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十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十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幼兒園裏有許多小朋友,願意和大家一起做遊戲。

2。能關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願望。

3。能比較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姓名。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自由地一起玩。

2。每個幼兒照片一張(將幼兒的照片製成PPT更好)。

3。閱讀材料2《坐車》。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在照片堆中找一找自己。

(1)出示全班幼兒的照片,引導幼兒在照片堆裏找一找自己,說說自己在哪裏?告訴我們你叫什麼名字?

(2)幼兒找照片,並說:"我在這裏,我叫XXX。"

2。請幼兒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並說說他在哪裏。

(1)指認照片上一名幼兒。

提示語:找一找,說說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哪裏?告訴我們他叫什麼名字?

(2)指認座位旁的.一名幼兒。

提示語:你座位旁的新朋友叫什麼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什麼地方?

3。請幼兒找個新朋友做遊戲。

(1)幼兒找個新朋友拉拉手,說說自己的名字,相互簡單交流。

(2)和朋友一起唱歌《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遊戲時,可拍攝下幼兒交朋友時的錄像。遊戲結束後,與幼兒一起觀看,講述"我和誰一起玩遊戲"。

2。對於膽小的幼兒,要鼓勵他(她)大膽參與活動,如果幼兒不願意,千萬不要強求。

3。提供閱讀材料2《坐車》,指導幼兒觀察並回答圖書中的問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知、理解數量,認識數字3.

活動準備:

1、小熊玩具大、中、小。糖果若干。

2、數字卡片、塑料罐。

活動重點:

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知、理解數量。

活動過程:

1、瞧這一家子:

幼兒與熊一家子打招呼。區分大、中、小。

2、歡樂一家子

熊媽媽請小熊吃糖,吃幾顆糖,請用眼睛看,耳朵聽:

第一遍:眼睛看,耳朵聽,教師將2顆糖放入塑料罐。

第二遍:眼睛蒙上,耳朵聽,教師將2顆糖放入塑料罐。

第三遍:同上,放入4顆糖。

熊媽媽請小朋友吃糖,先用手摸摸是幾顆糖?

摸到的糖果數量用數字卡片來表示。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前言:

再過一個多月我就要上幼兒園了,媽媽選的幼兒園離我們家不遠,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帶我去幼兒園玩會,平時媽媽還教育我說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現在能自己穿衣服、上廁所、接水喝、吃飯等等,並且我的每天的'作息時間也很有規律的噢!通過此活動的開展可以促進寶寶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活動內容:

布袋偶表演《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願意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布袋小鴨、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小鴨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鴨上幼兒園》

二、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像小鴨一樣到幼兒園來學本領。

1、提問:小鴨是怎麼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鴨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活動小貼示:

幼兒特別喜歡布袋表演,因此此類的活動不僅在學習活動中採用,也可以運用在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小蜜蜂

二、生成背景:

春暖花開,在尋找中、遠足中、遊戲中,我們曾先後兩次帶孩子來到“延中綠地”尋找春天的足跡。由此,我們與孩子、家長、一同進入了以學習教參中的主題“小花園”爲主線的一系列關於春天的活動。

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好奇、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百花園中的小精靈讓他們產生了好多的疑問:

老師飛來飛去的是蝴蝶對嗎?

老師我知道蝴蝶正在採蜜呢?

老師昨天我家飛進了一隻小蜜蜂,我好怕。媽媽說它要咬我的。

……

對於孩子們的疑問和相互間的談話,老師並沒有馬上給出答案或是否定孩子,而是根據孩子們生成的問題,捕捉到最有價值的熱點話題預設活動――“小蜜蜂”。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如何習得知識,如何激發他們的情感,是教師思考活動設計的關鍵。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音樂活動和情景式環境創設爲切入口,通過親身扮演小蜜蜂來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徵,在遊戲中知道蜜蜂的勤勞和喜歡採蜜的特質。

三、內容與要求:運用各種手段,幫助孩子認識春天裏小蜜蜂的特徵。

四、材料提供:

音樂素材:鈴兒響叮噹、小熊走、蜜蜂飛、蜜蜂做工

扮演道具:服裝、頭飾、鏡子、黃色小桶

環境支持:“春娃娃”、桃花若干朵、PPT、花香噴霧

五、活動與指導:

1、欣賞音樂故事“蜜蜂與小熊”。

提問:聽了故事你喜歡小蜜蜂還是小

熊?爲什麼你喜歡小蜜蜂呢?

