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螃蟹、海豚、小丑魚走、跳、遊的基本姿態。

2、喜歡參與韻律活動,在“大帶小”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樂趣。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參觀海底世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觀看海洋動物表演,初步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螃蟹、海豚、小丑魚走、跳、遊的基本姿態。

3、到海洋動物家裏玩,以“大帶小”的互動方式進一步學習螃蟹、海豚、小丑魚走、跳、遊的生動姿態。

4、參加海洋動物狂歡節,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樂趣。

5、告別海底世界之旅,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幼兒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幼兒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幼兒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培養節奏感,激發幼兒對音樂課的興趣。

2、幼兒能夠聽辨聲音的長短,能感知四分音符的節奏。

3、初步培養初步的音樂能力。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教師彈鋼琴《來了一羣小鴨子》進教室,

幼兒模仿小鴨子的動作,坐在小椅子上,準備上課。

(二)基本部分:

1、發生練習:

1 2 3 4 5 6 5—/ 5 4 3 2 1 3 1—//

小鴨子們起得早,太陽公公咪咪笑。

2、出示玩具下鴨子,“今天我要上幼兒園去了,真開心。”

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小朋友們,你們學學我的聲音叫好嗎?”幼兒隨下鴨子按節拍邊走動,邊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3、小鴨子看見老師有禮貌的問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老師你好

“小朋友們你們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問老師好,好嗎?”

X X X X X X X X

老師你好老師你好

4、 小鴨子玩汽車:聽,小鴨子說什麼?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我玩汽車嘎嘎嘎嘎我真開心

“小朋友,和小鴨子一起把小鴨子說過的話告訴老師好嗎?”幼兒隨下鴨子按節拍說出。

5、 用此方法,下鴨子可以換不同的玩具,如皮球,積木,風車……幼兒隨下鴨一起練習四分音符的語言節奏。

6、 同時,也可以把小鴨替換魏小狗,小貓等其他動物代替,練習四分音符。

(三)、結束部分:

幼兒一起齊唱《來了一羣小鴨子》離開小椅子。

教學反思

一、從兒歌教學的角度來反思本節課:

1、一開始播放小動物走路的歌曲,讓幼兒有一個前期經驗,如果播放關於小鴨的歌曲會更清晰;

2、本節課能按照兒歌的學習步驟來進行教學,例如:集體、小組、個人學習;

3、整堂課動靜交替,很好。

4、本節課屬於整合活動,但領域整合的有點牽強,要根據目標、重難點來進行整合;

二、從整合教學的角度來反思本節課:

1、整合分爲領域內的整合和跨領域的整合,本節課屬於跨領域的整合;

2、從目標上來看,本節課既有語言、兒歌講述,又包含了音樂元素、社會情感、科學成份,像一個大拼盤。應先確定這節課大概能整合哪些領域。

3、整合的種類有目標、內容、準備、方法、手段的整合。

整合是爲了動靜結合,在這節活動中學說語言、激發幼兒興趣,不只講表面的知識,還應講行動的知識(即經驗);

4、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要經歷一個過程,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和實現的,同時還要綜合各領域;

5、在整合的同時要有一個偏重的領域,(即定位本節課的重點領域)。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3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喜歡參加音樂遊戲的興趣,並在遊戲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2、引導幼兒大膽創編動作,能邊唱邊做邊說。

活動準備:

磁帶、三用機、活動前已教會幼兒演唱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合攏放開》進場。

二、複習歌曲,引導幼兒大膽創編動作。

1、師幼共同演唱歌曲《碰一碰》。

2、啓發幼兒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與別人碰一碰,並請幼兒試一試。

3、要求幼兒在與同伴碰一碰時要輕輕地,不推不擠。

三、音樂遊戲《碰一碰》。

1、請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場地自由地找朋友,並能跟隨音樂自由地做動作。

2、當音樂停止時,教師說碰什麼地方,幼兒便與自己的朋友輕輕地碰一碰那個地方。

3、遊戲中,可請幼兒做詢問者,教師回答,教師用指令不斷地變換“碰”的位置;也可請多數幼兒做詢問者,個別幼兒做回答者。

四、延伸部分。

請家長們也參與到活動中,與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遊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爲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共同分享創造的快樂。具體方法:一開始,我讓幼兒各自找一位好朋友跟着音樂節奏邊拍手邊走步(一拍一步),在能夠聽辯音樂旋律,完整地、有節奏地一拍一步表現拍手走步的動作以後,再讓幼兒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先讓幼兒找到好朋友互相做友好的動作,找一找身體上的各部位互相碰一碰等動作。然後我就根據幼兒找到的身體上的部位邊唱歌邊表演去找一個小朋友,重點演示歌曲中好朋友相碰的部位,有節奏的和對方做碰一碰的動作。接下來是讓幼兒學唱了歌曲。最後,讓幼兒學習《碰一碰》的音樂遊戲。玩法:幼兒圍成圈,邊唱邊走步找朋友,音樂終止時,教師說出好朋友相碰的部位,幼兒按指令找朋友碰一碰。在遊戲中,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裏?碰鼻子。孩子們在音樂聲中跟着音樂節奏有趣的和夥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着,遊戲着。幼兒能邊唱邊與同伴合作遊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或跟着音樂節奏表現動作,通過我再三的強調和指出,還邀請一位小朋友一起示範後,孩子們不但能很好的邊唱邊遊戲,而且更好的掌握了遊戲的規則,從而感受到了音樂的風格、旋律和節奏。

整個活動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由於我採用了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的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興趣地進行遊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賞”“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而圓圈的動作、換朋友的動作我又是以遊戲的形式在商討中引導幼兒學習的,這樣既滿足了幼兒自由表現、自主創編的願望,同時幼兒在藝術審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聽懂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初步學會用表情(神態)、動作、色塊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3、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培養他們助人爲樂的好品德。

活動準備:

小花、小魚等小圖片學具人手一個;木偶小鴨子、小朋友各一;小鴨子頭飾;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進行曲》進入活動室

二、學習欣賞歌曲《迷路的小花鴨》

(一)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師:

①小朋友們看,我們郊遊到了這裏,這地方都有些什麼呀?

