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讀後感想範文

《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讀後感想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說起讀書,自己也很慚愧,因爲讀的書不多。對於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自己也多半是爲了完成最後的讀書筆記,所以纔不得不讀書的,雖然自己也知道讀書的好處,而且也知道自己也確實需要讀點書,但總是靜不下心來讀一本書。

《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讀後感想範文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我讀了淘繼新寫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的報告,感觸頗深。陶繼新,是《中國教育報》資深記者,近幾年來陶繼新先生總在大聲疾呼 “走進經典,與大師同行”,《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就是他在全國很多城市作的關於讀書的報告,前一段時間也就是暑假裏,曾在利津講過,沒能參加實爲遺憾。沒成想在網上搜到了,我如獲至寶。報告中,他從《論語》中內含的教育原理開始,分十個專題論述了教師爲什麼讀書?讀什麼書?怎樣讀書?報告用生動的語言向人們論述了讀書是我們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是授業、解惑的基石,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也是珍愛生命對自己負責的具體表現。“取法乎上”乃讀之“衆妙之門”,通過讀書,可以拉長生命,學會取捨有道,學會在這充滿憧憬的時代立於不敗之地。一個個讀書者的故事引人入勝:生於憂患的孔範今教授,心如止水的杜維明教授,淡泊名利的李秀偉,遊刃有餘的劉振東,養學深厚的於漪……他人高尚的操守與道德修養,近乎完美的人格,以及讀書教學相得益彰而形成的淵博學識,嚴謹治學的態度,憂國憂民的大家風範,讓人折服,令人崇敬,成爲我們學習效仿的楷模。

以前,我曾經認爲,憑自己掌握的這點知識,教個小學應該沒問題,可是現在我總有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人物遠慮,必有近憂。社會在飛速發展,教育在不斷進步。在新的課程標準下,“教師要成爲學者型、專家型、研究型的教師”,“要從經師向人師轉變”已成爲基礎教育發展的必然。如何實現這一轉變呢?加強學習是做科研型教師的必由之路。

以前講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得備一桶水,現在的教師應該具備源頭活水,作爲當今教師,還應掌握教育規律,熟悉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有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教學藝術,會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這都需要加強學習。

教師要成爲一名合格教師,必須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理論學習的習慣、積累經驗的習慣。尤其現在,教師必須讀書,這是生存的需要。

我們必須讀書,讀書就存在讀什麼和怎樣讀的問題。我們平時讀書盲目性太強,造成了時間和精力的極大浪費。另外讀書的面太窄,認爲只有與我們學科知識以及教育教學理論有關的書纔對我們有用,這是十分錯誤的。我們應做到有選擇的去讀,選擇那些能喚起我們進一步閱讀和寫作衝動,能夠讓我們親近書籍和人類精神生活的有價值的書去讀,而且讀的視野要寬一點,專業書籍要讀,中國古典名著、世界名著、一些好的詩歌散文也要讀。陸游說得好:“功夫在詩外”,這是高度凝鍊和智慧的表達。有些真正有價值的書我們不僅要讀,而且要反覆讀,精心研讀,就像西方虔誠的信徒用一生來讀“聖經”一樣。我們每個教師都需要讀幾本常讀常新的好書。

讀書,讓我們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讀書,讓我們與大師對話,與哲人交流;讀書,讓我們增加善念和憐憫;讀書,讓我們擴大智慧和見識;在讀書中,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全面提升教師品味教師的讀書習慣會影響學生一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把每一個學生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爲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當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不斷改進,知識面在不斷拓寬,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有句話叫“因睿智而精彩”,課堂需要教師的智慧,智慧不是知識或常識,不是聰明或經驗,智慧如水一般滲透,如光一般普照。教育智慧、教學智慧、交談的智慧來自長期不斷的讀書、學習、實踐,在實踐中注重體驗與感悟,並善於積累而成。當我們教育無力時,不要更多地抱怨學生不開竅,而是因爲我們用“舊鑰匙”開“新鎖”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讓我們都來讀書吧,讓讀書成爲我們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