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

活動名稱

爲集體的成功感到高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力

活動準備

1、雪花片2、五種顏色的獎牌若干

活動建議

一、 導入方法

教師身披綵帶,手拿五種顏色的獎牌,隨音樂走進教室。教師向幼兒講解五種獎項:作品造型獎、作品色彩獎、操作速度獎、助認爲樂獎、努力認真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活動過程

1、照圖拼擺,教師多角度評價

(1)教師將幼兒分成五組。講清哪組獲得獎牌多哪組就是勝利者。(強調集體合作精神)。

(2)教師出示圖1,用雪花片示範拼擺三角形並進行評價。然後請幼兒拼擺圖中的“飛機”。

(3)幼兒動手操作,照圖拼擺“飛機”。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發現每個幼兒活動中的特點。

(4)教師請幼兒對照圖1進行檢查。看拼擺是否正確。並對幼兒的活動進行多角度的評價。根據幼兒小組完成的情況頒發集體獎牌。

(5)教師依次出示圖2、圖3、圖4,讓幼兒照圖拼擺完成後教師進行多角度評價,爲幼兒頒發小組集體獎牌。

2、自由拼擺,教師多角度評價

(1)教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雪花片自由拼擺一種物品,並說出其名稱。教師巡迴指導,因人施教。

(2)教師爲創作新穎,命名準確,造型優美的幼兒小組頒發獎牌。

三、結束方法

幼兒相互展示自己小組的獎牌,講講得獎牌的感受。教師通過幼兒小組的獎牌的多少評出優勝組,分享集體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籤。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

3.啓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範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塗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後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彙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在商店裏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理解禮貌不僅是會使用文明用語,還要態度和氣。

2.學習用和藹、熱情的態度辦事。

準備: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個。

活動與指導:

1.觀看情境表演:在商店裏內容大意:甲售貨員說話和氣、辦事主動。例如,當她看見老奶奶來了主動詢問: “您買點什麼呀?”“我要買牙膏”。“我們這兒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華牙膏、藍天六必治、還有高露潔,你要哪一種呀?”當顧客買完東西,她還會說: “您慢走!再見!歡迎下次再來!”而乙售貨員則正相反,他態度不好,從不關注顧客的需要。見人來了也不問要什麼,顧客所要的東西沒有,他也不主動介紹商品,一直站在那裏沒事幹。即便顧客走,他也不說再見。結果顧客一來就愛找甲,而乙則沒人搭理,他很奇怪爲什麼賣不出東西?

2.討論:

(1)你喜歡哪個售貨員?爲什麼?

(2)爲什麼甲能賣出東西,顧客盈門,而乙則冷冷清清呢?他該怎樣做纔是好售貨員。

3.小結禮貌待客的方式是態度主動又和氣。

4.請五至六名幼兒扮演售貨員,其他幼兒扮演顧客玩商店購物遊戲,練習正確禮貌交往。根據情況,遊戲可輪換角色。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元宵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花燈節。瞭解相關的民俗文化。

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錄相、元宵一盒、花燈等。

活動與指導:

1.猜謎語:湯園。說說這是過什麼節的一種吃食。引出談話主題:元宵節。

2.觀看錄相元宵節。讓幼兒說說從錄相中看到了什麼。

3.講解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徵着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點花燈是爲了讓節日的夜晚明亮,歡快。人們爲了增添娛樂的情趣,還在燈上寫上謎語,讓大家來猜,猜中有獎,非常有趣。這個節日從古代傳下來的,現在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花燈的樣子越做越多,工藝越來越複雜,每年過節時,各地都有花燈展,鼓勵小朋友隨家人節日去賞燈。井告訴幼兒電視臺屆時還要播放相關節目,請大家注意收看,體驗全家一起過節的樂趣。

3.請幼兒觀看傳統花燈的樣子和吃元宵。說說自己見過什麼樣的花燈,吃過什麼餡的元宵。

備註: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有這樣一種傳說。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雉)臨朝稱制,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掃除諸呂,擁立劉恆爲帝,即漢文帝。因爲掃除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夜,漢文帝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傳說,教師瞭解即可,不必詳細講給幼兒聽,若講,酌情簡化。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小鳥和牽牛花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裏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爲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裏怎樣想。

4.啓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着一個鳥窩,裏面住着一隻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裏,心裏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裏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着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着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裏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着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着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裏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着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我家有誰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互相介紹家庭成員的情況,增近小朋友之間的個人情況瞭解。

2.認識家庭成員的勞動和家居生活,產生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準備:

幼兒自帶全家福照片,教師準備一塊展板或教室牆壁一角小房子數座。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展板或牆飾一角帶有空白窗戶的幾座小房子。告訴幼兒,這是新建的房子還未有人入住。詢問幼兒是否樂於讓全家住進來?

2.入住新房、佈置牆飾。請幼兒按小組爲單位,每組幼兒將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佈置好後,互相欣賞。

3.教師請新住戶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增近相互間瞭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組爲單位,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是準?叫什麼名字?做什麼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麼事情?

