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時間:

年 月 日上午9:00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製作活動提高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增進親子感情。

2、親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面具模型一個。

2、家長自備各種裝飾材料:如光片、彩紙、彩色雞毛、花邊等。班級準備:剪刀、膠水、雙面膠、橡皮筋。

3、舞曲音樂《幸福拍手歌》《找朋友》《新年好》

活動過程:

1、家長和幼兒準時到達班級教室。

2、主持人致開幕詞。

3、親子製作“美麗的面具”

(1)主持人教授製作方法。

(2)各家庭自由製作,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動腦設計,在製作過程中讓幼兒動手參與。

4、製做完成後,以家庭爲單位,模仿時裝表演的形式進行面具展示。

5、化妝舞會“快樂的新年”

幼兒和家長戴好自己製作的面具,隨着音樂一起跳舞,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

(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2

一:給小兔送青菜

1、蒙氏活動《線上精靈》

活動目標:

(1)穩定寶寶情緒,爲進行下面的工作做準備;

(2)練習平衡,矯正腳型,培養優雅的走姿、體態;

(3)學會等待,培養專注力。

2、點名遊戲。

教師向家長介紹活動目標和要求:家長鼓勵寶寶聽到點名後,能大膽走向教師。對於膽小的寶寶,家長可牽着寶寶走向教師。

教師邊拍手邊唱歌曲:“×××,×××,你在哪裏”請寶寶大膽地走向老師,並回答“老師,我在這裏”。(老師擁抱每位寶寶,拉近距離)

3、奧爾夫親子游戲《會跳舞的線》。

活動目標:

(1) 通過線的變化感知直線和曲線,並能用身體動作簡單的表現。

(2) 和媽媽一起玩線,變線,感知親子玩線的快樂。

活動準備:

用皺紋紙剪成的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受直線和曲線,直線跳波浪舞和圓圈舞。

(1) 直線跳波浪舞。

教師:分別拉住線的兩端,上下抖動手腕,直線跳波浪舞。

(2) 直線跳圓圈舞。

教師:抓住線的一端,手畫圈,直線跳圓圈舞。

二、媽媽和寶寶一起讓直線跳波浪舞和圓圈舞。

(1) 一起跳波浪舞。

師:媽媽抓住線的一端,寶寶抓住線的另一端,媽媽和寶寶手腕上下抖動,直線跳波浪舞。

(2) 一起讓線跳圓圈舞。

師:媽媽抓住寶寶的手,和寶寶一起手畫圈,直線跳圓圈舞。

三、用身體變線,嘗試用身體表現線的變化。

(1) 身體的線跳波浪舞

師:把手臂伸直,也變成一條直線了。手臂上下動,也跳波浪舞拉!

(2) 寶寶和媽媽線連線跳圓圈舞。

師:媽媽和寶寶身體的線連起來,跳圓圈舞。

休息活動:家長帶寶寶喝水、拉尿。

3、生活空間:《摘青菜》

活動目的:

練習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綠色皺紋紙、小簍子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示範摘菜,向家長介紹遊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指導寶寶自己動手把紙撕成長條,在家讓寶寶自由自主地撕紙,訓練寶寶撕的動作,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寶寶領取活動材料,在家長的鼓勵下自己摘菜(撕紙)。

3、寶寶把摘好的菜送給王姐姐清洗。

4、感統遊戲: 《給小兔送青菜》

活動目標:在成人的幫助下學走走平衡木,發展平衡能力,培養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平衡木寬20cm左右,長1米左右的平衡木兩個,已撕好的紙條和小兔瓶。

活動過程:

1、介紹遊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引導、表揚寶寶,讓寶寶自己嘗試過橋,發展其平衡能力。

2、練本領過小橋:寶寶自由地自己走平衡木,家長在一旁給予鼓勵。

3、給小兔送青菜:在家長的幫助下有序地排隊,自己走過平衡木把青菜送給小兔。

5、情感空間:《小兔跳跳》

活動目的:增進親子感情,感受兒歌的節奏,發展寶寶跳的動作。

活動準備:優美、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示範念兒歌和動作,請家長帶着寶寶跟老師拍手念兒歌。

