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優]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優]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麪包、麪條等。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麪、生面條,並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麪、麪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麼不同。

3、請幼兒品嚐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爲什麼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麼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與大班小朋友一起過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繫,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佈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並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遊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爲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2

學情分析

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同伴交往,擁有許多玩具卻不懂得與人分享。在這一點上,年齡越小的幼兒表現得越突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發現孩子們因爲玩具而出現爭吵的現象很多。究其原因,我認爲是孩子們還不懂得怎樣與小夥伴協商,缺乏與小夥伴交往的經驗。於是在“玩具真好玩”這個活動中,我努力爲幼兒搭建交往的平臺,力求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體驗、感受與思考去獲得交往的經驗,體驗分享的快樂。衆所周知,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潛移默化的內化過程。因而在活動中我與孩子們一起搭建了一個持續性交往的平臺,誕生了“玩具分享日”這個具有延續性的交往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願意與同伴交往,體驗與同伴分享玩具的快樂。

2.讓幼兒學會用徵詢的語言與同伴交換玩具。

3.讓幼兒懂得與同伴禮貌交往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幼兒選擇一件或兩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

2.教師撰寫一封“給家長的信”,請家長知曉並融人這個活動中來。

(給家長的信附後)

經驗準備:幼兒對自己的玩具有一定的瞭解,能進行簡單的介紹。

活動過程

1.體驗交往

(1)幼兒自由地玩自己帶來的玩具,並與同桌小朋友自由交換自己的玩具。

(2)教師不做任何提示,讓小朋友隨意交換玩具。

看到小夥伴有這麼多好玩的玩具,你們想玩一玩嗎?現在你們去找小夥伴交換玩具吧!如果成功地交換到別人的玩具,就取一個“笑臉”小貼片貼在自己的身上。

2.說說想想(玩具放在凳子下)

(1)讓幼兒說說自己交換到的玩具,說說是如何交換的,並向小夥伴演示。

你換了幾件玩具?(數數身上的小貼片)你是怎樣換到這麼多的玩具的呢?

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小朋友身上小貼片的數量不少,但通過交流和演示發現,有的小朋友是用語言交流來達到交換的目的,而有的小朋友是用肢體語言來達到交換的目的,如用玩具去碰碰小朋友,或直接向同伴展示玩具等。因而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幼兒努力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你身上的小貼片很少,遇到了什麼困難嗎?你是怎樣做的呢?誰能幫助他?(請能幹的小朋友來與他合作演示)

分析:小貼片數量少的幼兒,大多是性格比較內向或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在此環節中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教師的語言評價要多體現豉勵性和幫助性,保護孩子與同伴交往的積極性。

(2)師生討論:想與別人分享玩具時,應該怎麼做呢?

小結:與別人分享玩具時,先要有禮貌地向他借,徵得對方同意後才能拿,並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分析:

師生共歸納出這樣幾句徵詢語:

我玩你的玩具,好嗎?

我和你換着玩,可以嗎?

我想玩你的玩具,你同意嗎?

你的玩具是怎麼玩的,你教我好嗎?

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你想不想玩我的玩具,我們換着玩吧?

3.分享時光

(1)幼兒練習用新經驗去獲得分享玩具的機會。教師告訴幼兒,如果別人使用的禮貌語讓你覺得很快樂,你就獎勵他一個小貼片(另一種顏色的貼片,與前一種有區別)。

(2)教師也參與到分享遊戲中,在遊戲中給個別幼兒以隱性的指導和鼓勵性評價。

(3)集體交流。讓幼兒說說分享遊戲給自己帶來的感受,以後還想玩這樣的遊戲嗎?

(共同商定“玩具分享日”的時間)

分析:討論中,老師參考了小朋友提出的不同建議,確定了“玩具分享日”的時間:週二、週三的早餐後,週五的晚餐後,週五可帶回家,更換玩具後再帶來。

4.愛護玩具

師:帶來的玩具能否整天放在自己身上?爲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看4張照片,說說圖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放置玩具的?(分類放置、輕拿輕放)

請小朋友按照片的標誌(毛絨玩具、小車玩具、其他玩具),將自己帶來的玩具分類放到不同的簍子中。

5.活動延伸

園內延伸:在“玩具分享日”裏進一步引導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玩玩具,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家庭延伸:在家庭生活中,繼續關注孩子分享意識的培養,幫助孩子積累與周圍人禮貌交往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3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爲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於幼兒人數),每人一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干。

過程:

1.萌發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 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 回憶自己在家和誰一起吃飯。

開飯啦,在家裏我們和誰一起吃飯呢?(啓發幼兒說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爲選擇餐具作準備。

(1) 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麼?看看餐墊,今天誰和我們一起吃飯?

