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方文學名著的讀後感

西方文學名著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篇一:《浮士德》讀後感

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西方文學名著的讀後感

這就是《浮土德》觸動了我的一句話,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惡”的發展歷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稱爲歐洲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詩劇,分上下兩部,共一萬二千餘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紀德國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在傳說中,浮士德是一個追求世俗享受而把靈魂賣給魔鬼的術士。歌德借用這一題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個德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形象。作品寫浮士德一生從書齋、市民社會小世界走向政治、歷史大舞臺的過程,其中經歷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改造大自然這五個階段,從而總結了詩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經驗,也概括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歷史。

浮士德是一個虛構的象徵性形象。但是他有鮮明的個性,那就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滿足現狀,享受現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斷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過迷惘,有過錯誤,但是由於他的自強不息,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最後能夠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個“每天爭取上進和生存的人”,並被天使接到天堂,見到了聖母。魔鬼在詩劇中作惡造孽,引誘浮士德墮落,但實際上卻促進了浮士德的前進與成長。套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馬,那麼魔鬼被派遣到這個世上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正是他幫助浮士德走出書齋,投身於實際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錯誤的同時摸索前進,魔鬼其實成爲了浮士德在前進道路上不可分離的伴侶。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說,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可以說,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必須選擇,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的品質。

  篇二:《紅與黑》讀後感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之間的交往,人們相互靠近的過程也是人類靠近文明的過程。因爲交往,我們有了豐富的語言,有了發達的大腦,有了超羣的智慧,更有了社會,這個基於個體的聯繫而形成的更大的羣體。在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印象的形成過程。所謂印象就是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是把握了他人的全面特徵後,再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我們往往會根據很有限的信息,甚至僅是隻言片語,就對某個人做出評價。

《紅與黑》被譽爲“靈魂的哲學詩”,作爲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紅與黑》對於19世紀上半期法國風起雲涌的各方鬥爭和矛盾都展現得頗爲深遠,貴族、大小資產階級、教會人士一個個的粉墨登場,人民的痛苦,平民的反抗,埋藏在無奈下的愛情,滲透了利害關係的親情,潛伏在表象下的實力的交戰刻畫了當時整個社會的風貌。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

《紅與黑》所塑造社會,是如此廣闊的,如此深刻的,如此真實的。在此我將基於這部人類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來探討心理學中人際印象的形成心理。《紅與黑》是文學,是政治學,也是社會學與心理學。我們可以把它比作是西方的“紅學”,其中交往的學問是廣博的,複雜的,而深刻的。在這裏我僅以人際心理學的印象形成作爲突破口,希望能解釋一些現象,能夠從另一門學科的角度去理解這一部作品。當然,對於人物的喜好因人而異,我在這裏採取的只是一種大衆的心理分析方法。我想這只是一種嘗試,其中可能會有一些牽強附會的地方。但不管怎樣,《紅與黑》無可置疑的是文學史上一部無可匹敵的作品。

  篇三:讀《父與子》有感作文

寒假裏,我看了《父與子全集》這本漫畫書,這本書有趣又生動,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緻的畫裏面閃爍着智慧之光,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着人們的心靈。其中的一些連環畫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忘加葡萄乾的蛋糕》、《輸不得的父親》、《不值得幫助的傢伙》、《馴馬的對策》、《假面舞會的化妝》、《畫的照片》……,這些連環畫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我笑得前仰後合,有時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有時一發不可收拾,笑得我話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以漫畫的形式表述父子情感的書,禿頭的大鬍子得爸爸的和藹、慈祥、幽默。留着刺蝟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聰明、可愛。漫畫形象地刻畫了一對父子的生活情景,他們時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搞怪,其樂融融。看完後,覺得這本書有着不同的“味道”。

