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合集9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合集9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心態對待一樣的事情會有完全不同的語言表達。

2.能根據畫面展開想象,用親熱、懇切的語言進行表達。

3.感受奶奶和小熊之間的祖孫情,聯繫生活經驗幫熊奶奶回信。

【活動預備】

PPT課件、自制信封、信紙、筆、膠棒

【活動進程】

一、觀看課件,引出小熊給奶奶的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孫子小熊寄來的。”

用課件出示信封,引導幼兒觀察收信人和寄信人位置的不同。

一、幫熊奶奶讀信

——“熊奶奶年紀大了,請小朋友幫忙讀一下。”

重點引導幼兒猜想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

——講述故事“熊奶奶請小老鼠來幫忙讀信”至結尾。

——爲何同一封信小老鼠讀得讓熊奶奶生氣,而小松鼠讀得卻讓熊奶奶滿臉都是笑呢?

——再次請幼兒讀信,重點引導幼兒讀信時的語氣要溫順、真摯,佈滿愛。

二、幫熊奶奶給小熊回信

——假如你是熊奶奶該怎樣給小熊回信呢?討論回信的內容。

——每人一份信紙和信封,給小熊回信,提示幼兒信封上收信人和寫信人位置的不同。

四、各種各樣的信封

——用PPT出示正式的信封、明信片、***信封等,引導幼兒觀察信封的格式。

——生活中,假如我們想給親人或朋友寫信的話要用正式的信封,而且要寫郵編、貼郵票。

【活動延伸】

共同欣賜給小熊的回信,討論猜想畫面的意思,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教育來源於生活,更要回回到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我從故事中的信回回到生活中的信,儘可能的穿插更多的知識在裏面,比如故事題目的認讀,孩子會由於熟悉奶奶這兩個字,再看到畫面上的信封,聯繫猜想到這個故事是和奶奶的信有關的,又如信封的寫法、正式的信封等知識點的滲透,都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正式由於這些知識元素的加進使得本次活動的語言目標不是那末的明顯,而且佔時比較短,所以孩子們在讀信時語言目標完成的不是很好,多數孩子只能簡單的陳說一句話,如:“小熊想送給奶奶一罐蜂蜜”,而不能聯繫生活經驗進行拓展,讓信的內容更豐富。《綱要》中強調“語言能力是在應用的進程中發展起來的。我想可以利用延伸環節,讓孩子們繼續練習讀給小熊的回信,或讓孩子們每週一到園跟大家說一件成心思的事情,來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傘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下雨了,人們可以在傘下躲雨,日曬了,人們可以在傘下遮陽。那麼,小動物呢,他們怎麼辦呢?這也是幼兒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因此,我爲幼兒選擇了一首有關《傘》的詩歌。這首詩歌意境優美而且充滿童趣,描述了小動物們用什麼來遮雨,喚起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同時,給幼兒創設更多的語言發展環境,我們可以在區角中爲幼兒提供更多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的小動物及背景圖片,給幼兒提供更多的仿編詩歌的機會,豐富幼兒的詞彙和語言,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句式結構,理解詩歌內容。

2、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按照句式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掛圖一張,光盤,背景圖一張,小動物圖片若干(小螞蟻,小青蛙,小喜鵲,蜻蜓,蝴蝶,瓢蟲,蝸牛小兔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出一個謎語,看看誰最先猜出來。

"一根柱子許多樑,沒有門窗沒有牆,好像一座小亭子,用它遮雨又遮陽。

小朋友們:傘。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

二、複習傘的結構和用途

教師;那你們知道傘是什麼樣子的嗎?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傘,介紹傘的結構和用途。

傘是由傘面、傘柄和傘骨組成。傘骨把傘面撐起,所以才能遮雨遮陽。那麼,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用什麼遮雨呢?

三、看圖講述

1、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提問: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幼:小喜鵲、小青蛙、小螞蟻。那麼,天氣怎麼了?