②聽,遠處好象傳來了一陣陣的哭聲。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在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分段欣賞。

1、欣賞歌曲第一段:"池塘邊,柳樹下,有隻迷路的小花鴨,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媽媽。"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第一段的內容:

①池塘邊,柳樹下,是誰在哭呀?它爲什麼哭?

②你覺得現在小鴨子心裏是怎麼樣的?

3、欣賞樂曲第一段,感受"難受"的情緒。

4、師:

①誰能幫助小花鴨找到媽媽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展開聯想)

②大家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聽聽歌曲的第二段,到底是誰幫助了小花鴨。

5、欣賞歌曲第二段"小朋友,看見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鴨,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

6、提問:

①是誰幫助了小花鴨?

②怎麼幫的?

③現在大家的心情又怎麼樣了?

7、欣賞樂曲第二段,感受"高興"的情緒。

三、完整欣賞歌曲、樂曲各一遍,引導幼兒用表情表現音樂的情緒

1、師邊跟隨錄音機唱邊操作小木偶,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2、師提問

①你覺得這首歌有幾段?開始第一段說了什麼事情?後來第二段呢?

②第一段唱小花鴨迷路了,它心情是怎麼樣的?你們呢?這時臉上的表情又是怎麼樣的?(出示表情臉譜)大家一起學一學傷心、難受的樣子。

③第二段唱小朋友幫助了它,大家心裏怎樣的?高興又會是怎樣的表情?

3、再次放樂曲錄音,幼兒聆聽並用表情表現情緒。

四、引導幼兒用色調錶現音樂情緒

1、請幼兒幫小花鴨找出"找不到媽媽時"和"小朋友幫它時"的照片,並說出原因。

2、教師小結。

3、再次分段欣賞,引導幼兒用手中物品的色調錶達情緒。

①師:小花鴨說,其實那天有許多好朋友也爲它難受過、高興過呢!它想把它們也分別請到照片上來作個紀念。想想:你手中的好朋友又是什麼時候陪在小花鴨身邊的?那時的音樂是怎麼樣的?

②放歌曲第一段,師:現在會是哪些顏色的好朋友在小花鴨身邊?想想它是生活在哪裏的?請你把它送上來!

③放歌曲第二段,師:現在會是哪些顏色的好朋友在小花鴨身邊?想想它是生活在哪裏的?請你把它送上來!

4、教師小結。

五、鼓勵幼兒自願地按歌曲的內容扮演角色、表現情緒、創編與內容相關的動作。

六、請表演得的一位幼兒戴上頭飾當小花鴨,其餘幼兒當小朋友,分段出場表演。最後老師說:"聽,鴨媽媽好象也找來了,讓我們趕快把小花鴨送出去吧!"幼兒自然離開活動室。

活動結束

活動就在這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

活動反思:

新歌教學一直是幼兒園藝術活動中的難題,特別對於新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受到知識經驗和語言能力的衆多限制,在記憶歌曲結構和歌詞內容上表現出了困難。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爲了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和記憶,我根據歌詞內容繪製了優美的故事圖片,從講故事開始,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在此基礎上教師清唱歌詞給幼兒聽,然後幼兒再逐句學唱,但在活動中我發現,在採用了故事導入的方法後,幼兒的學唱積極性雖然提高了,學得也比較認真,但真正的學唱部分仍然沒有突破傳統學唱的程序,仍舊是幼兒一遍又一遍反覆的跟唱。根據以上的認識,我結合填充圖片的操作方法,又一次設計了活動,並在同年齡段的其他班實施,當幼兒在對故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時,我及時告訴幼兒:老師還有一幅畫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然後引導幼兒根據教師所唱的內容逐句填充圖片,因爲活動中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動,再加上每貼一張圖片就預示着一句新歌詞的產生,這樣就徹底消除了無目的反覆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枯燥感,使幼兒邊玩邊唱,輕鬆主動地學會了歌曲,使歌唱活動顯得如此自然和順理成章。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情緒高漲,興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絲成功的喜悅。

通過以上活動,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歌唱活動同成人的區別,他們更多的是受到直覺行動思維的影響,鑑此,教師要在活動中儘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合適的操作機會,使幼兒真正成爲主動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5

活動目的

1、感知音的高低,學習聽辨不同的音高,並會用肢體動作來表達。

2、以歡快有趣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音符的興趣,並發展其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音階圖譜一幅

2、遊戲樂譜

活動過程

1、學音階

(1)“小朋友們,今天新老師要跟大家一起玩一個《高人和矮人》的遊戲。首先,我們要學會並懂得唱1234567ⅰ這八個音符。大家仔細聽聽哪個音低,哪個音高。”(教師展示圖譜,有表情地邊唱邊演示。隨之師幼互動一起唱數遍。)

(2)“小朋友,這個音階很好玩。你們瞧瞧,這個‘1’就像矮人,這個‘ⅰ’就像高人。從‘1’到‘ⅰ’,小矮人是一級一級隨着臺階爬到最高處變成一個高人的。你們看,就像老師一樣。(教師邊講邊唱,邊隨着圖譜從低音到高音慢慢做動作)

2、介紹玩法

(1)“好,現在我們來開始做遊戲。老師來彈鋼琴,你們要仔細聽,如果聽到‘1’就學圖上的矮人全蹲下去,聽到老師慢慢地彈上去,那麼就請小朋友隨着音高慢慢地站起來,到最後一個‘ⅰ’音時,大家都把雙手高舉,做高人。老師來看看哪個小朋友做的又快又好。”

(2)遊戲

教師用鋼琴彈奏,讓幼兒用肢體跟隨音符的高低進行遊戲。

(3)聽音符的高低,自由做動作

①教師彈一首短曲子的音階,讓幼兒分辨音的高低並做相應的動作。

②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自己的動作。

3、結束

教師對活動中做得好的幼兒加以肯定、表揚,並請他們示範給大家看。

活動建議

課前瞭解音階,學唱1234567ⅰ這八個音符,聽聽哪個音低,哪個音高。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後、手髒時要洗手。