在這裏我給大家簡單的說比較有趣的故事:《忘加葡萄乾的蛋糕》,父親在做一個蛋糕給兒子吃,等大功告成後,卻又發現忘加葡萄乾了,這該怎麼辦呢?正當父與子苦苦思索時,兒子擡頭看見1把槍,靈機一動,有了一個好主意:他讓父親把葡萄乾當成子彈發射到蛋糕裏。看到這裏,我感到了禿頭的大鬍子得爸爸的幽默,和留着刺蝟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輸不得的父親》。父親在與兒子下象棋,下着,下着,父親輸了,可是,他卻把兒子一頓打。彷彿回到了童年,有了一顆“嫉妒心”;《不值得幫助的傢伙》讓我銘記於心。有一天,父與子正在街上散步,看到有一個人十分賣力地在拉一輛車,父子倆起了善心,要幫幫這個人,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人一開始還一起幫着推車,後來,他竟然自己坐在了車上,一邊抽菸,一邊唱歌。這可氣壞了父與子,父親給了那人一個巴掌:“真是個不值得幫助的傢伙!”這本書中的故事裏,我感受到父與子那顆純真的童心。

快樂是金,快樂使我們健康、使我們幸福,讓我們每天都懷着快樂的心情,去迎接早晨的太陽吧!

  篇四:《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巴黎聖母院,一座聞名世界的古教堂,她所爲我展示的,是一種叫做命運的實景,和一種叫愛的幻象。

看看哪!命運是多麼奇妙的東西,它讓一個少女美,她美得恍若天仙,它讓一個漢子醜,他便醜得怪無人樣。

愛斯美拉達,卡席莫多,兩個外表有着天壤之別的人,彷彿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然而,他們卻有着同樣一顆善良的心。她,給搶過她的他送水,他,給心灰意冷,生意破滅的她以撫慰,他爲她輕過命,她爲他流過淚,因爲命運的戲弄,他們都各自經受着活着的煎熬,因爲命運的無知,愛斯美拉達,卡席莫多,擁有兩種人生的他們走到了一起。

命運不見得是悲慘的,但它一定是折磨人的。

愛,它有近萬種詮釋,《巴黎聖母院》中所釋放出的愛的光線可完全移於愛斯美拉達,一讀即知,愛斯美拉達所受着五個人的五種不同的愛。

羅朗塔樓隱修女,她的愛叫做恨,她越是恨被認爲是吉卜塞人的愛斯美拉達,就越表明她有多愛她,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日日看守的紅鞋的主人,就是她最愛的女兒,她最恨的吉卜塞女郎—愛斯美拉達。

詩人格蘭古瓦的愛叫尊重,作爲她名義上的丈夫,他有着詩人都具的那顆單純的心;弗比斯的愛叫遊戲,他是唯一一個她所鍾愛的人,然而卻是把愛情當作一場電影的不正派者;卡席莫多的愛叫做遠離,他明白自己的醜陋,不接近她,給她最大的幫助、愛護,給了愛斯美拉達感動的藉口;我所要強調的,是這個人,克洛德·弗羅洛,聖母院副主教,他的愛叫恐怖,佔有,撕殺,罪惡。爲了得到愛,他寧願讓愛死去,他的心是可怕的,他根本不懂什麼是愛,他只懂得自己擁有,或別人失去。

愛,和命運,他們永恆地存在於同一個地方,他們不是矛盾的,不是相對的,命運總在愛中幻化成一種語言,愛總因命運而變得很美。命運是進入眼睛裏的一粒塵埃,等待一滴淚水的洗滌,而當那淚珠兒落下,裏面閃動着的,就叫愛。

  篇五:《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正值暑假,閒來無事的我獨自來到圖書大廈,一走進圖書大廈便只覺一陣涼氣襲來,我深吸一口氣,只覺空氣清涼而溼潤,其中還夾雜着淡淡書香,這空氣也同樣使我原本浮躁的心變得沉靜而輕鬆了。

我回過神來,側着頭像裏面望了望,只見一排排書架旁都坐滿了求知若渴的書蟲。我找到一處空位,從書架上隨手拿下一本書,書名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曾聽說過這本書,但由於時間關係卻也一直沒來得急看。於是我便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我終於在傍晚時分讀完了這本書,我輕輕地把手中的書本放回了書架。回到家後,我感慨萬千,主角保爾。柯察金的經歷深深地感動並震撼了我,保爾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不正是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少年所缺少的嗎?

