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錦集9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錦集9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幸福的我們》輕快活潑的風格,體會歌詞中所蘊含的幸福感。

2、嘗試運用歌唱、節奏遊戲、舞蹈等方式表達對幸福的理解。

3、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感受表達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幸福的我們》。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讓幼兒初步體會幸福

由幸福寶寶的到來讓幼兒討論什麼是幸福。

二、欣賞歌曲《幸福的臉》,理解歌曲表達的含義

1、先欣賞A段,讓幼兒說說幸福是什麼。

2、欣賞B段音樂,讓幼兒理解歌曲中其他幸福的事情。

3、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中蘊含的幸福感。

三、玩拍手遊戲,讓幼兒體驗歌曲溫馨的氛圍。

教師先介紹遊戲規則,而後兩名教師一起玩拍手遊戲,激發幼兒玩的興趣。

四、幼兒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對幸福的理解

讓幼兒說說幸福的時候跳出來的舞蹈會是什麼樣,叫個別幼兒上來做

五、欣賞手語表演《幸福的臉》,體會不一樣的幸福

由聾啞兒童引出手語表演,教育幼兒體會聾啞兒童的堅強與幸福。要向他們一樣讓大家能看到你幸福快樂的笑臉。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幸福的我們》是一節歌曲欣賞活動,歌詞理解是這次活動的重點,因爲歌詞是樂曲的靈魂,是用於表現歌曲情感的直白,所以對於不認識多少字的大班幼兒來講有一定難度,在這裏教師製作了動畫課件,既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又降低了理解難度,同時爲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畫面,很容易吸引幼兒注意力,便於幼兒理解接受,按照歌曲的歌詞意思進行分段欣賞,A段讓幼兒欣賞什麼是幸福?別人眼中的幸福。同時在欣賞之餘,我還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認爲的幸福。B段音樂是幸福的事情,幼兒在心上的同時也說出來自己心中幸福的事情。這樣將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培養了幼兒對生活的熱愛。接下來幼兒用自編的動作來表現幸福的理解,將幸福生活化,更適合幼兒的經驗。最後用聾啞兒童的表演將活動的意義更放寬放大,讓幼兒從聾啞兒童的快樂和幸福中感受生活的美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堅強,努力。幼兒通過看、說、做來體驗、感受音樂的輕快活潑,讓幼兒更準確地表現音樂性質的不同,同時對幼兒情感方面也做了很好的教育。

整個過程循序漸進,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感受——理解——體驗——表現”的教育規律,循序漸進、動靜交替,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爲今後工作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於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我園五十年大慶中由戰士雜技團表演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看舞獅。回班後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爲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並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並分別在A、B兩段中表現出來。

2、啓發幼兒配合樂曲自由表現獅子的神態和動作,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

3、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關於舞獅子的影碟,錄音帶《舞獅子》。

2、與幼兒人數相當的獅子頭飾、手偶獅子、繡球各一個,圖片獅子、繡球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律動《獅王進行曲》進場。

(1)引導幼兒模仿獅子威風凜凜的神態以及走路的姿勢。

(2)師:“獅子作爲百獸之王,本領可大了。我想聽聽小獅子們都有些什麼本領?”啓發幼兒回憶園慶舞獅的情景。

2、欣賞影碟《舞獅子》。

(1)師:“原來獅子還有會跳獅子舞,玩繡球來慶祝節日的本領呢。從前,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用舞獅子來慶祝節日,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快樂。”

(2)播放影碟,啓發幼兒仔細觀察獅子的動作和神態。

3、學習遊戲《舞獅子》。

(1)熟悉遊戲音樂。 ①操縱獅子手偶和繡球,啓發幼兒回憶影碟內容,並配放《舞獅子》音樂。

②引導幼兒瞭解樂曲AB結構,並分別用獅子及繡球圖片表示。

③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並觀察教師操縱手偶進行表演。啓發幼兒創編A段獅子的動作及神情。