3、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洗手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乾淨嗎?(不乾淨,手上有粉筆灰。)手髒了怎麼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髒手洗乾淨?啓發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先把小袖子捲起來,打開水籠頭淋溼小手;然後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衝乾淨,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乾,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範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捲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範邊問幼兒,爲什麼要捲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後,將手浸在水中,然後再抹上肥皂,兩隻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後把手上肥皂洗乾淨,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後用毛巾擦乾手,放下袖子,手就洗乾淨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麼時候要洗手呢?啓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後要洗手,手髒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洗一洗。

1、請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教學反思: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範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捲起袖子,然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並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唸邊表演,效果很不錯。但在之後的實踐環節中,有的幼兒沒有老師的提醒就又開始了玩水,可見,不玩水的行爲個別幼兒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師的隨時提醒。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就想改變幼兒玩水的壞習慣,確實不可能,這需要老師在平時對引導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兒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7

一、推薦主題:

《天才小廚師》《扮家家》

二、教學設計生活化、遊戲化的相關性分析:

1、歌曲選材來源於主題,並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

2、在整個教學中,始終都貫穿着遊戲,有節奏的遊戲、角色遊戲等等。

三、建議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在教師的帶領下,能跟着音樂合拍地做買菜、洗菜、切菜、炒菜的動作。

2、願意參加集體表演,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磁帶、錄音機

2、圍裙、鏟子、筷子、蔬菜圖片若干。

3、將座位排成一個U字形。

4、幼兒已熟悉歌曲扮家家。

(三)活動過程:

1、複習韻律活動《買菜》。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及音樂節奏,合拍地做“買菜”的動作。

(評析: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並在基礎上進行模仿。)

2、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學習“洗菜”的動作。

A、教師分別出示若干蔬菜圖片(蘿蔔、黃瓜、蝦、冬瓜、蘑菇),引導幼兒回憶蔬菜的名稱。

B、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練習有節奏地洗菜。

a、嘩啦啦??洗蘿蔔,洗蘿蔔,洗好蘿蔔洗什麼?

b這個黃瓜是什麼樣的,我們一起來拿小手臂變條彎彎的黃瓜,拿好小球來洗,嘩啦啦??洗黃瓜,洗好黃瓜洗什麼?

c、我們一起把蝦放在籃子裏洗,嘩啦啦??洗蝦拉,洗蝦拉,洗好蝦來洗什麼?

d、冬瓜真大,就象我們小寶寶的肚子一樣,我們一起來拿抹布洗吧。嘩啦啦??洗冬瓜,洗冬瓜,洗好冬瓜洗什麼?

e、嘩啦啦??洗蘑菇,洗蘑菇。

3、將“切菜”和“炒菜”的動作與音樂匹配,聽音樂做動作。

A、幼兒回憶相關經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合拍地做切菜的動作。

B、在教師語言及動作的提醒下,幼兒能跟着音樂合拍地做炒菜的動作。

(評析:教師以從買菜到洗菜到切菜刀炒菜,這個生活中幼兒都瞭解的過程爲整個活動的貫穿線,並且以有節奏的兒歌遊戲來配合幼兒的模仿動作,增加幼兒的模仿樂趣。)

4、複習歌表演《扮家家》:

教師引導幼兒找空的地方與同伴進行表演,體驗同伴間身體接觸的快樂。

師:讓男孩子來做爸爸,女孩子做媽媽,我們一起來招待小娃娃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歌曲小紅帽,能進一步表演歌曲

2、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和敏捷速度

3、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初步聽過或已經熟悉歌曲小紅帽

2、小紅帽的動畫音樂

3、郊外的圖片,小紅帽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小紅帽

1、師: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外婆嗎?

2、師:外婆會買好吃的東西給小朋友吃,小紅帽也喜歡自己的外婆的,她還帶好吃的東西給外婆了,爲什麼她會帶好吃的東西去給外婆啊?

幼:外婆生病了。

3、師:外婆的家住在哪裏啊?

幼:住在森林裏,住在郊外。

4、老師總結:小紅帽的外婆生病了,她去看望她生病的外婆,可是外婆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那裏可能會有大灰狼出現,小紅帽一個人去太危險了,我們一起陪她去看她的外婆好嗎?

二、請幼兒跟隨小紅帽的音樂一起唱唱

1、教師扮演小紅帽教幼兒唱

2、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小紅帽很高興,她把帽子送給了老師,老師現在就是小紅帽了。小朋友,你們能陪我一起去看我的外婆,我很高興,謝謝你們小朋友,可是我去看外婆的時候,我喜歡邊唱歌邊去看外婆,你們會唱我的歌嗎?請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好不好?我們把好聽的歌聲也帶去給我的外婆好嗎?(幼兒跟唱)

三、請幼兒拿着糕點和小紅帽一起去看外婆小朋友,你們唱的真好聽,外婆聽了一定好高興,小朋友我們去看外婆時要注意了,當心附近有大灰狼,如果在路上聽到了大灰狼的聲音一定要躲起來哦,要躲在大樹背後,這樣大灰狼就發現不了我們了,等大灰狼走了之後我們再去看外婆。

四、請幼兒遊戲

1、請幼兒和小朋友邊走邊唱去看外婆,唱完或中途出現大灰狼聲音,請小朋友躲起來,第一次到外婆家的時候,外婆不在家,請小朋友再玩一次。

2、期間用各式各樣的食物代替原段中的糕點,可以替換着遊戲。

五、結束語:天太晚了,我們早點回去吧,和外婆再見,帶着小朋友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原來準備用小鈴、圓舞板、鈴鼓,但受學校已有的樂器數量影響改爲鈴鼓、串鈴、木魚,這些樂器的使用方法就花了不少時間,然後看指揮演奏又是一個難點,好在小紅帽樂曲比較熟悉,因此孩子們還是打擊樂活動有了一個較好的瞭解,這節課比我預期的時間要長,因爲中間有很多預想不到的突發狀況,例如對之前學習的樂器使用方法掌握不牢固,個別幼兒需要重新指導幼兒太多。另外活動內容有點多,以至於課堂節奏有點快沒有留出給孩子們消化的時間。授課效果比較滿意的是找男女幼兒分別表演因爲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男女分別表演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要是能在區域中組織幼兒演奏那就更好了。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地觀察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會下雷雨。