幼兒:下雨了。

師:下雨了,小動物要到哪去躲雨呢?爲什麼呢?(啓發幼兒說出誰是誰的傘)

幼兒:小喜鵲躲到大樹上了,大樹就是小喜鵲的傘。

師:哪裏的大樹呢?引導幼兒說出公路邊的大樹。

如: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哪裏的大楊樹呢?引導幼兒說出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

師:誰又是小螞蟻的傘呢。

幼:大蘑菇石小螞蟻的傘。

師:哪裏的大蘑菇?幼:山坡上、草地上。

師:請幼兒完整的說出一句詩歌,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螞蟻的傘。

師:誰又是小青蛙的傘呢?

幼:大荷葉是小青蛙的傘。

師:哪裏的大荷葉呢?幼:小河,池塘。

師幼共同完整的說出兒歌。

2、 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優美意境。

3、 啓發幼兒給詩歌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師:小朋友們,這麼好聽的兒歌,沒有名字,我們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幼:好。

幼:《傘》、《小動物的傘》、《好玩的傘》。

師:小朋友們都很棒,這幾個名字都非常好聽。那我們就選一個吧,兒歌的名字就叫做《傘》。

四、幼兒大膽想象,仿編兒歌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下雨了,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它們的傘在哪裏呢?誰又是它們的傘呢?教師出示背景圖,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蝴蝶,蜻蜓。蝸牛。燕子等),請幼兒爲 小動物找出它的傘,並把小動物放在背景圖相應的地方,然後完整的說出一句詩歌,誰是誰的傘。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五、活動延伸

將小動物圖片,背景圖,兒歌掛圖,光盤,放在區角中,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詩歌的優美,練習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最大的成功就是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大膽表現的機會,爲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從分體現了《綱要》的精神,幼兒能在詩歌的美妙的境界中去感受,體會,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及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教師的鼓勵很重要,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語言,積極參與課堂發言。並在理解、閱讀兒歌的同時會仿編兒歌。區角活動也爲幼兒提供了練習的機會。不足的地方是,課堂上,不能兼顧每個幼兒,教師有點急於求成,忽略和孩子的交流,不愛發言的幼兒沒有表達的機會。希望在活動區中有彌補,給幼兒鍛鍊的機會。

附詩歌:

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

池塘裏的大荷葉是小青蛙的傘,

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螞蟻的傘,

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傘。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一、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二、願意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三、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活動準備

1、故事相關的圖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放錄音)“聽,是什麼聲音?”(打雷、下雨) “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二、激發說話慾望,潛意識感知目的字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麼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 (出示字卡“頂”、“蘑菇”)

3. 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着什麼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麼?小青蛙心裏覺得怎麼樣?”(出示字卡“荷葉”)

5. 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講述,進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師啓發:“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麼樣?我們看着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麼回家的、心情怎麼樣都編進去,好嗎?”

2. 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3. 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遊戲“買雨傘”,鞏固目的字 提供音樂、背景,創設下雨天的情景。 “我們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買什麼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後面有字)

五、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教師啓發:“剛纔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麼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幼兒嘗試閱讀大圖書。

六、延伸活動 幼兒邊閱讀小圖書,邊用顏色筆將認識的字圈出來。

活動效果 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並結合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輕鬆識字,活動構思巧妙,達到了“識字、講述、閱讀”的和諧統一

設計說明 夏天經常會突然下雨,幼兒對雨天回家也有過擔心焦慮,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兒的心態,文章意境優美,想象豐富,非常適合中班幼兒閱讀。在活動中,我通過遊戲的形式,激發興趣,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圖片、探索與討論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初步學習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

2.能大膽想象並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並知道從同伴的交流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四幅。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進行交流與講述。

(1)觀察教學圖片,自由講述。

指導語:這些圖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的是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哪裏?

看一看、想一想,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在教師的引導下逐一觀察圖片並理解故事的內容。