(2) 觀察碗。

● 吃飯時我們用什麼盛飯盛菜?

● 這裏有這麼多碗,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碗的不同顏色,並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 幼兒爲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爲他們每人準備一隻碗吧。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況,並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 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並作調整。

● 你給爸爸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媽媽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寶寶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一共選了幾隻碗?它們一樣大嗎?哪隻最大?哪隻最小?

(3) 幼兒自選勺子,並對應地擺在碗裏。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麼?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 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 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製作情況,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 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說:“某某,我請你吃……”

5. 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剝蛋殼的方法,體驗勞動的快樂。

2、知道雞蛋有多種吃法,並喜歡吃雞蛋。

活動準備

熟雞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動過程

1、玩蛋每位幼兒一個熟雞蛋。

讓幼兒自由探索雞蛋的各種玩法。(會滾動、能轉動。)

提問:猜猜你玩的雞蛋是生的?還是熟的?

2、剝蛋鼓勵幼兒大膽敲碎蛋殼,並試着學習剝蛋殼。

教師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

3、切蛋讓幼兒嘗試把剝好的.雞蛋用塑料小刀切成兩半。

觀察:熟雞蛋裏面是什麼樣的?

4、煎蛋教師製作煎雞蛋,提醒幼兒觀察怎樣敲破雞蛋殼、怎樣製作雞蛋,並特別注意安全,不能讓油濺到身上和臉上。

5、嘗蛋讓幼兒品嚐雞蛋,體驗勞動後的快樂!

6、討論:雞蛋還可以怎麼吃呢?(打湯、炒蛋、滷雞蛋等)

活動延伸

幫助幼兒區分生、熟蛋。生蛋(轉得慢),熟蛋(轉得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願意大聲說出"我愛你",能用"我愛你"表達對同伴的情感。

2、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3、在活動中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願意說出"我愛你",並能用"我愛你"表達對同伴的情感。

活動難點:

能大聲對人和物表達"我愛你"的情感,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1、繪本《我愛你》幻燈片,小印章若干,黑板,愛心卡人手一張。

2、關於愛的背景音樂,場景佈置。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我愛你》,教師與幼兒一起律動,感受歌曲中"我愛你"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以繪本《我愛你》幻燈片移情。

1、通過觀看幻燈片,傾聽故事,願意大聲說出"我愛你",能用"我愛你"來表達對同伴的情感。

(1)教師播放幻燈片,伴隨着輕柔音樂,講述故事。

提問:小獾都對什麼說了"我愛你"?

小結:他們都是小獾喜愛的,所以小獾就把心裏的愛都大聲地說了出來,這樣小獾心裏會感到很開心。

(2)繼續觀看幻燈片,傾聽故事,模仿故事內容說出"我愛你"。

——小獾還喜歡一些什麼呢,他還會對什麼說"我愛你"?

——引導幼兒說出故事內容: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上牀睡覺的時候。

(3)教師請幼兒說出自己喜愛的物品。

2、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1)請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表達"我愛你"的情感,鼓勵幼兒之間親一親,抱一抱。

(2)教師向幼兒表達自己喜愛的人和物品。

(3)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對自己喜愛的物品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4)請幼兒說出表達和接受愛的感受。

小結:故事裏的.小獾對他喜歡的很多人和物都說了"我愛你",原來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3、製作愛心卡,互相送愛心卡,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1)示範用愛心卡記錄"我愛你"的情感。

(2)幼兒用印章印在愛心卡上,記錄自己愛心。

(3)播放音樂,幼兒互相贈送愛心卡,貼在喜歡的人或物品上,並大聲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三、結束部分:師幼兒共同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教師引導幼兒不要把愛憋在心裏,要大聲的說出來,這樣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最後,讓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聲:"我愛你"!