①播放A段音樂,引導幼兒隨音樂表演,鼓勵他們自由發揮。

②師:“獅子是怎麼隨着音樂跳舞的?請小獅子們一起來表演吧!”引導幼兒隨音樂搖頭、擺尾、抖動、跳躍,充分給予幼兒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氛圍。創編B段獅子舞。

①教師隨着音樂講述小故事:小獅子們正在玩耍,突然飛來一隻漂亮的繡球,小獅子們可喜歡了,都搶着要玩,結果搶來搶去誰也玩不成。於是大家決定一起玩,輪流玩,大夥玩得真開心。

②教師舞繡球,引導幼兒跟着繡球一起做動作。

③啓發碎步小跑、搶奪繡球、躲閃、跳起來撲繡球等,鼓勵他們發揮想象,豐富動作。

(4)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提醒幼兒在A、B兩段做不同動作。 (5)完整遊戲,逐步減少提示。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作爲中國民間藝術系列教育活動之一,配以其它民間藝術形式逐步進行。附教材:舞獅子1=C 2/4(1 22 2 2 ∣ 1 6 5 ∣ 3 32 1 2 ∣ 1 -)∣A 1 22 2 2 ∣ 1 2 1∣ 1 22 2 2 ∣ 1 2 1∣ 1 22 2 2 ∣ 1 2 1∣ 6 61 5 3 ∣ 2 - ∣ 2 3 5 26∣ 5 6 1∣ 5 25 6 ∣5 26 5 61∣ 5 32 1 2 ∣ 1 1 ‖ 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少兒民族舞蹈音樂》

小百科:獅子(學名:Panthera leo;英文名:Lion):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瞭解歌詞。

2.初步學唱《禮貌歌》,在教師動作的暗示下唱準弱起節奏和附點音符。

3.知道相互寬容會給大家帶來快樂。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平時經常使用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係”。

2. 錄音機、錄音磁帶《禮貌歌》。

活動過程:

(一)在音樂《好孩子有禮貌》的伴奏下,幼兒隨音樂按節拍進入活動室。說一說,平時常用的禮貌用語。

教師: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孩子,你都會說哪些禮貌用語呢? (對不起、沒關係、請、謝謝、您好)教師:昨天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很想把這件壞事變成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樣做纔好,我唱給你們聽一聽,你們大家來幫助我,好嗎?

(二)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瞭解《禮貌歌》的歌詞內容。

1.幼兒傾聽教師稍慢的範唱歌曲前半段(從開頭至“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瞭解歌詞內容。

2.教師再一次範唱歌曲前半段,重點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這句之前的部分歌詞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我”解決這件“不愉快地事情”。可以從“你---潑水的人”、“我---被水潑到的人”兩方分別討論:怎樣做才能讓大家都高興起來?

4.教師範唱歌曲的後半段。

(1)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2)教師幫助理解音樂的情節,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

(4)結伴表演唱:幼兒兩兩結伴,邊表演邊唱歌。

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裏是不是也是這樣說的。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遷移記憶策略。

1.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較慢的)整首學唱《禮貌歌》。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記憶的策略,記憶歌詞。

教師:歌詞這麼長,你們在唱的時候覺得困難嗎?假如我們不能很快的記住,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們記住這些歌詞呢?

3.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記憶歌詞的經驗。

教師: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記憶歌詞的方法?

上次我們學歌曲時,老師出示了一張圖,我們用的是看圖學歌的方法;還有一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根據每句歌詞的內容編了許多動作,然後在動作的幫助下記住了一首歌詞很長的歌,那麼我們這次學《禮貌歌》可以選用什麼方法呢?(假如幼兒原有經驗中沒有記憶策略,建議教師可以選用動作記憶法和幼兒共同創編動作演唱歌曲,之後引導幼兒反思:是什麼方法幫助我們很快記住了這首較長的歌曲呢?)4.幫助幼兒明確在此活動中,可以重點運用“動作記憶法”來熟悉理解歌詞。

5.教師和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6.教師嘗試逐步減少對幼兒的幫助,不帶唱,或只唱幼兒有困難的部分內容,讓幼兒儘快學會這首歌曲。

(四)幼兒結伴表演,感受相互寬容帶來的快樂。

1.幼兒散點站位,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歌曲中的兩個角色,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反思此時大家心情愉悅的原因,體驗寬容帶來的樂趣。

教師:剛纔我們還因爲被人將水潑到鞋上這件事不高興,爲什麼現在你很開心呢?