2、介紹遊戲的目的、要求:家長和寶寶面對面站好,托拉着寶寶的雙手或託着寶寶的手臂進行遊戲。在抱着寶寶轉的時候,注意寶寶的安全。

3、寶寶和媽媽跟着老師,邊念兒歌邊遊戲。

“小白兔,跳跳跳,一跳跳,二跳跳,三跳跳,四跳跳, ”家長托拉着寶寶的雙手或託着寶寶的手臂原地一句一跳,“五—抱抱”家長抱起寶寶轉一圈,“噓—滑下來”家長很快地將寶寶從上向下順着身體滑下來。

6、再見時光:

道謝:媽媽今天辛苦了,請寶寶親親媽媽,說謝謝媽媽。

家長一定要寶寶親親媽媽說謝謝媽媽,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行爲品德。

再見:家長帶着寶寶伴隨着音樂找一個小夥伴一起唱歌,拍手、拉手、說再見;第二遍時,請家長幫助寶寶換一個小夥伴一起唱、跳《再見歌》,並和小夥伴、老師說再見。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3

材料:

“可樂”瓶1個,白紙片,彩色皺紋紙,彩筆,顏料,剪刀。

做法:

1.將一個“可樂”瓶兩條虛線之間的部分剪掉不用,把下半部分剪成無數個細條,一直剪到底座處。

2.將細條卷塞進瓶底,這樣,捲毛帽子就做好了。

3.將“可樂”瓶的上半部瓶口朝下,瓶子部分作娃娃的臉,瓶口作“娃娃”的脖子。用彩色皺紋紙在“娃娃” 的脖子處打個領結,再用彩筆在白紙上畫出娃娃的眼睛和嘴巴,並把它們剪下來粘在娃娃臉上。

4.把帶捲髮的帽子蓋在娃娃頭上,一個漂亮的捲毛娃娃便“誕生”在你的手中了。

親子活動教案――伸伸舌頭咂咂嘴

吃奶是寶寶的本能,剛出生的寶寶就有出色的吸吮本領。口舌的運動能力很發達,這時就已經可以做遊戲了!

方法:

您可以輕輕地抑起寶寶,對着他的小臉,先張開嘴,然後伸伸舌頭、咂咂舌頭。您會吃驚地發現:寶寶先是盯着您,漸漸地張開他的小口,把舌頭伸出來,和你做一模一樣的動作,象鏡子一樣。這時您可以教他咂舌發出細小的聲音。以後,當您一抱起寶寶,他就會伸伸舌頭咂咂嘴,發出響聲來回應您,是不是很在趣?

目的:

培養寶寶的模仿能力。寶寶的一切學習都要靠模仿獲得,口的動作是最容易學習的。從最簡單的做起,您和寶寶會建立起良好的溝通。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4

主要目標:

訓練寶寶如何邁步,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指導要點:

①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地站好,用雙手拉着寶寶的手,寶寶的小腳踩在家長的大腳上。②家長邊說兒歌邊走着,帶動寶寶向前邁步。

建 議:

這個遊戲適合學步兒,幫助他們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兒歌

一二一,走呀走,

媽媽寶寶手拉手,

小腳踩在大腳上,

邁開大步向前走。

第二種活動:找媽媽

主要目標:

訓練寶寶朝着一定的方向獨立行走。

指導要點:

寶寶和媽媽分別站在場地兩端,媽媽叫寶寶的名字,寶寶從場地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找媽媽。

注 意:

寶寶和媽媽的距離不要太遠,以免寶寶感到困難,失去信心。

第三種活動:踩尾巴

主要目標:

①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②引導孩子大膽地行走。

活動材料:

音樂磁帶,自制拖地紙條當做尾巴。“ 。嘉導要點:①在家長的後腰上繫着‘‘尾巴’’行走。隨着音樂節奏的快慢調整行進速度。寶寶用手抓或用腳踩‘‘尾巴”。②教師引導孩子們相互追踩“尾巴”,注意按音樂節奏的快慢行走。