延伸活動:

1、帶領幼兒到戶外去,對更多的人和物品大聲說出"我愛你"。

2、與家人分享活動內容,並向家人大聲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3、在美工區,自作小作品,送給自己喜歡的同伴。

活動反思:

"我愛你"的主題,側重於情感激發和表達,適合小班幼兒。設計和實施按照幼兒傾聽—說—行動的學習邏輯展開。

1、所選繪本材料"我愛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樂很很合適。

2、老師講完故事,應着重讓幼兒討論:小獾說了什麼,都是對誰說的,爲什麼會說"我愛你"?說"我愛你"的時候小獾的心裏感覺怎麼樣?側重討論"是長頸鹿阿姨還是心裏本來就愛他們才說的"?"爲什麼對身邊的親人說了"我愛你",小獾還對他"用過的東西"也說"我愛你"?(難點部分)3、製作愛心卡,教師示範引起幼兒模仿,好在教師注意到並隨機引導幼兒關注其他的任何東西。

4、送愛心卡的時候,幼兒說"還想玩一會""沒有",幼兒還有活動的需求和興致,可以考慮製作愛心卡除了印圖章還可以提供畫筆材料供幼兒表達,進一步推動幼兒接近下一個最近發展區。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的後果。

2、能正確判斷是非,知道誠實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3、樂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欣賞故事《狼來了》。

1、教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你們喜歡放羊的孩子嗎?爲什麼不喜歡他?放羊的孩子說謊以後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後果?

3、教師小結:小孩由於說謊結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點被狼吃掉,我們大家不能說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二、師幼討論什麼樣的行爲纔是誠實的行爲,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一)理解詞彙——誠實

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應該怎樣做纔是誠實的孩子呢?我們做錯事應該怎麼辦?不是自己的東西能不能拿?撿到東西應該怎麼辦?能不能說謊?

(二)講述情景,判斷是非,明確誠實是好品質。

(1)情景一:紅紅幫助媽媽打掃衛生。不小心把家裏的花瓶打壞了,媽媽聽到響聲跑過來問:怎麼回事呀?紅紅怕媽媽責怪她連忙說:"不是我弄的,是小花貓跳到桌子上打碎的。"紅紅這樣做對嗎?

(2)情景二:明明在院子裏踢足球,不小心把別人家的玻璃砸壞了,沒有人看見,明明趕緊跑掉了。這樣做對不對?應該怎樣做?

(3)情景三:強強看圖書的時候,不小心撕壞了班級裏的書,沒有人看見,蘭蘭應該怎樣做呢?

教師小結:

小朋友做錯事情時應該主動承認,及時改正,更不能說謊,大家同樣會認爲你是個誠實的孩子。鼓勵幼兒做個誠實的'孩子。

教學反思:

《狼來了》是一個老故事,但其中蘊含着極具學習,發人深省的道理。通過讀本的學習讓幼兒明白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爲,它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告訴大家做人應誠實,不以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說謊去愚弄他人。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因爲堅持就是勝利。

小百科:狼(拉丁名:Canis lupus Linnaeus)cites附錄等級:Ⅱ保護等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共46個亞種,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齶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犬齒及裂齒髮達;上臼齒具明顯齒尖,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後跟尖;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齒式爲。毛粗而長。前足4~5趾,後足一般4趾;爪粗而鈍,不能或略能伸縮。尾多毛,較發達。善快速及長距離奔跑,多喜羣居,常追逐獵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

活動來源:

通過觀察幼兒日常飲水的情況,教師發現幼兒經常會搶着接水,沒有排隊的意識,同時接完水後也不懂得要離開水罐,以至於造成碰撞灑水或發生爭執。雖然教師也通過各種方式教育幼兒要排隊,但收效不大,幼兒經常是在老師的監督、提示、幫助下進行有秩序的接水。針對我班出現的此問題及小班幼兒的日常生活需求,如何將飲水這一環節變得讓幼兒更感興趣,使幼兒能夠主動飲水,就成了本次活動的設計初衷。本次活動是以“小汽車”爲主題的生活活動的一次延伸,希望通過遊戲情境的支架,幫助幼兒提高飲水的興趣並能夠有秩序地飲水。

活動目標:

1、通過“爲汽車加油”的情境體驗,具有主動飲水的積極性。

2、藉助“路標、交規”能夠有秩序地排隊等待,知道接完水後要離開,養成按秩序喝水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藉助“路標、交規”能夠一個跟隨一個有秩序地排隊、等待。

活動難點:

理解情境及路標暗示,能夠接完水後馬上離開,以便後面幼兒繼續接水。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模擬馬路、加油站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導人(喚醒經驗)

1、音樂表演:《小汽車》。

2、複習路標、交通規則——警察(教師)提示。

二、遊戲體驗(整理經驗)——情境遊戲:開汽車

階段一(圖1,一隊)——感知一個跟隨一個排隊行進,熟悉路線、路標。

階段二(圖1,兩隊)——練習有秩序地排隊,到路口互相謙讓(丁字路口,兩個方向的車併成一隊)。

(提示圖標小心撞車)