活動延伸:

1.這首歌曲旋律富有濃郁的新疆民族特色,在幼兒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與音樂性質更加和諧的新疆民族舞蹈的動作,唱歌邊表演,從而更好的體驗和表現音樂。

2.環境創設:引導幼兒探索生活中的文明行爲,然後教師和幼兒共同設計,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製作成小標記,粘貼在活動室的適當地方,以提示大家更好的做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3.以本次活動爲契機,向家長宣傳“寬容與理解”的積極意義,以便在今後幼兒遇到問題時,成人能夠以“寬容與理解”的心態,鼓勵、支持幼兒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4.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回憶自己日常看到過的文明禮貌行爲,用紙、筆來進行表現。

活動反思:

這首歌曲的節奏型較爲複雜、變化較多,特別是弱起節拍,幼兒難得接觸,不容易掌握。我一開始以“我昨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談話導入,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範唱歌曲請幼兒回答歌曲中相應的內容來熟悉歌詞,根據幼兒回答我及時畫出簡圖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有了簡圖,幼兒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詞,但幼兒在掌握附點音符時還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從你門前過”的最後一個字“過”和後面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潑”中的“你”總銜接不上。在學習第二段歌詞時,我讓幼兒說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兒想出的辦法不是太多,我還是採用了簡圖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間一句對不起的話的內容掌握的不好,可能與我在之前提問的時候有關。我反思這一環節的失敗,可能在我讓孩子熟悉這裏的歌詞的時候只問了互相生氣了應該怎樣再和好?沒有深入引導。於是我換了種教學方法,讓幼兒思考:道歉的時候說了一句什麼話?後來幼兒對這句歌詞的掌握比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這個歌詞,總是唱得很響。爲了讓孩子能儘快學會歌曲,我在活動當中加插了節奏型的學習環節,帶領幼兒學打歌曲中出現的節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詞,一邊打節奏一邊唱。這樣,孩子們既能掌握歌曲的節奏,又能熟悉歌詞,真是一舉兩得。

整節活動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較高,聲音都很宏亮。通過這節活動幼兒不僅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幼兒也學會了相互之間的寬容,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春夏秋冬伴我成長(歌曲)活動要求:

1、初步體驗一年中四季顯着的特點,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漸長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變化(歡快與抒情),有跟唱歌曲的願望。

活動準備:

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磁帶等一、 複習歌曲:我怎樣才能長大1、一個人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下,不怕困難,努力學習,走過春夏秋冬,就會漸漸長大。

重點引導:

用哼鳴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初步學習輪唱歌曲後半段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長大(一) 熟悉旋律1、介紹音樂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長。欣賞旋律在每一個季節,小朋友在幹些什麼?

2、 出示四張小路(四季的小路),請幼兒根據顏色判斷是什麼季節?

你怎麼知道是這個季節?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夏天是火熱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冬天是冰冷的季節。

你喜歡哪個季節?爲什麼?

簡單討論:在每個季節可以做些什麼?

3、 在音樂的伴隨下,教師變換順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請幼兒來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四季中孩子們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現第二遍時,引導幼兒結伴表現4、 音樂的變化:前面是歡快的,後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變化。

(二) 瞭解歌曲內容1、 有個孩子歌唱讓他長大的四季,讓我們聽聽他經歷的是怎樣的四季?每個季節是怎樣伴隨他成長?(範唱歌曲)你聽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樣的?(解決四季象什麼)2、 每個季節給他帶來了什麼?(再次聽賞,結合畫面)理解:歡暢(開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麼?

