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複習平面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學習按圖形特徵進行分類。

2、產生對圖形的認知興趣。

活動準備:

1、顏色、大小、形狀不同的圖形胸卡若干。

2、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小卡片若干。

3、"家"四個(家門分別爲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我想有個家》,教師和幼兒手牽手輕輕走進活動室,幼兒排成兩排坐在小椅子上。

2、教師提問:剛纔這首歌好聽嗎?(好聽)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不知道)老師告訴你們:這首歌的名字叫《我想有個家》。

3、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嗎?(有)你們認識自己的家嗎?(認識)可是今天有幾個小寶寶不認識自己的家了,他們正着急地哭呢?小朋友咱們來看看是誰?(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原來是這些圖形寶寶不認識是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咱們應怎麼辦呢?(幫他們找到家、把他們送回家)那你們認識它們的.家嗎?(出示圖形寶寶的房子)請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寶寶把它送回自己的家。(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有沒有小朋友把圖形寶寶送錯了家的)

4、圖形寶寶爲了感謝小朋友他們給小朋友變了個魔術。(出示圖形拼貼畫兩幅,引導幼兒說出每種物品是有那幾種圖形寶寶變成的)

5、圖形寶寶不僅給小朋友變魔術,他們還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小朋友你們喜歡玩遊戲嗎?(喜歡)

6、每個幼兒的胸前都貼有一個圖形寶寶的胸卡,教師引導幼兒玩《找朋友》的遊戲,引導幼兒找相同的圖形寶寶做朋友。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到外面和圖形寶寶玩其它的遊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

2、進一步感知鼻子的作用。

3、能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

 活動準備

氣味比較濃的東西(醋、芳香劑、香水等等)、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在上次活動中,大家認識了我們的鼻子,知道了鼻子有不同的種類,你還記得有哪些嗎?

——師:大家的鼻子都很漂亮,那請問我們的鼻子有什麼作用呢?

二、感知體驗。

——請幼兒捏住自己的鼻子,過10—20秒後請幼兒說說感覺,並說說爲什麼?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也就是說可以幫助我們把新鮮空氣吸進身體,再把身體裏的廢氣呼出來。如果堵住了鼻子,就會很難受。時間長了,還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小朋友玩的時候千萬不要堵住鼻子,例如,用枕頭捂住頭就是非常危險的.,那會讓鼻子無法呼吸。

——教師出示氣味比較濃的東西,請幼兒聞一聞,並說一說聞到的氣味。

——請幼兒先聞一聞醋,再聞一聞香水。讓幼兒說一說喜歡哪一種氣味,爲什麼?

——教師小結:鼻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不過鼻子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它能聞氣味。

三、故事分享。

——教師利用課件《用鼻子聞一聞》與幼兒分享故事。

——請幼兒說一說,故事中的小猴都聞到了哪些味道?

——小猴後來爲什麼聞不到味道了?它心裏是怎麼想的?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還可以聞到各種氣味,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鼻子。

四、快樂遊戲。

——請幼兒到幼兒園周圍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麼氣味,喜歡哪種氣味。

活動應變

教師在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複述故事,邊讓幼兒回答。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麼氣味,喜歡哪種氣味。

區角活動

科學區:用透明塑料小瓶裝一些醬油、醋、可樂、白酒、水等放在區域內,引導幼兒去聞一聞,鍛鍊幼兒的嗅覺。

 環境創設

在種植區種植一些清香的花卉。例如:桂花等。

家園同步

家長可以讓幼兒聞一聞食物的味道,並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味道,自己喜歡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

隨機教育

提示幼兒注意鼻子的安全。

附錄:《用鼻子聞一聞》

小猴的鼻子特別的靈敏,它能聞到很多的氣味,早上上學路上它要路過一個公園,公園裏的花草散發出來的香氣讓它心曠神怡。走一會兒要路過一個垃圾處理房,那裏的味道臭臭的,它可不喜歡,大踏步地往前走,趕緊離開這裏。路邊遇到一個人抽菸,濃濃的煙味把小猴嗆得直咳嗽。終於來到了幼兒園,幼兒園的環境真是舒服。突然小猴聞到了一股非常濃郁的香味,小猴順着香味找去,原來是廚房的阿姨們在準備午餐,哇,好香的飯菜啊,饞得小猴直流口水。小猴心想,有鼻子可真好啊,可以聞到這麼香的香味。可是,有一天,小猴突然聞不到一點的味道了,還不停地打噴嚏。它着急地問媽媽:媽媽我的鼻子是怎麼了?媽媽告訴它:你感冒了,鼻塞了,自然聞不到味道了,等你感冒好了又能聞到了。小猴長舒了一口氣,哦,原來是這樣。小猴說:我要好好鍛鍊身體,保護好鼻子,不再讓自己感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工具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