2、遊戲:勤勞的小蜜蜂。

重點:扮演小蜜蜂,瞭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徵和勤勞、喜歡採蜜的特質。

3、音樂遊戲:“蜜蜂和小熊”

4、分享品嚐蜂蜜。

六、活動反思:

1、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教師運用多種手段讓孩子通過直接體驗幫助他們認識小蜜蜂的明顯特徵,在組織學習活動時教師改變了以往學科式的教學,充分考慮孩子學習的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活動的整合性,讓幼兒人人無拘無束地投入到活動中,使他們的情緒和行爲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幫助了孩子更有效地學習。

2、教學活動的設計有遞進性,層次清晰,有淺入深、有目的地選用不同的音樂作爲背景音樂貫穿始終,並有效地整合了數、思想品德、運動等多方面的知識與情感。

3、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還應不斷提高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對孩子反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

老師的'點評:

1、教師在活動中有效地整合了數、運動、品德、兒歌、音樂等多種因素,尤其將品德教育蘊涵於這樣的活動中對孩子進行教育效果就很好。

2、整體是由細節組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注重細節的設計,決定了此教學活動的成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大家來抱抱

活動目標:

體會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活動準備: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2.曲調溫馨的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體會與老師抱一抱的親切感。

提問:誰願意和老師抱一抱?(如果幼兒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強)

2.欣賞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小動物爲什麼不願意和小豬抱一抱?

3.討論:抱抱的感覺。

你喜歡跟什麼人抱抱,不喜歡跟什麼人抱抱。

抱抱需要運用身體哪些部位。

4.遊戲:大家來抱抱。

幼兒聽背景音樂,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同伴親親、抱抱。

建議:

幼兒念兒歌“我叫X X,我叫XX,點點頭,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大家樂陶陶,樂陶陶。”唸完最後一句找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

1.離園時可跟老師或小朋友互相擁抱,說再見。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評價:

樂意和老師、同伴擁抱。

(附) 故事

想要抱抱的小豬

有一隻小豬,它長着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就在泥坑裏滾來滾去,滾得身上都是泥漿。

一天,小豬想去找朋友玩。他走着,走着,看見前面有隻小白兔,長着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小豬高興地叫:“小白兔,我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兔回頭一看是小豬,全身髒兮兮的,轉身就跑。小豬走着,走着,走到草地上,碰到一隻小白鵝。小白鵝,真美麗,紅紅的帽子,白白的羽毛。小豬高興地說:“小白鵝,我想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鵝一看是小豬,全身髒兮兮的。連忙說:“走,我帶你到河邊去洗個澡吧!”小豬用清清的水洗呀洗,洗得乾乾淨淨的。小白鵝高興地說:“小豬變乾淨了,我們一起抱一抱吧!”小白兔看見小豬變乾淨了,也來和他抱一抱。小豬和朋友們玩得可高興啦!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去海邊遊玩的相關準備內容。

2.能結合已有生活經驗準備材料。

3.體驗情境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手提包》遊戲卡和去海邊所需物品的小粘貼(見幼兒操作包)。

◎帳篷、一盆沙、玩沙用具、去海邊的用品。

◆活動過程:

 ☆操作

在粘貼頁找到去海邊需要帶的物品,粘到《小手提包》遊戲卡上。

教師:想一想,去海邊應該帶些什麼東西?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揹包,還有很多小粘貼,請你找到去海邊需要帶的東西,然後粘到小揹包上。

☆講述

1.展示小揹包,請幼兒講一講去海邊準備帶的物品。

教師:小朋友,你都想帶什麼東西去海邊?帶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小結:去海邊的時候,要帶很多東西,如游泳衣、游泳圈、遮陽傘、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玩沙用具、水、食物等。

2.瞭解去海邊遊玩的安全。

教師:你們和誰去過海邊玩?在海邊都做了什麼?

