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總10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總10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

2、能用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象。

3、能分析詩歌情節,培養想象力。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兔子、烏龜等動物和交通工具、房子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提出問題,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

---------小朋友們有沒有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出示圖片龜兔賽跑)

------那你們說說兔子和烏龜比賽,誰的速度快?

---------上次龜兔賽跑時誰贏了?爲什麼?

---------如果它倆比賽爬樓,你們想一想,誰會得第一?

二、詩歌內容:引出活動內容,完整欣賞詩歌,並瞭解詩歌的內容

1 、(1)請小朋友們欣賞詩歌《兔爬樓誰第一》

動物公寓高又高,

烏龜兔子要賽跑,

比比誰先到樓頂

冠軍獎盃給它抱。

烏龜剛剛纔起步,

兔子轉眼到三樓。

兔子呼哧、呼哧爬上樓,

“爬樓比賽我第一!”

“石頭”上面歇一歇,

不料“石頭”開口說:

“兔子兔子,你輸了,

爬樓比賽我第一!”

提問:

---------聽了這首詩歌后,現在你們知道誰爬樓第一了嗎?

---------你是從哪句話聽出來烏龜得了第一名?

---------開口說話的“石頭”是誰?

(2) 那我們再來聽一次詩歌 ,想一想剛纔老師的問題

動物公寓高又高,

烏龜兔子要賽跑,

比比誰先到樓頂

冠軍獎盃給它抱。

烏龜剛剛纔起步,

兔子轉眼到三樓。

兔子呼哧、呼哧爬上樓,

“爬樓比賽我第一!”

“石頭”上面歇一歇,

不料“石頭”開口說:

“兔子兔子,你輸了,

爬樓比賽我第一!”

提問:

---------小朋友們想到剛纔的石頭是誰了嗎?

---------那爲什麼兔子跑那麼快,烏龜卻贏了呢?

2、小朋友們很能幹,現在老師再把詩歌念一次,這回老師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念(教師出示教具並結合教具和表情動作來幫助幼兒表達詩歌)

動物公寓高又高,

烏龜兔子要賽跑,

比比誰先到樓頂

冠軍獎盃給它抱。

烏龜剛剛纔起步,

兔子轉眼到三樓。

兔子呼哧、呼哧爬上樓,

“爬樓比賽我第一!”

“石頭”上面歇一歇,

不料“石頭”開口說:

“兔子兔子,你輸了,

爬樓比賽我第一!”

3、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玩個遊戲,老師把每句詩歌的前半句念出來,請小朋友們接着念下半句,我們分爲男生和女生兩組,比一比誰更厲害。(教師利用教具引導幼兒)

三、教育主旨:引導幼兒大膽想像,鼓勵幼兒大膽的說清楚自己所想的內容,教師把他記錄下來

教師一邊操作教具,一邊朗誦詩歌。

提問: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烏龜是如何快速地來到樓頂的?

(啓發幼兒大膽想像並用語言清楚地描述烏龜快速爬樓的不同方法,並將幼兒想出的方法做記錄)

教師總結幼兒的方式,並做總結,讓幼兒知道行動慢的動物或人是可以通過不同方法使自己先到目的地的

活動反思:

1、在對幼兒的提問上,過多的關注了右側的.小朋友,而沒有做到儘可能提問班裏的小朋友,讓他們都有發言的機會。

2、在對幼兒朗誦詩歌和提問小朋友的時候,語速過快,前兩次的語速都偏快,所以導致了下面的教學環節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爭取在下次實際操作時能克服因緊張和焦慮引起的欲速過快,思維混亂等問題,儘量做到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小朋友。

3、因爲前兩次的朗讀語速過快,導致幼兒沒能很好的理解詩歌內容,所以導致幼兒在對詩歌的掌握上比較欠缺,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最後在操作環節時,爲了讓幼兒能記住詩歌內容,導致的朗讀次數過多。