階段三(圖2)藉助汽車加油的情境及箭頭路標懂得加完油要離開。

藉助車位標誌,能夠有秩序地排隊等待。

(領取滿滿的油箱貼於汽車上)

三、實踐體驗(提升經驗)

1、小汽車口渴了要去加油站加油,小朋友口渴了怎麼辦?(水罐喝水)

2、開車進入盥洗室,引導幼兒按照路標有秩序地排隊接水。、

(提示路標:地上有水,路滑慢行)

3、記錄加油量:加一滿杯油後,取一張加油卡掛到自己的車上(互動牆飾)。

活動反思:

在進行了有關汽車和交通規則等相關知識信息討論、鏈接後,結合幼兒日常飲水環節出現的問題,教師設計了此次活動。教師從情境人手,爲幼兒設置了“小汽車”的角色,通過在模擬場景中學習如何謙讓排隊、如何根據交通標誌行駛、如何加油等等,使幼兒通過遊戲對加油的過程及遵守的規則,有了直接的體驗。

當將汽車加油的情境及交通規則遷移到飲水環節時,幼兒非常容易理解,並會產生積極的情緒情感。在策略上通過“路標”等具有暗示性的環境設計,解決排隊飲水和接水後立即離開的實際問題。從以往督促幼兒飲水,到現在“小汽車們”自覺主動地排隊加油,將遊戲生活化,促進了幼兒養成有秩序喝水的良好行爲習慣。

活動評析:

本活動中,教師挖掘出“小汽車的經歷”與“幼兒日常生活”的`類似,運用情景體驗,讓幼兒們扮演汽車,通過交通規則中對於汽車的管理和約束,來促進幼兒遵守班級常規制度。通過遊戲的形式使幼兒形成飲水常規,幼兒更易接受,也更願意執行。從實際的活動效果中教師達到了事先的教育目標,幼兒在開心的氛圍中學會了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輕鬆的遊戲情境讓孩子們感覺其樂無窮。教師還利用主題牆的形式,讓幼兒在直觀的觀察中進行比較,瞭解自己的一些錯誤行爲和習慣,從意識上建立正確的參照。

同時也利用一些標誌,時刻提醒幼兒,在生活中遵守規則。通過環境潛移默化的作用,誘發幼兒的積極行爲,這種效果往往要比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得更實在。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鞋子的種類及用途,會用完整的語言講述鞋子的特徵,並認讀相關的漢字。

2、能將鞋子進行分類擺放。

3、積極投入活動,體驗分類帶來的快樂。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有關的鞋子。

2、鞋櫃五個、標記五個、有關“鞋”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逛鞋城,好嗎?(師帶幼兒騎車出發)

師:鞋城到了,這兒就是“樂樂鞋城”,等會兒到了裏面,你們要用眼睛仔細看,看看都有什麼鞋子。

(幼兒邊走邊認識鞋櫃)

師:這些鞋子漂亮嗎?那請你們每人挑選一雙自己最喜歡的鞋子,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會兒。

(幼兒自由選鞋)

(評析:幼兒倆倆結伴自由參觀,邊走邊看看、認認各種鞋櫃,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鞋子,顯得輕鬆而愉快,充分體現了孩子是活動的主體,較好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觀察鞋子,講述鞋子的特點。

1、個別幼兒講述

師:小朋友,你們手裏拿的是什麼?那你們認識這個字嗎?

(認讀“鞋”字)

師:現在每人都有一雙鞋子,哪位小朋友願意來介紹自己的鞋子?

(請幾位幼兒講述)

2、幼兒自由講述

師:剛纔幾位小朋友講得不錯,那你們想講講嗎?

(幼兒自由講述)

(評析:此環節中,通過個別介紹和相互交流,幼兒對鞋子的種類有了初步的認識。小朋友們發言積極,交流熱烈,在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體驗了語言交流的樂趣)。

三、分析討論,說說鞋子的用處

1、提問:誰知道你今天穿的什麼鞋子嗎?

遊戲:請穿運動鞋的幼兒跺5次腳;請穿皮鞋的幼兒跳一跳;請穿布鞋的幼兒踏步走。

2、提問:今天怎麼沒有人穿拖鞋、涼鞋的?

3、討論:我們爲什麼要穿鞋子呢?

