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找到自己的站位。

2、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紅、黃、綠色的拼板若干;音樂,錄音機,小鼓,大灰狼頭飾。

活動過程:

一、拼板操

1、教師和幼兒共同說說小拼板的用途。

2、師生一起伴隨《小叮噹》的音樂做拼板操。

引導語:“小拼板的本領可大了,它會變魔術,現在它要和我們一起來做拼板操。”

二、遊戲:小拼板變變變

1、變成方向盤引導語“小拼板又要變了。”“小拼板變變變,變成方向盤。”(教師和幼兒一起轉動拼板模仿開汽車,注意變換方向――向前開、向後開、轉個彎等。)

2、變成碰碰車引導語:“小拼板變變變,變成碰碰車,碰碰車開起來嘍!”(教師引導幼兒和同伴、教師碰一碰。碰碰手臂、後背、臀部、膝蓋等。)

3、自由變化引導語:“小拼板變成了碰碰車,還可以變成什麼呢?每個小朋友想辦法讓你的小拼板變一變吧?”

(幼兒分散嘗試用各種方法玩小拼板)

4、集體模仿變成小飛碟――向上拋拼板;變成小馬――雙腿夾緊拼板跳;變成帽子――頭頂拼板四散走;變成小河――拼板放在地上,雙腳跳過;變成烏龜殼――拼板放在背上,手腳着地爬;變成小雨傘――手舉拼板起踵走…

三、遊戲:小動物找家

引導語:“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把小拼板變成了那麼多有趣的東西,現在小拼板想變成小動物的家,和我們一起玩‘小動物找家’的遊戲好嗎?”(教師以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把拼板放地上、變成小動物的家。幼兒模仿小動物跟着“媽媽”出去玩,聽到馬上跑回“家”――找塊拼板站好,並說說自己“家”的顏色。)

根據指令找“家”

引導語:“你們的本領真大,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家。我們再來玩一次,我說什麼顏色,你們就找什麼顏色的家。”(幼兒模仿小動物四散出去玩,聽到教師說“找×顏色的家”後,迅速找到正確的拼板站好。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是否都找到了相應顏色的拼板:在拼板少、人數多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動腦筋“讓每個小動物都有家”。)用鼓敲擊快慢不同的節奏,幼兒根據節奏變化走跑交替,聽到教師發出“找家”的信號時,再一次迅速找到相應顏色的“家”。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水的形態,通過變魔術的遊戲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興趣

2、複習並鞏固紅,黃,藍色,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3、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2個,在瓶蓋裏面分別塗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顏色標記20份。

活動重難點:

知道水的形態,瞭解顏料被水溶解變色的小祕密。

通過變魔術的遊戲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瞧,是什麼呀?瓶子裏有什麼?水是什麼樣子的?(無色透明會流動沒氣味)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會流動。

2、師:水寶寶可好玩了。現在它要和我們玩變魔術的遊戲,但我們要一起念一句好聽的話“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變變變!”他纔會變的。我們來試試?

(教師【先橫着】搖動瓶身,據幼兒情況而定,讓水接觸瓶蓋裏的顏料)師(語氣的神祕感):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變出了什麼顏色?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來變魔術,一定要說:“水寶寶,變變變哦”。

1、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輕搖瓶身,使其變色。(老師指導鼓勵孩子)提問:你們的水寶寶變了嗎/變出了什麼顏色?(幼兒交流討論)給你們的水寶寶貼一個顏色標記吧。(教師邊說邊操作後幼兒操作)

2、顏色對應師:水寶寶玩累了想休息了,我幫它找個家,紅色的水寶寶住紅標記的家,請小朋友們看着標記給你們的水寶寶也找個家吧。(與框子對應放)

三、解讀祕密

師:好奇怪呀,水寶寶怎麼會變顏色呢?(幼兒猜測)肯定有祕密,我們快來找找(教師同時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和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提問:

1、你發現了什麼?

2、這瓶怎麼沒變不出來,而另外一瓶卻變出來了?(幼兒猜想)教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祕密放在了瓶蓋裏。(同時打開瓶蓋讓幼兒說: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教師小結:原來蓋子裏的顏料被水溶解就變成了有顏色的水,而蓋子裏沒有顏料當然就變不出來了。(詞:溶解)

3、把你們蓋子打開看看,爲什麼有的小朋友的蓋子裏還有顏料呢?