2、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瞭解天氣預報,選擇下雨天氣開展此活動。

2、活動室內準備幾把雨傘。

3、錄音機,音樂《大雨小雨》磁帶。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興趣。

“轟隆隆,轟隆隆”是什麼聲音在響呀?讓我們一起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引導幼兒知道轟隆隆的聲音是打雷的聲音,瞭解春天來了,有時也會下雨,這就是春雨。

2、和幼兒一起聽雨。

我們一起閉上眼睛,聽聽看,你聽到的雨聲是怎麼樣的?

引導幼兒用各種象聲詞來表達。(“嘩啦啦”、“淅瀝瀝”、“沙沙沙”“嘩啦嘩啦”“滴答滴答”等)

3、和幼兒一起看雨。

(1)雨點是從哪裏落下來的呢?是怎麼落下來的呢?落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點象什麼”來表達。

(2)雨點落在地上像什麼?地上會有什麼?

引導幼兒發現雨點落在地上會濺起泡泡樣的水花,積水中會有水紋等現象。

(3)看看小草、小花、小樹在雨裏是什麼樣子的?

知道這些植物喝足了水會長得更好。

4、和幼兒一起玩雨。

(1)我們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麼顏色的?雨點落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2)和好朋友一起撐着雨傘踩水花玩,提醒幼兒不要把自己淋溼。

5、在音樂《大雨小雨》的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此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過聽、看、摸讓幼兒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從中瞭解春雨的特點,感知春天的天氣是多變的。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寓教育與玩樂之中,符合小班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能力。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0

目標

願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簡單的仿編並演唱給大家聽,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準備

立體“蘋果樹”,(製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

音樂磁帶。

過程

學唱歌曲。

——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麼地方?

——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請個別幼兒摘“蘋果”,其餘幼兒拍手念歌詞。

——教師範唱,幼兒跟唱。

——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餘幼兒爲其配唱。

仿編歌曲。

——你還喜歡吃什麼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裏?

——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建議

幼兒對摘蘋果這一動作非常感興趣,可多創設機會讓幼兒體驗模擬採摘的樂趣

歌曲以集體演唱爲主,如有個別幼兒不願意參與演唱,不必強求,可允許他傾聽同伴

教學反思: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並獲得更多的發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我們班幼兒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節和細節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

整個活動層次遞進,讓我看到孩子們的想象力,這個音樂活動也能讓幼兒很快的進入情境當中,讓教學活動富於很強的生命力,發現很多樂趣,並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韻律與歌唱結合,歌聲與創編融合,創編與生活一體的快樂音樂課堂。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1

教案一學情分析:

體態律動學是瑞士心理學家達爾克羅斯創造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小班音樂活動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班幼兒最顯著的特點是穩定性差、好動,無意注意佔優勢。我根據他們的特點,結合樂曲的內容,編排一些簡單的律動,使音樂與體態韻律活動融爲一體。然後通過情景遊戲的方法,讓幼兒感知、理解韻律動作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意義,培養小班幼兒的節奏感、韻律感,以及反應能力和手腳協調能力。同時,選擇世界名曲作爲活動內容,主要是爲了讓幼兒從小感受不同的世界名曲的特色,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並激發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2.使幼兒樂意用身體表現叮咬、飛舞和拍打動作。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幽默曲》的分段音樂、完整的《幽默曲》音樂、小蚊子跳舞音樂。

活動過程:

1.以“我和小蚊子跳舞”遊戲作爲開始

(師做被蚊子叮咬狀,並表現出非常癢的樣子)“小朋友,我怎麼了?我被小蚊子咬得好癢呀,你想不想來玩這個遊戲呢?那請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來玩‘我和小蚊子跳舞’的遊戲,好嗎?”(幼兒玩遊戲)

“這個遊戲好玩嗎?我現在想讓小朋友自己扮演小蚊子和自己玩遊戲,應該怎樣玩呢?”(幼兒嘗試用另一隻手來叮咬自己的身體)

分析: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加入教師的動作暗示,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幼兒繼續參與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第一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一隻淘氣的小蚊子飛在了我的手上,它咬了我一下,好癢呀!”(教師用一隻手分別從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耳朵、頭碩等部位用五指輕輕敲過,並表現出特別癢的滑稽的表情)

“小蚊子都咬我哪裏了?”

“小朋友想不想玩一玩?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玩一玩!”

分析:此環節中教師採用分段教學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樂曲的第一段所表現的音樂內容,並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蚊子叮咬的部位培養幼兒的順序感。

3.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第二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一隻小蚊子飛來了,它要飛到哪裏去呢?又一隻小蚊子也飛來了,它看了看小朋友,心裏想;‘我要飛到哪裏去呢?’飛呀飛呀!小蚊子很高興,在歡快地向小朋友們表演它們的飛行絕技。這隻小蚊子落了下來,另一隻小蚊子也落了下來。”

“小朋友,你想不想來學一學小蚊子飛舞的動作?讓我們跟着音樂來玩一玩!”

分析:教師在這一環節用雙手不斷地交換,做出蚊子不停的飛舞的動作,並用動作提示幼兒:眼神要關注雙手飛舞的狀態。

4.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第三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小朋友來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段音樂表明小蚊子要幹什麼了?我們來表演一下。(第三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相同)小蚊子又飛來了,咬得我好癢,小蚊子可真調皮呀!”

5.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第四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小蚊子咬了我後,我又癢又難受,我一定要抓住它,教訓一下這些調皮的小東西。誰有好的辦法來抓住這些調皮的小蚊子呢?”