(評析:適當的遊戲既活躍了略顯沉悶的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幼兒對鞋子的瞭解,而老師一連串的提問也幫助孩子掌握了鞋子的用途。)

四、遊戲“運鞋子”

要求幼兒將倉庫的鞋子送入相應的'鞋櫃中。

(評析:此環節的分類遊戲是對鞋子特徵的進一步鞏固,幼兒分類速度之快,以及他們對漢字的認識,都超出老師的預想。)

五、結束活動

1、檢查鞋櫃情況。

2、師:小朋友,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鞋子,回去把它記下來帶給老師,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幼兒認知特點,一改以往枯燥無味的說教,將情境貫穿於活動的始終,融語言、社會、科學爲一體,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師幼互動式環境。整個活動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進行,孩子們能大膽地玩、勇敢地說,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在玩樂中掌握了有關鞋子的知識,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而不足之處在於認讀漢字時,有些太匆忙,層次不太清晰。今後在各科中如何組織幼兒對漢字的認讀,仍需我們大膽嘗試、研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

設計意圖:

針對小班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的特點,我選擇了這次活動對幼兒實施自我保護教育。爲了喚起幼兒的相關經驗,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我決定採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引導幼兒辨別一些行爲安全與否。強化和鞏固日常生活中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和行爲,爲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活動名稱:

社會活動內容:《我是安全小寶貝》

活動目標

1.初步辨別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爲安全與否。

2.知道怎麼做纔是正確、安全的行爲,瞭解一些基本自我保護常識。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點:初步辨別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爲安全與否。

活動難點:知道怎麼做纔是正確、安全的行爲,瞭解一些基本自我保護常識。

活動準備:

安全教育視頻(上下樓梯),示範用圖片,操作單,笑臉貼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安全話題。

談話:前幾天,我們班的貝貝小朋友沒坐穩小椅子,小腦袋碰在地上,撞青了好大一塊。你們說,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呀?

師小結:所以,我們坐小椅子的時候要記住"小腳不要向上蹬,椅子翹起有危險,身體不要向後仰,安全坐好最重要"。在幼兒園裏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啊?

二.觀看視頻,瞭解怎樣安全上下樓梯。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米卡,他今天來是要讓小朋友遠離危險,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做個安全小寶貝,找找誰是安全小寶貝,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米卡的故事吧。

1、播放安全教育視頻。

小結:上下樓梯要扶好欄杆,慢慢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看圖片,瞭解安全行爲圖一:這是什麼地方?這樣走樓梯會發生什麼事呢?看看他們是不是安全小寶貝?

圖二:聽了米卡的話他們也成了會上下樓梯的安全小寶貝。

三.實踐操作,辨別安全行爲,願意做個安全小寶貝。

師:剛纔米卡告訴我們該怎麼做纔是安全小寶貝,老師這裏有幾張圖片,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有沒有注意安全。在做的對的小朋友圖片上貼上笑臉,一起來找一找誰是安全小寶貝吧!

幼兒每人拿一張彩色操作單,在行爲安全的圖片上貼上笑臉。

操作要求:看看圖片上哪些寶寶還沒得到笑臉貼紙,老師要請你們來告訴他們這樣做有什麼危險,應該怎麼做。說對了老師也要獎勵你們笑臉貼紙哦!

四.用兒歌的形式進行小結。

我們都是安全小寶貝。

教室走路不亂跑,腳步輕輕最禮貌。

上下樓梯不推擠,排隊慢行靠右走。

小椅子不翹起,端端正正最漂亮。

玩玩具不爭搶,大家一起來分享。

戶外玩耍不打鬧,一起遊戲笑哈哈。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

一、生活練習:

擦椅子。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三、活動準備:

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四、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小手的功能,認識小手的多種作用。

2.探索雙手活動的豐富性,提高手的活動能力。

3.體驗雙手活動的趣味性,增強相應責任意識。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佈置娃娃家場景。

2.一幼兒在家、在園的勞動錄像。

3.“我有一雙小小手”的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通問候、遊戲,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今天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請大家舉起小手,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幼兒一邊揮手,一邊說“客人老師好!”

師:咱們一起來玩個“五門開開”的手指遊戲吧。

幼兒五指相對開始遊戲:一門開開進不來,二門開開進不來,三門開開進不來,四門開開進不來,五門開開請進來!

(評析:幼兒園是以遊戲爲主導活動,對小班孩子來說,突出遊戲尤爲重要。老師一開始就請幼兒舉起小手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巧妙地與本活動的'主題“能幹的小手”相呼應。接着在老師的提議下,師生一起玩對本責任培養的一種闡述,進而再一次緊扣主題,彰顯了手的能幹。)

三、通過演示交流,瞭解“人人都有一雙會說話的手”

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給整理玩具的小朋友送個大拇指,你們能按顏色標記來分積木,真棒!給整理圖書的小朋友送個“OK”,你們能按大小標記把書分開來放,真好!給整理衣服的小朋友送掌聲,你們不但把衣服褲子分開來,而且還疊得很整齊,真能幹!