建議:

在晴天時,父母可帶着孩子到戶外,玩踩人影子游戲,看誰先踩到別人的影子,先踩到者爲勝。

第四種活動:捉蝴蝶

主要目標:

①訓練孩子視覺追逐能力。②練習孩子四散行走,轉換蹲下、站起動作。

活動材料:

彩色紙蝴蝶、軟電線。

指導要點:

①家長拿着紙蝴蝶逗引孩子,讓孩子的視線追逐蝴蝶的落點。

②家長逗引孩子追着蝴蝶走動,當蝴蝶落地時,讓孩子蹲下捉住它。③爲增加孩子游戲興趣,家長可以讓孩子拿着蝴蝶,家長反過來追逐孩子。

家庭小遊戲推薦:①抱氣球。家長手拿氣球上下左右飛動,引逗孩子去追、抱氣球。②追光遊戲。晚上利用手電筒的光線,引逗孩子追光遊戲。

第五種活動;送小動物回家。

主要目標:

訓練寶寶能獨立穩步行走。

活動材料:

小推車,小雞、小貓、小兔、小狗等常見毛絨玩具(用積木搭四間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貼有以上小動物圖片,作爲每個小動物的家)。

指導要點:

①寶寶圍坐在一位教師的周圍,另一名教師模仿哭聲,這位教師拿起身邊一樣小動物,放在自己耳邊,輕聲問: “你爲什麼哭呀?”答:“我們沒聽媽媽的話,走遠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位教師說: “寶寶們,我們一起幫助他們,把他們送回家吧。”②寶寶可任選一個小動物,把它放在小推車裏,表示送小動物回家。③家長站在小動物房子後面,如果寶寶找對了家,家長可模仿小動物叫聲以示鼓勵,遊戲可反覆進行。

建 議:

兩三歲的寶寶,可騎小三輪車送小動物回家。在小房子的設置上,可貼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作爲每個小動物的家。

第六種活動:開汽車

主要目標:

①學習繞障礙行走,發展寶寶平衡能力、平穩仃走的雕刀。⑵練習發出“嘀嘀”的聲音。

活動材料:

玩具汽車一輛,塑料圈每人一個,拱形門2個,紙積木,塑膠小路2條,《小司機》音樂磁帶。

指導要點:

①開汽車。寶寶模仿教師發出“嘀!嘀!”的聲音。②寶寶手拿塑料圈當做方向盤,聽《小司機》的音樂和老師一起開汽車。③家長帶領寶寶邊開汽車邊通過各種障礙物,如鑽拱形門、繞過紙磚、走過小路等。

第七種活動:走遣宮

主要目標:

練習向指定方向走。

活動材料:

紙條寬20釐米,長2米,上面有各種幼兒熟悉的圖案。

指導要點:

教師沿着紙條走,寶寶跟着教師走。教師拿出一個發響玩具,邊搖動,邊念兒歌: “小寶寶,走走走,跟着老師,向前走。”教師在前面走,家長配合教師領着寶寶沿着紙條走,邊走邊引導寶寶認識紙條上的圖案。

建 議:

幼兒遊戲多次以後,可將紙條圍攏成一個蛇形,中間加入鑽桶等輔助材料。寶寶走時,家長注意在旁邊保護。

第八種活動:踩紙球

主要目標:

練習聽指令行走,培養孩子感受音樂的能力。

活動材料:

錄音機、樂曲磁帶、報紙球。

指導要點:

家長將報紙揉成紙球,繩子一頭繫着紙球,一頭由家長拉着走,孩子跟在紙球后面用腳踩,教師控制錄音機,音量小表示拖着紙球慢慢走,音量大則快走。

建 議:

在孩子熟悉了聽音樂節奏變化行走之後,還可以聽音樂變換方自走。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5

遊戲一:鑽山洞

遊戲目標:1,訓練觸覺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2.訓練聽覺和提高辨別聲源的能力。