(3)和教師共同講述故事內容。

2.猜測、講述故事的結尾。

(1)大膽想象、猜測故事中老爺爺解決問題的方法。

(2)觀察圖片並講述。

指導語:在這個故事中,老爺爺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

3.師生共同完整地講述故事。

(1)看圖講述故事。

(2)給故事起名字。

延伸活動:師生共同製作道具,嘗試進行表演活動。

故事:猴子學樣

有位老公公挑着一擔草帽到城裏去賣。他走累了,坐在大樹底下睡着了。一羣猴子看見老公公戴着草帽,就學他的樣子,都拿起草帽戴在頭上。

猴子在樹上又叫又跳,把老公公吵醒了。他睜開眼睛一看:哎呀,草帽不見了!老公公擡頭一看:原來,草帽都給猴子拿走了。

老公公急得伸出雙手,說:“快把草帽還給我!”猴子也學老公公的樣,伸出手來,“吱吱喳喳”地叫着,就是不肯把草帽還給他。老公公急得脫下草帽,搔着腦袋想辦法。猴子也學着老公公的樣子,脫下草帽,搔起腦袋來。老公公看到猴子又在學他的樣了,忽然想出個好辦法!他把草帽往地上一扔,猴子見了,也都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公公趕快揀起草帽,挑起擔子就走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自制墨跡圖,發展動手能力。

2、根據墨跡圖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

3、藉助組合起來的墨跡圖自編小故事,發展編講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製作墨跡圖一幅。

2、白紙、墨汁(或鋼筆墨水、顏色水)、滴管、剪刀和用來鋪墊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您們帶來了一幅很有趣的畫,你們想看嗎?(想)

師:(出示畫面)看,這是一幅墨跡圖,你們想不想自己也製作一幅?(想,乾脆有力)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自制墨跡圖

1、提供白紙、墨汁、滴管,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2、教師小結:對於富有創造性的幼兒給予肯定,對於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輔導,引導其正確製作方法。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想像墨跡圖

1、啓發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或他人的墨跡圖像什麼,並說出想像的依據。例如,如果說墨跡圖像鳥,就要指一指、說一說什麼部位像鳥頭,什麼部位像鳥翼等。

2、轉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麼,鼓勵幼兒儘量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組合墨跡圖編故事

1、請幼兒把自制的墨跡圖沿輪廓剪下來擺在展示板上,自由議論這些墨跡圖像什麼。

2、啓發幼兒根據想像選取展示板上的墨跡圖,並以它們爲角色或景物組合起來,編講一個與衆不同的小故事。可以個人編講,也可以兩個人合作編講。例如,將一張青蛙的圖和一張像馬的圖組合起來,可以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青蛙和馬是朋友。一天,青蛙對馬說:"你可以自由自在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多好呀!"馬說:"你跳到我的背上,我帶你去旅遊。"青蛙就跳上馬背,馬飛跑起來,青蛙高興得又叫又跳。馬說:"別跳!別跳!"可青蛙不聽,結果"撲通"一聲,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五、幼兒第四次嘗試:添畫墨跡圖

引導幼兒依據想像在墨跡圖上添畫,使畫面更完整、豐滿。例如,如果墨跡圖像蝴蝶,就將該蝴蝶添畫完整,並添畫一些相關景物。

活動延伸:

將幼兒製作的墨跡圖佈置在語言區中,引導幼兒繼續想像、編講。

附:

幾種墨跡圖的製作方法

1、將墨汁滴在紙的不同部位,撫展後可以同時形成幾幅墨跡圖。

2、將墨汁滴在宣紙等軟紙上自然化開成圖。

3、可用多種顏色水製作彩色墨跡圖。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設計意圖:

結合“大樹和小花”主題活動,我們帶孩子走進美麗的春天,領略春天的美景。激發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吸引並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基於這一點,我讓孩子在“小花籽找快樂”的故事教學中懂得幫助別人會獲得快樂的道理,並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爲大家做好事,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道理。

2、能運用故事中的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3、願意與別人交流。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初步瞭解植物的生長。

環境材料:根據故事繪製圖片二張。錄音、磁帶,每人一個小花籽胸飾,花籽娃娃臉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花籽娃娃,語言導入:這是誰?你們看它快樂嗎?

2、錄音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花籽要去做什麼?

討論:什麼是快樂(幼兒根據自己理解與經驗回答)

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語言連貫回答並學說角色對話。

討論: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爲什麼感到快樂?

3、錄音講故事後半部分:

提問:誰能幫助小花籽想辦法,讓它找到快樂。

提問:小花籽找到快樂了嗎?