在海邊遊玩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小結:我們在海邊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能一個人亂跑,游泳時要戴上泳圈,要有大人陪着。

☆體驗

教師將活動室創設成海邊的情境,請幼兒想象自己在海邊,模仿穿泳衣、塗防曬霜的動作,一起玩沙、模仿游泳等。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穿上泳衣,再塗點防曬霜,一起去海邊玩吧。

 ◆活動建議:

本活動結合了大連海濱城市的'特點,通過讓幼兒準備去海邊的所需物品、講述物品的作用,創設海灘遊玩的情景,體驗去海邊遊玩的快樂。

在活動的講述環節,教師要重點引導幼兒講述選擇這些物品的原因,瞭解這些物品的作用,充分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還要重點讓幼兒瞭解海邊遊玩的安全。在體驗環節,教師可在教室的一邊支起一個帳篷,另一邊放沙盆和玩沙用具,其他地方裝飾成大海,創設海邊遊玩的情景,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如果幼兒園室外有沙池,教師可以在沙池中創設海邊的情景,讓幼兒在沙池中體驗海灘遊玩的快樂。此活動可以延伸到家庭活動,讓家長帶幼兒到海邊親自體驗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游泳圈、遮陽傘、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玩沙用具、水、食物等。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目標:

1、知道在玩完玩具後能將玩具分類放回到櫃子裏。

2、初步學習檢查遺漏,養成做事縝密細緻的好習慣。

3、養成不將玩具塞進嘴巴、耳朵或鼻孔裏的自我保護意識。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各類玩具。

2、幼兒用書。

3、課件。

活動過程:

1、故事引題:

2、教師講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瞭解玩過的'玩具要將其放回原處。

3、教師繼續講故事的下半段,讓幼兒感受股市的美好結局。

4、聯繫將玩具送回自己的家,並學會將玩具歸類。

5、讓幼兒養成收拾玩具時檢查的好習慣(1)教師:現在我們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裏了,那麼我自己的家呢?

反思:

讓幼兒能根據提示,觀察圖一,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樂意把好玩的玩具送回家,並懂得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不能自己拿回家。這次活動通過寶寶在回家的時候把原本屬於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導致在幼兒園的小象媽媽因爲找不到自己的寶寶兒傷心難過,最後寶寶知道自己做錯了,然後把玩具送回家的故事讓幼兒來了解、討論小朋友是否應該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知道大一歲了自己的事情要學着自己做。

2. 學習念兒歌及動作表演。

活動準備:

布娃娃、小紅帽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布娃娃。

師: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位小客人,想不想和她交個朋友,現在我們把她請出來吧。(語言:客人,客人,請出來吧!)

2. 認識布娃娃,貼近幼兒。

師: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位小客人,她的名字叫做布娃娃。那麼布娃娃長着什麼樣的眼睛、鼻子、嘴巴、衣服、鞋子?

幼兒的回答: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紅紅的/小小的嘴巴、漂亮的衣服、紅色的鞋子等等。

(鼓勵幼兒用形容詞等詞語來描述;教師可用肢體語言輔助引導。)

3. 引出兒歌,師示範兒歌並與幼兒一起理解詩歌內容。

(1)師:今天啊,布娃娃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請注意聽這首兒歌裏面都有什麼?

(2)師念兒歌並操作道具。

(要把"我"和布娃娃的語氣區別開)

(3)提問,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① 兒歌裏面有什麼?