4、在對幼兒的提問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對幼兒的想象力開展的提問時,引導不足,不夠明顯,所以不能讓幼兒很好的展開想象。比如在教學環節2中應對先前所提問的問題予以解決,才進行下一個環節,但是我沒有將這一問明確的再告訴小朋友一次,而是一次帶過,這樣的操作,可能會導致部分幼兒沒能正確的理解故事內容和掌握重點。

5、在教具的出示時間上,還存在着一些問題,應思考何時出示教具是最恰當的,以及教具的有效性是否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避免無效道具對幼兒的誤導。

小百科:龜鱉目動物的起源至今未明確,現有的關於龜鱉目的進化和系統學關係的學說主要是以形態學研究爲基礎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了興趣,經常把在家寫的字拿來給老師看,以次爲驕傲。進入大班後,一天一個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漢字是怎麼來的?”我接住這個球后,就把這個拋給全班孩子。這一下有個別孩子回家詢問,於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麼到底什麼是象形字?我把知識及時給了孩子,還拿出“”、“”,這兩個象形字讓孩子觀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興趣不斷蔓延,併產生了這個主題活動。

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

2、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準備:

漢字(現代、象形字)若干

過程:

一、導入語,激發幼兒說的興趣

師:最近,我們小朋友對字寶寶特別感興趣,收集了許多字寶寶,張老師把你們的字寶寶集合在一起,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說說我們的字寶寶

師:

1.誰願意來向我們說說你認識的字寶寶?

(在幼兒說的過程中,老師隨機引導,鼓勵幼兒發表不同的見解。)

2.師:你們有什麼看不懂的字寶寶嗎?

三、設疑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字寶寶有個祕密?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並積極參與討論)

四、延伸活動

根據幼兒的熱點繼續對文字進行探究。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併爲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於接受的漢字特點,採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活動中教師還儘可能多地創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展。

小百科:漢字是迄今爲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爲主要官方文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特徵展開合理想象,並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

2、鼓勵幼兒學習合作創編故事,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圖片(烏龜、袋鼠、大象、河馬各一)

2、小圖片若干分散在後面桌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動物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呢?

逐一出示四個動物,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這些小動物遇到了一個難題,它們都想在森林裏開一家小店,可是不知道開什麼店好,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最會動腦筋,最喜歡幫助別人,所以想請你們幫幫忙,給它們想個好辦法,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2、幼兒自由講述。

現在就請小朋友來說一說,它們開什麼店好?並且要說出你的理由。

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完善前一個孩子的'回答,把話說得更好。

小結: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幫小動物想了這麼多好辦法,小動物們真高興。

3、老師講故事《開店》。

剛纔,老師也幫它們想了幾個好辦法,還把這些辦法連起來編成了一個故事,你們想不想聽聽老師的主意?

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4、遷移講述經驗,爲別的小動物想辦法。

這四個小動物高高興興地在森林裏開了店。別的小動物着急了,它們也想開店呢,瞧!它們都來了,快請小朋友到後面桌子上去找一個動物朋友,然後回到椅子上,四個小朋友一起討論討論,也幫它們想個好辦法。

幼兒每人拿一個小動物圖片,小組討論,教師觀察指導。

請小朋友上來講述自己的想法。

5、合作創編。

請四個小朋友上來把他們想的辦法連起來,編成一個新的故事。

教師講述開頭和結尾,創編一次。

小結:剛纔我們一起講的故事好聽嗎?下次我們再來學,好不好?現在請你和朋友交換一下手中的圖片,去講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圍繞主題運用較準確、生動的語言談話。

2、鞏固幼兒對春季特徵的認識。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到室外觀察春天的各種變化。

2、背景圖一幅(畫有春姑娘、草地、小河等春天的景物)。

3、寫有春天、五顏六色的字卡兩張:

4、彩筆、畫紙每人一份。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利用歌曲《春天來了》導入活動。

師:剛纔我們一起唱的歌曲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引導幼兒說出歌曲表現的是春天)。?

二、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講述春天的基本特徵。?