秋天你聞到了什麼?

3、 師生對對碰——教師說季節的特徵,幼兒將帶來的東西(注意兩個節奏:後16分、小附點)(第二遍時相反)4、 跟唱歌曲着重引導:唱清歌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說、唱、表演等遊戲形式,表現歌曲中的小菜園。(重點)

2、幼兒通過討論交流,能大膽創編第二段歌詞。(難點)

3、幼兒喜歡、樂於參與音樂遊戲,感受創編的快樂。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菜園》ppt;黑板;鋼琴;兔子玩偶一個;小兔子頭飾師幼每人各一個;青菜、蘿蔔、蘑菇、毛豆頭飾各一個;事先安排大班5個小朋友幫助活動。

2、經驗準備: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小兔子喜歡吃什麼?小兔子是怎樣吃東西的?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談話,幼兒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要去小菜園了,我們要不要和它一起去啊?

2、分發小兔子頭飾,出示小兔子玩偶。

小兔子:“今天天氣真好,咕嚕嚕,肚子餓了,我要去我的小菜園逛逛,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3、師:哇,有這麼多好吃的呀,我們和小兔子一起去吧。

二、教師創設情境,幼兒在情境中學習歌曲。

1、出示ppt,播放青菜、蘿蔔、蘑菇、毛豆的圖片,一邊預習歌詞。

2、請上帶着小兔子頭飾的大班小朋友隨教師表演情景。

3、師:小兔子跑跑跳跳的來到小菜園(引導孩子跟念歌詞:小兔子跑跑,小兔子跳跳,跑跑跑,跳跳跳,來到小菜園),我們一起來說,讓小兔子趕快去小菜園好不好?

4、師:小兔子看見了什麼?(青菜、蘿蔔、蘑菇、毛豆)它剛剛肚子餓了對不對,小朋友,你肚子餓了的時候是怎麼吃東西的?(引導孩子模擬大口的吃東西,發出"啊嗚啊嗚"的聲音)

5、教師彈鋼琴演唱歌曲,請大班小朋友表演情景,幼兒小聲跟唱。

三、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大膽創編第二段歌詞。

1、師:哎呀怎麼辦,小兔子不小心把小菜園的蔬菜都吃光了,以後就不能吃了,小朋友你們幫小白兔想想辦法好不好?

2、引導幼兒說出種上吃掉的蔬菜。

3、教師彈鋼琴和幼兒一起回憶第一段歌詞,大班小朋友表演情景。

4、幼兒創編第二段歌詞,教師彈琴,幼兒演唱第二段歌詞。

5、師:小朋友你們真棒,看,你們種下的青菜、蘿蔔、蘑菇、毛豆都長高了,我們又可以吃了,哪隻小兔子想去吃?(請幾位幼兒上臺表演唱)

6、師:小兔子們真棒,你們吃完後都知道再種上,蔬菜又長出來了,我們一起去小菜園吃跑肚子吧。

7、教師播放ppt,教師組織幼兒離開座位,播放音頻,幼兒一邊表演,一邊演唱歌曲四、課後延伸:

師:小兔子把小菜園種到了我們的表演區,哪隻小兔子想去小菜園美美的吃上一頓啊?我們還可以在小菜園裏種上其他蔬菜呢,出發吧!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知識。而在蔬菜種植、成長過程中,幼兒學會了用愛去關心、愛護別人,培養了孩子們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整個過程中,孩子不僅享受了種植的樂趣,還直接觀察和感受植物生長的過程,增長蔬菜和水果種植方面的知識。在活動過程中,雖然課前我查閱了一些書籍,但在實際活動中還是明顯感覺自己對農作物生活環境的匱乏,對幼兒的提問不能及時給予全面的回答,以後要更加開拓自己的知識面。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分辨不同物體產生的聲音,提高聽覺分辨力