幼兒:布娃娃、"我"、小紅帽。

② 兒歌裏的"我"會是誰呢?

幼兒:小弟弟,大哥哥(從教師唸詩歌的`語氣中可以辨認出)

③ 新年了,小弟弟看見布娃娃會說什麼呢?

幼兒:新年好。/布娃娃你好/……

④ 師:新年了小朋友收到了什麼禮物呢?高興嗎?布娃娃又收到了什麼禮物呢? (布娃娃收到了小紅帽)

⑤ 師:布娃娃收到禮物,和小朋友一樣開心,她開心的眯眯笑。(肢體語言輔助:布娃娃,眯眯笑)

⑥ 小布娃娃伸過手去就要小弟弟抱,小朋友說說,小弟弟能不能再去抱布娃娃了?爲什麼?

幼兒:不能,長大了/ 重了,抱不動了/大一歲了……

⑦ 小朋友想的跟小弟弟一樣,看看小弟弟怎麼說的,他說:哎呀呀,不抱,不抱,我們都大一歲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師:小朋友知道不知道小弟弟爲什麼不抱布娃娃了嗎?

幼:大一歲了,長大了。

師:對,過了新年,小朋友也都長大了一歲,長高了一點,長大了,不能再讓大人抱了,飯也要自己吃,穿衣服要學會自己穿,自己的事情學會自己做。

4.學習兒歌配動作表演。

(1)師:布娃娃帶來得兒歌好聽嗎?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教師操作教具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學念兩遍。

(2)脫離道具,師幼互動,一起表演。

(3)分角色表演,先請個別能幹的幼兒與

教師示範,教師爲"我",幼兒爲"布娃娃",在情景表演中練習兒歌。

(4)幼幼表演,請每一位幼兒,找一個好朋友,來分角色表演。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把小椅子搬回到後面去,我們一起去玩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每年新生入園這段時間,是孩子、家長、教師們最難熬的日子。特別對剛入園的孩子來講,更是一種挑戰!如何使這些幼兒儘快消除焦慮和不安,讓幼兒願意並喜歡上幼兒園,使其對家長或親人的依戀順利轉向幼兒園、教師和同伴,是小班教師上學期工作的重頭戲。幼兒初入園時,情緒還不太穩定,對幼兒園的常規生活也不太熟悉,教師預計的遊戲和常規訓練活動,既能讓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裏的新生活,又能減輕孩子的焦慮情緒,滿足幼兒遊戲的慾望。

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和認識到,幼兒園時可以玩好多遊戲的地方,幼兒園裏有許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它不僅可以緩解孩子對上學可能產生的怕生焦慮,還可以引發我們與幼兒豐富的對話,讓幼兒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幼兒是怎樣上幼兒園的。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觀察圖書中三隻小豬的行爲變化,根據服飾區分豬小弟和豬小妹。

3、聯繫自己的經驗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圖書(人手一冊)、指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自己閱讀圖書,瞭解畫面師:“小朋友喜歡看書、聽故事嗎?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一本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讓幼兒自己閱讀一遍,教師觀察

二、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理解故事內容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書,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觀察和討論畫面內容,並設計一些過渡性的問句,讓幼兒串聯前後畫面,從而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

1、三隻小豬在幹什麼?

1)、教師講述故事。師:“三隻小豬分別叫什麼名字?他們在家裏乖嗎?”

2)、豬爸爸和豬媽媽商量了什麼事呢?他們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接着往下看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三隻小豬來到了幼兒園怎樣跟老師打招呼的呢?”請幼兒學說對話(幼兒集體與教師分角色)

3)、你們看發生了什麼事情?(三隻小豬站在旁邊哭了,不和大家一起做操)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三隻小豬看見媽媽不在了哭了起來,這時老師想了個什麼辦法的呢?三隻小豬有沒有和其他小豬一起參加比賽呢?

4)、教師邊指導幼兒看圖書邊提問:三隻小豬在比賽中的.表現怎樣啊?大家休息的時候三隻小豬還在幹什麼呀?