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是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運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對探索活動感趣

活動準備:

黑板、紀錄表,幼兒標記貼,五個澡盆,內放大米和黃豆,漏勺、勺子、筷子、夾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個

活動過程:

1、以廚師阿姨遇到的問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師:廚師阿姨今天遇到了一個麻煩,她把黃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誰來想一想辦法,用什麼方法可以幫阿姨將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

2、幼兒根據工具進行猜測並進行記錄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麼呀?(出示工具)請你猜一猜,這些工具中哪一種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呢?

師: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標記貼到這種工具的下面。(幼兒記錄自己的猜測)

3、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師:究竟哪種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注意每一種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過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種,最後把你的小標記貼在記錄表的小手這一行的工具下面。

4、結合記錄表集體討論,發現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將黃豆和大米分開師:剛纔,我們用了各種工具來分黃豆。試過以後,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爲什麼漏勺能很快、地把黃豆分出來,而且看不見一粒米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使用漏勺的?

師小結:原來,漏勺上有許多的洞眼,當我們用漏勺去盛米和黃豆時,米就會從洞眼中漏下去,勺子裏只留下了黃豆。當漏勺中盛了米和黃豆時,我門只要用手輕輕地左右晃動,就能讓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來了。所以,漏勺是我們今天分黃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賽:分黃豆

師: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有趣的分黃豆比賽,男孩子一組,女孩子一組,用漏勺將剩下的黃豆和大米分開,看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多!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不斷地探索中感知空氣的存在、壓力、作用等,並在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

2、鼓勵幼兒質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嚴謹的科學態度,並在活動中讓他們推理、判斷,表達探索方法。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大水盆每組一個。

2、吸管、毛線、透明膠、塑料袋、泥工板

3、塑料杯、玻璃杯、火柴、蠟燭

活動過程:

㈠集中活動談話:空氣在那裏?

1、引題:老師出示透明塑料袋,請幼兒說說裏面有什麼?(幼兒回答:什麼也沒有)。老師把塑料袋隨意一裝,捏緊問幼兒?"鼓鼓的塑料袋裏有什麼?"(請幼兒回答並感知)。

2、引導:如果塑料袋裏沒有東西爲什麼鼓鼓的?按不下去,裏面到底有什麼呢?爲什麼有東西,我們看不見呢?塑料袋裏到底有什麼?

3、遊戲:找空氣

⑴老師:空氣看不見摸不着,就象一個隱身娃娃,在和小朋友們捉迷藏,它到底躲在哪裏?請小朋友們找一找。

⑵老師提出遊戲任務:用塑料袋裝空氣,並說說在哪裏找到的。

⑶幼兒遊戲

⑷交流發現,老師小結:"到處都有空氣。"

㈡分組探索:

1、老師:空氣到處都有,空氣還有許多祕密,誰知道?

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東西,有氣球、瓶子、杯子、手帕等等,我們一起動手找空氣有什麼祕密,好嗎?

2、分組探索:

⑴幼兒按意願自由分成二組,選擇喜歡的材料探索,說一說自己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把自己的發現記下來,等一下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A組:提供蠟燭、玻璃杯、火柴、手帕、泥工板,

遊戲:《不吹自滅》、《泡泡出來了》、《不溼的'手帕》

B組:提供毛線、吸管、氣球

遊戲:《氣球火箭》

⑵幼兒分組探索空氣的存在、作用。空氣動力等特性,可互相交流發現,由老師記錄。

⑶幼兒交換遊戲

鼓勵幼兒大膽發現問題,思考討論找出解決的辦法,鼓勵幼兒質疑,發現不同問題。

㈢幼兒交流發現,老師小結:

空氣無處不在,它有動力、壓力,幫助人們做許多事,人和動植物都離不開空氣。

活動反思:

《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同一種東西在水裏可能會浮也會沉。

2、學習尋找讓東西浮起來的方法。

3、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膠泥若干、玻璃彈珠、卡紙、屈別針若干、桂圓若干、水、水杯、盆、小空塑膠瓶若干、吸管若干、鹽、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講述故事:從前,有一位魔法師,他住在一座魔法城堡裏。他的城堡四周圍着一條水溝,使城堡和外界隔離,不準外人進入,可是總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找這位魔法師。所以在城堡的水溝外,每天都有一堆人等候,希望有一天魔法師能夠大發慈悲,可以收他們做徒弟。

