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10篇)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10篇)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1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佈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5.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裏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擊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願的話。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的習俗及來歷。

2、通過故事和圖片欣賞等途徑,知道3個種族的節日風俗。

3、學習詩歌《月亮婆婆過生日》。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重難點:

瞭解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的習俗及來歷。通過故事和圖片欣賞等途徑,知道3個種族的節日風俗。

活動準備:

《爺爺爲我打月餅》兒歌PPT課件詩歌《月亮婆婆過生日》

活動過程:

1、音樂欣賞:《爺爺爲我打月餅》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們你們聽這首歌好聽嗎?那你知道歌曲裏都提到什麼了?(引導幼兒回答:歌曲裏有提到八月十五、月餅等)引出課題二、瞭解八月十五的來歷1、提問:小朋友們剛纔我們聽到歌曲裏提到月餅,那你們知道月餅在那天吃嗎?(八月十五)爲什麼呢?(因爲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那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引導幼兒膽回答)師小結: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所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2、你知道中秋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嗎?(引導幼兒回答:中秋節是親人相聚、團圓的日子)

3、那我們小朋友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呢?(引導幼兒膽講述)教師出示過節圖片,讓幼兒瞭解師小結:我們全家團圓,吃月餅,並且還會在吃完飯後去五四廣場放孔明燈。

4、瞭解3個不中種族的中秋習俗中秋節在中國是全民性的重節日,不但我們漢族過中秋,侗族、壯族、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風俗各異。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他少數民族過中秋是什麼樣子的?(激起幼兒興趣)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娘歌。就會找到自己的心上人。

侗族:則在這時讓青年人郊遊、歡會,稱爲"趕坪節"。第一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夥子都要化妝,向心上人表達情意。

族:其實族和我們漢族差不多,但族喜歡羣慶,他們全家老小,或親朋好友,結羣成隊地帶上美食、飲料、酒水、鼓樂器,到戶外去活動。所以每到節假日,你在廣場、公園、郊外等任何一個場所,都會看到身穿鮮豔民族服裝的人羣圍成圈兒,載歌載舞,野餐聚會。一起合跳〈農家樂舞〉三、學習詩歌:《月亮婆婆過生日》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

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

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着我們笑。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詩歌回家說給家人聽,並和家人一起觀察月亮的變化

教學反思:

在上課時我藉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其實對於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3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擡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出人物擡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教師俘、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

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

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1)討論對比畫

1、出示俘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麼樣啊?

2、出示俘2,師:擡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着的小朋友有什麼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現頭髮、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擡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範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範擡頭時的頭部特徵。

2、出示俘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俘,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教學反思:

在這次充滿快樂喜悅的活動中,幼兒知道了中國的節日“中秋節”,在分享月餅的同時,小朋友們給別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福,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幸福,體驗到了團圓、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場地佈置 製作材料的準備 表演節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製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爲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製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麼?

2、老師示範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中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嚐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5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4、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6、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懸掛《中班組"喜迎中秋 與愛同行"親子活動》的橫幅和貼有謎語的燈籠

2、音樂準備:《春江花月夜》、《爺爺爲我打月餅》、《感恩的心》。

3、家長自帶水果、水果刀、月餅,教師準備盤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盤時用)

4、故事:神話視頻《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

5、遊戲用品:鼓、花各一、抽題紙條,小獎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長坐在孩子的後面,整個呈半圓形。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開場白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小朋友:

家上午好!秋風送爽,丹桂飄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我們中班組的" "親子活動。

二、介紹中秋節小朋友你們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農曆八月十五)對的,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定爲中秋節,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那你們知道中秋節還叫什麼節嗎?(團圓節、豐收節)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美,月色最皎潔,人們看到圓月就會聯想到一家人的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過節吃的月餅也做成圓形的,象月亮一樣,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水果豐收,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在中秋之夜,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多麼美好的景象啊。

一、幼兒演唱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

小朋友知道人們慶祝中秋節最主要吃什麼?(月餅)現在就請欣賞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

二、播放視頻: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小朋友,你們知道傳說中月亮上住着誰嗎?(嫦娥)中秋節的來歷就和嫦娥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兒朗誦古詩《靜夜思》、《泊船瓜洲》

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現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你們會哪些和月亮有關的古詩?請小朋友一起來朗誦古詩《靜夜思》和《泊船瓜洲》

四、教師講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出示月亮道具,問:看看這是什麼?(月亮)請欣賞吳老師爲家帶來的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五、親子猜燈謎傳統的節日,我們來玩個傳統遊戲《擊鼓傳花》,玩法和規則家都很熟悉,花落誰家,家長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紙條,然後按照紙條上的要求去猜謎,猜對有獎。

六、親子製做水果拼糯照六人一組圍坐桌旁,利用自己帶來的水果合作製作水果拼盤。當場頒發創意獎、精美獎和造型獎、可愛獎及優秀獎。

七、家園齊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苦照料,也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幼兒園的工作也離不開各位家長力支持。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需要感謝的人。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請家全體起立,一起來演繹那首溫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感恩,會是心境變得平和;感恩,會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會使生活充滿希望!因爲感恩纔會有多彩的世界,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結束語: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圓、家圓,團團圓圓,在這花好月圓的美好時刻,我貌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我們市一幼的發展蒸蒸日上,前景輝煌!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瞭解了中秋要團圓,並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製作的禮物。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6

活動目標:

1、欣賞漂亮的月餅盒,體驗中秋節的快樂

2、玩月餅盒,有發現探索的慾望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月餅盒

活動過程:

1、展示月餅盒

(1)請幼兒說一說,我的月餅盒是怎麼樣的?是哪兒來的?