孩子們互相討論。

“我用手去抓。”

“我做一個蒼蠅拍來打蚊子。”

“那我們怎樣來扮演拍子呢?”(通過討論,大家同意握緊雙手來扮演拍子,不停地拍打蚊子)

“小蚊子可真狡猾,跑掉了,這裏面還有一隻我們趕緊抓住它,相反的方向還有一隻,我們要努力呀,終於抓住了。”

“好玩嗎?你想不想玩?讓我們跟着音樂來玩一玩!”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抓蚊子的方法,從而調動幼兒口頭參與的積極性,並拓展幼兒想象力,激發幼兒繼續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使活動達到高潮。

6.重複之前的動作,將音樂分段進行表現

“孩子們,這個遊戲好玩嗎?我們再來玩一次好嗎?”

7.教師依據音樂講解故事,並和幼兒共同隨音樂進行表演

“夏天來了,小蚊子們跑了出來,跑到了我的身上,它咬了我的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脖子、頭。好癢呀!”

“好多調皮的小蚊子又飛了過來,它們在得意地表演自己的飛行絕技,慢慢地落了下來。”

“調皮的小蚊子,把小朋友咬得這麼癢,我們一定要抓住它,快,拿起拍子,用力地拍.這邊有一隻,那邊還有一隻。好累呀!休息一下。”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採用邊講述故事邊表演的方法將整首樂曲的內容完整地表現在幼兒面前,將名曲律動更加遊戲化,讓幼兒在愉悅的遊戲氛圍中參與律動活動,並主動地表演整首樂曲。

8.活動結束

將活動延伸到家庭中,以增進幼兒與父母共樂的情感。

“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你還可以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遊戲。”

教案二活動目標:

1.聽懂AB兩段音樂。

2.能跟着不同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3.在遊戲中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1.木頭人遊戲導入活動。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

你們現在是木頭人了,可不能隨便動哦,我是魔法師,我的魔法小棒碰到木頭人的手,木頭人的手就可以動了。

遊戲兩次。

2.感受音樂第1段。

(1)這是什麼聲音?

是蚊子的聲音呀,蚊子什麼樣子的?

夏天到了,蚊子都出來了,它們出來幹什麼呢?怎麼叮人的?用小手跟着音樂來學一學呀。(叮手臂,換個地方,再換個地方,再換個地方)

剛纔小蚊子叮了幾次?

(2)我們學一學飛起來的蚊子呀。找到了才叮上去。

3.感受第2段音樂。

(1)被蚊子咬了會怎麼辦?

(2)我們怎麼擦止癢藥膏?

抹一抹,擦一擦。

4.完整感受1、2段音樂。

(1)又飛來了一隻蚊子,會叮在哪些地方呢?

被叮了要一下一下地擦止癢藥膏哦。

5.分角色遊戲。

(1)現在我是蚊子,你們在睡覺哦,我來叮你們,叮到哪兒,你們就哪兒會癢癢,要擦藥膏。

(2)找個好朋友,一個人做蚊子,一個人是木頭人,蚊子跟着音樂叮人,木頭人跟着音樂擦藥膏。

教案三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快慢節奏的變化,對夥伴的動作給予相應的反映。

2、展開想象,創編蚊子飛、叮人、身體不同部位抓癢、打蚊子的動作。

3、感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蚊子圖片、蚊子叮人圖片、寶寶抓癢圖片、寶寶打蚊子圖片、蚊子貼貼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天,寶寶們正在玩遊戲,他們很開心,可是有一羣壞傢伙飛了過來……

二、分析音樂,創編動作

1、(1)出示大蚊子圖片:這個壞傢伙是誰?

仔細觀察蚊子的樣子(如:大大的翅膀、嘴巴上面有一根尖尖長長的刺、細細的腿…..)

(2)創編:大蚊子飛的動作。

(3)配合音樂A段表演大蚊子飛。

2、(1)出示蚊子叮人圖片,觀察蚊子叮人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2)看圖學一學蚊子叮人的樣子,創編動作。

(3)配合音樂B段表演蚊子叮人。

3、(1)出示寶寶抓癢圖片,寶寶被蚊子叮了,身上很癢,他要幹什麼?(抓癢)

(2)看圖片學寶寶抓癢的樣子並創編在身體不同部位抓癢的動作。

(3)配合音樂C段表演寶寶抓癢。

4、(1)出示寶寶打蚊子圖片。

(2)創編打蚊子的動作。

(3)配合音樂D段表演打蚊子

5、連貫的表演《我和小蚊子跳舞》

三、角色扮演遊戲

幼兒分兩組,一組幼兒貼蚊子貼貼扮演小蚊子,另一組幼兒扮演寶寶

A段:蚊子圍着寶寶飛飛。

B段:蚊子做叮人動作

寶寶對蚊子叮的地方做抓癢的反映

C段:蚊子到處飛

寶寶抓癢

D段:寶寶打蚊子

蚊子做逃跑狀

教案四: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音樂並感受音樂的變化,能跟着老師做出相應的遊戲動作。

2.理解遊戲規則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音樂。

3.在音樂遊戲中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蚊子叫聲,並知道蚊子會飛。

材料準備:蚊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音效吸引幼兒注意力。

1.播放音效,師:聽,誰飛來啦?

2.師:原來是小蚊子飛來啦!

二、完整欣賞音樂並能根據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

1.欣賞音樂感受蚊子飛的節奏,嘗試做蚊子飛的動作。

師:聽了剛纔的音樂,你覺得蚊子怎麼飛的?

你能學學蚊子會飛的動作嗎?

仔細聽音樂,蚊子飛了幾下?

2.聽音樂感受蚊子咬人的節奏,嘗試做蚊子咬人的動作。

師:蚊子飛來幹什麼?蚊子會咬哪裏了?

蚊子怎麼咬的,用什麼動作表示它長長的針?

誰來做小蚊子學學咬人的動作。

3.聽音樂感受寶寶撓癢癢的節奏,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撓癢癢。

師:剛纔蚊子咬了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你想怎麼撓癢癢?