4.結束時,教師把座座小房子佈置在準備開設的娃娃家的牆壁上方,告訴幼兒剛纔大家通過介紹互相作了家庭情況的初步瞭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觀察家人的勞動和家居生活,在即將開設的娃娃家遊戲中扮演他們。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2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對顏色和形狀已有初步的感知,多數幼兒能進行簡單的分類,而按照圖形的兩種屬性進行分類,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爲幫助幼兒學習按照物品的兩種屬性進行分類,本活動創設了“小熊餅乾店”的情境,伴隨歡快的“做餅乾”律動,帶領幼兒進入情境,複習學過的圖形;“幫小熊整理餅乾”引發幼兒思考,在互動探討、自主操作中,按照餅乾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

體驗助人的樂趣;在“送餅乾”的遊戲中,通過師幼、幼幼互動,嘗試按自己的需要“取”“送”餅乾,幼兒兩兩分組嘗試按照兩種特徵分類;最後環節幫助小熊“整理店鋪”,讓幼兒在整理餅乾模具、盤子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按照物品兩種屬性進行分類,養成按類別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按圖形的兩種特徵進行分類。

2、嘗試根據餅乾的顏色和形狀整理貨架,並能按自己的需求進行“買賣”活動。

3、樂於參與整理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幼兒每人一套(紅黃藍三種顏色)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餅乾貨架圖片。

經驗準備:關於各種形狀的初步經驗。

活動建議

1、出示“小熊的餅乾店”,複習四種形狀和三種顏色。出示課件“烤餅乾”,出示餅乾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幼兒交流討論餅乾的顏色和形狀,複習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種形狀和紅黃藍三種顏色。

提問:餅乾一樣嗎?哪裏不一樣?有什麼形狀、顏色的餅乾?正方形(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有什麼特點?

小結:餅乾的顏色不一樣: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形狀也不一樣: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四種形狀。

2、“幫小熊整理餅乾”,引導幼兒根據形狀或顏色擺放餅乾。

(1)出示各種顏色、形狀的餅乾,請幼兒嘗試爲幼兒整理餅乾店。

提問:你想用什麼方法整理餅乾店,怎樣整理能讓小熊更快地找到想要的餅乾?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嘗試根據餅乾顏色、形狀爲小熊整理貨架上的餅乾。

(3)出示餅乾貨架,引導幼兒交流分享幫助小熊整理餅乾的方法。

提問:你是怎樣幫助小熊整理的?猜猜小熊會怎麼說?小結:可以按照餅乾的顏色或形狀擺放整齊。

3、分組遊戲“買餅乾”,練習按形狀、顏色兩種特徵擺放餅乾,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師幼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進行“買餅乾”的遊戲。

提問:我要紅色圓形的餅乾,一共有幾塊?怎樣能快速找到?

小結:可以先形狀,在找到相應的顏色;也可以先找到相應的顏色,再找形狀。

(2)幼兒分組遊戲,鞏固按照形狀、顏色兩種特徵進行分類的技能。

(3)每組提供一個大的貨架,鼓勵幼兒挑戰小組合作按形狀、顏色兩種特徵擺放餅乾。

4、“整理店鋪”遷移生活,拓展應用。

出示課件,幼兒嘗試根據圖形的兩種特徵進行分類,激發整理的慾望。圖一:10元、5元紙幣和1元硬幣

圖二:星形、心形等各種形狀的餅乾模具亂七八糟在一起圖三:賣空的餅乾盤子(大小、形狀不同)

圖四:小熊進貨(增加形狀和顏色),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活動延伸

在益智區提供更多圖形供幼兒進行分類遊戲。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中大熊表達心中愛的方式。

2.感受作品中情感的美好,能夠運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他人的愛。

 重難點:願意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對他人愛的情感和態度。

活動準備:《大熊抱抱》PPT熟悉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繪本,發掘大熊愛別人的方式--擁抱1.教師播放PPT,幼兒欣賞畫面至獵人出現之前,可做適當的引導來幫助幼兒理解畫2.幼兒繼續看圖欣賞畫面至最後一頁,學習大熊用擁抱解決辦法的行爲。

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享交流:做一個會表達愛的孩子

三、延伸活動: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

--你聽過一首歌,名字叫《愛我你就抱抱我》嗎?歌詞是怎樣的?

--讓我們也做一隻快樂的大熊,跟着音樂一起抱抱,一起跳舞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4

教材分析:

生活中標誌隨處可見,每個標誌都有其獨特的含義。作爲簡單,形象的圖畫語言,標誌無聲地提示、規範、約束着人們的千不夠,遵守公爲給共場所行爲規範的意識也不夠強。本次活動選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容易被幼兒被幼兒理解的公共場所的有關標誌,引導幼兒觀察、探索、發現、感受標誌與自己生活的關係,鼓勵幼兒根據標誌的提示做事情,形成良好的社會行爲規範。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公共設施的標誌,理解這些標誌的含義。

2.能與同伴交流標誌與生活的關係嘗試設計。

3.對生活中的標誌感興趣,懂得應按規則做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收集的標誌的圖片。

2.“幼兒學習材料——生活中的發現

活動建議:

一、引導幼兒與同作交流自己收集的標誌,說出其名稱和含義。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標誌。創設“逛商場”的遊戲情境,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1)請幼兒觀看第1段視頻:公共設施標誌,如地鐵站、醫院路牌、公廁停車場等標誌。提問:馬路上有哪些標誌?它們告訴了我們什麼信息?