童年時代的保爾並沒有我們那麼幸福和快樂,在他12歲那年由於犯了一個錯誤而被學校攆了出去,因此他便輟了學開始了他艱苦的生活征程,在以後的歲月裏,憑藉着頑強的毅力和

和勇氣,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頑強抗爭,在工作中他勤勤懇懇,不辭辛勞,最終成爲了一名鑑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在面對健康的惡化時,他不屈不撓,忍受劇痛,繼續在他的另一條文學戰線上奮鬥。直到最後他雙目失明,四肢癱瘓,他也依舊沒有放棄。

跟保爾比起來我們的生活是不是要幸福的多了呢?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裏,沒有戰爭與痛苦,可我們卻不好好珍惜,我們有着寬敞明亮的教室,卻不好好學習;有着美味的食物卻要白白浪費,有着父母親人卻又抱怨指責……看看保爾,再看看我們,我們這些溫室裏的花朵是不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保爾的形象是那麼真實感人;他勇於獻身,辛勤勞作;他熱愛學習,如飢如渴;他視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險,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

  篇六:老人與海讀後感

一個故事可以觸動人的心靈,一本書同樣也可以奠定一種品質。

《老人與海》是由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的作家,厄納斯特·海明威所寫的,這本書中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堅強,而又細膩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住在墨西哥灣中打魚的老人,他名叫桑提亞哥。這位老人一連84天,連一條魚也沒有捕到。第二天,這位老人獨自一個人去了茫茫的大海,逐漸進入了遠海。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開始下餌。老人不知道等待了有多久,突然,一條罕見的大馬林魚上鉤了。這條大馬林魚和老人僵持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大魚把老人拖倒在艙板上,老人的左手抽起筋來了,他想:你能堅持多久,我就能堅持多久!三天後,老人終於把大馬林魚給殺死了。疲乏之極的老人張起帆,拖着大馬林魚的屍體回去了。可在半路上,又遇到了一大羣鯊魚。老人用盡了所有的辦法:首先用魚叉,叉鯊魚,可是,沒過一會兒魚叉斷了,他就用棍子繼續打,棍子卻被咬去了,又扭下船漿朝鯊魚掄過去……第二天,漁民們在沙灘上發現了一條身長18英尺的魚。這時,老人在他的窩棚裏,沉沉地睡去……

讀了這本書,我被桑提亞哥這個老漁夫的這種堅強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儘管桑提亞哥這位老漁夫在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但是他都把這種種困難全部克服了!他的心中只有要快點回去,和漁民們分享快樂!

隨着故事的深入,這位老漁夫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不斷的提升。他一連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但是他仍然樂觀開朗、一如既往。在與大馬林魚、鯊魚的搏鬥中,他忍飢挨餓、竭盡全力。桑提亞哥這個人物,體現了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讚美了人類生命的偉大。塑造了一種百折不撓、堅強不屈、勇於面對暴力和死亡的硬漢性格,體現了人的勇氣與不屈不饒的精神。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向桑提亞哥爺爺學習,不應該一下子就放棄,要堅持到底。正如厄納斯特·海明威所說的:“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作文

  篇七:《失樂園》讀後感

《失樂園》是彌爾頓晚年口述創作的第一部敘事長詩,也是詩人最偉大的作品,在文學史上常與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相提並論。它的題材主要取自聖經《舊約?創世記》。在《聖經》中,人類失去樂園的故事只有寥寥數語,彌爾頓卻以驚人的博學和豐富的想象把這個簡單的故事演絳成了長達12卷的宏偉史詩。