遊戲準備:山洞玩具

遊戲方法:

1、成人中的一人趴在地上,腹部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個“小山洞”,另一人在“山洞”的一邊用小鈴等發聲玩具吸引幼兒,讓其從“山洞”中鑽過來。

2、根據幼兒的情況,可以增加難度,出示山洞玩具,成人和寶寶一起排隊從山洞內爬過,或在另一頭逗引幼兒爬過來。

遊戲二:拾豆豆

目標:訓練孩子拇指與食指捏拾細小物品這一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的發展。

準備:每位幼兒自帶乾淨的瓶子2―3只,各類豆豆(請家長幫忙帶)

方法:

教師準備一些乾淨的豆豆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用手去拾,並放入瓶子內,家長加以引導和必要的幫助。

注意:孩子撿豆豆時,媽媽或家人應在一旁照看,以免孩子將豆吞入口中。

遊戲三:水果大餐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與家長共同操作的興趣。

2、 初步嘗試使用固體膠。

活動準備:

1、 水果花籃圖人手一張

2、 各種水果造型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漂亮的水果花籃引題

2、 演示使用固體膠

3、 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水果花籃。

4、 展示作品,分發獎品。

遊戲四:兔子跳圈

目標:練習雙腳離地連續跳,2歲半以上的寶寶可以連續跳2米,不宜距離太長,以免寶寶疲勞。連續跳是練習彈跳力的方法之一。

準備:呼啦圈,事先畫好起點和終點

玩法:

1、帶兔子的胸飾或者豎起兩個手指放在頭上代表兔子耳朵,雙足離地跳躍,跳到終點。

2、在起點另一頭放置呼啦圈作兔子的家,讓寶寶離開圈2米,用雙腳跳到兔子的家。家長在“家”等待寶寶。

3、、幼兒與家長合作,每組兩個呼啦圈,家長幫忙放呼啦圈,幼兒跳圈,直到到終點。給予貼紙獎勵。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毛毛蟲

親子教育在兒童成長髮展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親子活動教案又是親子教育表達形式。親子活動教案設計時是以孩子爲主體,父母爲主導,家庭爲單位而進行的。親子活動教案中不僅僅有情感交流,還要有心智發展、社會活動、興趣培養和認知活動。親子游戲在親子活動教案中佔有重要地位,親子活動教案以讓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爲目的。親子活動教案要隨着幼兒的發展制定,具有很強的年齡性,是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特徵而制定的。同時親子活動教案的內容和方式都要不斷的變化,以便吸引寶寶們注意力,提高他們上課的興趣。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篇親子活動教案。

活動準備:

地墊若干

活動目標:

1、 幼兒體驗親子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親子情感,讓幼兒樂意參與集體活動。

2、 發展幼兒肌肉動作的敏感性,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 幼兒在走、跑、爬等簡單的動作練習中,發展幼兒身體平衡感。

活動玩法:

請一組(5―8人)親子朋友參與毛毛蟲遊戲,家長手、膝着地爲幼兒搭建長長的山洞,幼兒聽信號從山洞下爬過,當最後一位幼兒爬過後,最後一位家長像雪球一樣滾動式跑到最前面繼續爲幼兒搭建山洞,幼兒爬完規定路線遊戲即可結束。

建議:

在家庭中,全體家長可與幼兒玩此遊戲。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6

一、熱身活動

1、活動名稱:《western medley》

2、活動目標:

(1)跟隨音樂節拍做律動。

(2)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3、活動準備:音樂磁帶

4、活動過程:

(1)音樂響起,提醒幼兒及幼兒家長收拾玩具,並加入律動活動中來。

(2)跟隨音樂的節奏,和老師一同完成律動。

二、問好時間

1、活動名稱:《介紹自己》

2、活動目標:

①勇敢地站在大家的面前說話。

②能根據老師提問做出正確的回答。

3、活動過程:

出示小手偶,介紹小手偶的名字:“我是天天,我是男孩子,我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引起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做自我介紹,說自己的名字,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三、聰明時間