小結:這些是公共設施的標誌,具有指示、提示的作用,學會認這些標誌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2)請幼兒觀看第2段視頻:商場中禁止飲食、禁止大聲喧譁、禁止在扶梯玩耍、請勿隨意丟垃圾等標誌。

提問:商場裏有哪些標誌?這些標誌在對我們說什麼?

小結:這些標誌提醒我們在公共場所不能做哪些事情;只有遵守這些規則,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大家。

2.引導幼兒討論標誌的用途,懂得要按規則做事情。

提問:生活中爲什麼有這麼多標誌?它們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如果沒有這些標誌會怎樣?

小結:生活中我們要按照標誌的提示行動,在公共場所要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爲,做文明、守規則的人。

二、引導幼兒閱讀《生活中的發現》第24頁,進一步鞏固對標緻的認識;啓發幼兒在第25頁設計幼兒園需要的標誌,向同伴介紹自己設計的標誌。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5

設計意圖:

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對於成年人已司空見慣,但幼兒並不完全瞭解其中的含義。《兔子先生去散步》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撕紙故事,由許多標誌穿成一個非常好的故事。初次讀到這個故事,我被作者的巧妙構思深深吸引。它能激發幼兒對標誌的興趣,感受到標誌與生活的關係,由此我上了這樣一節課。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標誌的興趣。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理解標誌的含義。

活動準備:

1. 《兔子先生去散步》電子文檔,故事中的標誌圖片

2. 生活中的標誌ppt

活動過程:

1. 標誌激趣。

出示兔子先生家的圖片,猜猜這是誰的家?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就是兔子先生的家,它家的門上有一個兔子的標誌。今天兔子先生請我們和他一起去散步,小朋友想去嗎?

2. 聽故事,認識標誌。

(1)聽看故事,隨情節猜猜它們是什麼標誌,它告訴兔子先生什麼?

(2)回顧情節,談話交流:和兔子先生散步時,你看到了什麼標誌?(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標誌。)

(3)根據標誌完整回顧故事情節。

3. 聯繫生活,認識各種標誌。

(1)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標誌,你認識它們嗎?它告訴我們什麼?

(2)你還知道那些標誌?

(3)師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標誌,請小朋友們以後多觀察,把你知道的標誌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4.活動延伸:你也設計一些標誌,讓兔子先生和你去散步好嗎?想設的小朋友可以去圖書區設計。

活動反思:

在認識標誌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他們的反應很快,觀察很仔細,能根據畫面的提示很快猜出標誌的含義。由孩子們對故事的專注可以看出這個故事是多麼的有趣,幼兒喜歡這個故事,故事激發了幼兒認識標誌的興趣和創造熱情,他們創作出各種標誌,互相講述。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

2、學習保護環境的基本方法。

3、增強環保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掛圖《地球病了》。

2、地球受污染和排除污染後的多媒體課件及其設施。

3、教師繪畫一幅:地球病了。

4、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導入課題。

(1)出示掛圖,同時放錄音:孩子們,我病得厲害,難受得很,你們快幫幫我吧!

(2)提問:

a.圖上有什麼?

b.地球媽媽怎麼了?

c.地球媽媽爲什麼會生病?

2、組織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知道地球受到污染的原因。

(1)說說多媒體所展示的地球被污染現象。

a.森林被砍到了許多。

b.工廠冒濃煙。

c.水變成了黑色。

d.到處是垃圾。

e.汽車排放尾氣。

(2)提問:地球媽媽還生了哪些病?

3、請幼兒當醫生已到幼兒討論保護地球的方法。

(1)針對污染,幼兒自由討論排除污染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看受污染和排除污染的課件,比較並說出怎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小結:建立污水處理工廠,把髒水變乾淨,工廠不要放黑煙,汽車用電、天然氣、太陽能來開動,建立垃圾處理大工廠,多種花草樹木,保持水土,淨化空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4、繪畫活動:打扮地球媽媽。

(1)教師出示地球媽媽“生病時”不美的畫像,激起幼兒給“治好病”的地球媽媽畫一幅美麗的畫像,打扮打扮地球媽媽。

(2)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中自由作畫。

(3)展示、評價。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7

目標

1.理解故事中的小烏龜因行動緩慢而發生的趣事,體驗角色之間的親情。

2.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講述圖意。

準備

1.掛圖。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25―28頁。

過程

1.觀看掛圖。

有一隻小烏龜想去看爺爺,你們知道一路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嗎?