長詩的情節由兩條線索相互交織而成,一條是撒旦率衆反叛,被貶入地獄,他立志復仇,引誘人類墮落,最終受到嚴懲;另一條是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的誕生、墮落和失去樂園。兩條線索通過撒旦引誘夏娃偷食禁果的情節聯繫起來。詩歌的主旨,根據詩人自己的說法是“申明永恆的天命,對人類證明上帝的公正”,然而詩中的上帝卻並不可親,形象也不清晰生動,反倒詩中那位墮落天使——撒旦被描寫得有聲有色,成爲長詩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詩人傾注了自己作爲一個堅定的資產階級革命家的政治激情和革命理想,將撒旦塑造成爲一個意志堅強,敢於蔑視權威,有着不屈不撓的勇氣的叛逆者。對於這個形象的刻畫,詩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很不相同,當撒旦決心採用詭計復仇,附身於毒蛇去引誘無辜的人類始祖時,他的形象就使人感到猥瑣可鄙了。

也許史詩真正英雄是那兩位可親可愛的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他們的形象寄寓着詩人對理想人格的企盼;他們的愛情抒發了詩人對理想婚姻的讚美;他們的故事則展現了一幅人類從理想的雲端走向坎坷的現實的壯闊圖景,體現了詩人對人類命運的嚴肅思考。

整部長詩規模宏偉、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瑰麗。長詩採用抑揚格五音步無韻英雄詩體,創造瞭如江河奔流般碎碟流暢的節奏和音響;結構上採用典型的史詩技巧,從倒敘開始,層層深入,主次分明。詩歌不僅有波瀾壯闊的叛亂場面的展示,也有對亞當、夏娃生活細節的捕捉,更有對樂園裏自然景物的優美描繪,使作品兼有恢宏壯闊和柔和細膩之美。

全詩共有一萬多行,這裏選取了反映亞當、夏娃墮落前後生活的代表性詩段來欣賞彌爾頓如何用詩的語言講述人類原罪的由來。

  篇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夠,將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看了兩遍還是不能完全體味到其精髓。說來有些慚愧,儘管如此,還是想寫一篇文章來對所看所想的內容進行一次整理總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主要探討的是有關輕與重的話題。這一主題本質上是含混不清的,多義的。不可能簡約爲某種穩定的,確定的內容。

托馬斯(男主角)與前妻離異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並決定一直保持單身。當他遇見了六個偶然性誕生的產物像一個籃子中的孩子順水飄到他的牀邊的特麗莎,他們愛,並結婚。可是托馬斯不願放棄他的性友誼,仍和不同的女人保持着來往,欲用想象中的手術刀剖析女性那與衆不同的1%。這就是輕與重的對立,對婚姻的忠誠是重;與情人的幽會是輕。托馬斯在輕和重之間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麗莎;在特麗莎面前又坦然承認與情婦在一起。千里追妻,放棄國外安穩的生活跟着特麗莎回到布拉格,卻依舊不忠特麗莎。爲了給妻子一個平靜的生活拒絕在請願書上簽字,又在第二天忘記拒籤的目的……終於他在被布拉格統治者逼迫的情況下同意了特麗莎的提議去了鄉下。