1、活動名稱:《怪爺爺的鬍子》

2、活動目標:

練習有控制的畫短線。

使用彩筆畫畫,引導幼兒喜歡美術活動。

培養小肌肉羣的力量。

3、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底紙每人一張、水彩筆、黑板。

(1)導入:教師導入:“從前有一個怪爺爺,他胖胖的,眼睛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刮鬍子,可第二天又重新長出來。”教師邊講邊爲幼兒做示範,講出要點:鬍子長在嘴巴的周圍,怪爺爺的鬍子一根一根的,又硬又直。

(2)內容:給幼兒發放操作底紙和水彩筆,同時告訴幼兒摘下來的筆帽要蓋在水彩筆的後面。告訴家長在引導幼兒繪畫的時候要鼓勵幼兒儘量畫短線。

(3)總結:

對幼兒作品給予鼓勵,請小朋友一起欣賞小夥伴的怪爺爺,教育父母一定要讓幼兒獨立完成,用語言進行指導,並對幼兒的每一步進行積極的肯定和鼓勵。

四、勇氣加油站

1、活動名稱:《頭頂沙包走》

2、活動目標:

(1)培養寶寶平衡能力。

(2)鼓勵寶寶勇敢地參與集體遊戲。

3、活動準備:沙包每人一個。

4、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頭頂沙包做各種有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幼兒將校沙包定在頭頂上,兩支胳膊伸平,從教師的一鍛走向另一端,。

(3)鼓勵幼兒勇敢地進行遊戲,指導家長對幼兒積極的肯定。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內容:

釣魚、夾珠子、旋轉蓮花

二、活動目的:

1、體驗參與娛樂遊戲的樂趣。

2、掌握簡單的用筷子的技能,並能按意願選擇材料進行遊戲。

三、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魚、釣魚竿、玻璃珠、筷子、半個的乒乓球等若干。

環境準備:三盆水、三組夾珠子、兩組旋轉蓮花。

四、 活動過程:

1、以遊戲的口吻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師:今天,小象要來和我們班的小朋友進行遊戲比賽,在比賽之前小朋友要先學會一個本領----用筷子夾珠子

2、師講解示範使用筷子的簡單技能。

師: 先拿起一雙筷子,大拇指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繞過筷子和大拇指輕輕碰在一起,中指輕輕靠在筷子上,其它兩指自然放着.現在小象要來夾珠子,一起數數看它夾了多少?小象夾完了,它還想再玩,就用筷子再把珠子一個一個的夾回去,然後接着再玩.等一下小朋友也可以像它一樣,邊夾邊數,夾完以後,再把它夾回去

3、師介紹場景佈置,引導幼兒進行遊戲。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我給媽媽過節

設計意圖:

初春的柔風,送來了親情最濃的“三八”婦女節。這是一個進行情感教育的極好機會,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個系列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體貼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知道媽媽、奶奶、外婆的節日、懂得向媽媽、奶奶、外婆們祝賀節日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愛媽媽,關心、關愛媽媽的情感。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大膽表現力及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3、在與媽媽愉悅、輕鬆的.活動氛圍中,感受集體活動的有趣和樂趣。

活動準備:

1、我給媽媽做項鍊:吸管若干、絲帶。

2、大手牽小手:彩紙、油畫棒、彩色不乾膠紙、剪刀。

3、課件:世上只有媽媽好、袋鼠媽媽、烏鴉媽媽。

活動過程:

1、《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開始活動,幼兒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2、我給媽媽做項鍊。

3、和媽媽一起音樂遊戲:袋鼠媽媽

4、大手牽小手:自制賀卡活動。(廢物利用裝飾賀卡)

5、分享活動:我喂媽媽吃蛋糕。(或吃水果)

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樹葉媽媽和孩子

目標

1.認識、區別綠色、黃色,能一一對應找到相同的顏色。

2.體驗媽媽和孩子的親情。

準備

1.紙板胸飾一份(正面是綠樹葉,反面是黃樹葉)。

2.一筐樹葉,有綠、黃兩種顏色。

過程

1.樹葉寶寶找朋友。

――請幼兒閉上眼睛,從教師的筐裏抽取一片樹葉。

――你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

――請相同顏色的樹葉寶寶坐在一起,把樹葉放在椅凳下。

2.樹葉媽媽找孩子。

――教師扮演大樹,傷心地說:“我是樹葉媽媽,秋天到了,我的寶寶們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飛走了。我真想他們,誰能幫我找到我的樹葉寶寶呢?”