幼兒自由結伴看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25―28頁,和同伴小聲議論。

請幼兒講講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

2.理解圖意。

結合掛圖,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嗎?

小烏龜帶了什麼去看爺爺?這是一棵什麼樹?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烏龜走啊走啊,這棵樹發生了哪些變化?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小烏龜行動緩慢?

引導幼兒理解小烏龜因爬行速度慢,經歷了很長時間纔到達爺爺家,所以蘋果樹都慢慢開花結果了。

3.欣賞故事。

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小烏龜不僅給爺爺帶來了蘋果樹,還帶來了什麼?爺爺心裏會怎麼想?

你喜歡小烏龜嗎?爲什麼?引導幼兒懂得小烏龜關心爺爺,給爺爺帶來快樂,是一隻可愛,懂事的小烏龜。

建議

把烏龜行動緩慢的特徵融進一個飽含親情的故事情節之中是作品的巧妙之處,短小的篇幅也適合幼兒講述。教師應引導幼兒經歷熟悉→理解→講述這一漸進的學習過程,以達到有效的學習結果。

附:小烏龜看爺爺

小烏龜想爺爺了,他說:“我要去看爺爺,順便給他送一棵蘋果樹去。”

小烏龜把蘋果樹綁在背上,出發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開花了。蜜蜂來了,蝴蝶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結出了小蘋果。小鳥來了,大鳥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成熟了,爺爺的家到啦!

小烏龜和爺爺吃着紅紅的蘋果真開心。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什麼蛋是什麼小動物生的。

2.在認識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製作蛋沙拉的過程中形成文明的好習慣,享受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每位幼兒家長聯繫好,請他們幫忙從雞蛋、鴨蛋、鴿子蛋和鵪鶉蛋中任選一種蛋帶一隻來園。

2.幼兒人手一隻盆子、一隻碗和一隻勺。

3.教師自己也準備一些各種蛋特別是鴿子蛋和鵪鶉蛋。

4.準備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醬。

5.一隻明爐、鏟子、油、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挑蛋。

師: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蛋,請你們挑一隻你喜歡的蛋,然後說說你挑了一個什麼蛋?它是誰生的?

幼:我挑的是雞蛋是雞媽媽生的……

二.摸蛋。

1.師:現在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別人的蛋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顏色深。

2.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蛋你見過那些?

教師總結: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蛋。他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認識蛋清和蛋黃。

1.師:你們知道這些光滑的蛋殼裏到底藏了些什麼東西呢?我們打開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師介紹磕蛋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並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

3.幼兒動手磕蛋,教師在旁協作指導。

4.幼兒個別回答。

教師總結:不管什麼蛋,裏面都有黃顏色的叫蛋黃,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後才叫蛋白。

四.教師現場煮蛋。

1.師:今天老師來爲小朋友們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嗎?

幼:好。

2.教師邊炒蛋邊提問:

1)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湯。

2)師: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還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點心呢!你知道那些點心裏有蛋嗎?

幼:蛋糕、蛋卷、蛋黃派。

延伸活動:製作蛋沙拉。

3.師:我們一起來學做好吃的蛋沙拉,並開一個“蛋的party”吧!

4.師:介紹製作蛋沙拉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

5.師: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去參加“蛋的party”吧!(舞會音樂響起)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沙拉。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籤。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

3.啓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範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塗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後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彙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在商店裏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理解禮貌不僅是會使用文明用語,還要態度和氣。

2.學習用和藹、熱情的態度辦事。

準備: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個。

活動與指導:

1.觀看情境表演:在商店裏內容大意:甲售貨員說話和氣、辦事主動。例如,當她看見老奶奶來了主動詢問: “您買點什麼呀?”“我要買牙膏”。“我們這兒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華牙膏、藍天六必治、還有高露潔,你要哪一種呀?”當顧客買完東西,她還會說: “您慢走!再見!歡迎下次再來!”而乙售貨員則正相反,他態度不好,從不關注顧客的需要。見人來了也不問要什麼,顧客所要的東西沒有,他也不主動介紹商品,一直站在那裏沒事幹。即便顧客走,他也不說再見。結果顧客一來就愛找甲,而乙則沒人搭理,他很奇怪爲什麼賣不出東西?

2.討論:

(1)你喜歡哪個售貨員?爲什麼?

(2)爲什麼甲能賣出東西,顧客盈門,而乙則冷冷清清呢?他該怎樣做纔是好售貨員。

3.小結禮貌待客的方式是態度主動又和氣。

4.請五至六名幼兒扮演售貨員,其他幼兒扮演顧客玩商店購物遊戲,練習正確禮貌交往。根據情況,遊戲可輪換角色。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元宵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花燈節。瞭解相關的民俗文化。

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錄相、元宵一盒、花燈等。

活動與指導:

