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範文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陪着孩子逛書店,意外看到一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書扉面上的一句話,“人生就是爲了笑起來,其他都是細枝末葉,”這一句話讓我的心瞬間像找到了航標,於是果斷地付款。無意中看到博客大管家中介紹,心中更是慶幸買到這本好書。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範文

應該說這是所看的第二本家教類書籍。初看就愛不釋手,讓我真真正正地沉靜下來,每天晚上拜讀幾頁,久而久之,沉醉到12點半纔在老公的再三催促之下入睡。

喜滋滋地打開,書的畫面上爲我呈現了一副極其溫馨的母女情深場面,鬱鬱蔥蔥的大樹下,一位身材矯小的媽媽擁着一位和孩子相仿的女孩一起向樹林深處走去。

書的作者劉稱蓮老師不愧是大師級,她以極其細膩質樸的手筆,重溫了女兒小學成長的點點足跡,以及這些足跡如何爲女兒鋪就了通往北京大學的堅實臺階,描繪了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記錄了孩子點點滴滴的成長。

看到本書分爲六個篇章,每一個篇章都獨立成文,字裏行間,讓我看到的不是一個教育達人的苦口婆心現身說法,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媽媽,在用心記錄、真誠地分享着、引導着孩子走過每一個階段,陪着孩子慢慢長大。呵呵,咱是笨媽媽,就笨鳥先飛,對着老師的文筆逐篇對照自己吧。

生活篇 · 越來越出色

玩物並不一定喪志。在玩的過程中,孩子輕輕鬆鬆學到了課堂上不可能學到的知識。其實在家裏我們更應該給孩子一個研究性的環境,還孩子一片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讓孩子回到家後依然只抱着課本和練習冊,嚴重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劉稱蓮老師

不同的家長有着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相對於劉老師帶着孩子去看日出,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相比,老公單位有一年一度的高溫假期,每年臨放假之時,老公就會和同事們三五成羣聚在一塊聊一聊帶孩子一起去哪裏增長見識,遠途的我們一起結伴去青島,近一點的我們一家三口就去開封。

本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信念,今年的暑假我們一行14人組團浩浩蕩蕩地開往青島,面對青島的鬼斧神工,孩子發出了大大的驚歎,對美景留連忘返。因爲經常雲霧繚繞,我們沒有看到太陽的噴薄而出,但是在傍晚時分,孩子卻與我們享受海水習習,夕陽西下日落的美景盡收眼底。

往年因爲老公放高溫假,恰巧是單位最爲繁忙的時候,走不開,可是這次的長島之行,讓我改變了看法,我會盡量抽時間多陪一陪孩子,也希望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閱讀篇 ·泡在書海里

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閱讀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上閱讀;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看電視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看電視。對於閱讀,家長要做的就是:一要讓孩子有書讀,二要讓孩子讀到書。“有書讀”,就是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讀到書”,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書。

——劉稱蓮老師

劉老師創建的是一個學習型家庭。除了家裏林林總總的書籍,書店是他們家的第二書房。相比較而言,我們家前幾年,家裏邊,媽媽的書居高不下,大部分都是媽媽這幾年的專業書籍。隨着孩子閱讀的增加,從最初給孩子讀的優秀女孩故事、寓言故事、到現在的繪本詩詞,孩子的書目在悄悄地趕超媽媽。通過閱讀不僅滋養着孩子幼小的心靈,薰陶着她的情操,也拓展她的知識面。我覺得今後在閱讀方面真應該做到不僅讓孩子有書讀,還要孩子讀到書。

學習篇· 學習是一顆糖

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地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劉稱蓮老師

不得不說孩子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富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何時候任何階段她都會及時發短信提醒:孩子在哪個階段應該注意哪個階段的學習培養,在哪個時期應多注孩子的生活習慣。孩子也一向都特別喜歡上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的課,能夠跟着老師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預習和複習的任務。

