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七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七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漱口的方法,並知道飯後,睡前要漱口。

2、學習"漱口"的正確發音。

二、活動準備:漱口的溫開水、杯子。

三、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解釋什麼是漱口?爲什麼要漱口?

1、師:我們出東西時,有一些很小的東西躺在牙縫裏,這些小東西會生出很多小蟲子,躲在牙縫裏,這樣牙齒便蛀掉了,牙齒就很疼,東西也不能吃。要是把躺在牙縫裏的小東西趕走,就不會生出蛀牙齒的小蟲子,怎麼樣才能把這些小東西趕走呢?我們有一個好辦法:吃完東西以後,睡覺前要漱口,嘴裏的小東西就會被趕走,牙齒就不會蛀掉。

2、幼兒學說:吃飯後睡覺前,要漱口。

(二)教幼兒正確漱口的方法:

1、念兒歌:含口水,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牙齒乾淨白又白。

2、師示範:先喝口水,然後閉上嘴,兩腮鼓動,最後輕輕地把水吐出來。共三次。

3、幼兒臨空練習:老師邊念兒歌邊指導幼兒練習,重點檢查幼兒兩腮鼓動的聲音,最後念兒歌一遍。

4、幼兒操作練習:(在盥洗室)手拿杯子,先含口水,再閉上眼,接着,兩腮鼓動,提醒幼兒不能把水嚥下去,也不能噴出來。最近後把帶有飯屑的水輕輕地吐出來(幼兒反覆練習3-4次)

5、複習兒歌1-2遍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教育目標:

通過遊戲、談話熟悉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活動準備: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

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製作材料。

歌曲《我的幼兒園》

三、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老師的單人錄像)

T:你們看到誰?(×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T:老師在幹什麼?

T: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爲什麼?

(二)引導幼兒說: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T: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什麼事情呢?

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三)操作活動“送給老師的禮物”。

在音樂伴奏下請幼兒爲自己喜愛的老師做禮物。

四、親子活動:

家長根據老師的外貌特徵,平時行爲等進行描述,讓孩子猜一猜是哪位老師,幫助孩子進一步瞭解自己班上的老師。

五、活動評價:

通過提問讓幼兒瞭解班上的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1.你們班上有哪些老師?

2.你喜歡她們嗎?

3.老師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

1.活動前瞭解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2. 掛圖。

3.紙,大樹、葉子、小鳥(成形的)剪紙、膠水等。

過程

一、掛圖一:

情景:天空一片烏雲,一顆光禿禿的大樹,有機只哭叫着的小鳥在樹的上方盤旋。邊飛邊說:“我沒有家了,我沒有家了”。

1.看後自由討論。

2.教師啓發引導。

①你們看到了什麼?

②小鳥哭了,爲什麼?

③大樹爲什麼沒有樹葉?

幼兒討論:大樹死了,大樹被人砍了,樹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師進行環保教育。

①師幼共同探討樹的用途:從根—莖,從莖—葉,從淨化大氣—防治沙塵暴。

②師幼共同探討保護數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掛圖一

啓發幼兒想一想,小鳥現在沒有家了,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小結:教育幼兒要有愛心、同情心,來幫助小鳥建一個新家。

二、觀看掛圖二:

情景: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上,落滿了嘰嘰喳喳的小鳥,他們在說:“我有新家了!謝謝小朋友們”。樹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陽公公,太陽公公說:“小朋友們,你們做得好!” 樹的下方有美麗的鮮花和綠綠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飛來飛去的跳着舞。

三、操作:

1.通過觀看掛圖二,大大激發了幼兒幫助小鳥建新家的興趣。

2.粘貼大樹、小鳥,添畫花草、太陽、蝴蝶等。

3.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創作。

教師說明用膠水的方法並巡迴指導。

活動延伸:

兩個小朋友一組,把自己的作品創編成故事講給對方聽(受掛圖二情節的啓示)。然後交換作品欣賞。

分析

本教育活動,在教學方法上,採用了擬人手法,創造的環境,如尊重他們的意願,允許他們自由討論,自由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粘貼,自幼創編故事等。找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與社會教育要求之間的結合點,引導幼兒的.興趣,“多目的”地發展下去,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布娃娃,我送你們回家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入園後,爲了安撫孩子們的情緒,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創設了一個玩具區。隨着活動的開展,發現很多寶寶不能自覺地收拾玩具,總是由老師跟在後面收拾。爲了讓幼兒養成自覺收拾玩具的好習慣,於是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2、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難點: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活動準備

1、自制影像1個;

2、各種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櫃3張(上面貼有相應的標記)

3、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1張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一、小玩具,你爲什麼哭了?