1.猜謎語:湯園。說說這是過什麼節的一種吃食。引出談話主題:元宵節。

2.觀看錄相元宵節。讓幼兒說說從錄相中看到了什麼。

3.講解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徵着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點花燈是爲了讓節日的夜晚明亮,歡快。人們爲了增添娛樂的情趣,還在燈上寫上謎語,讓大家來猜,猜中有獎,非常有趣。這個節日從古代傳下來的,現在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花燈的樣子越做越多,工藝越來越複雜,每年過節時,各地都有花燈展,鼓勵小朋友隨家人節日去賞燈。井告訴幼兒電視臺屆時還要播放相關節目,請大家注意收看,體驗全家一起過節的樂趣。

3.請幼兒觀看傳統花燈的樣子和吃元宵。說說自己見過什麼樣的花燈,吃過什麼餡的元宵。

備註: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有這樣一種傳說。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雉)臨朝稱制,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掃除諸呂,擁立劉恆爲帝,即漢文帝。因爲掃除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夜,漢文帝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傳說,教師瞭解即可,不必詳細講給幼兒聽,若講,酌情簡化。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9

設計意圖:

媽媽是幼兒最熟悉、最親近的人。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自己的媽媽永遠是最漂亮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用五彩的毛線擺弄出直的、彎的、螺旋形、波浪形等變化多樣的線條,來表現媽媽的`新發型,以激發孩子們對這種表現手法的好奇心,從而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

目標:

1.嘗試用各種顏色的毛線和其他材料爲媽媽設計髮型,感受毛線貼畫的美。

2.樂意用自己的作品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準備:

1.經驗準備:

觀察媽媽的髮型;欣賞展示在區角中的各種髮型照片。

2.材料準備:

(1)貼有空白頭像的即時貼,各色毛線、縐紋紙、彩色水筆等。

(2)用即時貼和毛線製作的範例。

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教師的新發型,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要過生日了,做了個新發型。你們覺得怎麼樣?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新發型美在什麼地方或怎麼設計更好看。)

二、引導幼兒講講自己媽媽的髮型,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經驗

師:剛纔你們欣賞了老師的髮型。現在請大家講講自己媽媽的髮型。

(教師引導幼兒從頭髮的長短、直卷、顏色以及是否有髮飾等方面進行表述,體會各種髮型的美。)

師(小結):媽媽們的頭髮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卷,有的黑色、有的黃色、有的棕紅色,有的頭髮上還有夾子等髮飾。這些髮型各有各的美,都很漂亮。

三、引導幼兒觀察範例,激發幼兒的創作願望

1.教師展示自己爲媽媽設計的髮型,引導幼兒充分觀察。

師:這是我爲媽媽設計的髮型。你覺得最美、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裏?

2.引導幼兒觀察製作材料及製作方法。

師:看一看,老師爲媽媽設計的髮型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是怎麼做出來的?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毛線是直接粘貼在即時貼上的,髮飾是用縐紋紙、泡沫紙、網紗等做出來的。)

3.請個別幼兒嘗試毛線的粘貼方法,引導幼兒從頭像的頭頂部位開始粘貼。

四、鼓勵幼兒爲自己的媽媽設計髮型

1.交代任務及要求。

師:現在請你們也來給自己的媽媽做髮型吧。先想一想要給媽媽設計一個什麼樣的髮型,再用各種顏色、各種長度的毛線開始貼,貼的時候要從頭頂部位開始往下貼,不要讓頭髮擋住媽媽的臉。髮型做好後可在頭像上畫上媽媽的五官,還可以給媽媽畫個漂亮的淡妝。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提出不同要求。要求一: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嘗試。要求二: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要求三:能設計富有特點的髮型並化妝。

五、引導幼兒互相交流,進一步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師:你給媽媽設計了一個什麼髮型?最美的地方在哪裏?想一想,媽媽看到你爲她設計的新發型會怎麼樣?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0

活動名稱:

中班社會活動《圖書笑了》

活動對象:

中班幼兒

活動時長:

25分鐘

活動目標:

1.知道正確看書的方法:輕拿輕放、輕輕的翻等。

2.嘗試用簡單的方法修補破損的圖書。

3.喜歡看書,產生愛護圖書的意識。

活動重點:

知道正確看書的方法:輕拿輕放、輕輕的翻等。

活動難點:

嘗試用簡單的方法修補破損的圖書。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已會唱歌曲《小人書不要哭》

物質準備:課件、正確與不正確看書的圖片和四個笑臉圖片、破損的圖書數本、音樂《小人書不要哭》、書架、雙面膠、透明膠帶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提問:這些圖書怎麼了?爲什麼哭了?

二、交流討論,引導幼兒知道正確的看書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正確的看書方法。

(1)提問:怎樣才能讓書寶寶笑呢?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正確看書的好方法。

(2)請個別幼兒分享正確看書的方法。

(3)兒歌小結:小手洗乾淨,輕拿又輕放,一頁一頁翻,不爭也不搶,看完送回家,好好愛護它。

2.遊戲“送笑臉”,進一步掌握正確看書的方法。

出示不同看書方法的圖片,讓幼兒爲正確的看書方法貼上笑臉,並說明原因。

三、動手嘗試,引導幼兒用簡單的方法修補圖書1.播放書寶寶的哭聲,引導幼兒說出修補圖書的方法。

(1)提問:“這是誰哭了?應該怎樣讓書寶寶笑呢?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怎樣來幫助這些受傷的圖書朋友?