4、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5、請幼兒談自己感到快樂的事。老師或幾個能幹幼兒戴上小花籽胸飾,問其他幼兒:你快樂嗎?爲什麼?(請幼兒仿照故事中的對話回答)

請每個幼兒戴上胸飾扮花籽,去詢問幼兒園其他班小朋友與老師是否快樂,鼓勵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能很好地進行描述,孩子們沒能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而此時,教師沒能通過表情、動作等讓幼兒感受快樂,使得孩子們只能停留在童話故事的欣賞理解中,而不能很好地將故事中的“快樂”遷移到生活中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在日常生活的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這次組織的語言活動只是語言教育的一種途徑,今後需要在日常活動中爲幼兒提供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

小百科:花是植物成熟的表現,開出各色各異的花,具觀賞效果;卉是草類的總稱。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小蛇幫助小動物過水坑的情節。

3.自主閱讀中體驗圖畫書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故事書人手一本。

3.平衡木。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封面上有誰?它在幹什麼?

(二)集體閱讀。

1.觀察畫面,共同講述故事內容。

2.討論、交流第六頁單頁多圖的閱讀方法。

能看懂這幅畫面嗎?你是怎麼看的?請你和邊上的好朋友說一說。

3.幼兒猜測並講故事。

誰來說說發生了什麼事?

4.講述第九頁單頁多圖的畫面。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事?

(三)自主閱讀,交流圖畫書內容。

1.以兒歌的形式提出閱讀要求。

圖畫書,手中拿,一頁一頁輕輕翻,哪些動物來過橋,請你仔細找一找。

2.幼兒自主閱讀。

3.閱讀後交流。

你看到哪些動物也要過橋?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畫面?

(四)集體完整閱讀圖畫書。

(五)閱讀拓展。

《好餓的小蛇》也是發生在小蛇身上的趣事。

活動延伸:

語言區:續編故事《小蛇散步》。

表演區:表演小蛇幫助動物過水坑的情節。

活動反思:

《小蛇散步》是日本繪本作家伊東寬先生的作品。主要以小蛇有趣、可愛的神態、充滿疑問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們。作品語言詼諧幽默,繪畫風格獨特,在創作中注意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尤其是封面、封底、扉頁和尾頁的巧妙構思,處處暗藏機趣,給人驚喜和幽默。讓小朋友們懂得助人爲樂的道理,感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

不足之處:

真正讓幼兒體會、感受小蛇幫助別人後的喜悅之情還不夠到位,只是表面化地讓幼兒知道一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名稱:帽子牀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樂意想象講述。

2、體驗爸爸、媽媽愛寶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ppt、音樂、帽子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圖片首頁)

T:今天,鄭老師請來了老鼠的一家,請你們看看它們是誰?

T:(小結)對了,它們是鼠爸爸、鼠媽媽、鼠哥哥和鼠妹妹,告訴你們,鼠爸爸和鼠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兩個鼠寶寶,一家人相親相愛,生活得很幸福。)

二、分段欣賞,想象討論

1、(講述故事,圖片1—2)

2、(出示圖片3—4)T:咦,鼠爸爸和鼠媽媽發現一樣東西,你認爲這是什麼呀?(幼兒猜想)到底這是什麼呢?讓我們繼續往下聽。(講述故事)

3、(插入式體驗)哦,原來是頂大帽子,我這就有一頂和鼠爸爸、鼠媽媽找到的一樣的大帽子,請你們來摸一摸,摸上去什麼感覺?

4、T:看到這頂圓鼓鼓、毛茸茸的大帽子,鼠爸爸、鼠媽媽會怎麼想呢?到底鼠爸爸、鼠媽媽想到了什麼?讓我們聽下去。(講述故事3—4)

5、(講述故事,圖片5—6)

6、(出示圖片7—8)T:咦,這是什麼呀?帽子下面是什麼?爲什麼看不見他們的頭和身體,只看見它們的腳呢?

T:(用圖片9—10小結)它們這樣走路累不累呀?雖然他們走得很累,也走得很慢,但是他們沒有停下來,因爲鼠爸爸、鼠媽媽想把大帽子帶回家做什麼呀?(帽子牀)

7、T:(出示圖片9—10講述故事9—14)鼠哥哥、鼠妹妹睡醒了,它們會怎麼樣呢?爲什麼鼠妹妹會嚇哭呢?鼠哥哥會怎麼做呢?(可以請幼兒學做鼠哥哥、姐姐說說對話)

8、T:鼠哥哥、鼠妹妹哭着大叫“怪貓”、“怪貓”,你們覺得是怪貓嗎?

