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彙編9篇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對探索影子的活動產生興趣,提高細緻的觀察力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一個美麗的布娃娃。

2.幼兒已獲初步經驗,玩過踩影子的遊戲。

3.時間安排:有陽光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幼兒對影子的探索興趣

1.教師:你們認爲人有影子嗎?你的影子在哪裏?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請你把它畫下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徵。

1.教師: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呢?

2.分組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顏色和形狀變化。

3.藉助布娃娃玩具,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師:美麗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教師:布娃娃舉起雙手,她的影子怎麼變化了?

(三)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教師:你和你的影子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四)繪畫記錄,請幼兒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畫下來。

1.教師提醒幼兒思考怎樣畫出自己的身體和影子。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是哪個?

3.教師和幼兒討論:影子在身體的什麼位置?

活動評析: 中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祕,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玩影子是幼兒最感興趣的遊戲,教師緊緊抓住幼兒這一特徵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爲導入,在循序漸進深入,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影子的舞蹈——進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奧祕——到戶外尋找影子,結束本次活動。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活動中,教師提供大量的圖片等操作材料,並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跳起舞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設計玩影子的遊戲,並教幾種手影,如孔雀、小鳥、狐狸、小狗更手影。(用應集燈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燈光中間,射到牆上的各種形態的影子,讓幼兒自由操作感受到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激發出來。)向幼兒提問:爲什麼會產生影子呢?(通過幼兒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併爲他們提供手電筒和一些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麼不同,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並提問影子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驗觀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產生的影子有什麼不同,並小結初,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產生了影子,讓幼兒發現光照方向與投影的關係。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並通過交流討論是幼兒感知,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從中獲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玩變色遊戲,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並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積極參與交流。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三色紙粘土、透明飲料瓶若干個、塑料筐數個、瓶蓋數個、油畫棒、記錄卡、抹布、水粉顏料

活動重點:

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並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

活動難點:能清楚的表述實驗結果,並能在記錄卡上記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三個好朋友也來我們教室了,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請你們把好朋友找出來吧。(紅黃藍三色紙粘土)他們也喜歡抱一抱,教師示範:紅色和黃色紙粘土抱在一起變成橙色。現在請你給他們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兒歌:小紅和小黃,抱在一起,擰呀擰呀擰,變成橙色畫橘子。

二、展開:神奇的魔法瓶

1.老師今天給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和幼兒拿礦泉水瓶(瓶蓋上有顏料),晃動,出現顏色。

2.教師偷換放有其他顏色顏料的瓶蓋,再次晃動,變色。

師:誰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的魔法瓶裏的水怎麼變顏色了呢?細心的小朋友發現了,剛纔老師換了一個瓶蓋,瓶子裏水的顏色就又變了,那麼,祕密到底在哪兒呢?

(1)觀察瓶蓋祕密

(2)談論水的顏色和瓶蓋裏的顏色之間的關係(教師示範在記錄卡上記錄實驗結果:紅色+?==橙色,給幼兒留一個疑問。)討論:水的顏色和瓶蓋裏的顏色不同,會怎麼樣?

3.幼兒玩變色遊戲,並記錄。

師: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和自己瓶子裏的水顏色不一樣的瓶蓋,再次晃動,看一看水變成什麼顏色了,並記錄。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總結:色彩真神奇。教師請幼兒完成大的記錄卡,並選取個別幼兒的記錄卡進行展示,總結變色的祕密,再次激發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三、結束教師提供一幅簡筆畫和紅、黃、藍三原色的畫筆,請幼兒想辦法按教師的要求給正確塗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養有盆景的自然角。

代表健康娃娃和生病娃娃的小噴壺各一個,白紙兩張。

笑臉氣球、哭臉氣球各一個,和幼兒人數相等的氣球若干。

有關工業污染(工廠的煙囪)、交通污染(汽車、飛機、摩托車尾氣)、生活污染大氣(吸菸、焚燒垃圾等)的多媒體課件。

重點難點

空氣是流動的,是會跑的,被污染的空氣有害健康。

感知看不見的細菌在空氣中的存在和對健康的影響。

活動目標

讓幼兒感知空氣能流動的特點。

讓幼兒從玩氣球的遊戲中體驗快樂。

知道被污染的空氣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激發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流程

猜謎語引出主題→氣球親親我→生病的氣球→大氣污染多媒體播放→小實驗:打噴嚏→我幫氣球來治病→遊戲:氣球小老鼠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導人主題。