師:娃娃家媽媽說謝謝小朋友!

幼:不用謝!(邊說邊擺手)

師:剛纔小朋友得到了大拇指、掌聲,得到了“OK”,開心嗎?那老師的大拇指、掌聲、OK表示什麼呀?(真能幹!真棒!)

師:原來老師的手還會講話呢,你們的手會說話嗎?

幼兒自主交流,並不斷變換手勢。

師:請小朋友用小手做個動作,擺個姿勢,讓老師猜猜,你用小手說了什麼。

孩子們邊擺造型邊隨着老師的評價變換着不同的動作。教師邊走邊說:你是一隻小鳥,你是一條小魚,你是一朵漂亮的小花,還有小雞、小鴨呢!老師猜得對嗎?

遊戲“我說你猜”。師:剛纔,小朋友做,老師猜,現在老師也來做一做,請小朋友猜一猜吧。

師:剛纔,老師小手伸一伸——請進,小手按一按——請“安靜”,小手變一變就“OK”,手指舉一舉——耶!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對了,原來,我們的小手真神奇,我們都有一雙會說話的手,我們也一起來用小手學一學說話吧。

幼兒集體跟老師練習一遍,邊說邊用手勢來表現。

(評析:本環節,教師先通過用不同的手勢給予幼兒不同的表揚,一方面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爲老師承上啓下的自然過渡埋下了伏筆,使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體驗了小手會說話的神奇效果。進而對手的功能、作用進行了有效地拓展,豐富了孩子們的經驗,讓幼兒輕鬆地理解並初步掌握了手勢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多樣性及趣味性。)

四、通過歌表演,瞭解“人人都有一雙會表演的手”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讓我們一起來誇誇我們的小手吧!(播放伴奏音樂)

幼兒歌表演:我有一雙小小手。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能幹的手,會遊戲、會勞動、會說話,還會表演,會做的事情真不少,以後我們要多用自己的小手,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能幹。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活動該結束了,舉起我們的小手跟客人打個招呼吧。

幼兒邊高高舉起小手邊說:“客人老師再見!”

課間活動時間到了,在教師的提議下,幼兒興致勃勃地玩起了“給小動物塗色”“摺紙飛機”“拼圖”等動手操作的區域遊戲。

(評析:通過歌表演再一次彰顯了小手的能幹,同時把本次活動又一次推向了高潮。課間活動時,幼兒在操作區的繼續探索依然意猶未盡,“我們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的意識已悄悄地滲入了孩子們的心田。)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

學情分析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往往有依賴家長、老師的心理。我班幼兒入園才2個月,在集體生活方面還存在着不足,如有的幼兒不敢動手,有的幼兒不願動手,有的幼兒不會動手。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階段,我們將鼓勵與指導幼兒獨立地換衣服、換鞋,以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作爲小班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月的主題活動是“我真能幹”,是“小老鼠造房子”即幼兒學習穿開衫的後續活動,根據活動的進程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本活動。在設計中,我注意將本身很單調的生活能力訓練轉化爲幼兒樂意參加的活動,讓幼兒初步感受自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活動,感受自我服務和操作帶來的成功和樂趣。

2.引導幼兒愉快地學習拉鍊的操作方法,發展手掌和手指尖的協調動作。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挑選若干有圖案的布料,剪成20釐米左右的方布,將每塊布料對剪,將對剪後的布料的內側各縫上拉鍊。

2.環境準備:幼兒的座位呈“U”字形排列,操作材料放在座位的後面。

活動過程

1.變魔術,引發興趣。

教師用遊戲的口吻進行啓發式提問。

小朋友們都很能幹!會自己穿衣服、穿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來學習一個新本領——拉鍊寶寶變魔術。(教師示範“拉鍊變魔術”來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睜開你的眼睛,看一看,變出什麼啦?