特麗莎和托馬斯一樣都將對方視爲自己的一切,失去了就喪失了一切(托馬斯之前沒意識到)。對他而言,婚姻要忠誠,負有責任,是重的。所以她很壓抑,很軟弱,期望着托馬斯變得變得虛弱些再虛弱些。特定的環境造就特定的性格,特麗莎的想法與所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她的母親樂於展示肉體以及一切的不堪,這使特麗莎急於逃脫集中營般沒有祕密和隱私的家。同時她在不斷尋找自己身體和他人的不同,詢問靈魂與肉體的關係。托馬斯能將靈魂與肉體分開放置,特麗莎卻做不到,只會有不可抑制的倒下去的慾望。在唯一一次的嘗試中,她的靈魂看見了她的肉體,不久就像水手躲進了甲板等待人喚醒一樣。雖然她發現了自己的身體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並期望再次見到,可她擔心祕密警察的騷擾和托馬斯知道。於是她更軟弱了,軟弱而不斷的做夢,夢見死亡,像一個被可惡的孩子半掩在泥土中的烏鴉。加上托馬斯不忠的老問題,她終於決定到鄉下去。特麗莎喜歡鄉下的生活,雖然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並且陪伴他們十年婚姻的卡列寧也去世了。卡列寧的去世使得特麗莎對托馬斯有了重新的認識,他如她所願變虛弱了,他老了。特麗莎並沒有感到異常興奮而是覺得愧疚不已,是她讓托馬斯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是她使得托馬斯不能再拿起手術刀,是她逼得托馬斯放棄一切,放棄一切的非如此不可。當然托馬斯並沒有真正怪她,一切的非如此不可比不上特麗莎,他選擇了重。

還有兩位主角,薩賓娜和弗蘭茨。薩賓娜是個輕極了的角色,她放蕩不羈,特立獨行。與托馬斯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處,和弗蘭茨又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喜歡背叛又習慣背叛,她背叛父親,背叛弗蘭茨,背叛的最後結果就是在鋪滿灼熱炭火的圓周軌道上奔跑。也有過被她所看不起的媚俗的想法,想有個愛自己的父母,可她仍選擇輕的生活,要求在她死後將她的骨灰隨風飄散,真正實現輕。作爲大學教授的弗蘭茨每天過着由授課·研究組成的枯燥無味的生活,他羨慕着薩賓娜,一心認爲他的生活纔是真正的生活。怕傷害他自認爲離不了他的妻子,弗蘭茨一直沒說出他和薩賓娜的關係,也沒衝破循規蹈矩毫無主見的態度。一次宴會之後,弗蘭茨受不了妻子而向妻子坦白他和薩賓娜的關係,決定和薩賓娜在一起。可薩賓娜背叛了他,離開了。在發現妻子離開自己之後生活的依舊很好,弗蘭茨也開始了一段一切由自己做主的新生活。這不是說薩賓娜就此離開了他的生活,相反,她無時無刻不在他的身邊。仰望着一個人,以那個人的一切爲自己行動的準則,弗萊茨和西蒙一樣,他仰望着的是薩賓娜。在他臨死之際,他終於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學生情婦在一起。

可能是由於中西文化的差別,身邊的同學都不能接受這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個人認爲,這本書還有很都值得回味的地方。生活既不是重的喘不過氣也不是輕的離開了地面,米蘭昆德拉更側重於重,像貝多芬的四重奏一樣,強調責任,否定永劫迴歸,要求在現實中生活。除了主要的輕與重,有關媚俗的說法讓我感觸很多,任何人只要顧忌到公衆的存在,而不是依從本心行事,就不免陷入媚俗的泥淖。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爲媚俗,人們就往往用社會意志代替個人追求,扭曲自我的價值判斷,以迎合整體的價值趨向。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種大衆可以分享的東西。書中說道:“媚俗引起前後兩種緊密相連的淚流。第一種眼淚說‘看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着,多好啊!’第二種眼淚說‘和所有人類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們所感動,多好啊!’第二種眼淚使媚俗更媚俗。地球上人的博愛將只能以媚俗作態爲基礎。”看來作者很討厭政客。對此感興趣主要是因爲,身邊的人包括自己在內都有這種媚俗的成分。當然書中也寫道人人都不可能逃開媚俗,作爲一種美學理想他是那麼的吸引我們(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追求美)。有時寫作文時在結尾處會寫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真是不得不扣的媚俗了。爲了讓他人感覺出自己的高尚和清明,常常會說一些高話套話,並還爲此而沾沾自喜。只有當媚俗被揭示時,他才變得和人類其他的弱點一樣可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還有很都值得一讀再讀的部分,比如永劫迴歸,比如捷克的時代背景……如果你的思想不那麼保守,可以好好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