師:今天有個小客人要來我班做客,你們猜猜它誰?“彩色橡皮袋,寶寶都喜愛,一吹就長胖,飛到半空去。”

師:可愛的氣球寶寶要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

幼兒分組玩氣球。

(評析:以趣味的謎語導入主題,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們探索的慾望。猜一猜,玩一玩,讓孩子很自然地進入了活動,並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爲孩子愉快地進入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2.讓幼兒感知空氣的流動性,幫助幼兒瞭解被污染的空氣會損害人體健康,初步瞭解大氣污染物的幾個來源,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1)氣球親親我。教師出示吃飽空氣的笑臉氣球,朝每位幼兒臉上噴一噴。邊親小臉蛋邊說:“親親小鼻子,鼻子聳一聳;親親小耳朵,耳朵躲一躲;親親小眼睛,眼睛眯一眯。”

師提問:“氣球在用什麼親你們?”師總結:“氣球吃的是空氣,裏面的空氣在我鬆手的時候就會跑出來親你們的小臉蛋。原來空氣是會跑、會流動的。”

(2)師:“還有一位氣球寶寶想來親親你們的小臉。看看它是誰?”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氣的哭臉氣球。師問:“咦?這位氣球寶寶好難過,爲什麼呢?”教師學氣球寶寶說話:“我想吃飽了和你們玩兒,可是卻吃進了被污染的空氣。我覺得嗓子乾乾的,鼻子癢癢的,呼吸很困難,渾身都難受。醫生說我得了空氣污染綜合症。我不能親小朋友了,心裏真難受!”師問:“這個氣球寶寶爲什麼不能親我們?”師:“你們見過或者感受過被污染的空氣嗎?”幼兒回答完後看課件。

教師演示空氣污染多媒體課件。

教師小結:大氣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業污染、生活中的污染(吸菸、爐竈等)和交通運輸工具污染。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評析:教師以幼兒爲主體,抓住了他們好奇心、求知慾強的特點,設計了“氣球親親我”、 “生病的氣球”的環節,形象、直觀,有較強的趣味性。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遊戲活動中嘗試氣球親親小鼻子,親親小耳朵,親親小眼睛等的感覺,充分調動孩子運用多種感官探究問題,直接得出結論:空氣是流動的,是會跑的:污染的空氣有害健康,輕鬆自如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聲情並茂,取材貼近幼兒的生活,達到了很好的輔助教學活動的效果。)

3.小實驗:打噴嚏。

師:有時大氣被污染了,我們可以看到、聞到、感覺到,可有時空氣被污染了,我們是感覺不到的。如果不小心吸進了被污染的空氣是會生病的,如現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小實驗:打噴嚏。通過兩個噴壺做的“寶寶”對着白紙模擬打噴嚏,用白紙採集噴出來的氣霧,讓幼兒猜一猜哪個是健康寶寶,哪個是生病寶寶,直觀形象地讓幼兒感知看不見的細菌的存在。

教師小結:如果小朋友待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正好空氣被污染了,此時非常容易傳染上疾病。因此,小朋友儘量不要到人多擁擠的一些公共場所去,如劇院、擁擠的公交車上、集市、商場等地方。在家裏也要請爸爸媽媽多開窗通風,這樣,就不容易吸人被污染的空氣。

(評析:這個環節的創設極大地滿足了孩子探索的慾望。孩子在看一看、聞一聞、猜一猜的有趣的實驗活動中,直觀、形象地感知到了看不見的細菌的存在和被污染的空氣對健康的影響,巧妙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4.我幫氣球來治病。

師:我們知道了空氣是怎樣被污染的`,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空氣不受污染呢?_ 兒童網

幼兒分組討論。

師:“怎樣保護空氣不受污染?”

師:“什麼能淨化空氣?”

幼兒回答完後放課件。

教師小結: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很好。那我們先一起幫氣球寶寶治病吧。我們把它送到自然角里去,把髒空氣吐出來,讓花草把這些受污染的空氣淨化一下,然後再讓它吸點兒新鮮的空氣,病就好了。”“我們一起把氣球送去吧!”把氣球放到自然角中。 “氣球寶寶,等你好了我們再來接你!”師:“我心裏感到特別高興,因爲我幫助了別人。你們呢?”“現在,我們一起來開心地玩玩氣球吧。”從口袋裏拿出準備好的氣球,玩氣球小老鼠的遊戲。

(評析:這個環節的設計將本次活動推向了**。在活動中教師支持、鼓勵孩子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想出了很多保護空氣不受污染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強化了孩子的環保意識。)

5.氣球小老鼠:在遊戲中進一步感知空氣的流動性,體驗玩氣球的快樂。

(1)教師吹起一個氣球,突然鬆開手,氣球跑出去。問幼兒:“氣球怎麼會跑呢?”師:“噢,是空氣等不及要出來,就把氣球給擠跑了。我的氣球變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氣球也變成小老鼠吧!