(師幼再次搖晃,鼓勵幼兒用點力,加加油)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師:看看老師的瓶蓋裏還有顏料嗎?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黃)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在一起會怎麼樣,你們想知道嗎?這個奇蹟就交給小朋友們去完成吧!(教師邊說邊操作但不顯示結果給幼兒留個懸念)記住一定要擰緊,要不然調皮的水寶寶會跑出來的。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提問: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

提問:你的水原來是什麼顏色,後來又拿了什麼顏色,最後變出了什麼顏色?(幼兒講述)

總結:哇,顏色可真有趣,原來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讓我們把這個祕密帶到區域裏再玩一玩,變出更多不同的顏色吧!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紅、黃、藍色,並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在探究活動中,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會變出新顏色,激發幼兒的興趣。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能認識紅黃藍三色。

2、裝有小半瓶水的瓶子人手一個,瓶蓋上分別塗上紅黃藍的顏料3、紅黃藍顏色的小標記分別固定在桌上。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探究活動中,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會變出新顏色,激發幼兒的興趣。

難點: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出示瓶子寶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今天小熊過生日了,瓶子寶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要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呢!你看瓶子寶寶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呀?(分別出示紅色和藍色瓶子寶寶)我們和瓶子寶寶打個招呼吧!

幼:紅(藍)色寶寶,你好!

師:這個瓶子呀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師來給它變出一件漂亮的衣服吧!

(教師變搖瓶子邊念兒歌:小小瓶子搖啊搖,小小瓶子變變變!請幼兒幫助教師一起念一念)師:呀!瓶子寶寶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啊?小朋友還知道那些東西也是黃色的?

二、幼兒操作,說說自己瓶子寶寶的顏色師:好了!老師的瓶子寶寶可以去參加小熊的宴會了。還有一些瓶子寶寶也想去呢,請小朋友幫助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嗎?

(幼兒邊念兒歌邊搖瓶子)師:喲!我們的瓶子寶寶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的瓶子寶寶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呀?

(紅黃藍三種顏色一樣的瓶子親一親、抱一抱)三、觀察顏色標記,送瓶子"回家",探索顏色變化的祕密師:瓶子寶寶都已經來到了小熊的生日宴會,小熊請他們找到自己的標記後,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師:看,桌上有哪些標記啊?你的紅(黃、藍)瓶子寶寶應該坐在哪裏呢?

(幼兒根據顏色標記,將自己手中的瓶子放到相應的標記上)師:今天小熊也要變魔術呢!他要幫瓶子寶寶重新換一件漂亮的衣服。

(教師提前換上另一種顏色的'瓶蓋,再示範)師:咦!這次瓶子寶寶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呀?瓶子寶寶怎麼會變顏色的呀?

幼:搖一搖,就會變顏色的。

師:老師請小朋友拿自己的瓶子搖一搖,看看你的瓶子寶寶有沒有變顏色呢?(沒有)師小結:這個祕密呀就藏在瓶蓋裏了,老師在瓶蓋上塗上了顏料,然後蓋在瓶子上,再搖一搖,瓶子寶寶就變顏色了。

四、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的變化師:現在啊請小朋友也給你的瓶子寶寶換件新衣服,好嗎?老師在每張桌子上都放了新的瓶蓋,請你們把瓶子上的瓶蓋擰下來,再換上新的瓶蓋,搖一搖,看看你的瓶子寶寶這一次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

(幼兒自主操作,並說一說自己的瓶子寶寶換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

五、結束語:今天瓶子寶寶玩的太開心了,它們都累了,想要休息了。我們帶着瓶子寶寶回去休息吧!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4

設計意圖:塗色在小班的美術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塗色時我總是提醒幼兒不要將顏色塗錯,可還是有許多幼兒將紅黃藍綠塗錯,有一次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塗完色用肥皂洗手突然施政小朋友大叫:“我的肥皂變成紅色了!別的幼兒看了也急忙用沾滿顏色的手去擦肥皂。孩子們都興奮的大叫:“我的肥皂也變顏色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爲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設計了《顏色變變變》的活動,以此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大膽創造。

重點:讓幼兒知道紅黃藍綠四種顏色並能說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黃藍綠的。

難點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2、樂意參加玩色活動,初步體驗嘗試之樂趣。

3、初步學會顏色分類。

活動準備:

水粉顏色飲料瓶紅黃藍綠的筐子

活動過程:

一、老師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小朋友們,老師的本領可大了,我會變魔術我會把瓶子裏的水變成各種漂亮的顏色。(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老師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紅色)

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紅顏色的?(紅蘋果紅花西紅柿紅衣服等)

3、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黃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黃顏色的?(香焦梨黃色的積木等)

4、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藍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藍顏色的?(天空大海藍色的手套藍色的房子等)

5、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綠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綠顏色的?(小草青菜青蛙樹葉等)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們,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子來將瓶中的水變變顏色。(幼兒看到老師神奇的魔術後都爭着想來試一試,在一定程度上神奇的魔術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三、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瓶中的水變成了什麼顏色?

