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超越自卑》一書的讀後感

《超越自卑》一書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沙龍讀書會第二次討論《超越自卑》,我知道一定還會有第三次,這是繼《正面管教》之後又一本被我讀爛了的書(封皮都破啦)。與之前磕磕巴巴、翻來倒去的閱讀過程不同,結合《被討厭的勇氣》和鼓勵諮詢的所思所學,這次讀起來(不包括原版的話是第三次)一氣呵成、痛快淋漓!

《超越自卑》一書的讀後感

關於“意義”

意義:即詮釋。你看到的世界並非世界原本的樣子,而是經過自己詮釋之後的樣子,被賦予了你的生活意義。

世界是如此,環境、現實亦如此。當一個孩子的執着在你眼中帶來的是麻煩時,你會將之認爲是“執拗”,是缺點;若帶來的是便利,你會將之認爲是“有主見”,是優點。其實,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伴侶的某個特點在戀愛階段被你看作是亮點,而在婚後被你看作是劣習,你總說對方變了,其實,他還是那個他,只是這一特點帶給你的意義變了。

我們總以爲,因爲世界是藍色的,所以我看到了藍色。其實,世界是藍色的,是因爲我選擇戴了一副藍色的眼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有色眼鏡,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無關乎對錯,關鍵在於,長大之後的你是否能覺察到這副眼鏡,從而看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花生媽媽沙龍的首期鼓勵諮詢小組課程進行到第二週,成員們分享說自己眼裏的老公竟多了許多優點,其實是誰真正改變了呢?

關於“整體性”和“目的論”

心靈與肉體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就像我們在課堂上頻繁提到的“想法、感受、決定”也是一體的。它們相互影響,不過“舉動永遠受制於意義”。

“每一種身體或心靈的表現都是以天生的材料爲基礎,但是,我們的注意力卻在於如何應用這些材料,以獲取既定的目標。”“個人的感情主要是由個人的目標和他的生活方式決定的。”我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安全感,或者是歸屬感與價值感,但是在獲取這個最終目標時,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途徑,有些人選擇的是錯誤的途徑。選擇什麼樣的途徑便與個人的生活意義和生活方式有關。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與之對應的情緒和行爲習慣早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就已固定下來。決定我們的並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即詮釋,私人邏輯),所以應該說這是我們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當然這種選擇通常是無意識的行爲。這也是“原因論”和“目的論”的區別所在。

那麼,雖然過去的經歷已經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爲過去的經歷賦予新的詮釋。

這正是我選擇學習個體心理學的重要原因,因爲這一觀點帶給我勇氣和力量。挖掘潛意識中的私人邏輯,這也是我們在鼓勵諮詢課程中的主要功課。

花生媽媽鼓勵諮詢小組課程

關於“自卑感”和“優越感”

在我看來,“自卑感”只是一種感受而已,既然是感受,就沒有對與錯、正面與負面之分,它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也需要像其它所有感受一樣被看見、被接納。追求優越感也不是問題,這“是所有人的通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前者是以自卑感爲藉口逃避所有問題,後者則是藉由人生謊言來追求虛假的優越感,自我麻醉。二者沒有孰優孰劣,都是對真正的問題避而不談,根源都是很深的自卑感。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面對自卑感或者以恰當的方式追求優越感呢?這就需要擁有正確的生活意義,即奉獻、社會興趣、互助合作。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所說的“他者貢獻”和“共同體感覺”,這也是超越自卑的關鍵所在吧!

“如果一個孩子想要集中全力來克服他的困難,則在他身外必須有一個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以他對現實的興趣、對別人的興趣,以及對合作的興趣爲基礎的。”

在讀書會中我還結合自身的例子分享了一點,社會興趣不等於外向,後者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關於“鼓勵諮詢”

鼓勵諮詢課程中有很多關於早期記憶的研究,通過再次閱讀《超越自卑》,我對於這部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記憶的重要性在於“它們被‘當做’何物、對它們的解釋以及它們對個人現在和未來生活的影響”。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記憶是否真實其實並不重要。

鼓勵諮詢課程本身,正如個體心理學,不是爲了治療一種病症或一種單獨的表現,而是通過挖掘我們的生活方式、私人邏輯和行爲模式,找出根源所在,從而賦予我們解決生活問題的勇氣和方向。

關於親子教育

在閱讀很多書的時候,我們都習慣於從書中搜索教育方針,並以此爲指導來糾正自己的教育誤區。然而,孩子是在觀察中學習的。我們決定不了孩子的私人邏輯,也僞裝不了自己的生活意義,與其向外尋求糾正,不如向內尋找自己,看見完整的自我,活出正確的生活意義。

比如,關於母道,關於孩子對父親的興趣,等等,都不是刻意引導或訓練出來的,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自己對於伴侶是否發自內心地欣賞和尊重?我們在家庭中形成的氛圍是權威還是合作?我們自身對於母道有着怎樣的理解、踐行和能量狀態?

想起一件趣事。某天晚飯後,花生要我陪他一起玩,我自然而然地說:“媽媽收拾桌子,爸爸現在去陪你玩。”話音剛落,想起了權威和合作,立馬心虛地加了一句:“爸爸,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哈哈,所以說,生活意義不是說教或僞裝出來的,而要落實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