(2)幼兒將氣球吹起來後,突然鬆開手,氣球會像小老鼠一樣四處亂跑,幼兒追趕。

(3)幼兒反覆玩遊戲,進一步感受空氣的流動性,體驗玩氣球的快樂。活動自然結束。

(評析:“氣球小老鼠”遊戲活動的設計,爲每一個孩子提供了參與嘗試、體驗遊戲快樂的機會,既鞏固了教學活動內容,又極大地激發了孩子探索的興趣,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活動延伸

1.在區域角中設置科學探索區,提供氣球、塑料膠袋、小噴壺和自制玩教具《吹吹樂》等材料,供幼兒繼續感受和探究空氣的其他特點。

2.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關注空氣污染問題,提高環保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遠離污染源,遠離疾病。

(評析:延伸活動爲孩子更好地鞏固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契機。區角材料的投放,選材來自幼兒的生活,從孩子熟悉的、感興趣的材料入手,滿足了每個孩子探索的需要,爲他們在區域活動中自主積累和建構相關經驗,提供了一個樂於探索的環境,提升了孩子關注空氣問題的興趣點。)

活動反思

此教學活動以幼兒爲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傳授者”,而是“引導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以主動探究的方式自主去學習。活動過程中以遊戲爲基本形式,在快樂的遊戲中既達到了預設的活動目標,又培養了孩子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思路】 春天來了,幼兒園裏的柳樹慢慢發芽,一個個粉色的桃花也漸漸的開了花。每次到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圍着那株桃樹議論個不停。有的問老師:"這是什麼花?"有的問:"它怎麼這麼造就開花了,別的花怎麼還沒開?""春天還有什麼花?"……因此結合季節和幼兒的好奇,我們開展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式各樣春天的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花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2、能夠通過觀察圖片,瞭解春天常見花的特徵(顏色、花瓣形狀、氣味等),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瞭解花的用途。

3、在茶藝展示中,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茶藝文化。

【活動準備】 PPT圖片、托盤、已經完成的關於《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花朵拼圖茶具花茶《好一朵茉莉花》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教師:上週小朋友已經同丁丁老師一起了解關於春天的知識,並且寶貝與家長一起完成了《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現在丁丁老師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關於春天的英語律動)

2、展示ppt,分享親子調查表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親子調查表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瞭解常見花的特徵用途)

(3)教師總結

3、展示PPT,幼兒觀察常見花,加深幼兒的對花特徵以及用途的瞭解。

教師提問:

(1)花的名稱

(2)花的形狀(花朵是由一片一片的小花瓣組成)

(3)花的用途(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總結花的特徵以及用途

4、花朵拼圖遊戲教師:今天早上小花朵悄悄的告訴丁丁老師,它們的小夥伴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希望我們KB班的小朋友來幫忙。(規則:看編號找身體的一部分,拼完後要及時收整)

5、茶藝展示,幼兒同家人品茶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花能泡茶,現在李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我們傳統的茶藝文化。

(1)茶藝展示

(2)品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製作意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及認知規律利用廢舊物品,科學性的製作了趣味性與知識性皆強的自制玩具“綵球升空”。使幼兒在體驗中不斷探索總結,同時發展幼兒手眼肢體的協調和手臂的力量、手腕的靈活與控制力。冉冉升起的彩色氣球給幼兒美好視覺感受的同時,使幼兒產生一種要攻克難關並不懈努力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並且此項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自然界中去觀察風的大小會帶來的影響,展開一系列的科學探索與發現。

教育價值:鍛鍊幼兒臂力與手及腕部的控制與靈活性,同時引發幼兒思考、探索自然界中存在科學性的事物。

選用材料:廢舊硬紙箱(大小各一個)、廢紗網(一個)、廢舊泡末塊、塑料膜、色卡紙、膠、彩色氣球、扇子。

製作過程:

(1)先將塑料膜捲成筒狀,固定。

(2)小紙箱量距,挖洞,將紗網覆蓋洞口,固定;裁片與小紙箱同寬的硬紙卡,一面接於小紙箱開口處,一面接於洞下底部。

(3)將捲筒口與紙箱洞口對接,固定。將風筒與風道置於大紙箱內,四壁用泡末塊固定牢固。

(4)裝飾玩具的外觀。

操作方法:

取扇子對準進風口處煽風,控制好氣流的連續與煽風的節奏和頻率,在有限時間內,將氣球由桶內煽出,落地爲準。比較煽出氣球的數目,數多爲勝!