2.根據故事情境,讓幼兒發揮想象,模仿各種聲音,並進行情境表演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的圖片。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小兔,告訴小朋友今天小白兔要帶我們去一個地方,你們想不想去,(引起幼兒的興趣)

放情境一:背景(森林裏,有樹,有小山坡,有草坪,有池塘)

播放小鳥的聲音,之後問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並想象一下它在幹什麼。

播放馬的叫聲,之後問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並想象一下它在幹什麼。

播放青蛙的叫聲,之後問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並想象一下它在幹什麼。

播放一頭獅子,請幼兒說說它的聲音。

播放完之後,請幼兒想想,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並請他們也來學學這些叫聲。小朋友學得真像,小白兔很高興,她還想帶小朋友到另一個地方去,

放情境二:背景(公路上,兩旁有樹木,有人行道)

播放飛機的聲音,問幼兒這是什麼聲音。你在什麼地方聽到過。

出示各種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說說他們的聲音。並問幼兒你在什麼地方聽到過。

(二).分段播放錄音聲音,請幼兒聽聽他們在幹什麼。並進行適當的情境表演。

(三)大自然裏的聲音還有很多,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我園的形體教學已在實踐、摸索中逐漸形成一種教學模式,如何打破傳統,用新的教學方式來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樂意參加形體活動,是我設計本活動的目的所在。《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提供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還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於是我設計了大班形體活動《小精靈與魔術師》,旨在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大膽想象,發揮創造力。

二、教學目標:

1、在遊戲情景中敢於大膽嘗試,樂意用身體擺出各種造型動作。

2、在活動中大膽想象、創造,樂意與同伴共同遊戲,體驗合作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場地佈置:活動室掛有人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有藝術的氛圍。

音樂:《挪威舞曲》。

教學用具:兩人一份能扭動自制人的模型、魔術棒一根、幼兒裝飾自己的各種服裝、道具。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故事導入引導幼兒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初步進行想象、創編。

1、老師頭戴魔術帽、手持魔術棒走進活動室。

師:大家好!我是魔術師,今天爲大家帶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聽!

2、幼兒聽音樂後請幾位小朋友講一講。聽了音樂有什麼感覺?你想幹什麼?

3、這段音樂還有一個故事呢!從前有一個魔術師,本領非常大,他可得意了。他有一個魔盒,裏面有許多小精靈。一天,魔術師睡着了,小精靈們就從魔盒中逃出來,盡情的聽音樂跳舞。魔術師醒來後生氣極了,瞪大眼睛說:“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個不會動的舞蹈雕塑!”“變!”魔術師揮動他的魔術棒,小精靈就變成了神態各異的雕塑。

讓我們帶着這個故事再來欣賞這首曲子,聽聽它可以分幾段?

4、幼兒第二次感受音樂。

1)這首曲子有幾段?

2)第一段音樂講了誰?他會幹什麼?他會做那些動作?(幼兒互相討論後個別表演,大家一起學學。)這是小精靈在哪裏?會怎麼做?

3)第二段音樂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誰上場了?你們也來高興地跳跳舞!

4)這是魔術師醒來了,他說了什麼?小精靈會變出哪些造型動作呢?(幼兒自編,老師從形體的角度來對幼兒的動作進行簡單評價,提醒幼兒除了上肢和下肢可以變換動作以外,身體的哪些部位都可以動起來?)

(二)、引導幼兒根據不同要求大膽嘗試想象、創編優美造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1、聽音樂遊戲,小精靈在第三段音樂開始前擺出一個造型動作,直至音樂結束。

2、利用人體模型小玩具幫助小精靈在第三段音樂的表演過程中能隨魔術棒變換多個造型動作。

1)師:我越玩越開心,我的魔術棒也興奮極了,不停的跳動。變!變!變!剛纔大家只變了一個動作,現在該怎麼辦?

2)我今天還帶了許多小玩具呢!他們也是變形高手,今天你們可以和他一起做個遊戲!你找一個好朋友,兩人一起先給小玩具擺個造型,固定好後你們學學它的動作,學會了,在給他擺個造型,看看哪對好朋友擺的姿勢最多最漂亮!注意:可千萬別講自己設計的動作忘了!我們要把設計的動作編入遊戲呢!