你知道它是怎麼變的嗎?(拉鍊拉起來)

怎樣變會又快又好?(找到一樣的花布,拉鍊對齊再拉。)

小結:先找兩塊相同的花布拼圖,拉鍊對齊,一拉到底。

分析:小班幼兒有好奇、好動的天性,變魔術的方法正是迎合了他們的興趣,充分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孩子閉上眼睛,教師變魔術,這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尋找魔術的祕密在哪裏,觀察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發現了拉鍊和可以配圖的布,自然就引出了活動的.主題。

2.幼兒積極嘗試,參與活動

(1)嘗試給花布找朋友

桌上有很多花布,找找看,哪兩片花布是好朋友,把它們放在一起可以變魔術嗎?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給予適時的指點)

分析:幼兒都是好奇、好動的,在觀看了魔術之後,已經忍不住要動手試試了。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練習爲花布配對,爲學習拉拉鍊做準備。

(2)集中探討,教師點撥。

你找到了嗎?你找到的圖案是什麼?(天線寶寶、瓢蟲、娃娃……)你是怎麼找到的?(找一樣顏色的,拼起來是一個圖案)你成功了嗎?(成功、沒有成功)

教師請成功和沒有成功的幼兒分別示範,大家討論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他爲什麼這麼快就成功了?(拉鍊對得很齊、力氣很大)

他爲什麼拉不上?(拉鍊沒有對齊、拉鍊頭沒有找到)

教師用兒歌的方法示範如何拉拉鍊:

拉鍊寶寶,對對齊;小汽車,停車站;

拉鍊寶寶,鑽進車;鑽啊鑽啊,

鑽到底;嘀嘀嘀,小汽車開了。

大家一起和老師唱兒歌吧,等會拉拉鍊的時候就用這個方法。

分析:有一部分幼兒曾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過拉拉鍊,另一部分幼兒也曾接觸過拉鍊,但是他們的經驗是凌亂的、不完整的。拉拉鍊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的技能,而且是比較單調的活動。教師選擇用簡單、形象的兒歌,把拉拉鍊當做好玩的遊戲演示給孩子看,使幼兒更直觀、更具體地瞭解拉拉鍊的方法,激發孩子操作的興趣,把單調的技能賦予了童趣。

(3)幼兒自由嘗試,鼓勵幼兒交換材料多次嘗試。

你的小汽車開到頂了嗎?

這些小汽車都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每輛都去試試。分析:由於孩子之間存在能力差異,有一部分幼兒獲得了成功,也有一部分幼兒在操作中遇到了困難。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尋找原因,嘗試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問題,鼓勵孩子戰勝困難。交換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價值,幼兒對新的材料充滿了興趣,因爲只有興趣才能引發幼兒的積極參與。通過不斷地交換,讓幼兒得到多次鍛練的機會。

(4)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拉鍊練習。

小朋友真能幹,已經學會了變魔術,旁邊還有很多的拉鍊寶寶需要你的幫助呢!趕快去把衣服、鞋子、包上的拉鍊也拉上吧。

鼓勵已經成功的幼兒到周圍環境中體驗不同的操作,獲得成功的樂趣。

3.延伸活動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拉鍊?(衣服、褲子、被子……)

我們已經學會了拉拉鍊,以後再遇到這些東西的時候,要自己動手。

教師把這些材料放進區角,鼓勵幼兒有時間的時候去練習使用。

分析:教育迴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爲生活服務的。最後,結合生活詢問幼兒“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拉鍊?”鼓勵幼兒說一說。並將這些材料放進區角,還可以投放其他有拉鍊的生活用品,讓幼兒平時練習,因爲幼兒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不是在一兩次活動中就能完成的,還要靠平時的練習和鞏固。在本活動中,沒有學會的孩子可以在區角中繼續學習,學會的孩子可以繼續鞏固。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認識動物媽媽對寶寶的照顧。

2、認識各種動物的外形,瞭解其生活習性。

3、享受聽故事和集體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磁帶、錄音機、動物頭飾,與本課有關的關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然後提問:這是一首什麼歌曲?歌曲裏唱的什麼?小朋友誰的媽媽最好?好在哪裏?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媽媽好》這一課。

2、講故事: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鳥媽媽在鳥巢裏生下了兩個蛋,鳥媽媽每天孵呀孵呀,有一天鳥蛋嘩啦裂開了,一隻小鳥鑽出來了,隨後第二隻小鳥也鑽出來,嘰嘰喳喳叫着“媽媽媽媽”我的肚子好餓呀!這時鳥媽媽從遠處叼來蟲子一口一口的.餵它們。(教師邊講幼兒邊看大屏幕)。提問:故事裏有誰?鳥媽媽怎樣照顧它的孩子?你見過鳥巢嗎?有什麼用?。如果其他的動物來捉小鳥,鳥媽媽會怎麼辦?

3、(課件展示:羊媽媽和馬媽媽帶孩子一起去遊玩)教師講解故事的開頭,讓小朋友講結尾。

小結:

剛纔講了鳥媽媽、羊媽媽和馬媽媽的故事,它們都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位動物媽媽和別的媽媽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嗎?請看大屏幕!