(1)說一說玩具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爲什麼喜歡?(因爲玩具好玩)玩玩具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高興,很開心.....

(2)玩具哭了

師:聽,這是誰在哭呀?(哭聲響起)讓我們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是玩具哭了....

師:原來是玩具寶寶在哭,請問它爲什麼在哭呀?(放得不好,亂七八糟的它們沒有家了)我們一起來問問玩具寶寶吧!

齊問:玩具寶寶你爲什麼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說話)

師:玩具的家在哪裏?(櫃子裏)我們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寶寶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擺放整齊......)

二、玩具玩具我們一起玩

(1)出示三個櫃子,裏面放滿三種玩具:布娃娃,汽車,積木師:哈哈,又到我們玩遊戲的時間了。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好多的玩具分別放在三個櫃子裏,這兒就是他們的家

(2)幼兒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結寶貝們都很棒,已經把玩具放回原處,而且放得很整齊,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會收好你

(1)幼兒交流師:你們家裏有玩具嗎?(有)你們是怎樣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寶寶收拾玩具教學碟

(3)師小結

四、我們一起唱首歌

師:小朋友,我們都學會整理玩具了。老師把收拾整理玩具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看來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教育幼兒通過生活實踐,與老師初步建立親密關係。

2、培養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能力。

3、學習基本的生活常規。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兒歌《老師像媽媽》

3、情境表演《老師教我插花籃》,幾朵小花。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老師教我插花籃》。

(1)一位老師和大班小朋友上場,坐在桌前,教師教小哥哥用積塑拼插小花籃,拼插好後,放上幾朵小花,做成一個裝滿鮮花的小花籃。

(2)組織幼兒觀看之後,提問:老師用什麼玩具教小哥哥拼插花籃?你喜歡這隻小花籃嗎?老師能幹不能幹?

幼兒回答後,老師拼插一隻小花籃,也裝上小花,讓幼兒欣賞,允許他們自由講述。

2、指導幼兒閱看幼兒用書第5-7頁。提問:(講故事)

(1)老師教小朋友在活動室內幹什麼?

老師知道你們喜歡聽故事,現在老師講個故事給小朋友聽(老師講一個短小生動又有趣的故事給小朋友聽)。

(2)老師坐在鋼琴前,他要教小朋友幹什麼?(唱歌)幼兒回答後,教師演唱《我上幼兒園》或其他的歌。唱歌時要有感情,可反覆唱幾遍。也可以組織幼兒唱在家學過的兒歌,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有趣。

(3)老師帶小朋友在戶外玩什麼遊戲?你們喜歡玩積木嗎?

幼兒回答之後,可以組織幼兒到戶外去玩遊戲,或者玩積木,讓孩子們玩得開心,激發幼兒喜歡過集體生活的情感。在遊戲過程中,要教幼兒一些基本的規則,使幼兒初步學會遵守紀律,能在和睦友愛的遊戲活動中獲得樂趣。

4、學習兒歌《老師像媽媽》。

老師朗讀兩遍後,教幼兒學習兒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的目標是能夠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相合作與分享等。小班幼兒處於平行遊戲階段,缺乏與他人交往的經驗,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遊戲。同時,小班孩子天真浪漫、喜歡各種小動物,爲了讓幼兒們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與人交往的基本方法,願意與同伴友好相處,我以森林裏的小動物們交朋友爲背景,設計了以下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交往,學習簡單對話: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好的,謝謝!

2、能夠和好朋友互相幫助。

3、體驗和同伴做好朋友的快樂,喜歡與同伴交往。

活動重點:讓孩子們願意與同伴交往,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森林背景ppt,以及各種小動物胸卡(將小動物胸卡事先貼在幼兒的衣服上並用黑色卡紙擋住)。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找朋友”導入活動。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找朋友的遊戲。

師:孩子們你們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嗎?(找到了!)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他也想來交朋友。

二、教師出示狗熊村長圖片,引導幼兒學說: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

1、師:看!他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森林裏的狗熊村長,你們好,我們做朋友,好嗎?(幼兒回答:好!)