唯一有缺點的是作爲家長,最初我還沒有做到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專時專用培養,由於工作的關係,每次都是先接回爺爺奶奶家,儘管已經給她留出了十分鐘的吃喝拉撒時間,但當坐在學習桌前有時還是摸摸這兒,摳摳那兒的小毛病,要不寫一會兒字就要削削鉛筆之類。注意到這種情況,我給她限時限點,在家裏召開民主生活動會通過自我檢討的方式,及時給她提出意見,現在握筆的姿勢也好多了,低頭仍時有發生。

品格篇 · 我們要彼此聽話

小學階段的孩子需要培養品德和學習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長成一個負責任的人,就要趁早給孩子學習的機會,並盡其所能教給孩子,以防孩子將來變成啃老族和白眼狼。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獨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學校裏學到,只能在生活中習得。

——劉稱蓮老師

劉老師在書中提到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裏“百善孝爲先”。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生養自己的父母,才能處理好與同學、與同事的關係。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爲我的媽媽就經常教育要孝敬公婆,之前一直跟公婆居住的日子,我和老公也會主動承擔家裏的家務和財務。公婆也爲了我們這個大家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着。寶貝從小就是爺爺奶奶的開心果,奶奶有個頭疼腦熱她會第一時間給奶奶按摩減壓;爺爺生病住院,她會學孔融讓梨般讓爺爺吃大的桔子而自己吃小的,孩子的懂事與孝順讓我十分欣慰,可能平時給她講的寓言與繪本以及在學校的教育在潛移默化影響着她的行爲。

心理篇 · 讓天使自己飛翔

如今的孩子同樣有非常大的能量,他們完全可以照顧好自己。他們並不比我們脆弱,而是我們比我們的父母脆弱。家長應該從過去指導者的角色變爲陪伴者和引導者。要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長大,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

——劉稱蓮老師

就如劉老師所說,每個孩子都會有鬧情緒的時候,還沒有學會管理自已情緒的孩子們更會把一切都表現在外。學業一年,孩子結交了好幾個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孩子忽然有些情緒低落,詳細問明緣由時,她氣呼呼地告訴我:說和好朋友一個是領讀班長,一個是小助理,卻在管理同學們的時候發生了矛盾。一個強調領讀就是領讀不用管其它的事情,一個卻是負責小朋友的讀書認真不認真的。

我抱了抱她:“寶貝,沒關係的,你們兩個小同學不管分工做什麼,都是爲了你們的班集體,要互相商量一致,有什麼事多溝通,沒有什麼大矛盾的。再說,你們又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啊”。結果孩子如釋重負,等到週六再見面的時候,孩子們一見面就高高興興地摟在一起了。

溝通篇·換個方式表達愛

在親子關係裏,父母和孩子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重要不是形式,而是最終的結果。孩子的進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無可阻擋的一個過程,家長只要用全心的愛去陪伴,並靜靜地等待和欣賞就已足夠。

——劉稱蓮老師

看到劉老師家使用的郵筒和BBS,更是讓人深深地感到,在親子關係裏,父母和孩子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最終的結果。

孩子從幼兒園時期也時常會做個小卡片或是寫個小紙條,有時一句簡簡單單的“我愛你““媽媽慢點”都會讓我感到孩子的心思。因爲各種各樣的關係,我已經好長時間不太寫日記了,是孩子的小紙條讓我重新把束之高閣的日記本拿出。呵呵,咱打字慢吞吞的,就抽空的時候多寫一寫,記一記吧。

書中的閱讀導航可謂匠心獨用,爲了便於更有針對性地閱讀這本書,設置了很多問題索引,讓作爲家長的我能一目瞭然地迅速地找到答案。

正因爲這些都是媽媽的親身經歷,所以就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讓人備感親切。雖然書只是讀了一遍,卻已經收穫頗豐。每個家庭文化教育理念不同,對孩子的培養各有差異,再加上每個孩子的智力也不一樣,所以我認爲,作爲家長,就是陪伴孩子去發現並放大他的優點。

正如老師在最後寫道: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教育最壞的示範就是給一個孩子的成長設限,不要隨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紙上寫下我們的規定。

希望在老師這盞明燈的指引下,讓我放低期許,放慢腳步,陪孩子走過快樂的小學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