於是,有一天魔法師設了三道關卡。他說如果有人闖過這三道關卡,就可以收這個人做徒弟,否則,就施展魔法把他們摔得鼻青臉腫……

現在,老師就按照魔法師的方法設立了三道關卡,請小朋友來進行闖關,看看誰是最聰明的寶寶。

二、介紹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在教室兩邊設立三個關卡

(1) 水盆中有沉在水裏的玻璃彈珠,旁邊有紙、膠泥等魔法物。

(2) 水盆中有沉在水裏的屈別針,旁邊有空塑膠瓶、吸管等魔法物。

(3) 水杯中有沉在水裏的桂圓,旁邊有糖、鹽等魔法物。

2、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在兩邊的'關卡。

請幼兒開動腦筋看如何讓沉在水底的物品浮起來,你可以利用旁邊的魔法物進行幫助。哪一組闖關成功就是“聰明寶寶隊”。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視,確認物體是否浮起來 ,是否闖關成功。

操作後談話:你闖關成功了嗎?過了幾關?你是如何做的?

讓闖關成功的幼兒介紹其方法。

四、鼓勵幼兒再次操作

聽了小朋友的介紹,你再去試一試好嗎?

五、老師帶上魔法師面具給每位闖關成功的幼兒貼上獎牌 :“恭喜小朋友闖關成功,小朋友真聰明,魔法城堡歡迎你們,你們將在這裏學到更多本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思路:區域工作時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紙杯吸引,他們把紙杯變成機器人,又把紙杯變成很多東西,我看到孩子們對紙杯變化那麼感興趣。所以設計這節活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探索紙杯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探索用各種方式或使用各種輔助材料是紙杯變化。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1、用紙杯接一杯水喝,問:我剛纔幹什麼了?用什麼喝的水?

2、紙杯除了喝水還能幹什麼呢?

3、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4、評析。

5、教師總結:“生活中有很多可變的東西,只要我們愛動腦子,一定會讓更多可變得垃圾變得有用。

中班科學活動——會“走”的盒子

一、活動題目

會“走”的盒子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製作會“走”的盒子,懂得廢舊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兒通過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彈性,學會簡單製作玩具的技能。

3、幼兒通過實驗記錄,加深對實驗過程的理解,養成關心科學、好奇、好問,樂於

嘗試的好習慣。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紙盒、繩子、曲別針、錄音機、酸奶盒。

五、活動過程

引入: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隨意地走入教室。教師提問小動物是怎樣走路的。幼兒討論各種各樣動物行走的樣子。

教師出示一個會“走”的紙盒,提問:這個紙盒怎麼會自己“走”呢?看一看,紙盒裏有什麼祕密?

(1)紙盒裏有橡筋。

(2)紙盒裏還有橡皮泥和曲別針。

做會“走”的紙盒。

選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間,捏成一個小圓球,圓球表面要光滑。將帶有橡皮泥的橡筋兩端,分別穿入紙杯口兩邊的小孔裏,分別用曲別針固定橡筋。用手轉動橡皮泥將橡筋擰緊,放在地上,紙盒就會“走”起來了。

想一想,說一說。

(1)橡筋擰緊了,一鬆紙盒就走了。

(2)橡筋有彈性。

(3)像我的彈弓一樣,一拉就將橡皮泥彈走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小流星

設計意圖

在晴朗的夜空,孩子們會看見許多行星。在他們的眼裏,星星是有生命的,因爲他們發現星星總在不斷地眨眼睛。他們偶爾也會發現一顆流星從天邊劃過,留下長長的一道印痕。這些星星想幹什麼呢?此活動旨在讓孩子們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拓展孩子們的想象空間。

活動目標

1、 瞭解有關流星、隕石的指示,理解故事內容。

2、 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 提高角色表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觀察夜空的流星。

2、 收集隕石的圖片。

3、 故事掛圖、配樂故事。

過程建議

1、 回憶對夜空及流星的觀察,說說自己對夜空的想象。

2、 聽配樂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 看圖聽故事,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小星星爲什麼想去地球?月亮婆婆和白雲姐姐爲什麼不讓他去?小星星是怎樣做的?小星星到了地球上,他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

4、 聽故事,學習故事中的詞、句。

月亮婆婆說,地球是個怎樣的地方?