備註:1、按幼兒年齡大小計時間的長短。2、操作過程中不能用手直接取氣球。

適用年齡和地點:4歲以上均可;室內外皆可進行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通過製作染料使幼兒瞭解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廢棄物經過加工處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能力。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活動所需資源:

洋蔥皮、咖啡渣、紅茶渣、綠茶渣各若干,鍋、網勺、橡膠手套、敞口盤、明礬水、白色小手絹(幼兒人手一塊)、白色T恤衫(幼兒人手一件)。

活動內容及過程:

看一看:盤子裏是什麼東西?是從哪裏來?

(1)是洋蔥和茶葉渣。

(2)是咖啡渣、茶葉渣和洋蔥皮。

(3)媽媽把這些東西都扔了。

做一做:製作染料。

自由選擇實驗物(咖啡渣、綠茶渣、紅茶渣、洋蔥皮),將其放人鍋中煮沸。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現在鍋裏的水比剛纔更深了。

(2)洋蔥皮水煮成咖啡色。

(3)紅茶渣煮的水顏色變成了黃綠色。

(4)水的顏色變黑了。

試一試:給手絹染色。

介紹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還需要稀釋過的明礬水。

(1)我們把鍋裏的染料水,過濾出來以後,再染手絹。

(2)先把手絹放進染料裏浸溼,絞乾水分後,浸入明礬水中。再從明礬水中撈出手絹絞乾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覆三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我的手絹變紅了。

(2)我的手絹顏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絹顏色變了一點點。

(4)我的手絹變成黃顏色了。

討論分析。

在染手絹的過程中,哪種材料最容易着色?

(1)洋蔥皮煮的染料,最容易着色。

(2)茶葉渣煮的染料,能讓手絹變黃。

(3)咖啡渣煮的染料,幾乎看不出來。

注意事項:

1.材料使用時需要煮沸,因此,適合小組進行,以保證活動安全進行。

2.教師在明礬水的配製時要注意,明礬重量約爲織物重量的10%。

拓展性方案線索:

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記錄填在表格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們班孩子從小班開始就接觸水管玩具,並且被他們選爲最喜歡的玩具之一。但我發現,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們興趣不減,可搭建水平也不增,大多數孩子還是喜歡用直通管來搭一些長長的寶劍、棍子之類的東西,然後饒有興致地把此當做武器打鬧。很少有孩子用到彎管、三通管、四通管這些接頭管。而這些接頭管的運用不但可以讓玩具的造型得到千變萬化,同時讓幼兒認識這幾種常見的接頭管,瞭解它們在生活中的運用也是很有意義的。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我是小小安裝工”,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產生探究的興趣,體驗遊戲中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感知並認識直通管、彎管、三通管、四通管,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2、激發幼兒探究幾種常見接頭管的興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夥伴合作的快樂。

重點:認識直通管、彎管、三通管、四通管,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難點:兩人合作正確使用三通管、四通管。

活動準備:

1、自來水廠水池圖一張。

2、多媒體操作材料:電腦、數碼相機、投影儀。

3、水管玩具、幼兒操作背景圖若干張(動物小區水管安裝圖)

活動過程:

一、自由搭建,認識特殊的接管。

1、“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喜歡的水管玩具。請你們用最短的時間搭一個你喜歡的東西。”

2、“請搭好的小朋友來說說你搭的是什麼?你用了哪種水管?”

3、根據幼兒所回答,教師逐一介紹直通管、彎管、三通管、四通管。

小結:直通管可以把管子朝一個方向接的長長的',而彎管、三通管、四通管它們都是接頭管,可以改變管子的方向。

二、探究特殊的接管。

“自來水廠也要用到這樣的管子,工人叔叔想把總水池裏的水引到分水池,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想想辦法。”

1、引導幼兒探索將水分別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請個別幼兒上臺嘗試操作。(彎管)

2、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三通管)

3、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三個水池的方法。(四通管)

4、改變其中一個水池的位置,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三個水池的方法。(將四通管與彎管連接)

5、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四個水池的方法。(將四通管與三通管連接)