――引發幼兒討論:怎樣幫助樹葉媽媽找回孩子?

――請幼兒每人從椅凳下拿起樹葉看一看,自己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自己的媽媽在哪裏。

――教師掛上綠樹葉(黃樹葉)胸飾,說:“我的綠(黃)樹葉寶寶在哪裏?”這時,綠(黃)樹葉寶寶就上前抱抱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在這裏!”

3.遊戲:大風來了。

――綠樹葉寶寶的小手拉在一起,黃樹葉寶寶的小手也拉在了一起:樹葉媽媽帶孩子們去散步,邊走邊念:“綠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樹葉媽媽愛寶寶。”

――當聽到“大風來了”的信號時,綠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分別抱住自己的樹葉媽媽,樹葉媽媽與孩子們繼續玩耍。

建議

1.在玩“大風來了”的遊戲時,可請配班教師扮其中一種顏色的樹葉媽媽,讓綠、黃樹葉寶寶分別擁抱與自己顏色相同的樹葉媽媽。樹葉媽媽交換顏色後,遊戲可再次進行。

2.遊戲時,總有些孩子找不到樹葉媽媽,因此,樹葉媽媽應隨機運用鼓勵的語言和神情去暗示他們,引導他們進入角色,緩解其緊張的心理狀態。

3.益智區幼兒自主操作《樹葉媽媽和孩子》。

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和爸媽一起過新年》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好!我們送走了快快樂樂的20xx年,明天就要迎來嶄新的一年。我代表幼兒園和我們小一班的全體老師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下面我們的慶新年聯歡會正式開始。

1、新年賀詞

請欣賞詩朗誦《新年的鐘聲》。

2、大合唱

小朋友們也想用優美的歌聲來表達過新年的高興勁兒,請欣賞大合唱《新年好》、《新年到》。

3、兒歌朗誦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雖然到幼兒園的時間還不到半年,但已學會了不少本領,請欣賞兒歌朗誦《疊衣歌》、《雪娃娃》、《蘿蔔謠》、《長大一歲了》、《大西瓜》、《你和我,我和你》

4、親子游戲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心,每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喜歡穿什麼等等,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下面我們這個遊戲《看誰摸得對》,就是想考驗一下各位家長,看您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正的瞭解。

遊戲玩法:同時請出十位家長和孩子,分成兩排站好(間隔3米)。先把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後,憑感覺去摸自己的孩子。最後請家長一起摘掉矇眼的毛巾,看自己摸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摸對的獎勵獎品,摸不對的以後還有機會。

5、歌曲聯唱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不僅兒歌說得好,歌唱得更好,下面請欣賞歌曲聯唱《走路》、《樹媽媽過冬》、《我愛我的幼兒園》、《找朋友》、《小鳥飛》、《兩隻老虎》。

6、才藝展示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個個多才多藝,下面請我們班的王子芯小朋友爲大家表演《醜小鴨》。

7、互動遊戲

多才多藝的孩子後面肯定有多才多藝的家長,下面該我們的家長露一手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擊鼓傳花》,鼓聲停的時候,花傳到誰的手裏,誰就爲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節目的形式不限。

8、溫馨贈送

下面就是我們聯歡會的最後一環:溫馨贈送。請小朋友們把前幾天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製作的賀年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媽媽、老師或自己喜歡的人,並祝他們新年快樂!