(2)請個別幼兒分享修補圖書的方法,並進行演示。

小結:針對這三種不同破損形式的圖書應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修補,如有撕口的用透明膠粘好;撕破一角的可以兩人合作先對齊、再用透明膠粘好:掉頁的要先對齊、再用雙面膠粘好。

2.修補工具,鼓勵幼兒用簡單的方法修補圖書。

(1)出示修補圖書的工具,說說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使用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幼兒嘗試修補圖書,教師鼓勵互相合作共同完成。

四、情感遷移,激發幼兒看書、愛護圖書的情感1.幼兒展示修補成果,並說說自己是如何修補的,說完後將書寶寶送回家。

2.播放歌曲《小人書不要哭》,請幼兒把“書寶寶笑了”的小祕密分享給其他好朋友,進一步激發幼兒愛護圖書,喜歡看書的情感。

五、活動延伸

幼兒平時能用正確的方法看書,如果在幼兒園或家裏發現有受傷的書寶寶能及時給它們“治病”,讓書寶寶笑了。

課後反思:

根據《指南》和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在設計社會活動《圖書笑了》

活動方案時以“書寶寶從哭到笑”爲主線,通過各種遊戲形式及多領域整合的方式引導幼兒學會正確的看書方法,能進行簡單的修補圖書,從而激發幼兒喜歡看書、愛護圖書的情感,使幼兒在遊戲中學、在學中樂。

活動前幼兒已有會唱歌曲《小人書不要哭》的經驗,在活動開始環節出示了受傷的書寶寶在哭泣的情景,很容易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接着啓發幼兒互相交流已有經驗——正確的看書方法,然後互相分享,這時教師以兒歌結合課件的形式進行小結,這種方法便與幼兒記憶與理解,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語言表達的美。爲了鞏固幼兒對正確看書方法的掌握,通過送笑臉的形式讓幼兒判斷圖片中正確與不正確的看書方法,加強了師幼間的互動,很好地完成了活動重點。在第三環節中利用書寶寶的哭聲激發幼兒想爲書寶寶治病的心情,利用交流討論、動手操作等形式讓幼兒進行了實踐體驗,學會了簡單的修補圖書方法,較好的完成了難點目標。只是在幼兒動手操作前應先引導幼兒知道在使用工具時應注意安全和衛生,這方面有所欠缺。第四環節中讓幼兒把書寶寶送回家後,看到書寶寶笑了,感受到了爲書寶寶治好病的愉快心情,再師幼同唱歌曲《小人書不要哭》,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喜歡看書、愛護圖書的情感。

整個活動以“書寶寶從哭到笑”爲主線,活動設計遊戲性、趣味性強,貼近幼兒生活。活動中體現了幼兒爲主、教師爲輔、幼兒自主探究在前、教師梳理提升在後的原則,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活動中,每個幼兒能積極參與,大膽交流,主動探究,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很好地達到了目標的要求,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根據農作物的特徵嘗試猜謎。

2、能積極參與,大膽想象,體驗猜謎的樂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謎語課件

2、課前對於農作物的知識經驗的準備。

3、男孩女孩分組做;小紅旗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想請我們小朋友參加一個很有趣的遊戲——猜謎會。我們先一起來學一學猜謎語然後再去參加遊戲。今天咱們的謎語都是跟農作物有關的哦!

2、幼兒學習編謎語。

(1)教師念花生的謎語,讓幼兒猜。

有個老頭子,頭上長鬍子。脫下綠袍子,滿身是珠子。

分析謎面,讓幼兒瞭解什麼叫謎面。啓發幼兒發揮想象,嘗試用形象的方式說說它的特徵(形狀、用途等等)再瞭解什麼叫謎底。

教師小結:從外形、特徵猜出來的。

(2)猜第二個農作物謎語。像桃不是桃,桃里長白毛。秋天咧嘴笑,白毛向外冒。引導幼兒積極開動小腦筋猜謎語。

問:你是怎麼猜出來的?(有什麼特徵)

3、比一比、賽一賽。

(1)師:我們的猜謎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2)猜謎語比賽。

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是男孩子隊和女孩子隊。老師按序出示謎面,請兩隊分別才謎底,如果一隊沒有正確猜出來可由另外一隊幫助。猜對的那組獲得小紅旗一面。

(3)謎語1:麻屋子,紅帳子,裏面住個白胖子。

謎語2:青青藤兒長又長,桃形綠葉上邊長。藤在土中紮了根,一羣娃娃圍根上。

謎語3: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向太陽,籽兒香又香。

謎語4:小時青青像棵草,老來黃金是珠寶,珠寶脫下金黃衣,用它做飯吃個飽。

4、頒發獎勵,照相留念。

給獲得小紅旗最多的一組頒發大大的笑臉娃娃,另外一組送上小小的笑臉娃娃給予鼓勵。

5、結束部分:今天小朋友表現都很棒,回家後你們把今天猜的謎語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講講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唱唱、看看、說說、玩玩中體驗朋友多的樂趣,並樂意、大膽地和別人交朋友。

