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優秀讀後感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優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原本以爲本書也是一本勵志方面的職場必讀課本,翻看幾頁後,才發現本書其實是一本有關心理方面的書籍,更確切的說是一本有關心靈層面上的書,《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後感(一)。仔細讀過扉頁,才發現本書作者是臺灣作家張德芬,她被譽爲華人世界首席心靈暢銷書作家.2007年她寫了第一本靈性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也促使她產生了再寫一本書的想法,所以就有了本書的問世。本書相對於上本書來說,專門探討、分析人生模式的成因,而且還提出了幾種特別有效的對治方式。讀了幾頁後,發現自己很難讀到作者所說的那個層面,但也多多少少有些感悟.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優秀讀後感

  一、認同的觀點

"心想事成"應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事。但是,爲什麼那麼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與願違呢?這是因爲其中存在着兩層重大的障礙。第一個是,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夢想,或是鼓勵我們去讓夢想成真。第二個是不但沒有養成培育自己內在世界的習慣,而且還充塞了很多錯誤的信念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錯誤觀念就像一個自動導航系統,在潛意識層面掌管着我們的人生,所以表面上的發願、立志根本就沒有用.

  二、聯繫實際

估計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凡事都"心想事成",但誰都清楚這很不容易達到,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我也一直把"心想事成"當成是我心中的美好願望,我也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可以想什麼有什麼,想做什麼都能成功,但我也始終認爲那是不可能的,因爲那只是夢想而已,甚至我會把它當成是一種幻想,讀後感《《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後感(一)》。可是作者卻認爲這一切都是可以實現的,心想能事成不是一種偶然,更不是一種達不到的境界。把作者的觀點說白了,就是首先要有一個目標,定下目標後要完全認爲自己能實現這個夢想,千萬不要去否定自己目標,要在潛意識裏認爲自己完全有能力去實現它,那樣在心靈的力量之下,你就完全有可能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潛意識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爲我並不知道自己潛意識究竟在想什麼,潛意識在我看來總是很模糊的,根本無法觸及,更別提左右它了。恐怕這纔是人們爲什麼心想而事不成的關鍵因素所在吧,因爲我們還不懂得如何利用心靈的力量來實現一些想法。

  三、反思重構

心想事成既然在人作者眼裏並不是達不到的,那我也要沿着作者的足跡繼續去領悟作者的思想,進而也希望能達到如作者所言的"心想事成"的境界。我倒總結出了可以取得成功的方法:一是定下一個目標,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不管周遭對此的評價如何,只要它是你的夢想,你就不要放棄;二是,要從根本上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要只是表面上講講,要把理想當成終身奮鬥的目標,而且還要傾盡一切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