9、T:那麼鼠爸爸、鼠媽媽聽到這個哭喊聲它們會怎麼做呢?(幼兒猜想,再出示圖片15—16講述故事15—18)

10、T:你猜這時鼠哥哥、鼠妹妹會對鼠爸爸、鼠媽媽說什麼呢?(師幼可以角色扮演說對話)

11、(講述故事19—20出示圖片21——22)晚上,鼠寶寶一家要休息了,它們在哪裏呀?

你覺得鼠寶寶一家睡得舒服嗎?你們看這是張怎樣的帽子牀,讓鼠寶寶一家睡得這麼舒服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講講中瞭解老鼠一家搬帽子牀的有趣故事內容,感受家的溫暖。

2、樂意用語言表達所觀察到的畫面內容。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在聽聽講講中瞭解老鼠一家搬帽子牀的有趣故事內容,樂意用語言表達所觀察到的畫面內容。

難點是感受家的溫暖。

活動準備:課件“帽子牀”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感知鼠寶寶需要關心過渡句:天涼了,鼠寶寶睡在透風的竹籃牀上越來越冷。鼠爸爸和鼠媽媽非常的擔心鼠寶寶睡覺時會着涼,提問:鼠爸爸和鼠媽媽會怎麼做?(孩子可能會說蓋厚厚的被子、蓋毯子、蓋衣服等,老師要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小結:關心寶寶,擔心自己的寶寶會着涼。

過度句:你們想了這麼多好辦法,看看鼠爸爸和鼠媽媽的方法是不是和你們的一樣呢?

二、故事欣賞,感受鼠寶寶家的溫暖。

1、於是,他們趁鼠寶寶睡着時,想出去逛一逛,爲寶寶找點保暖的東西。鼠爸爸突然叫起來:“瞧!一頂大皮帽!”鼠媽媽一看也樂了……提問:看看,這是一頂怎麼樣的大皮帽?(老師引導幼兒說說鼠媽媽的話:大大的、厚厚的,多柔軟呀,多舒服的帽子牀呀!)小結:你們聽得真仔細!他們找到一頂大大的、厚厚的,多柔軟,多舒服的大皮帽呀!

提問:鼠爸爸和鼠媽媽看到這麼暖和的大皮帽,想到了寶寶,他們會怎麼做呢?(孩子可能會說:搬回家給寶寶蓋,這時,老師及時表揚“你想的和鼠爸爸、鼠媽媽想的一樣。”)小結:看到暖暖的大皮帽,想到了會着涼的鼠寶寶。

2、這時,鼠寶寶醒來,發現爸爸媽媽都不在……提問:鼠妹妹怎麼了?她爲什麼會哭呢?(孩子可能會說:鼠妹妹想爸爸媽媽了!老師及時給與表揚“觀察的真仔細”)小結:爸爸媽媽對他們很好,他們纔會想爸爸媽媽。

提問:鼠哥哥會怎麼做呢?(孩子可能會說:“你不要哭!或者幫她擦眼淚。”)過渡句:鼠妹妹聽了你們安慰已經不哭了。看看鼠哥哥會怎麼做?

3、鼠哥哥只好拉着鼠妹妹,跑出家門去尋找鼠爸爸和鼠媽媽……提問:他們心裏感覺怎麼樣?(幼兒可能會說:"鼠哥哥和鼠弟弟害怕或者他們哭了"。老師及時給與表揚:“觀察的真仔細”。)小結:寶寶遇到危險時很害怕,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心和愛護。

爸爸媽媽怎麼安慰寶寶呢?(幼兒回答:別怕,是一頂大皮帽。這時,老師及時給予肯定“你聽得真認真!”)小結:鼠寶寶聽到鼠爸爸、鼠媽媽安慰的話,他們不再害怕了。

4、大皮帽扛回家,晚上鼠爸爸摟着一對鼠寶寶,樂呵呵……提問:這天晚上,鼠寶寶一家是怎麼睡覺的?(孩子可能會說:抱着寶寶睡覺或摟着寶寶睡覺。這時,老師可以讓幼兒學一學“摟、抱”的動作。)提問:鼠寶寶一家睡在暖暖的大皮帽裏,會說些什麼呢?