4、提問:

這位動物媽媽是誰?(袋鼠)。它的孩子在哪裏?在裏面做什麼?

小結:

這位動物媽媽叫袋鼠,當大灰狼和其他的動物來侵犯它們的時候,小袋鼠就藏在袋子裏,裏面即安全又溫暖,現在我們看着小袋鼠自己編一首兒歌吧——袋鼠有個妙妙袋,裏面寶寶真可愛,寶寶不要走出來,袋子一碰就打開。(讓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

5、遊戲《好媽媽》:幼兒分別戴有羊、馬、鳥、魚的頭飾,其他幼兒扮演小動物,跟在媽媽後面,自加動作。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4

一、預設目標

1、瞭解警車、救護車的特徵和用途,知道110、119、120三個特殊電話號碼。

2、激發幼兒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願望。

3、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品德。

二、準備:錄音機音樂《汽車開來了》電腦軟件《大馬路》圖片。

三、述程

1、《汽車開來了》進場

2、幼兒坐好,教師開電腦軟件讓幼兒看。①教師引導:小朋友,看這大馬路上有好多好多的車,聽是什麼車的聲音(救護車)請幼兒仔細看救護車是怎樣的,它有什麼用?如果需叫救護車,我們應打什麼電話?(120)圖片救護車會誰來?(醫生)圖片。②繼續聽,這次又是什麼車的響?(消防車)請幼兒看消防車的外型,它有什麼用?如果發生火警,應打什麼電話號碼?(119)圖片,有準來救火(消防員叔叔)圖片。③請看警車的外型車車是準開的?(警察叔叔)

3、請幼兒觀察三幅情景畫。它們分別需要什麼?請幼兒貼看誰貼對了。①電話號碼②車③人物今天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我們下次再玩好嗎?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5

活動來源:

我們班個別幼兒有這樣一些習慣,如將擦過鼻涕的紙又放回紙籃裏,吃水果時把果皮和果核扔在桌子、地上,和家人在外一起玩時將紙屑、空飲料瓶隨手亂丟。爲了幫助孩子學會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特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會將垃圾放到垃圾筒裏。

2、認識垃圾筒,知道它的用途。

3、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人們將垃圾扔在哪兒,什麼地方有垃圾筒。

2、故事《香蕉皮的家》;頭飾小貓、小兔、香蕉皮。

3、生活中亂丟垃圾的幻燈片6張。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提問:

1、故事裏有誰?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頭飾。

2、小兔爲什麼差點滑倒?哪裏來的香蕉皮?

3、小貓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4、香蕉皮的家在哪裏?

二、瞭解垃圾筒

1、你在什麼地方看見有垃圾筒?

2、垃圾筒有什麼用?

3、爲什麼要把垃圾放到垃圾筒裏?

三、看幻燈片判斷垃圾是否回家

播放幻燈片幼兒觀察垃圾是否回家。

6張幻燈片的內容:小朋友進餐時桌上掉了一些飯粒和菜;小朋友將擦鼻涕的紙扔到地上;草地上有人扔了幾個空塑料袋;有人將垃圾扔在人行道上;乘客將垃圾從車窗裏扔出落到馬路上;花園裏有一些廢報紙和空飲料瓶。

提問:你看到了哪張照片?照片中的垃圾回家了嗎?應該怎麼做?

四、實踐活動:拾垃圾

小朋友,我們來當清潔小衛士,幫幼兒園裏的垃圾找家。

活動反思:

活動之前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人們將垃圾扔在哪兒,什麼地方有垃圾筒,爲開展活動做了知識經驗準備。活動以故事引入,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語言深深吸引幼兒,充分調動了其參與的積極性,幼兒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回答問題語言完整,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並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

活動評析:

此次社會活動領域價值明確,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綱要》精神。活動主要採用了對話的方式,通過師幼對話、同伴間的對話,從而激發幼兒的社會認知、情感,獲取社會文明的基本行爲規範,知道怎樣做一個文明的人,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

活動開始前,教師從知識與物質方面做了較充分的準備,包括幼兒與家長一起觀察生活中人們將垃圾扔在哪兒,什麼地方有垃圾筒等,及幻燈片的準備。不僅達到了家園結合,而且能夠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怎樣養成一個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充分達成目標。

另外,活動延伸: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此次活動中,教師還可將延伸活動定位於與日常生活的有機結合,如在家長開放日中開展親子主題活動,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