子們不太會畫圓圈,而且畫的也不太密,色彩方面他們表現得很好,以後應該多在此方面加強他們的訓練。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比較流暢的線條表現海豚的不同姿態。

2、瞭解海豚的本領,喜歡海豚。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海豚PPT、海豚圖片、大的海報背景、淡藍色的色紙、炫彩棒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價值取向:用海豚求助的情景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師:最近海豚明星有一件很着急的事,表演就要開始了,小朋友們卻還不知道,沒有觀衆,我們幫它想個辦法吧!

二、觀察體驗

(價值取向:通過觀察海豚表演的圖片,發現海豚的不同姿態)

1、海豚長什麼樣?

小結:身體像月芽、尾巴像橢圓,魚鰭像三角,小海豚真可愛,大家都喜歡。

2、它會表演什麼節目?(圖片展示,學一學感受肢體動作)

小結:小海豚,水裏遊,表演節目真是逗!頂氣球,拋綵球,骨碌骨碌翻筋斗;鑽火圈、躥得快,聰明伶俐真可愛。

3、看看海豚身體姿態有什麼不同?(用符號、手來感受動態)

小結:原來,身體、尾巴和嘴巴的方向變一變,海豚就能表演不一樣的節目了。

三、繪畫表現

(價值取向:用比較流暢的線條自由表現海豚的不同姿態)

1、自由想象表現海豚不同的節目。

2、孩子畫好後將作品貼在大大的海報上。

四、交流分享

(價值取向:樂意用較完整的語言來介紹自己的作品,瞭解海豚的`本領,喜歡海豚。)

1、看看海報,爲大家介紹海豚在表演什麼節目。

2、延伸: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更多海豚、海獅表演的視頻。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看相關圖片,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並嘗試描述畫中的內容。

2、體驗與朋友一起作畫的樂趣。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重點:

嘗試描述自己畫中的內容。

活動難點:

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

活動準備:

PPT,記號筆,花園情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小花園》,讓幼兒通過觀察,感知小花園裏各類形態方面各異的特徵。

1、師:這是什麼地方?裏面都有誰?它是什麼顏色的?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裏面都有小花、小草、小樹、小蝌蚪......

2、鼓勵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師:小花園裏有這麼多東西,你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師:小花園裏有這麼多好看、好玩的東西,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那你們的好朋友是誰?

環節小結:讓幼兒對小花園產生興趣,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幼兒能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

二、幼兒創作,教師觀察。

1、邀請小朋友一起來作畫師:小花園那麼美,我們也來畫一畫好嗎?

2、鼓勵幼兒畫上自己喜歡的小花園。

環節小結: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美術帶來的快樂。

三、欣賞幼兒作畫的內容。

共同體驗分享作畫的內容,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中的內容。

環節小結:鼓勵孩子把自己所畫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從孩子的作品中瞭解到孩子的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發展情況。

教學反思:

一節活動,不在於教師如何的精彩,而在於孩子在學中的快樂。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記得“幼兒纔是活動的主體”,儘量給予孩子們相對自由的想象與表達空間,讓大家動手、動腦、動口,充分調動其感官與肢體,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活動中來,自主自覺地完成教育目標。從整體上來看,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體驗到大家合作的快樂感。但是有些環節出現了一些小的疏忽,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對同類物體進行長短比較,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2、能夠比較和區別物體的長短。

3、學習用並置的方法區別物體的長短。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比較概念

2、長短不同物品、幼兒學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小朋友,老師這裏有兩根魔棒,你能看出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二、展開

1、通過操作,學習並置比較法。

教師出示長短不同的物品,讓幼兒觀察並說出物品的名稱、顏色、哪個物品長?哪個物品短?

2、用什麼方法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呢?

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比出來的?

小結:用並置比較的方法比較長短。與幼兒一起朗誦教師總結的兒歌,邊說邊操作。

兩個朋友比長短,

先躺下,左對齊;

眼睛向着右邊看,

就能比出長和短。

3、趣味練習:比較長短

觀察圖片,比較相同物體的長短。

請幼兒看看圖片哪支鉛筆長?哪支鉛筆短?並在最長的鉛筆下面的圓圈裏圖上紅色,

在短的鉛筆下面的圓圈裏圖上藍色。

4、分組操作,鞏固方法。

請幼兒在小筐裏分別拿出不同的物體進行比較,相鄰兩名幼兒相互交流,教師進行巡迴指導,重點指導掌握不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後,讓幼兒通過尋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學習比較長短,形成長於短的體驗。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橡皮泥的變化特性印出不同的花。

2、鞏固幼兒畫短直線的技能。

3、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橡皮泥人手一塊,每組調好的各色顏料、繪畫紙、棉花棒、擦手毛巾若干。

2、幼兒已有運用橡皮泥製作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用橡皮泥印花,引起幼兒興趣。

1、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

(教師邊講邊把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蘸了顏料在白紙上印花,如圓形花、橢圓形花,

每印一次,就變一下形狀)

2、這些花還有莖的葉子呢。

(邊講邊用棉花棒蘸顏料畫出莖和葉)

3、你們覺得這些花漂亮嗎?剛纔老師是請誰幫忙變出這些花的?

(幼兒說出橡皮泥的名稱)

4、你們覺得這些花一樣嗎?

(引導幼兒說出花的顏色、形狀)

5、爲什麼一塊橡皮泥印出了這麼多大小、形狀不一樣的花呢?

(引導幼兒找出原因:因爲老師印完一朵花就重新捏橡皮泥,變化它的大小、形狀)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印花的快樂。

1、你們想不想也來把橡皮泥變一變,印出漂亮的花呀?

2、提出要求:

(1)選喜歡的各種各樣的顏料,不要蘸太多,要讓多的顏料滴掉些再輕輕印出。(示範一次)

(2)用棉花棒添畫莖和葉。

(3)注意衛生,如手上髒了用毛巾擦。

3、指導幼兒印花,提醒幼兒掌握橡皮泥的變化,印的時候輕輕的按下。

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嘗試,啓發能力強的幼兒把畫打扮得過且過更漂亮。

三、講評,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快樂。

小朋友的橡皮泥變的真好,你們的小手也越變越能幹了。看到這麼多漂亮的花,你們心裏怎麼樣?

再評評看,誰的橡皮泥印出的花最漂亮?花蝴蝶也被吸引過來了,我們一起去和花蝴蝶到花園裏玩吧!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而後教師總結)

活動延伸

將橡皮泥放在活動區,鼓勵幼兒捏捏、團團、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