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美術治療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有感範文

讀《美術治療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美術治療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這是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成果寫成的一本書,作者周紅,這是一本理論性比較強的書。因此選擇讀此書時還是有一定的挑戰的,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有所準備的隨時記下自己覺得有用的和看不懂的,並在摘記後面標註頁碼,以方便查閱和整理。

讀《美術治療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有感範文

閱讀的過程中,我是帶着自己是一名幼兒教師的身份去閱讀,努力在書中找對於自己的工作有幫助的文字和啓迪,並記錄下來。我想這樣或多或少會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在理論上把握好方向,嘗試與理論對話,獲得學習提高自己。

就這樣閱讀的工作在斷斷續續的日常教學中結束了,好不容易將這麼理論的東西看完,長舒一口氣。但發現要將這些紙片整理起來,寫一個體會,還真有些困難。於是決定還是從一線教師的角度出發,以筆記的形式記錄關於本書的啓迪。

美術治療的重點:鼓勵當事人通過美術媒介表達自我,重創作過程。美術教育的重點:在創造過程的同時,更關注作品及其美學價值。

在我們的美術活動中,也經常強調重視孩子創作的過程,讓孩子在創作的過程中得到身心發展。其中忽略了重視創作過程意在於讓幼兒表達自我。引用凱恩的一句話:“通過繪畫過程中的遊戲、活動和自我約束來促進兒童心靈解放和成長。”我們讓孩子在畫紙上盡情地表達自我,最終目的也是促進孩子的心靈解放和成長。所以在日常的美術活動中,可以學習美術治療的一些理念,還是可以找到互通的內容。

特別是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如果一開始就用成人的評畫標準去要求孩子們達到這樣那樣的要求,不僅讓孩子的創造力夭折,長期下去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極其不利的。

所以面對教室裏一些亂塗亂畫的孩子們,我們不應該用冷漠的眼神去對待,我們不應該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視他們爲能力低下者。也許此時放下努力解讀幼兒作品,轉而以欣賞的視角和孩子一起好好的欣賞,慢慢的品,對於幼兒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勵。

應用書中的兩句話來強調“創造”一詞對於幼兒的重要性:創造過程促使個體重新體驗、解決和整合衝突,並對現實與幻想、無意識與意識進行融合。創造活動是感情宣泄和調整的方法,可以提升獨立性和思想的彈性。

我們常常會在幼兒繪畫活動結束後進行評畫活動,教師點評和幼兒點評或者自我評價。那麼在美術治療的這一環節,不直接稱爲評價活動,而是稱爲作品的分享與詮釋。需補充的是美術治療將這一環節視爲治療的焦點與中心。對於我們而言這一環節有時被時間的不充足而擱置,有時草草而過。

抓住這個小細節,我想點擊的是“作品的分享”這一詞。反思自己在評畫的過程是否有帶着這樣的角度去評價,誠實的說幾乎沒有。幾乎沒有這麼想過。分享美食,分享趣事,分享故事……還真沒有分享畫,這又怎麼分享呢?

作品的分享與詮釋在創作完成後即成爲治療的焦點與中心。從藝術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它不僅體現了藝術創造着對作品的反思,亦體現出藝術欣賞者對作品的鑑賞與品評。分享既是對話,透過這一過程,創作者與隱藏和壓抑在作品中的“另一個自我”,、與欣賞者進行着交流,並由此逐漸獲得新的自我認識、自我審視及自我成長的能力……

帶着分享的心情和幼兒進入他們所構造的情感世界,靜靜的觀賞,在眼神的交匯中給予信任,尊重,接受和開誠佈公。能力有限,以書中的一句話在此小結:能夠面對過去的經歷、獲得新的認識,是產生領悟和變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