師:瞧,春姑娘多美,可她卻不高興,因爲她沒有找到她的朋友們,小朋友們願意幫春姑娘找一找嗎?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春天所見到的景色後,引導幼兒用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見到的'春天的特徵。如:春天到了,小草從地下鑽出來:柳樹發芽了;桃花開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等等。?

2、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後,進一步提高幼兒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3、以繪畫展示春天的景色。?

師:春姑娘說小朋友知道這麼多春天的特徵,她想讓你們把自己所見到的都畫下來佈置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面。

某教師將幼兒所畫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剪下來,和幼兒共同佈置在背景圖上。

某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學過的優美語言,生動的講述美麗的春天。

某教師再次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對講述出色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語言表述能力差的幼兒大膽發言。

某引導幼兒用五顏六色來形容春天的顏色。出示字卡教幼兒學習認識詞語:春天、五顏六色。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去找春天,鼓勵幼兒尋找新的發現。讓幼兒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美,激發幼兒保護花草地樹木的情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情趣。

2、理解飛、鑽、舉、爬、縮等動詞,並嘗試用動作表現。

3、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爲小動物尋找雨傘,嘗試續編兒歌。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小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2、觀察課件提問:

(1)這裏有什麼?這麼美麗的地方吸引了好多小動物,有誰?還會有誰?

(2)呀,下雨了!小朋友,下雨的時候我們用什麼來遮雨呢?

(3)小動物怎麼辦呢?誰可以做它的傘?

3、分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兒歌中的幾個動詞,學習兒歌句式,

場景1:小鳥在雨中幹什麼?(飛,一起做飛的動作。)它會飛到哪裏去躲雨呢?(幼兒憑經驗講述。)小鳥讓我們看看它到底飛到了哪裏?(樹枝上)小鳥找的這把傘可真大,誰來給大傘取個名字?(引出大樹傘。)螞蟻會想什麼辦法躲雨呢?(幼兒猜測,引出蘑菇傘。)小青蛙呢?(小青蛙舉起荷葉,荷葉傘。)

場景2:看看,誰也在玩(小雞、瓢蟲)下雨的時候,他們會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小雞鑽進媽媽的翅膀,媽媽傘;瓢蟲爬到花瓣下,花瓣傘。小動物們有了傘,再也不怕被雨淋。)

4、完整欣賞課件《動物的傘》,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5、請幼兒跟着課件加上動作完整的朗誦一遍。

6、引導幼兒看課件仿編詩歌。

場景3:雨越下越大,還有兩個小動物沒有找到多餘的地方真着急,但他們很快用自己的本領躲了起來,看它們是誰?(烏龜和小松鼠)小朋友猜一猜用什麼本領避雨的.?(引導幼兒說出小甲殼和大尾巴)用兒歌裏的話來說一說(烏龜縮進甲殼裏,甲殼傘;松鼠翹起大尾巴,尾巴傘。)

7、遊戲《幫動物找傘》。

小朋友表現的真好,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找到自己的傘呢?老師獎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找一找,和你的同伴說一說是什麼,我們做一個遊戲:聽到雨聲,幫助小動物找到一個不會被雨淋到的地方當傘躲起來。送的時候要想好,什麼是這個小動物的傘?然後把圖片貼在下面。並用詩歌語言編詩歌。

8、聽音樂到戶外玩耍。

小朋友們幫小動物們都找到了傘,你們真是熱心的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你們,我們一起到外面跳個舞吧。

附:兒歌《動物的傘》

嘩啦,嘩啦,下雨了,

小鳥飛到樹枝上,大樹傘!

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

青蛙舉起荷葉,荷葉傘!

嘩啦,嘩啦,下雨了,

小雞鑽進媽媽的翅膀,媽媽傘!

瓢蟲爬到花瓣下,花瓣傘!

嘩啦,嘩啦,下雨了,

烏龜縮進小甲殼,甲殼傘!

松鼠翹起大尾巴,尾巴傘!