過渡句:這麼溫馨的故事,我們再完整地欣賞一篇。

5、完整欣賞故事三、故事遷移,說說自己家的溫暖。

過渡句:鼠寶寶一家互相的關心和愛護,他們的生活過的非常的幸福、快樂。

提問: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和媽媽是怎麼關心愛護我們的呢?我們又是如何去關心愛護他們的呢?(幼兒可能會說:和孩子在一起,做飯等單個詞,這時,老師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結:一家人在一起,互相關心愛護,才能生活幸福和快樂!

設計思路:

中班孩子對家人的關心和了解,比小班的孩子更情感化一些。擬人化的故事《帽子牀》是主題“我愛我家”的開篇,故事以小老鼠的爸爸、媽媽找到一個帽子爲線索,然後把它當牀和孩子們一起睡在裏面,情節溫馨,畫面生動,能充分讓孩子從故事情景中感受到家人的愛是無比溫暖的。

此外,中班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強,閱讀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於經驗積累不多,對事物的理解有限,思維形象具體,但過程常常呈現一種無序化的狀態,表現在還不能將前後畫面聯繫起來形成對故事的理解,語言表達還不連貫;相較於小班中班的孩子更活潑好動,並富有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據前後畫面變化的比較,用想象補充故事發展中的空間。因此選擇這樣一個閱讀素材,通過一次集體學習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對畫面作有序觀察並能將前後畫面聯繫起來理解故事內容,能對圖書畫面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想象並瞭解一些符號對應的關係並願意大膽地表述閱讀信息並能安靜地傾聽他人講述內容,從而進一步提高傾聽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小老鼠一家與帽子之間有趣的故事情節,感受家的溫暖。

2、大膽想象,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圖書、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故事——發揮想象小老鼠和帽子之間的聯繫

1、(出示帽子)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2、(出示小老鼠)那小老鼠可以把帽子當成什麼呢?

二、讀故事——觀察畫面並想象,表達對故事的理解,感受家的溫暖

1、小老鼠和帽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麼有趣的事呢?我們一起到小圖書裏面去看看。看好之後,請你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是在哪兩頁看到的?

2、幼兒分散自由閱讀小圖書。

3、提問:鼠爸爸和鼠媽媽爲什麼喜歡帽子?

小老鼠爲什麼害怕,他們一家怎樣睡在帽子牀上?

4、完整欣賞三、講故事——大膽想象,豐富故事內容1、老鼠一家找到了一張又大又舒服的帽子牀,森林裏的小動物可羨慕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幫忙,也幫他們找找小牀。你們願意嗎?(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實錄反思:

活動一開始,教師通過出示實物皮帽子,並且談談說說激發幼兒的興趣,首先我出示了一頂大大的皮帽子,請小朋友們觀察大皮帽,接着請孩子們猜猜:老鼠爸爸老鼠媽媽會用它幹什麼?實物皮帽子的出示,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第二環節故事欣賞。分段閱讀第一段:天氣漸漸冷了,鼠爸爸和鼠媽媽最想爲鼠寶寶準備一件怎樣的傢俱?師:鼠爸爸鼠媽媽見了帽子怎麼想?(皮帽子很柔軟,很舒服,可以做小牀)通過提問激發幼兒對皮帽子的聯想,甚至有小朋友提出要戴一下帽子。它們想什麼辦法把大皮帽搬回家?(鼠爸爸和鼠媽媽整個身子都被帽子蓋住了,只有腳露在帽子下面,路也看不清,半天才走了一小段路)幼兒討論。這個時候我讓他們裝成小老鼠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搬起來,孩子們都很開心。最後通過教師的小結:可是,帽子這麼大,鼠爸爸和鼠媽媽把帽子運回去很困難,半天才走了一小段路。又激發了幼兒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情。閱讀第二段:

1)小老鼠醒來發現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他怎麼了?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追問,那他們找爸爸媽媽的時候碰到了什麼事情呢?)這時候發現王奧開始看向別的地方,教師聯繫自己的實際讓孩子回答,效果很好。

2)他們都嚇成了什麼樣子?(請小朋友上來表演,可以表情,也可以動作)

3)鼠爸爸和鼠媽媽怎麼會連忙從帽子裏鑽出來?他們聽見什麼聲音?