小星星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是怎樣說的?

小星星對白雲姐姐說了什麼?白雲姐姐又是怎麼說的呢?

5、 表演故事。

延伸提示

1、 繪畫:小流星和他的朋友們。

2、 繪畫:神祕的夜空。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能站起來的特徵。

2、培養幼兒大膽發表自己操作過程的能力。

活動準備:

海洋球、可站立的積木、鉛筆人手至少3支、橡皮筋若干、橡皮泥若干、杯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操作(桌上放置一個小筐,內有海洋球、可站立的積木)

師:請你們試一試,筐裏什麼東西能站起來?把它請到老師前面的桌上,幼兒操作。

師:哪個東西站起來了,它們爲什麼能站起來呢?

老師請每個小朋友摸一下積木的底部,感受它的底部是平的。

:底部平的物體能站起來,海洋球的底部不平,所以不能站起來。

二、幼兒第二次操作(橡皮泥、杯子、海洋球)

師:積木站起來了,海洋球說:我也想站起來,你們能幫幫我嗎?桌子上有些材料你們可以請它們幫忙,也請站起來的海洋球到老師的桌上來。幼兒操作(用橡皮泥固定底部,用杯子套住)

師:你們用什麼辦法使海洋球站起來?

:你們想出那麼多的辦法使海洋球站起來,這些辦法都是把海洋球的底部固定住的',小朋友真愛動腦筋。

三、幼兒第三次操作(人手至少3支鉛筆,橡皮筋人手1根)

師:瞧,鉛筆也來湊熱鬧了,它能站起來嗎?這回我們可要用到橡皮筋了,看誰先想出辦法?

幼兒操作

師:你用什麼辦法使鉛筆站起來?

:把數量三支以上的鉛筆用橡皮筋捆綁在一起,鉛筆就站起來了,而且還站的很穩呢。

四、遊戲結束

遊戲:伸開雙臂走在教師地上的線上,不能站到外面去,感受不伸手臂與伸手臂的不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勺子裏的哈哈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勺子裏的哈哈鏡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探索鏡子反光的現象。

3、感知並描述勺子上的反光現象,產生探究的慾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此活動必須在晴朗的天氣裏進行。

2、小鏡子、不鏽鋼勺子、反面帶有雙面膠的小動物圖片數份,最少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最喜歡玩勺子了,幾天沒玩了,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各種平面鏡,反面帶有雙面膠的小動物圖片等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教師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有選擇的、由易到難的與幼兒交流,,最後集體分享探究結果,並進行驗證性探究。)

教師引導一:問在座位上玩鏡子的幼兒。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

2、發現了什麼?

小結: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後面的小朋友。

教師引導二: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我們一起問問她有什麼發現吧!

1、陽光下,你發現了什麼?

2、牆上爲什麼會有光斑?(鏡子將陽光反射到牆上就產生了光斑。)

3、牆上的光斑會動嗎?

4、你是怎樣讓它動的?(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牆上產生光斑,還能讓光斑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教師引導三:有的小朋友在玩“動物追逐戰”的遊戲,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怎樣玩的!

1、你們玩的什麼遊戲?

2、怎樣讓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動物追逐戰”太好玩了,你的小動物跑的快嗎?心理有什麼感覺?

三、幼兒玩“勺子裏的哈哈鏡”。

(一)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回答)。

(二)玩“勺子裏的哈哈鏡”的遊戲,啓發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根據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麼不同,提問,幫助幼兒有條理的探究:

1、你在勺子的什麼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麼樣子?(原來勺子裏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3、從勺子裏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裏的一樣嗎?爲什麼?

簡單小結: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三)我是小小攝影師。

1、帶領幼兒到室外,藉助勺子“攝影”。

2、請幼兒說說在勺子裏的哈哈鏡看見了什麼?它跟原來的物體相比,有什麼變化?

3、引導幼兒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攝”的同種物體,結果是否一樣?爲什麼?

4、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舊與成像之間的關係,給幼兒留下繼續探究的空間。

四、幼兒在玩“哈哈鏡”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不鏽鋼碗、勺子、鈴鐺皮、鏡子、杯子等“鏡子”投放科學區,供幼兒繼續探究其中的祕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 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發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現象。

2、 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瞭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3、 爲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輪子、塑料玩具、陀螺、小棒、積木、圓紙片、吸管等

2、綢帶、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師:小朋友,今天唐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來猜猜它是什麼?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

師:那除了風車能轉,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的?今天,唐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風車、陀螺、電動汽車、紙片、吸管,它們能轉嗎?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同伴,鼓勵幼兒爲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師:你玩的是什麼?你是怎樣讓它轉起來的?