蚊子咬在小臉上你怎麼撓癢癢?咬在小腿上你怎麼撓癢癢?

能用舞蹈動作表現嗎?還有誰的動作和他不一樣?

4.師扮演蚊子角色,小朋友做寶寶一起表演。

師:你們的動作都很棒,現在老師是蚊子,小朋友做寶寶一起聽音樂表演(音樂)

5.老師和個別幼兒表演蚊子

師:現在我要帶蚊子寶寶出去玩了。

三、幼兒完整進行遊戲感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跟隨着音樂,完整地遊戲。

教學反思:

《我和小蚊子跳舞》是俄國作曲家亞里多夫的管絃樂曲,俄羅斯民歌8首中的第四首,整篇樂曲篇幅雖小,但作家塑造的小蚊子形象卻很生動,充滿了富有生活氣息的詼諧情趣。

《我和小蚊子跳舞》遊戲的設計配合音樂所表現的主題,將樂曲表現的內涵與遊戲情節有機融合,通過“蚊子飛”、“蚊子叮”的動作體現富有情趣且幽默的情節,並遊戲和音樂之間的聯繫,讓幼兒在享受作品的同時,通過蚊子咬寶寶,寶寶撓癢癢逗引身體接觸,體驗同伴之間的共同遊戲快樂。

首先,我讓孩子學會傾聽音樂。以蚊子的聲音引入今天的主題——蚊子來了。我就問:“蚊子怎麼飛的了?它飛來幾下?”讓幼兒更認真的去聽音樂,熟悉音樂。老師則在幼兒傾聽音樂的過程中小幅度的做動作這樣既有視覺的衝擊也有聽覺的遊戲不僅給孩感應兩者結合起來,幼兒對遊戲更有興趣。

其次,讓幼兒學一學蚊子叮人的動作,它長長的針用什麼動作表現。再讓幼兒表演小

蚊子如何叮人?再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被蚊子咬過會有什麼感覺呢!怎麼撓癢癢呢?在此環節中,幼兒都能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蚊子叮人”、“撓癢癢”的動作。

孩子們都喜歡玩遊戲,因爲子們提供了情節而且充滿了趣味性,並且培養了孩子音樂感受的能力。《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並且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與同伴交流感情,建立對彼此的信任。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出現遊戲規則,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說唱結合的演唱方式。

2、體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學會演唱歌曲。

難點:讓幼兒學着體會愛,進而學着表達愛。

活動準備:

1、《親親熱熱在一起》歌曲、伴奏CD,電子琴。

2、邀請部分幼兒的爸爸媽媽參與活動。

3、一頂男士帽子,一塊女士頭巾,一個兔耳朵髮卡。

4、相機一部。

5、區角創設“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猜聲音引入課題,交代歌曲名稱。

1、播放門鈴聲,讓幼兒猜一猜是什麼聲音?什麼時候最想聽到這種聲音?知道爸爸媽媽回來了,你的心裏高興嗎?表演爸爸媽媽回家後高興的樣子。

2、老師把剛纔小朋友的表演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歌名就叫《親親熱熱在一起》。

3、親親熱熱什麼意思?讓幼兒表演親親熱熱的樣子。

二、感知說唱結合,理解歌詞內容。

1、放錄音,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歌曲。

提問:歌曲裏都有誰?

你最喜歡裏面的哪一句?(讓幼兒知道這首歌中有唱得部分有說的部分,是說唱結合的曲子)

2、教師範唱,突出說唱結合部分。

3、讓幼兒加上自己的情感表演說唱結合的部分。

4、幼兒和家長一起聽歌曲在娃娃家完整表演歌曲內容。

5、請三個小朋友分別帶上帽子做爸爸,帶上頭巾當媽媽,帶上髮卡當寶寶,隨歌曲表演,全體小朋友一起完成說唱結合部分。

6、表演反覆進行,提醒幼兒重點學說富有韻律感的唸白,逐步提高要求讓在念白處表現出激動、快樂的情緒。

三、掌握歌曲旋律,學會演唱歌曲。

1、唱一二段。

⑴跟歌曲活動身體部位進行演唱。(拍手、拍肩、扭屁股、跳一跳)

⑵跟琴唱,唱到“叮咚叮咚時”就在小朋友鼻子上做按門鈴狀。

⑶跟伴奏帶唱,到唸白部分三個小朋友圍成一組,到唱“媽媽回來了”“爸爸回來了”時三人互相擁抱蹦跳做親親熱熱的樣子。

2、唱第三段並自由創編動作。

3、三段連起來一起邊唱邊表演。

四、進行歌曲改編,提升情感體驗。

1、教師彈琴幼兒唱歌。教師看幼兒演唱歌曲的熟悉程度,適當加快唸白部分的節奏,以表達期盼的急切心情。

2、創編歌詞:如"我和媽媽在家裏,總想外婆來敲門","我和外婆在家裏,總想外公來敲門”等等。讓幼兒能唱出家裏其他人的名稱和表達對他們的情感。

3、隨伴奏音樂完整自由演唱、表演歌曲,到唸白的部分還是三人組合在一起,並拍照留念。

五、活動結束

大家在一起親親熱熱的樣子好美,我們一起到戶外拍照吧。

活動延伸:

1、回家和家人一起表演、創編,拍照。

2、將老師課上拍的照片和家長拍的照片張貼在“親密一家人”主題牆上。

設計反思:

小班孩子年齡小,爲了更好的讓孩子區分歌曲中“說”“唱”部分的區別,我多次利用表演的方式,將說的部分重點突出出來。提醒幼兒重點學說富有韻律感的說唱結合部分,逐步提高要求讓在說唱結合部分表現出激動、快樂的情緒。

整個過程考慮到小班的孩子以感性經驗爲主,設計活動時讓幼兒從猜——聽——唱——改編,一步一步從易到難。在演唱的過程中從跟CD——跟琴——跟伴奏逐步深入,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歌曲,完成創編。

本節活動我設計的環節多,可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改編歌詞環節完成不了,可以放到下次活動中完成。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3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音樂有反覆地開始和突然停止的特點。

2、喜歡參加遊戲,感受遊戲帶來的快樂。

3、幼兒嘗試使用多種形式表現開始和停止這一音樂的特點。

二、活動準備:

《開始和停止》《汽車開來了》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場:聽《汽車開來了》的音樂入場。

2、導入:小朋友,剛纔我們聽了《汽車開來了》的音樂,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基本部分

1、欣賞音樂《開始和停止》

教師:這首音樂好玩嗎?你們覺得什麼地方好玩?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棒,這段音樂一會開始,一會停止,讓我們拍手玩玩這段音樂吧。

2、表現與創造音樂

(1)拍手:教師帶領小朋友拍手

教師:好玩嗎?小朋友想不想在玩一玩,那除了拍手還可做什麼動作呢?