今天我們的聯歡會就到此結束,再次預祝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們天天笑口常開,年年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9

小烏龜翻山

主要目標:鍛鍊孩子用手、膝爬行的靈活性。

活動材料:成人被子若干條。

指導要點:①教師事先把被子用牀單包好並繫結實,隨意擺放在室內地墊上,當做小山。②教師示範手、膝爬行的方法,鼓勵寶寶們學着小烏龜的樣子,自己去練習爬過一座座的小山。家長與教師在旁邊鼓勵、指導孩子正確地爬行或和孩子一起爬行,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建議:在每天早上起牀前,家長可平躺或趴在牀上,讓孩子從家長的腳部向頭部爬去,再從頭部爬回腳部。也可躺在牀上當做小山,讓孩子從身上橫爬過去。

彩虹傘

主要目標:①發展寶寶鑽、爬動作的靈活性。②引導寶寶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材料:彩虹傘一把。

兒歌

彩虹傘,轉轉轉,

躲在傘下看不見,

彩虹傘,轉轉轉,

爬到上面看得見。

指導要點:①老師先帶領寶寶說兒歌。②老師和家長撐起傘,一邊說兒歌一邊做遊戲。先將彩虹傘轉動起來,寶寶在家長的帶領下鑽到彩虹傘下面,再將彩虹傘轉動起來,變成“小山”,並鼓勵寶寶向上爬。③遊戲可反覆多次進行,家長和老師可變換語氣調動寶寶的興趣。

小烏龜學本領.

主要目標:練習手膝着地爬行,培養音樂節奏感。

-活動材料:袋子(內裝豆子)。

指導要點:①把袋子散放在活動室內,讓寶寶爬着去找袋子,媽媽把袋子放在寶寶的背上。②寶寶和媽媽一起爬行。③聽音樂,隨着音樂節奏的快慢爬行(音樂自選)。

建議:①袋子要做得扁長一些,以免掉下來。②在家裏可以讓寶寶馱着枕頭在牀上或地毯上爬行,家長可用拍手來適當控制寶寶爬行的快慢。

螞蟻搬豆

主要目標:培養手膝着地、協調地爬行並保持身體平衡。

活動材料:一筐沙包(方扁形),一個空筐,螞蟻頭飾。

指導要點:場地一端放置一筐沙包,讓寶寶戴上螞蟻頭飾趴在地上,把沙包放置在寶寶背上,並引導寶寶向對面爬去,幫助寶寶將背上的沙包放在對面的空筐裏,再爬回起點。遊戲可反覆進行。寶寶因不能掌握身體平衡,沙包會從背上滑下來,所以需要重點練習平衡地爬行能力。

建議:寶寶熟悉遊戲後,家長可與寶寶一起進行,激發寶寶的興趣,也可找1~2個同齡的寶寶一起玩。

香蕉

主要目標:發展孩子爬上爬下的動作,訓練動作的協調能力及做事的膽量。

活動材料:香蕉,氣球,長方形軟積木與地板塊捆在一起成爲腳墊(高度爲20~30釐米)。

指導要點:①教師在活動室內拉一條繩子,在繩子上掛香蕉,吸引孩子去摘取。孩子摘不到時,教師可提示孩子爬到墊子上去摘。如果孩子害怕,家長可適當扶一下,孩子抓到香蕉時,家長可以幫孩子把香蕉從繩上取下。②孩子摘到香蕉後,可引導孩子和家長一起吃。③第二次活動,老師掛上氣球,要求寶寶用相同的方法去拿。家長只在旁邊保護並鼓勵孩子自己爬上墊子摘氣球。

建議:家長用孩子喜歡的物品(如氣球或玩具),把它拿在手中,讓寶寶去夠取。

聽聽找找爬爬’

主要目標:①訓練手和膝着地爬行。②學習聽辨聲音,發展寶寶的聽覺。

活動材料:鈴鼓或串鈴、孩子熟悉的各種絨毛動物玩具。

指導要點:①在活動場地上,教師引導孩子手膝並用地爬行,同時尋找發出不同聲音的動物,如貓、狗、雞。②根據孩子游戲情況,逐漸增加玩具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