2、正確認識自我與朋友交往中和言行,明白怎樣做纔對,學習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學會關心幫忙同伴,增進愛同伴的情感。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齊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我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組織幼兒看電視討論怎樣樣交朋友。

出示視頻實錄三段:

(1)一個小朋友玩玩具時和好朋友爭搶玩具。

(2)喝水時,一個小朋友在推擠其他小朋友,搶着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難他也不去幫忙。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問:爲什麼他找不到好朋友?怎樣樣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兒討論)

3、說說自我的好朋友。

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誰?爲什麼喜歡他們做你的好朋友?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交朋友的樂趣。

師:交了這麼多的朋友,你心裏感到怎樣樣?

5、師小結:朋友多了就會覺得覺得歡樂,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有禮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謙讓,有的幫忙別人,僅有這樣我們纔會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

6、發散幼兒思維:那麼除了人類是我們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還有誰是你的好朋友?

7、聽着音樂找更多的好朋友一齊跳舞,並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親一親的動作,增進朋友間的友誼。

8、師:此刻和你的朋友一齊去外面找找看,還有什麼也是你們的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生活,熱愛進行家務勞動的生活態度。

2。學會整理房間的方法,掌握相關家務技能。

3。初步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佈置整理房間的道具。(如:衣櫃、各類服裝、書架、各類圖書、生活用品等。)

學生準備:每人準備一件衣服;每人準備一個書包;注意桌椅擺放,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情境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別人家做客嗎?今天,我就帶你們認識兩個新夥伴——東東和玲玲,到他們家去看一看,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嗎?

2。播放兩段家庭生活錄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乾淨整潔;另一段是東東的家,物品擺放雜亂無章。

3。請學生談一談看到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心裏有怎樣的感受。如果被邀請去做客,客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二、情境體驗,練習整理

1。參與實踐,掌握分類整理方法。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模擬練習用的物品,如:書櫃、衣櫃、服裝、生活用品等,擺放在教室一側。)

(1)請學生幫東東整理雜物。

A。思考討論:怎樣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從討論中明確整理物品時應先分類。

B。請6名同學到前面來動手分類整理,全班給予評價。

(2)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出正確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擬現場,整理房間。

過渡:剛纔,同學們看到東東家裏亂糟糟的,我們把物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但房間裏現在能稱得上是乾淨整潔嗎?

(1)分別討論整理書櫃、衣物、雜物時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在整理物品時要堅持"物品擺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則。

A。雜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書櫃可以按照書的類別、大小、常用與不常用等標準進行擺放。

C。整理衣櫃時,要考慮哪些衣服適合掛起來,哪些衣服適合疊平整。並請一名學生進行疊衣服示範,再開展全班疊衣服比賽。

(2)學生分3組,分別進行整理書櫃、衣櫃和雜物的體驗活動,並在體驗過後進行適當的評價。

3。回憶父母做家務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課件,展示幾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務的圖片,結合剛纔的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聯繫生活,活動拓展

過渡: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時是怎麼做的,她在教我們做什麼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學習疊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疊被子嗎?你是怎麼疊的?

教師請會疊的學生現場演示,並隨機給予指導。

(如班裏沒有會疊的學生,可請他們觀看疊被子錄像,學習正確疊被子的方法。)

(2)學生動手實踐,學疊被子。學生以毛巾當被子,以小組爲單位練習疊,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評價。

2。開展整理書包競賽活動。

過渡:同學們,整理書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學自己會整理書包呢?

(1)開展整理書包競賽,評出優勝個人。

(2)請獲勝的學生介紹整理書包的經驗方法:教師隨機點撥,引導歸納出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的方法。

四、暢談收穫、知情達意

1。說認識,談收穫。

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談一談學習這節課的收穫。

2。結束語:大家說得真好,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穫。雖說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堅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學們會克服困難,主動分擔家務,讓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之愛!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4

中班社會活動《國旗飄飄》是一節適合愛國教育,國慶主題等方面的活動,觀察世界各國的國旗,幫助幼兒瞭解並加深對中國國旗的認知,分辨中國國旗和其他國家國旗的區別,能專注認真的參與升旗儀式,並能大膽表達國旗升起時自己的心情、

活動目標:

1、認識國旗,初步瞭解國旗的特徵。

2、在觀察比較中,分辨中國國旗和其他國家國旗的區別,能專注認真的參與升旗儀式,並能大膽表達國旗升起時自己的心情。

3、熱愛國旗,感受國旗冉冉升起時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一面五星紅旗,世界各國國旗。國旗貼紙、手搖國旗若干。

2、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中國運動員奪冠的比賽和頒獎視頻。

活動過程:

1、創設“冬奧會賽場”的情境,引出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冬奧會賽場的圖片,提問:這是哪裏?你看到了什麼?爲什麼要懸掛世界各國的國旗。

小結:這是20xx年平昌冬奧會的比賽場,冬奧會是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參加的運動會,懸掛每一個參賽國的國旗代表的是每個參賽的國家。

2、觀察世界各國的國旗,幫助幼兒瞭解並加深對中國國旗的認知。

(1)提問:這些國旗一樣嗎?哪裏不同?中國國旗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顏色不同、圖案不同。

(2)重點提問:中國國旗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圖案?中國國旗上的五星是一樣的嗎?幾個大星,幾個小星?一共幾顆星?