教師:哇,小朋友想的動作真有趣,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遊戲呢?

(2)音樂遊戲《小白兔跳跳跳》

規則:當音樂開始的時候,小朋友跟着音樂一起蹦蹦跳跳,當音樂停止的時候,小朋友要回到自己的座位。

教師帶領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聽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這首音樂有反覆的開始和突然停止,小朋友今天表現非常棒,可以根據音樂做遊戲,小朋友也累了。我們休息一會吧。

四、反思:

我認爲“個別示範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範探索,不僅可以爲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麼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於是在第二節活動中,個別幼兒“又開始製造混亂”。當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請孩子們跟他們一起唱歌時,有一幼兒說:“我要做小象,小象是這樣走的。”馬上許多的小朋友都跟着叫起來,我要做.....,要要做.....。顯然他們的興趣已經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由於有了第一節課的經驗,我不再強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來逐個提問:“把你想做的動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麼?怎麼做?但有個要求,一次只能一個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很奇怪,給了孩子們表達的空間後,他們不鬧了。然後,我及時地用“樂器寶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又專注於活動中來。

通過這一節活動,我總結了一下經驗: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我所收穫的是:除了課後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麼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麼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會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表情來演唱歌曲。

2.感受多種不同表情,嘗試根據表情創編動作。

3.樂意在集體中大膽表現自己。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重、難點: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會用不同速度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節奏圖譜,玩節奏遊戲。

1.師:今天,老師請你們來玩個有趣的節奏遊戲,好嗎?(好)

2.師:請你跟我拍拍手(跺跺腳、點點頭)(XXX)或(XXXXXX)

3.幼:我就跟你拍拍手(跺跺腳、點點頭)

二、初步感知歌曲的內容

1.師:節奏遊戲真好玩,你們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們會有什麼表情?會做什麼動作?請一幼兒上來做一做。請你們一起來做一做自己高興時候的表情和動作。那你們不高興地時候,臉上又會是什麼表情?又會做什麼動作?請你們來做一做自己不高興時的表情和動作。

2.師:剛纔老師把你們高興時的表情和動作和不高興時的表情和動作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想)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表情歌》。

3.老師輕唱歌曲一遍,提問:剛纔老師唱的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想不想學這首《表情歌》?(想)

三、學唱歌曲,會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1.播放PPT,幼兒看圖譜

師:請你們看着圖譜,用高興地表情和難過的表情念歌詞,並能感受用兩種不同的聲音來念歌詞1—2遍。

2.提問:誰來說說,用什麼聲音來唱高興的表情?(高點)

3.幼兒看圖譜,聽琴聲演唱歌曲第一段。

師:除了用高一點的聲音還可以用什麼樣的聲音唱高興地表情呢?(快一點)幼兒再次聽琴聲唱歌曲第一段。

4.提問:請你說一說,用什麼樣的聲音唱難過的表情?(低一點。慢一點)

5.幼兒看圖譜,聽琴聲演唱歌曲第二段2遍。

6.幼兒完整地看着圖譜,聽琴聲完整演唱歌曲《表情歌》,提醒幼兒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7.採用多種演唱形式來學唱歌曲。分組唱,分男女唱,找好朋友唱。

四、活動延伸

1.師:我們的臉上除了有高興和難過的表情,還有什麼表情呢?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各種不同的表情。

2.出示其他不同表情的圖譜。

師:老師也帶來了幾種不同的表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這些表情,並且做一做這些表情的動作。(幼兒相互說一說不同的表情。模仿一下表情。)

師:小朋友做得真好,下一次,把這些不同的表情也編到這首表情歌裏,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好嗎?

活動反思:

歌曲是孩子們百不厭倦的活動,更何況歌曲裏面又穿插着各種動作,我覺得本次活動很吸引孩子,也很受孩子們歡迎。

活動剛開始,出示笑臉娃娃圖片時,孩子們都能分清小何哭表情,不但自己會說表情,而且也能做出相應的動作,並且還說出笑臉表示高興、快樂的心情。在學習歌曲時,因爲歌曲比較簡單,先讓孩子們學習歌詞再熟悉曲調、旋律,所以學起來也比較容易。《表情歌》旋律活潑,節奏感強,歌詞內容易於孩子理解與表現,歌唱與節奏活動交錯進行的形式也比較容易調動孩子們的情緒。X X | XX X |這個節奏型對於剛從入小班的孩子來說是比較新奇但願意去學習掌握,但不失一定難度的。但由於我在平時活動中對這個節奏有一定的練習與滲透,因而難度應該不是很大,本活動的難點是開始句的切分音學習。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5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聽聽中認識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

2、積極參與歌表演活動。

3、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快樂與幸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關於相親相愛的圖片、袋鼠玩偶、課件ppt等等。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引入

1、出示圖片P1,老師帶來了一張幸福的照片,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

2、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他們以什麼方式來表達愛你的?

3、小結:爸爸媽媽愛你們,你們愛爸爸媽媽,叫做相親相愛。

4、你們是以這樣的方式跟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來看看哥哥姐姐是怎樣跟他家人相親相愛的?