(2)說一說我的月餅盒和別人的有什麼不同?

2、講述月餅盒

(1)我的月餅盒象什麼?

(2)我要讓我的月餅盒變成什麼樣的?

(3)我和誰一起玩月餅盒,我和誰的月餅盒做朋友?變成了什麼?

3、玩月餅盒引導幼兒用各種各樣月餅盒進行搭建,玩月餅盒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7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的電子圖片及網絡資料。

活動過程:

1、中秋節的由來請幼兒討論中秋節的習俗。教師講述中秋節的來歷。

2、結合錄音磁帶講述請幼兒觀看圖片進行講述。

3、活動結束,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願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中秋夜圓月圖片

2、《嫦娥奔月》故事與視頻

3、各地過中秋節相關習俗的圖片

4、準備幾塊月餅

活動過程:

1、看圖引入出示中秋節夜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中秋節的夜景,鼓勵幼兒想象月亮上有什麼?

2、介紹《嫦娥奔月》的傳說,引導幼兒說說他們知道的中秋節習俗。

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動畫視頻,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故事的內容,並與幼兒討論故事內容: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後,西王母送給后羿什麼東西作爲獎勵?

嫦娥吃下仙丹後,飛到了什麼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還有誰呀?

②瞭解各地過中秋節的習俗。

引導幼兒講述中秋節的習俗;教師出示各地過中秋節的照片。

賞月:

吃月餅:

北京-玩兔兒爺:

3、吃月餅,感受中秋節的快樂教師把準備好的月餅切塊,大家一起分享品嚐月餅。

延伸活動區角活動:在閱讀區,投放中秋節相關的繪本,幼兒可以自行閱讀,並與夥伴討論故事內容。

家園共育:爸爸媽媽和幼兒一起討論當地的中秋節習俗。如,浙江觀潮活動資料嫦娥奔月(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天氣變得很熱很熱,太陽曬乾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個叫后羿的人,爲了受苦的人們,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西王母十分欣賞后羿的勇氣,送了后羿一顆仙丹作爲獎勵。后羿只要吃了這個仙丹,就可以飛到天上住。可是,后羿捨不得離開嫦娥,就讓嫦娥把仙丹收了起來。有一個壞人知道了這件事,想搶奪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衝進了后羿家裏。爲了不讓壞人得到仙丹,嫦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後,嫦娥發現自己飄了起來,還越飄越高,向天上飛去。嫦娥捨不得后羿,於是飛到了離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隻不知道哪裏來的小兔子陪着嫦娥。從此以後,后羿都只能在夜裏,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人們聽說了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裏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歡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與嫦娥可以早日團圓。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樂。從此以後,中秋節賞月、拜月、祭月的習俗也慢慢流傳了下來。

兔兒爺兔兒爺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

兔兒爺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護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歡與尊敬。

關於兔兒爺的來歷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

古時候,老北京城裏發生了一場奇怪的瘟疫,幾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無藥可醫,郎中們一個個束手無策。一時間京城的老百姓死難無數,到處是一片悽慘的景象。

嫦娥在月宮裏看到此情景,心裏十分難過,就派月宮中搗藥的玉兔下界去爲百姓們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變成了一個白衣郎中懷抱着玉杵和藥臼來到了民間。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來歷,都忌諱玉兔的一身白衣,不願意給他開門。機靈的玉兔就來到廟裏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裝穿上,這下老百姓感覺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紛紛打開家門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戶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爲了儘早結束老百姓的苦難,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種動物們都來幫助玉兔,日夜載着玉兔東奔西走,玉兔在大夥的齊心幫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內外的瘟疫,回月宮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請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繪做成玉兔的樣子供奉在堂前,尊稱爲:"兔兒爺",逢年過節或有喜事的日子會擺上新鮮的果蔬五穀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裏兔兒爺會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護之神。

教學反思:

最後,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瞭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瞭解。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能在調查、訪問、欣賞等活動中獲得中秋節的相關經驗,並大膽地進行表達與交流。

3.能安靜的傾聽同伴的表述。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資料和豐富相關經驗。

2.幼兒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圖書。

[活動過程]

1.交流相關經驗,知道中秋節的時間和有關風俗習慣。

(1)幼兒自由結伴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集體交流,豐富相關經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調查表的內容進行交流,提醒幼兒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表述)。(3)拓展有關經驗。

指導語: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節的事情或問題?

2.通過欣賞圖書《嫦娥奔月》,瞭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1)欣賞圖書,瞭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內容。

(2)交流自己對圖書內容的理解。

指導語:你從這本書上看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3)邊看圖書邊完整地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4)交流自己聽過的其他傳說。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瞭解了中秋要團圓,並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製作的禮物。

小百科: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教案10

一、主要涉及領域:

綜合。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做月餅的過程中,知道製作月餅的材料、工具、用途及方法。

2、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發現。

3、體驗和嘉賓一起參與活動及品嚐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二、活動準備:

邀請製作月餅的嘉賓來園(攜帶材料和工具)和幼兒共同做月餅。

三、活動過程:

1、向做月餅的嘉賓問好,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認識製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瞭解其用途。

3、根據材料和工具,猜測製作月餅的方法。

指導語:剛纔嘉賓給我們介紹了製作月餅的工具和材料,它們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有着不同的用處。誰來猜一猜月餅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4、觀看嘉賓製作月餅,瞭解製作的方法。(在活動中,可以請部分幼兒嘗試參與制作,獲得親身感受。)

5、烘烤和品嚐月餅,體驗快樂。

四、教學反思:

教師可將製作月餅的過程拍成照片資料佈置在環境中,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