小結:原來,鼠爸爸和鼠媽媽聽到了自己寶寶的呼叫,急忙從帽子底下鑽出來。

3、閱讀第三段;師:它們一家怎樣睡在帽子牀上?(請小朋友們自由描述,及時予以迴應)此時稍有小動作的小朋友都很感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晴朗的天氣裏,和孩子們一起坐(躺)在草地上,仰望藍天,湛藍湛藍的天空中白雲飄飄忽忽,變幻無窮,孩子們喜歡極了,他們常常交流着“這朵白雲變成了……”“那朵白雲變成了……”有的還模仿白雲變化的樣子飛來飛去。順應孩子們的興趣,我選擇了繪本《兩朵白雲》,藉以引導孩子們瞭解繪本中兩朵白雲變化的情況,理解其中的關係,並在遊戲情境中積極體驗變化的快樂,感知文學作品優美的語言,從而深深愛上文學作品。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我變成××”“我變成××在做××”的句式表達白雲的變化,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2.通過遊戲“白雲變變變”,積極體驗、感知兩朵白雲的變化規律——“關係變”,從中感受朋友間的關係。

3.完整欣賞繪本,感受散文豐富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白雲,瞭解白雲變幻無窮的特性。

2.材料準備:《兩朵自雲》flash課件、展板、白雲記錄表每兩人一份。

3.場地創設:活動室內佈置與繪本內容相關的場景。

活動過程

玩一玩

自然狀態下,師幼共同以白雲的身份“飛”進活動室。玩一玩“變變變”的遊戲。

1.教師邊飛邊作風吹狀,幼兒隨着風吹而變化,師:“風吹來了,白雲變變變,你變成什麼了?”

幼兒表述。師對幼兒的變化與表述進行迴應,對孩子們創造性的表演表示鼓勵。

2.師幼再次飛呀飛,風一吹,雲變了,師:“你變成什麼了?在做什麼?”(提高語言表達要求)

先請表達能力稍強的孩子回答,以便對後面的孩子起示範作用。

3.白雲飛累了,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吧。

聽一聽

教師以白雲的身份,以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兩朵白雲》的故事。

師:“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白白,我的好朋友叫茫茫,我們常常在一起玩變變變的遊戲,想知道我們變了些什麼嗎?”

教師用flash課件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講到白雲變化的時候教師適當停頓,讓幼兒猜測白白和茫茫會變成什麼,幼兒邊思考邊聽故事。通過傾聽感受散文豐富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改編後的故事內容見附件)

想一想

教師以白白的身份和幼兒一起回憶、梳理故事內容。

師:“我和茫茫玩得真開心啊,咦?我們剛纔都變了些什麼呢?我都不記得了。”

分三個層次進行梳理:

1.“我變成了什麼?”(根據孩子的回答梳理先後順序)

2.“我的好朋友茫茫變成了什麼?”

3.“我變××,茫茫變××”(梳理變化規律,從中感受關係)

變一變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變變變的遊戲,重點進行關係變。

師:“我的好朋友茫茫飛走了,沒有人和我玩了,可我還想玩,怎麼辦呢?”(引發小朋友想玩的慾望)

師生一起玩“變變變”,分三個層次:

1.教師爲中心變,幼兒應對變。

師:“白雲飛呀飛,風吹來了,變變變,我變成了一朵花,你變成什麼陪我呢?”幼兒想出各種與花有關的東西應對,如我變成小草,長在你旁邊陪你玩;我變成蜜蜂,採花蜜;我變成蝴蝶,圍着你飛呀飛;我變成水,給你喝,讓你快快長大;我變成肥料,給你施肥,讓你越長越壯……

2.幼兒爲中心變,其他幼兒應對變。

師:“白雲飛呀飛,風吹來了,變變變,他變成了一座橋,你變成什麼陪他玩呢?”幼兒可以想出很多與橋相關的東西,如我變成汽車在橋上開,我變成摩托車在橋上開,我變成自行車,我變成船在河裏陪着橋,我變成小魚在河裏遊,我變成烏龜在河邊爬……

3.幼兒兩兩結對變。

師:“我和茫茫是好朋友,我們兩人一起變真有意思,你有好朋友嗎?你願意和好朋友一起變嗎?”