5)、放學了,媽媽來接小豬了,小豬又對老師說了什麼話?請幼兒學說對話(幼兒集體與教師分角色)

2、組織幼兒自由地翻閱圖書,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隻小豬的穿着打扮、動作表情等外部特徵。

1)、三隻小豬都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啊?

2)、你能找找哪個是豬小妹,哪個是豬小弟呢?爲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呢?(幼兒討論)

3)、點點畫面中各有幾隻豬小弟和豬小妹呢,請來數一數。

三、師生講述故事師:“三隻小豬對老師又有禮貌,又和小朋友能一起開心得遊戲,真棒!我們拍拍手錶揚一下他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用指偶分角色表演四、聯繫生活實際

1、小朋友喜歡上幼兒園嗎?

2、你們在幼兒園喜歡做什麼?有什麼快樂的事?

3、如果你是小豬,你會怎樣上幼兒園呢?(幼兒聯繫生活來討論。)

五、結束活動師:三隻小豬在幼兒園過的開開心心的,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一起和同伴玩遊戲去吧!

活動反思:

小朋友剛上幼兒園,第一次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第一次過上了集體生活,他們很不適應。本學期我擔任了小班的教育教學工作。新學期開學是小班工作最爲重要,也是最爲辛苦的一個階段,更是幼兒從家庭環境過渡到幼兒園環境的關鍵期。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很少,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幼兒園。對集體生活不熟悉,在他們入園以前,主要接觸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當他們來到幼兒園,發現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面對陌生的環境,看到父母、家人不再陪伴自己,便會產生一種分離焦慮與陌生人交往的焦慮。再加上不能象在家一樣: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愛去哪就去哪,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總要受到一定的約束,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於是有的孩子哭鬧不止,有的不肯吃飯,有的不愛睡覺,還有的不喜歡參加活動,不能適應集體生活,或無拘無束到處亂跑、打人、爭搶玩具等等。爲了儘快縮短孩子們的入園焦慮期,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從而讓幼兒對幼兒園、對老師產生親切感,以幼兒爲主體的語言活動“三隻小豬上幼兒園”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三隻小豬上幼兒園”是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它以三隻小豬被媽媽帶到幼兒園去產生的情緒變化展開了,它帶領着幼兒逐漸認識集體,走入集體生活,並漸漸地喜歡集體生活,在活動中滲透入了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好、老師再見等見面禮,培養幼兒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常用禮貌用語,鍛鍊幼兒的語言能力。爲了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暫時忘卻家庭的親子之情,融入集體的快樂,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運用指偶擺動,創設了一個故事環境,增加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也讓幼兒能更好得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中還讓幼兒一起邊講故事邊表演。故事的語言很生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非常符合小班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能夠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

活動結束了,孩子們有了很大變化:孩子們更加喜歡上幼兒園,並逐漸學會在討論中與人交往。也通過自身生活經驗知道了怎樣上幼兒園,在幼兒園裏應該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孩子們從不認識到成爲夥伴、朋友。初步學會了關心、安慰同伴。

能大膽講述,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在活動開始時有的幼兒不太願意表達,不敢在集體面前說話。通過活動,孩子們不僅會簡單講述故事內容,並初步學會傾聽,願意說,喜歡說。班裏的周錢景淵小朋友,上課時總不愛回答問題,在我一次次的提問中,我多叫了周錢景淵幾次,漸漸得她能夠大膽得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小班幼兒吐字、發音還不太清楚口語表達還需要不斷地培養。