5、出示圖片P2—P7,瞭解相親相愛不同表達方式。

二、欣賞理解歌曲

你們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小乖乖,跟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來看看,還有誰也跟他的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它就藏在這首歌曲裏面,我們來聽一聽。

1、是誰在歌曲裏面?他們在做什麼?你認爲他們是怎麼做的?做出來給大家看看。

2、我們在聽聽,是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3、出示圖片P8—P12,袋鼠媽媽有一個什麼?它想聽你們唱出來。

三、積極參與歌表演,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的幸福快樂。

1、完整表演

(1)出示袋鼠媽媽指偶,袋鼠媽媽說你們唱歌好聽,想聽你們唱歌,誰來做袋鼠媽媽?誰來做小袋鼠?

(2)小袋鼠也想聽聽你們唱歌。

結束:

小袋鼠想出玩,我們把小乖乖放進袋袋,出去玩了。

活動反思:

歌曲《袋鼠媽媽》,幼兒顯得比較興奮,本次活動的歌曲中歌詞簡短易懂,節奏明快,幼兒很快就能夠記住,歌曲的旋律也比較好掌握,幼兒比較完整地把歌曲唱出來。但在目標1中,本來想讓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出相親相愛的動作,我發現部分孩子不能夠邊唱邊做遊戲,如果唱歌就忘了要做動作,做動作的就忘了唱歌,因此在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多加訓練。在創編的過程中,幼兒的創造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大部分幼兒只是跟着老師做動作,在這點上還需要好好地反思。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導入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牀——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嘩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嘩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教學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適合小班幼兒演唱。想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我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7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歌詞中人物出現的順序。

2、樂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動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相關PPT課件;伴奏音樂;人物頭飾(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蔔抱枕。

配套課件:小班音樂課件《拔蘿蔔》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活動前先老師先講述一遍故事,幫助幼兒回顧故事內容,喚起記憶)。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聽過《拔蘿蔔》這個故事。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你記得《拔蘿蔔》裏有誰去拔蘿蔔嗎?(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圖片)

師:老師要把這個故事,變成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仔細聽一下。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分段清唱歌曲,幫助幼兒掌握歌詞,幼兒跟唱。

(重點學習“哎喲哎喲”;老公公拔不動蘿蔔,叫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時是怎麼唱的;打節奏讀旁白)

2、教師一邊彈琴(或者播放伴奏),一邊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這一環節可加上少許動作,給後面的表演環節作鋪墊,也避免重複唱的枯燥)

四、教師指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1、師幼共同討論、創編歌曲中人物的動作。

2、請個別小朋友上臺,和老師共同表演《拔蘿蔔》的歌曲;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此環節看時間來定,時間充裕可多進行幾組)

五、結束部分,遷入生活。

師:小朋友們今天表演得都很棒,活動後,我們可以在“娃娃家”裏,一起分角色表演《拔蘿蔔》。那小朋友們,老公公他一個人剛開始拔不出蘿蔔,後面爲什麼能拔出來?

(引導互相幫助,小朋友之間也要這樣……)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選材欠妥,音樂《拔蘿蔔》雖然耳熟能詳,但是段落過多,人物的出場在歌詞中要唱正確,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建議作爲音樂欣賞來進行。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8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

2、鼓勵幼兒用兒歌表達自己的成長。

3、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4、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爸爸媽媽、穿衣、洗腳、擦桌、掃地、給花澆水的圖片

重點難點:

結合圖片說兒歌,感受成長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與幼兒討論,你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說你小嗎?爲什麼?他們說你小,你承認嗎?你能夠做什麼?

2、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是什麼?你能夠做到嗎?讓幼兒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小了。

3、老師將圖片和兒歌結合在一起,把兒歌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4、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兒歌,體驗成長的快樂。

5、幼兒集體、分組個別相結合說兒歌。

6、鼓勵幼兒回家將兒歌說給家人聽,激發幼兒還要學習更多的本領,做更多的事情。

教學反思:

1. 彷編部分難度有點大,沒有很好了解幼兒的現有水平,應在前期學說詩歌時準備充分,減小難度。

2. 彷編部分的簡筆畫圖示太小,應再稍大些;由於側身在小黑板上比較難畫,下次可以在腿上畫好後貼到黑板上。

3.整堂課教學環節清晰,關注幼兒已有經驗與課程內容的聯繫。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並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陳鶴琴提出: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幼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通過讓幼兒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去體驗音樂,去感知音樂,去表現音樂,從而獲得很大的快樂。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實現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標,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

小班孩子很容易被一個故事,幾張圖片吸引,所以課前我根據歌曲內容準備了富有童趣的圖片來調動幼兒的興趣,這節首歌曲歌詞簡單,主要難點在最後一句"汪汪"兩聲叫,大多數幼兒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原因有:

一是我沒有給幼兒一個開始口令,所以導致幼兒在"汪汪"兩聲中聽上去有參差不齊的感覺,聽上去有的幼兒多叫了,其實是有早叫晚叫區別在裏面。

二是在教具的準備上,如果我能夠通過教具用一些延長音的標記,通過指圖來讓幼兒知道最後第二句的實值。因爲幼兒記憶歌詞的方法主要有動作和圖片。

幼兒是天生的表演家,課上,幼兒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創編了歌詞內容的動作,同時作爲教師也要富有一個童真,完全融入到幼兒中去。小班上學期幼兒年齡小,剛入園很多幼兒還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自身語言和體態的魅力,鼓勵幼兒歌唱,可以採取不同形式的練習演唱,活動中,我沒有考慮到幼兒掌握情況,聯繫的次數太少,如果形式再多一點,我想效果會好一些。切忌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唱獨角戲。

孩子最愛的莫過於遊戲了。孩子天生喜歡遊戲,她們會沉浸在遊戲情景中去,當然老師也要參與到遊戲中去,活動中我先是自己當"小花狗"幼兒當"肉骨頭"和幼兒一起遊戲,讓我和孩子們進一步零距離接觸,然後是請幼兒自主的選擇角色遊戲,看着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我想這纔是活動的重點吧——讓幼兒愉快的參與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