3)幼兒自主操作,老師巡迴輔導。

引導幼兒身體各部位動作的設計,如:腰、臀、胯、頭等等

4)請一組幼兒上來展示自己設計的動作。(教師可從身體姿態、造型不同高度、動作連貫等方面進行簡單的評價!)

5)隨音樂遊戲一次。

3、引導小精靈能根據魔術棒揮動的走勢來變換造型的高度。

1)我的魔術棒也開始跳舞了,變!變!變!變!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聰明的小精靈,你該怎麼辦?

2)不隨音樂先試試。

3)根據要求再遊戲一次。

4、請一幼兒做魔術師,再遊戲一次。

我有些累了,誰願意來做魔術師來帶領大家遊戲?大家可要聽從魔術師的指揮!

(三)、小精靈要參加音樂會,打扮自己進行遊戲。

1、和你們在一起遊戲真開心,我都快忘記時間了,我今天還要參加一個音樂會呢!你們想去嗎?快!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點!

2、幼兒自由打扮

3、我們最後再玩一次遊戲,相信在音樂會上我們會有出色表現!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夠認真傾聽、找出兒歌中內容顛倒不分給予 修改。

2感受兒歌語言的幽默、有趣、產生學習願望。

活動準備:幼兒活動手冊活動過程:

(一)、師說顛倒歌,太陽從西往東落,聽我唱個顛倒歌,天上打雷沒有響,地上石頭滾上坡,。。

(二)"今天,老師請小朋友聽一首有趣的兒歌。請你們聽聽,這首兒歌爲什麼有趣?"(使用誇張的語氣朗誦)(三)讓幼兒感受顛倒歌的幽默和有趣。

提問:"說一說什麼地方有趣,爲什麼?"(四)在兒歌中哪個部分內容顛倒找出來,在小組中討論,並給予修改。

(五)師誦讀詩歌,幼兒模仿老師的語氣朗誦詩歌。

(六)改編詩歌。

活動延伸:將顛倒歌說給爸爸媽媽聽。

遊戲:《黑貓警長》手指遊戲幼兒和老師一起隨着音樂做手指操。

課後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休止符。

2、創意性地對圓形進行添畫,並根據畫的內容對部分歌詞進行改編。

3、體驗合作的樂趣和自編歌曲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圖畫紙,畫板每人一份,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拍手進活動室。

2、教師引導幼兒擴散思維,想出很多圓的東西來,並用蠟筆把各種圓的東西畫出來。

指導語:在我們的身邊有那麼多圓的東西,你能把它們畫出來嗎?

指導語:有些什麼東西是圓的呢?

3、利用幼兒的畫,教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

指導語:小朋友畫出了許多與圓有關的東西,真棒!李老師在小朋友畫畫的時候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指導語:李老師唱得好不好?你聽到李老師都唱了些什麼啊?

4、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掌握休止符。

(1) 學習歌詞,並能跟着鋼琴的速度有節奏地念出來。

指導語:他說得真好,我們和他一起跟着音樂有節奏地念出來。

(2)初次嘗試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導語:現在,跟着老師小聲地唱一唱這首歌。

(3)幼兒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休止符,同時以邊唱邊遊戲的方式來感受休止。

指導語:剛纔老師在唱歌的時候有一個動作,誰發現了?爲什麼要做那個動作呢?你能用其它的動作來告訴我這裏要休止嗎?

(4)幼兒邊唱邊拉圓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唱一句,並在樂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導語:剛纔我們唱了這麼多圓的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圓的造型。

7、活動結束。

指導語:大圓圈變變變,變出了這麼多的東西來,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們幼兒園裏還有些什麼圓的東西!

附兒歌:

圓圓的太陽咪咪笑

圓圓的泡泡空中飄

圓圓的蘋果香又甜

圓圓的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