小朋友兩兩結對變。

師:“你們變得真多呀,就像我和茫茫一樣,我想把你們變的東西記下來,好嗎?”幼兒兩人共拿一張記錄表,一邊變一邊請老師幫忙將變的內容記下來。

說一說

孩子們將記錄表全部展示到展板上,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記錄表,並用散文詩中優美的語言,將這些變化串成一首長長的屬於孩子們自己的詩,激發他們的成就感。

師:“呀,自雲們變了這麼多,都可以串成一首長長的詩了。”

天真大,天真藍,藍藍的天空一朵雲都沒有。白白來了,茫茫來了,我來了,你也來了,我們一起變變變。我變成××,你變成××,我變成××,你變成××……天黑了,白白回家了,茫茫回家了,我回家了,你也回家了。藍藍的天空一朵雲也沒有了,沒有云的天空真安靜,安靜的藍天真美。

活動延伸

1.在遊戲區域投放一些有關聯的物體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啓發他們編出其他有關聯的詩句,如:你變成一張紙,我變成一支水彩筆;你變成小雨滴,我變成一把小花傘等。

2.美工區提供畫紙,供幼兒玩“變變變”遊戲之後將自己變化的的東西畫下來。

活動評析

本節活動採取積極體驗式教學方法,努力將教師、文本、孩子融合在一起,讓師生在自然狀態下,沒有任何壓力,沒有任何雜念,沉下心來,靜靜地體會、感受,享受課堂中那種恬靜、美好的氣息。也許這樣的課堂沒有太多波瀾,看上去不是那麼熱熱鬧鬧,但卻是純淨、自然、流動的,也是順暢的。附:散文故事(對原文進行了改編)

天真大,

天真藍,

藍藍的天大極了!

藍藍的天真安靜,

安靜的藍天真美!

天邊有一個小白點,

小白點兒會飛,

向這邊飛,越飛越近,越近越大。

那就是我——白白。

天邊又有一個小白點兒,

那是我的好朋友茫茫,

“茫茫,快來!快來跟我一起玩!”

我說:“我們來玩變變變。我先變,你再變。”

我變變變,變成了一輛小汽車

茫茫說:“看我的,我也變了。變變變——”(教師雙手張開做老虎狀,並稍稍停頓,待幼兒思考、猜想、表達)

茫茫變成了一隻小老虎。

我說:“不行不行,我要重新變,變成一個甜甜的、圓圓的水果。”

我變變變,變成了——(故意停頓,讓幼兒猜一猜)

我變成了一個大蘋果。

茫茫說:“我現在要變成——(教師伸出手,暗示幼兒,請他們猜一猜茫茫會變什麼)一隻大手。大手拿你的這個大蘋果。”

茫茫一隻大手,要來拿大蘋果。

我說:“不行,不行,我不讓你拿,我要變成一隻美麗的——”(請幼兒猜測之後,教師講“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

茫茫說:“蝴蝶真美麗,我也要變一樣東西和你一起玩。”(講述稍慢,並強調,讓幼兒感知變化的關係)

茫茫變成了一隻白鴿子。

我們倆一起飛呀飛,真開心。

這時候,風大了,我站不穩,連忙變變變,變成了一座山,穩穩地站着。

茫茫說:“你變成一座山,那我就變成一列火車,鑽山洞。”

茫茫變成了一列長長的火車。

風更大了,我站不穩了,重新變變變——

我變成了一座橋,穩穩地站着。

茫茫說:“你變成橋,我就變成一隻帆船,陪着你!”

風越吹越大,把茫茫吹走了,我追呀追,沒有追上。

茫茫走了,

天上一朵雲也沒有了。

沒有白雲的天空真安靜,

安靜的藍天真美!

編輯: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