小結:用嘴吹,用手轉,用手撥,有手推,還可以藉助輔助材料吸管穿過紙片,用手一轉,紙片就轉起來了等等。

討論: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轉?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動腦筋,想出來各種各樣的辦法讓籃子裏的東西轉動起來了,而且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真我驚訝,你們真棒。

(二)藉助綢帶引出身體的轉動

1、出示綢帶

2、幼兒在音樂中自由的玩綢帶轉動,教師巡迴看。

3、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讓你的綢帶轉起來的?(用手臂帶着轉,用身體帶着轉)

4、咦,我的綢帶怎麼沒有轉動呢?這是怎麼回事啊?誰來教教我?

(小結:哦我們都發現了,綢帶本身不會轉動,是我們的身體轉動帶着它轉動起來的,原來我們的.身體也會轉動,真神奇哦!)

5、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跳一個綢帶舞!

(三)運用肢體動作感知轉動

1、師:那我們的身體還有那些地方,哪些部位會轉動起來,請小朋友找一找,轉一轉你的身體部位哦!(幼兒探索)

2、請幼兒交流:誰來說一說,你讓什麼轉動了起來?請你上臺來試一試

(舌頭轉、手臂轉、辮子轉、屁股轉等等)

小結: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麼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了。

(四)觀看視頻,瞭解旋轉的祕密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些關於旋轉的圖片和錄象,看看旋轉給生活帶來的美感.

(五)拓展: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師:風車的轉動給大家帶來了歡樂,汽車輪子的轉動給大家帶來了生活的快捷,電風扇的轉動給大家又帶來了涼快。各種各樣的旋轉讓生活變的多姿多彩。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轉動呢?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再找一找,把你找到的結果記錄下來,可以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由物體的旋轉—身體帶動物體的旋轉—身體部位的旋轉—觀看一些旋轉的表演,層層遞進,把活動推向高潮。在活動中,我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孩子瞭解用嘴吹,用手轉,用手撥,有手推,還可以藉助輔助材料都可以使物體旋轉,讓幼兒在觀察、操作、交流、遊戲的過程中,發現旋轉的原理。

評析:

笑口常開

本次活動,老師從操作材料到影像資料的提供,無不說明課前準備的精心和盡心,加上課堂中充滿激情的演繹,教師的自我突破顯而易見。若能讓再增加一次探索實踐的機會,則更好!祝賀你,上得很成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一、目標

1、複習漢字“兔、豬、鼠”,新授漢字“虎、鹿”。

2、區別各字發音的不同之處,能念準字音。

3、激發幼兒學念繞口令的興趣。

二、準備

1、佈置場景(山、路、樹、草、洞)。

2、動物圖片、字卡。

三、過程

(一)引發興趣

1、出示“兔、豬、鼠”。(幼兒自然表示歡迎:兔、豬、鼠歡迎你)

2、猜謎:

(1)“頭上長着樹權,身穿梅花衣”(鹿)(鹿、鹿、鹿,歡迎你)

(2)“像貓不是貓,森林裏面稱大王。”(虎)(虎、虎、虎,歡迎你)

(二)新授繞口令

1、提問:“想想這些小動物會躲在哪裏?”

2、出示場景(山、樹、路、草、洞)。

(1)提問:“這些是什麼地方?”

(2)區別“鹿”“路”。

(3)從場景中找出各動物並出示相關的句子,組成繞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裏?”(幼兒在場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出示“山上一隻虎”的短句。

(5)完整念繞口令。

(三)遊戲鞏固

1、幼兒任選動物字卡,看看扮演誰?然後玩捉迷藏的遊戲。

2、幼兒念繞口令,唸到誰,誰站出來,舉起字卡(音樂伴奏)。

3、集體遊戲。

四、提示與建議

1、活動過程中幫助幼兒區別各字的讀音,念準字音。

2、活動過程中注意以老師的'情感帶動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念繞口令,並認識相關的漢字。

附繞口令:

虎、兔、鹿、豬、鼠

山上一隻虎,

草裏一隻兔,

樹下一隻鹿,

路上一頭豬,

洞中一隻鼠,

虎、兔、鹿、豬、鼠,

大家別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