6、教師小結:這些接頭管不但可以改變管子的連接方向,而且還可以與其它管子連接。

三、遊戲:我是小小安裝工

1、“森林裏的動物都住進了新房子,想請你們幫忙安裝水管。你們兩人一組合作來安裝,水管必須接進每個動物的家中。記住,不要浪費水。”

2、“安裝好的幼兒請幫忙到更大的小區安裝水管,可以3人或者4人合作。”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並提醒幼兒要合作,把水管安裝牢固。

4、多媒體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共同評價。

四、活動延伸

一起尋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接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對周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和願望,體驗連接成功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將不同的物體連接起來。

3、瞭解各種連接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內容爲《猴子撈月亮》的動畫節選和生活中的連接)。

2、操作材料:

第一次操作材料:固體膠(每組1個)、訂書機每組1個、紙寶寶、夾子、牙籤。(第一次材料用了收回)

第二次操作材料:

1)穿:串珠、線、吸管、橡皮泥

2)釘:訂書釘、訂書機、紙盤

3)擰:螺絲釘、瓶子

4)拼:雪花片、潛力軟膠插子

5)夾:夾子、彩色紙條、布條、紙盤

6)粘:牙膏盒、藥盒、固體膠、紙盤

(材料分別用幾個箱子放在一起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材料然後到座位上去操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1、觀看動畫片段 (播放動畫片節選)。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故事裏的小猴子們是怎樣撈水裏的月亮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讓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師:誰來說一說小猴子們是怎樣撈月亮的呀?

教師小結:

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剛纔某某小朋友用到一個詞--連接,小猴子們一隻抓住一隻,一隻連着一隻,是用連接的方法撈水裏的月亮的。(引導小朋友們說出猴子是用連接的方法撈的.)

二、找連接、說連接

1、嘗試連接。

1)出示紙條,請幼兒嘗試用連接的方法將兩張紙連接起來。

師:你們瞧,老師請來了紙寶寶和我們一起做遊戲,請你們想辦法把它們連接起來,你們可以使用一種小工具,看看誰的辦法好。

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3)請幼兒說說實驗的結果。

師:小實驗成功了嗎?請你們說一說你是怎樣讓紙寶寶連接起來的呢?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簡單的操作,感受一些基本的連接方法。這個環節比較簡單,但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爲下一環節做鋪墊。)

2、發現連接

1)提出新問題:小朋友們真會想辦法。剛纔我們用訂的方法、粘的方法、穿的方法、夾的方法,幫紙寶寶接連在了一起。你們真是太棒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連接,讓我們來找一找吧。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喲!

2)和幼兒一起找找說說生活中的連接。

師:(1)你們瞧,這是什麼,是用穿的方法連接起來的,太漂亮了!(ppt展示項鍊、門簾等圖片)

(2)柵欄用螺紋釘連接起來變得更加牢固;(展示柵欄圖片)

(3)水管用擰的辦法連接起來把自來水送到千家萬戶。(展示水管圖片)

師:請你們想一想,你們還發現了哪些連接?誰先說?(請小朋友們踊躍發言)

教師小結:連接的作用可真大呀,小小的連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

三、試連接、做連接

讓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將教師所提供的材料連接起來,做成有趣的或是有用的東西。

教師交代要求:

1、今天,我們的連接工廠馬上就要開工啦!在你們的身後有一些奇妙的箱子,裏面有好多好多材料,待會兒,請你們打開看一看。開動小腦筋,用合適的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做一件你想做的的東西。好,現在就請你們去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箱子吧。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嘗試連接。

3、師幼一起交流總結,共同分享。

師:好了,現在就請你們自己來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並放到展示區展示。

四、結束

教師:你們真是太有創意了,個個都是連接小能手,今天,我們用穿、粘、夾、 擰、拼等方式把東西連接起來了,小朋友們回家後再想一想,問問爸爸媽媽,還有沒有其他的連接方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名稱:裏面有什麼

目標:

1、知道空氣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身邊到處是空氣。

2、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

3、在科學活動中,用語言大膽地說己的發現。

準備:

1、塑料袋若干

2、各種實物,如積木等

3、水缸、充氣塑料袋

過程:

1、教師讓幼兒摸摸幾個塑料袋(其中有積木、空氣等)

通過幼兒對固體、液體的感覺,引出對空氣的性質的發現

教師同時點一下三態的性質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進水缸中,“發現了什麼?”

2、“哪裏有空氣?”教師記錄

3、幼兒找空氣

4、交流分享最後得出結論“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