但是,在活動中,小班的幼兒生活經驗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較貧乏,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比較嚴重。部分幼兒還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比較固執、任性,有時喜歡爭搶玩具,社會性發展還很弱,缺少與同齡人分享的經驗。家長很關心幼兒,但是缺乏家庭教育和生活引導的科學方法。教師有必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多與家長交流育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加強謙讓、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小班幼兒已開始了有了自我意識,爲了能讓幼兒更好的認識自己,同時,知道自己的性別特徵,特意設計了“認識自己”的社會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發現自己到認識自己從而初步瞭解自己的性別;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3、激發幼兒樂意參加集體遊戲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選擇有一面大鏡子的教室內進行,並在教室內構建一個“化妝間”;2、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和一個玩具娃娃;3、設計好一段關於認識自己的動畫短片;4、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五官。

活動過程:

1、導入DD看動畫短片,引導幼兒發現自己。

動畫短片內容爲:一個小娃娃很開心地邊吹泡泡糖邊走路,碰到了好幾個小動物,大家都勸他走路當心點,可他就是不聽,結果頭上撞了個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鏡子說:“別哭!別哭,好孩子以後要愛惜自己!”娃娃問:“自己是誰呀?”鏡子說;“自己嘛,請你對我照一照,就會看到了。”聽了這話,娃娃真的對着鏡子照了起來。

2、集體活動——玩照鏡子游戲,引導幼兒認識自己。

(1)幼兒在室內尋找鏡子,找到後拿着鏡子照照,並說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師介紹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裏”的遊戲,說一說五官的名稱,並指出五官的位置。

(3)請幼兒講講自己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如頭髮的長短、衣服的'顏色……3、操作練習,使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並學會區分男孩與女孩。

(1)“交朋友”遊戲:幼兒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性別後,找一個玩具娃娃做朋友,並把他帶回“家”。

(2)送“朋友”參加化妝舞會:請幼兒將自己的“朋友”按性別的不同送到“化妝間”裏。

區域設置和日常活動組織:

1、在晨檢表、評比欄、毛巾架等上爲幼兒貼上照片,讓幼兒加深對自己的認識;2、在一些音樂、體育等活動中,適當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遊戲等形式;3、在幼兒入廁時,強化幼兒對性別的認識。

與家長溝通計劃:

1、給孩子看看他們小時候的照片,向孩子講述小時候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2、在今後的活動中,多給孩子照些照片;利用休息時間和孩子一起記他們的成長日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願意參加各種活動,並能大膽地說出在活動中的發現,培養幼兒對小腳丫的喜愛之情。

2、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腳丫,知道腳能做許多事情。

3、教幼兒保護腳的方法。

活動準備:

盆子6個、顏料、課件、乾淨的毛巾、肥皂、用不質地的材料鋪成的`小路(墊子、光板、搓衣板)、磁帶、板紙。

活動過程:

一、小腳的體驗

——幼兒體驗

小朋友,今天中午我們光着小腳在那玩了?(幼:沙上)走在沙上,我們的小腳感覺怎麼樣呢?(幼:軟綿綿的)小朋友看,這裏有一條神奇的小路,現在我們光着小腳上去走一走,試一試走在這條小路上,我們的小腳又有什麼感覺?(評: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

——相互討論

小朋友,你們走在小路上的感覺怎樣 ?(幼:硬、涼、擱腳……)(評:訓練感知覺和語言感知)

評:首先,小班直覺行動思維占主導地位,親自感受沙的感覺,豐富經驗,爲進入課題做好鋪墊。緊接着用腳感知各種材料,積累多方面感性經驗。

二、認識小腳

——老師和小腳打招呼。

教師用右手拍拍左腳問好,然後再用左手拍拍右腳問好。然後和小朋友的小腳打招呼,帶動幼兒自己拍自己的腳。(評:這裏叫以人爲本,使教師和幼兒的距離拉近。)

——幼兒探索

小朋友,我們的小腳上都有什麼?(幼:兩隻腳。一隻左腳,一隻右腳)每隻腳有幾個腳指頭(幼:五個)

——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小腳的名稱。

小朋友,我們的小腳最喜歡跳舞了,我們用小腳跳舞好嗎?

兒歌:小腳小腳變變變,變只小兔跳跳跳。變只螃蟹爬爬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