嘩啦,嘩啦,下雨了,

大家都有自己的傘。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能理解故事,並清楚地說出故事的內容。

2. 能說出運動的好處,樂意參加各項體育鍛煉。

二、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胖胖的單張圖片。

三、 活動過程:

1.出示胖胖的單張照片。

提問:這個男孩子叫胖胖,你知道他爲什麼叫胖胖嗎?爲什麼他會這麼胖呢?

2.講故事的前半部分。

提問: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胖胖減肥嗎?

3.講故事的後半部分。

提問:胖胖減肥成功了嗎?他用的是什麼辦法?

4.看掛圖完整聽故事。

提問:胖胖爲什麼會長得那麼胖?肥胖給他帶來了哪些麻煩?

小結:胖胖經過自己的努力,堅持運動、鍛鍊,最後終於減肥成功了。

5.幼兒邊看掛圖,邊和教師一起講故事。

6.討論運動的好處。提問:胖胖通過堅持運動成功地減肥了,運動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減肥,還有哪些好處呢?

四、 活動建議:

1. 在語言區繼續提供掛圖及幼兒用書,供幼兒講述。

2. 利用該活動可以對班上的肥胖兒進行教育,鼓勵他們多多參加運動,改變他們的身體狀況。

3. 在日常活動中,鼓勵幼兒多鍛鍊,讓身體更健康。

故事胖胖減肥

胖胖今年5歲了,他特別愛吃肉,而且每天都要吃肯德基、麥當勞。胖胖最討厭運動了,他覺得又累又不好玩。結果他變成了個小胖墩!胖胖有多胖呢?讓我來告訴你吧。胖胖的班級在幼兒園的三樓,他要是想從樓下走到樓上,得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因爲他太胖了,爬不動,每上一層樓梯,都要休息好一會兒。小朋友都去玩滑滑梯了,胖胖也想玩,可是他太胖了,爬不上去。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幫助他,推的'推,拉的拉,好不容易上去了。可是誰知道他從滑梯上滑下來的時候,被卡在了滑梯中間,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急得胖胖直哭。最危險的是有一次,胖胖和媽媽上街玩。媽媽看到是綠燈就牽着胖胖過馬路,誰知胖胖太胖了,走起路來就特別慢,綠燈都變成紅燈了,他們才過了一半馬路。要不是警察叔叔及時讓所有的車子停下來,胖胖和媽媽就要被車撞了!肥胖給胖胖帶來了太多的麻煩,於是他決定減肥。他到醫院去看醫生,醫生爺爺告訴他得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什麼肯德基、麥當勞都不能再吃了。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運動,堅持鍛鍊身體,這樣才能成功的減肥。於是胖胖每天都堅持早早起牀,跑步、跳繩鍛鍊身體,在幼兒園也積極地參加各項運動,不再偷懶了。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叫他胖胖了,你猜,他減肥成功了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小烏龜是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小動物,也是小朋友十分喜歡的小動物,於是設計了這次活動《送大烏龜回家》,讓幼兒通過看看、猜猜、說說的方式理解故事內容,並敢於用完整句表達故事內容,並讓幼兒感受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瞭解烏龜的一些生活習性,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

2、感受朋友間互幫互助的快樂。

3、懂得和烏龜友好相處,文明禮貌的對待小動物。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不同小動物幫助烏龜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1、出示圖片,這是誰?

2、烏龜有什麼本領?

3、烏龜的家在哪裏?

小結:今天老師要講一個《送大烏龜回家》的故事。

二、觀察圖片,理解故事

1、分段講故事,圖片一:大烏龜在爬山坡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2、誰第一個發現的?它說了什麼?

3、小老鼠和小蚱蜢是怎麼幫助小烏龜的?他們成功了嗎?爲什麼?

小結:烏龜太大了,小蚱蜢和小老鼠力氣小,幫不了忙。

4、哪些動物的力氣大,可以幫助小烏龜?

5、小兔子和小刺蝟也來幫忙了?他們會想什麼辦法呢?

6、分段講故事:小刺蝟幫大烏龜翻過身了嗎?

