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埃米爾擒賊記》的讀後感

《埃米爾擒賊記》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每一個人都知道德國在哪兒,每一個德國人都知道柏林在哪兒,也都知道《埃米爾擒賊記》這本書,不是在廣播裏聽過,就是在報紙雜誌上看過,總之各有各的信息渠道。

《埃米爾擒賊記》的讀後感

這本小說是由埃裏希·凱斯特納編寫、由瓦爾特·特里爾畫插圖的兒童小說,這本小說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一出版便立刻轟動了全世界,使埃裏希·凱斯瓦特一炮走紅,一舉成爲名揚國內外的兒童文學作家。

這本書主要講了:暑假到了,一個叫埃米爾的小男孩受在柏林的姨夫的邀請,到柏林外婆家住一個星期,於是埃米爾的媽媽交給埃米爾140馬克,讓埃米爾到柏林後交給外婆,於是,埃米爾帶着使命走了。在火車上,每一個人都在做自我介紹,埃米爾也參加了,其中有一位戴硬邊帽的先生說自己叫格龍德艾斯。不料,在火車停歇的時候,媽媽給埃米爾的140馬克被這個叫格龍德艾斯偷走了,這可是媽媽半年的收益!於是,他立即下了車,當他有點絕望的時候,他結交了許多的夥伴,組成了一支偵察小隊,一起來跟蹤、暗探、監視這個叫格龍德艾斯的先生。經過一天多的跟蹤、監視下,格龍德艾斯先生要將錢全部存進銀行,他們立即上去阻止,便報出他叫格龍德艾斯,而這位先生就狡辯說自己不是埃米爾所說的這個人,自己是米勒,一位工作人員就讓埃米爾說出這錢爲什麼是他的,埃米爾就拿來那錢指着上面的孔,說這是自己用別針別在上面留下的。找到了證據,這位先生立即轉身逃跑,結果被“伏擊”在外的小夥伴抓住了。接着,警察來了。經過審問,錢果然是埃米爾的,接着,警察將這位又叫“格龍德艾斯”、又叫“米勒”的先生帶到了警察局。可在警察局,這位先生又說自己是“基斯林”,於是,警察便帶他去化驗。第二天,化驗結果出來了,這位叫“格龍德艾斯”、又叫“米勒”、又叫“基斯林”的先生是小偷,並發現這位先生竟是四個星期前全國通緝的一個巨大銀行搶劫案的兇手!這真是一個大好消息!埃米爾出名了!經過這件事,他們總結出了一條經驗:錢,最好不要帶在身上,要通過郵局匯寄。

這本書裏的人物有許多,在這裏我只講一個,就是那個帶喇叭的孩子,也就是書中的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和埃米爾的相遇是偶然的,但他卻十分的熱情的幫助埃米爾,如同是從小到大的親兄弟一樣,把埃米爾遇到的困難當成是自己的事,多好的關係呀,就這麼短的時間就形成了,這可以體現出古斯塔夫是十分愛幫助別人的男孩,在追捕中的他,是一個機智聰穎的男孩!

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卻蘊含着一個人生大道理,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羣人的力量就很強大了,大家團結一致衆志成城,無論什麼困難都能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