四、最後請幼兒將瓶子中的水按顏色分類,放入不同顏色的筐內。(小朋友們,今天瓶寶寶們和我們也玩累了,我們快點送它們回家吧!不過千萬不要把它們送錯了,瓶中的水是紅色的就把它送到紅色的筐子裏;瓶中的水是黃色的就把它送到黃色的筐子裏;瓶中水是藍色的就把它送到藍色的筐子裏;瓶中水是綠色的就把它送到綠色的筐子裏;)

五、講評

六、結束

小朋友們,瓶寶寶玩累了都回家了,我們也玩累了也該回家去了,讓我們與瓶寶寶說再見!

活動反思: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是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回顧本次活動,有幾點體會:

(1)在活動中我能帶着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在發現黃亦飛將瓶寶寶送錯時我及時引導他重新將瓶寶寶送回家,通過教師的及時介入,使幼兒對顏色的進一步的鞏固認識。

(2)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這時我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充分發揮了幼兒間的榜樣示範作用。象陸一凱在活動中不敢大膽操作,看到同伴變色成功了,心裏是羨慕的,這時我讓陳天賜去幫助他,在同伴的帶動下,他終於也體驗到了變色的樂趣,而陳天賜也懂得了幫助同伴是一件快樂的事。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圓形的特徵,想象圓形的實物,並進行兒歌創編。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創編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魔術工具一套:魔術棒、魔術箱、請一教師配教做魔術師。

2、兒歌圖片一套:太陽、氣球、蘋果、螞蟻。以及相應的漢字:紅通通、飛上天、甜又甜、慢慢爬。

3、幼兒創編用圖片,人手一份。開汽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圓形,初步想象。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圓形)圓形象什麼?(幼兒充分想象)

2、以變魔術的遊戲引出兒歌內容。

(1)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區看魔術表演,想去嗎?”(想)“我們開着汽車去吧!”(開汽車的音樂起)“魔術城到了,下車吧!”“看,魔術師來了!”扮魔術師的老師介紹:“我是魔術師,這是我的魔術棒、魔術箱。我只要用魔術棒對着小圓形說‘小圓形,變變變’小圓形就會變出很多漂亮的東西來。

①魔術師用魔術棒對着小圓形說:“小圓形,變變變!”拿出圖片:太陽。教師:“呀,魔術師變出什麼來了?”(太陽)太陽是什麼樣子的?教師把幼兒說的按照兒歌的格式歸納:“變太陽,掛天空”“變太陽,放光芒。”引導幼兒說:“太陽是什麼顏色的?”(紅色)我們用好聽的詞語來說:“變太陽,紅通通。”幼兒跟念一遍。

②我們請魔術師再來變一個吧。魔術師:“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念:小圓形,變變變。”教師:“這回,魔術師變出什麼了?”(氣球)“氣球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後問:“氣球飛到哪裏去了?”(天上)“我們就說:變氣球,飛上天。”幼兒跟念一遍。

③接下來蘋果和螞蟻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請幼兒來做魔術師,變魔術,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老師把魔術師變出來的兒歌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教師完整朗誦兒歌。幼兒學習兒歌兩三遍,可以加上動作來朗誦。

3、引導幼兒進行兒歌創編。

教師:“小朋友,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圓圓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會用兒歌裏的話來說嗎?”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在黑板上及時記錄,並幫助幼兒用兒歌的格式進行歸納。最後,把幼兒創編的兒歌完整朗誦。

4、看圖創編。

教師:“魔術師還留下了許多漂亮的圖片,這些圖片都是用圓形的東西變出來的,請小朋友也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好嗎?你可以先和同伴說說。

幼兒集中交流:請小朋友把你編的兒歌念給大家聽。

5、小節,結束。

教師:“今天,小朋友學會了用圓形編好聽的兒歌,真棒。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開汽車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感受體驗孫悟空的特點。

2、運用形體動作表現孫悟空的角色特徵。

活動準備:

1、音樂:《小石猴》

2、孫悟空頭套、金箍棒道具。

 活動過程:

1、教師運用形體動作及道具,表演音樂《小石猴》的情景。

2、請幼兒回想:哪裏出現一塊很特別的大石頭、大石頭裏蹦出什麼東西、小石猴有什麼超強能力、小石猴靠什麼東西飛上天、小石猴有什麼武器。

3、進行“我變變變”的體能遊戲:

按照“指令我變、我變、我變……(猴子、蛇、青蛙、石頭、妖怪等),請幼兒變出某種身體造型,並做出動作變化(如猴子抓耳撓腮、蛇爬行、青蛙跳、石頭靜止不動等)

4、可換幼兒主持,進行活動。

5、問幼兒有誰會學猴子轉動金箍棒的動作,請幼兒出來示範。教師可以請幼兒參考幼兒用書本,鼓勵幼兒嘗試。

6、以《小石猴》樂曲作爲活動尾聲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購買伸縮指揮棒,也可以用報紙捲成粗細不同的長紙軸,將細的套入粗的軸筒內,一拉到接逢處就猶如金箍棒變長了。

活動延伸:

在每天點名時進行我變變變的遊戲,凡點到名字的幼兒就可以變出一種身體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