7、小白兔想了什麼辦法幫助大烏龜?

小結:小白兔真聰明,它知道大烏龜會游泳,把大烏龜送到家裏。這個辦法真好。

8、大烏龜回到河水裏,對小動物們說了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

三、集體討論,經驗升級

1、故事中大烏龜遇到困難,小動物們都來幫助他,他們覺得幫助朋友是件快樂的事情。你們的朋友遇到困難你會幫助他們嗎?

2、你幫助過朋友做過什麼事情?

小結:我們要互相幫助,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的開展,幼兒對烏龜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有關烏龜的知識也豐富了許多,此活動是幼兒比較喜歡的。活動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爲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孩子們對烏龜的喜愛之情。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體會兒歌段落停頓與押韻的感覺。

知道一年中有12個月的含義,初步獲得年和月的概念。動知道自己的年齡,並能用相似的數來表徵。

設計生日蠟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活動準備:

兒歌:《我幾歲》(請參見幼兒用書)。

1—12月份的生日蛋糕圖卡【附1】;紙張、畫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請幼兒看“兒歌:《我幾歲》”圖頁,有沒有發現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動作(五根指頭排排站)。

用輕快的語調念“兒歌:《我幾歲》”【附2】給幼兒聽。

問問幼兒幾歲。學念兒歌時,根據各自的年齡做出手勢。

大家一起念兒歌,把手舉高,看看大家是幾歲(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內容)。

問幼兒過生日時有沒有許願。邀請幼兒玩“生日許願”的遊戲:

——老師將製作好的1—12個月的生日蛋糕圖卡貼在展示區的牆面上。

——請幼兒運用美工材料畫一根代表自己生日的蠟燭,並試着在蠟燭上標出代表自己的`符號(亦可請老師幫忙寫上姓名、生日)。

畫好後,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生日願望,老師用簡單的文字將幼兒的願望記錄在畫有生日蠟燭的紙上。

請幼兒輪流將自己的“生日蠟燭”貼在蛋糕上,班上就有一面“生日許願牆”了。

活動評價:

能畫出代表自己的生日蠟燭。

能說出自己的生日願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故事情節;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2、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知道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快樂的原因。

3、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

重點難點

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故事的前半部分(開始至青蛙對話部分),知道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快樂的原因。

(1)提問:小花籽出去找快樂時遇見了誰?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都很快樂,他們爲什麼快樂?

(2)引導幼兒討論:小花籽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快樂?激發幼兒積極動腦思考,想出幫助小花籽尋找快樂的方法。

2、教師繼續邊演示課件邊講故事的後半部分,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小花籽找快樂的`經過。提問:

(1)小花籽最後找到了快樂嗎?

(2)它是怎樣找到快樂的?

3、教師完整講故事,請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4、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5、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你們快樂嗎?爲什麼?”

6、啓發幼兒回家後把自己快樂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者畫下來,講給同伴聽,說一說自己爲什麼快樂,與同伴共同分享。

7、引導幼兒隨《幸福拍手歌》音樂跳舞,表達快樂的心情。

活動延伸

教師可投放故事所需角色的頭飾,鼓勵幼兒在活動區中選擇角色進行表演,也可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小花籽找快樂》的基礎上創編故事情節,進一步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房子的趣味。

2、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拿出字卡“房子”。你見過房子嗎?見過怎麼樣的房子?

2、(出示圖片“熊哥哥”)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樹林裏發現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3、理解故事

出示背景圖片講述邊提問: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麼?熊哥哥爲什麼不逃?(應該逃嗎?爲什麼?)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爲什麼還要吧蜂蜜塗在牆上呢?熊哥哥發現的`房子和我們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樣嗎?講述故事,並出示圖片“熊弟弟”,提問:熊弟弟會去樹林嗎?爲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4、遷移續編。可以出示圖片讓幼兒給房子塗上有香味的東西。“想想還有誰會到小房子這兒來,來了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續編故事,並給故事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