3、師:我們森林裏的小動物很害羞,你們願意成爲他們的好朋友,和他們打招呼嗎?(願意!)

4、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對話: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好的,謝謝!

5、教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和好朋友打招呼。

師:看!誰來了?你們誰願意和長頸鹿打招呼,做朋友呢?請幼兒學說:“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教師播放錄音,“好的,謝謝!”

6、教師繼續出示熊貓、小松鼠等PPT圖片,讓幼兒學說:“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這一對話。

7、引導幼兒說一說如何用動作表示好朋友之間的友好。師:小動物們交到了我們這麼多的好朋友很開心,你們喜歡小動物這些朋友嗎?(喜歡)你們會和這些小動物朋友做什麼動作表示友好呢?(引導幼兒主動和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碰碰頭)

三、合作遊戲“狼來了”

1、師:狗熊村長爲了能讓森林裏的小動物交到更多的朋友舉辦了森林找朋友舞會,你們想去參加嗎?(幼兒集體回答:想!)

2、師:現在我們就變成小動物一起去森林參加找朋友舞會吧!當我喊咒語“巴拉巴拉變”的時候請小朋友撕開胸前的黑色卡紙,我們就會變成小動物來到森林了哦!

3、教師戴上狗熊村長的頭飾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狗熊村長歡迎大家來到森林找朋友舞會。我們一起隨着音樂找朋友吧!(教師在音樂中引導幼兒主動和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碰碰頭)

4、在小動物們的舞會快要結束的時候,大灰狼來了,這時候小動物們要抱住自己的好朋友,保護好自己的好朋友不被大灰狼吃掉。

5、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大灰狼來了,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緊緊地抱在一起不說話,不然會被大灰狼發現的。(引導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不動)

四、教師總結

1、師:由於我們好朋友之間相互幫助,和好朋友僅僅的抱在了一起,大灰狼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了,你們開心嗎?

2、在平時的生活中好朋友要互相幫助,一起克服困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瞭解睡眠時要注意的事項(不矇頭、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放東西到嘴巴里等)。

2.培養按時睡覺和使用正確睡姿睡覺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搖籃曲音樂。

2.幼兒用書。

3."娃娃家"遊戲玩具若干組。

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搖籃曲的音樂聲中做動作進入活動。

(1)教師:聽,寶寶要睡覺了,讓我們抱着寶寶輕輕搖一搖吧!

(2)幼兒抱着娃娃跟着教師一起做搖寶寶睡覺的動作。

2、與幼兒談論睡覺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教師:寶寶睡着了,我們應該怎樣去照顧寶寶呢?

(2)幼兒開始討論,如果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可以提示幼兒:寶寶蒙着頭睡覺好嗎?寶寶一邊吃東西,一邊睡覺好嗎?

(3)教師:爲什麼矇頭睡覺、邊吃東西邊睡覺都是不好的睡姿呢?

(4)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些不良。睡眠姿勢帶來的壞處:睡覺時j蹬被子會使身體受涼;矇頭睡覺和趴着睡會使呼吸不通暢;一邊吃東西,一邊睡覺會嗆到自己。所以小朋友在睡覺時一定要注意哦!

3、幼兒看書,帶領幼兒朗讀並學習兒歌。

(1)教師:書上有一首兒歌,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2)教師朗讀兒歌后,就書中的內容對幼兒進行簡單的提問。

(3)師生一起朗讀兒歌,並鼓勵幼兒自己念一念。

(4)教師:這首兒歌告訴我僻保持正確睡眠姿勢的重要性。其實,按時睡覺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晚上要在9:00以前睡覺,這樣第二天才會有精神。

4、幼兒玩"娃娃家"的遊戲,在照顧娃娃的過程中加深對正確睡姿的印象。

(1)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娃娃家"遊戲吧!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家的娃娃被照顧的最好。

(2)教師組織幼兒分成若干組玩"娃娃家"遊戲,並在巡視的過程中對遊戲進行指導。

小百科:睡覺,一般是指人類睡眠,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