小結:中國的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金色的五星,因此也叫五星紅旗,五星紅旗代表我們的國家。

3、播放“觀看短道速滑500米項目”視頻,引導幼兒體驗使用國旗爲中國運動員加油的自豪感。

(1)教師:賽場工作人員準備了一些國旗,有國旗貼紙和手搖旗,想爲運動員加油,你們知道該怎麼用嗎?

介紹操作方法:國旗貼紙一一將國旗貼紙沿摺痕輕輕撕開,根據喜好粘貼在自己的臉上或衣服上。

手搖國旗—將旗杆穿過國旗,注意國旗的方向。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粘貼和製作手搖國旗。

提問:帶上中國國旗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幼兒觀看冬奧會短道速滑500米項目中國運動員奪冠的比賽視提問:看到中國運動員奪冠,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4、參與“頒獎儀式”,正視國旗行注目禮。

引問:升旗時人們要注意什麼?

小結:升國旗時要立正站好,脫帽行注目禮。

教學反思:

《國旗飄飄》是中班的社會活動,主要目標設定爲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們國家的象徵;能尊敬熱愛國旗。用集體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們來認識並熟悉我們國家的國旗是非常有必要的愛國情感教育。特別是中班孩子,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理解和小班時期而言已經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他們不再單純地對國旗的外觀進行認識,而是在情感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認識國旗的外形特點,還嘗試讓他們從多方位、多角度來感受國旗代表着中國、代表着中國人,從而激發孩子對國旗的尊敬、對祖國的熱愛。

第一:童趣講解,生動認知。讓孩子從各國的國旗中找出中國的五星紅旗,認識國旗的外形,知道國旗是紅色的,在左上角上有四顆小星星圍繞着一顆大星星,大星像媽媽,小星像孩子一樣緊緊圍繞在媽媽的身邊,具體形象地解釋了國旗的含義,貼近幼兒生活。

第二,倡導行動,力求整合。行動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本活動改變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端坐傾聽的模式,根據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特點,給幼兒提供了做冬奧會小觀衆爲中國運動員加油的情境,引導幼兒做適宜的事,積極主動學習。在行動學習中還突出整合觀,如讓幼兒感知國旗上有五顆星時,引導幼兒藉助已有的數學知識,4添上1是5,體現了活動的整合性。

本活動幫助幼兒認識了國旗,體驗了身爲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幼兒興趣濃厚,參與度高,在活動中獲得了良好的體驗。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5

設計意圖:

在圍繞我園探索性主題“我是幼兒園小主人”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在園內觀察散步時發現在幼兒園的草地上、小樹林裏、大型玩具下有各種各樣的垃圾------糖紙、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裝袋、香菸頭等。孩子們對此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裏垃圾怎麼會這麼多?”“這些垃圾都是哪裏來的?”

《指南》中提出教師應善於將幼兒在一日活動中自發生成的具有發展價值、共同興趣的熱點及時捕捉住,與預設活動的內容有機結合,並在實施過程中關注幼兒即時生成的內容,給以適度的迴應。

我感到幼兒提出的這一問題很有價值,它能引發孩子有關的很多想法,因而適時調整計劃,與孩子們一起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促進孩子實現經驗的互動,知道作爲幼兒園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幼兒園的整潔,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並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境,讓我們幼兒園幼兒園更加美麗、更加整潔。讓孩子在這種經驗互動中,思維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2.初步激發“我是幼兒園小主人”的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電腦、有關資料、圖片

活動指導:

1. 觀看圖片:整潔的操場、教室等

問:這是什麼地方?

你喜歡嗎? 爲什麼? (心情舒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老師小結。

2. 觀看圖片:有垃圾的操場、教室等

問:這裏都是什麼?

怎麼會有這麼多垃圾的?

你看了,覺得怎麼樣? (看見了難受、玩得不開心…...)

老師小結。

3. 問: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

撿起來,扔到垃圾筒裏。 做不亂扔垃圾的標記,掛在各處。 看見亂扔垃圾的行爲及時提醒、勸止……)

師:我們這些小主人真棒,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使我們的幼兒園更加整潔,更加美麗。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把表達與表現有機的進行整合,爲孩子們創設了條件,使孩子們成爲學習的主人,樹立了以“兒童發展爲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們自己發現的問題交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大家各抒己見,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表現自己的認識,讓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孩子,孩子與環境發生互動,互相學習,互相感染,真正發揮了幼兒學習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