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守望的距離》有感

讀《守望的距離》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讀《守望的距離》有感

讀《守望的距離》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守望的距離》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守望的距離》有感1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困難等待着我們,當困難來臨時,我們不該選擇逃避,因爲那樣只會表現出你的膽小怕事,從而表明你是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人。在這個社會,人人都有一份責任。醫生就應當救死扶傷,教師就應當教書育人,而學生就應當努力完成學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文中的林林爲了逃避去學校打掃衛生,編了許多謊言,撒謊說去外婆家,不接電話,害得媽媽請假白跑一趟。後來,當她去學校發現教室裏乾淨整潔、窗明几淨,心裏感覺空落落的。是的,她雖然逃避了勞動,可內心的愧疚,卻是永遠也無法逃避的。

這個故事喚起了我以前經歷過的一件事。我家住在學校附近,所以每個學期開學前幾天老師都要叫我去學校打掃。那是三年級的下學期,眼看又要開學了,我知道班長會來叫我去打掃衛生的。可一想到教室裏灰塵亂飛,課桌橫七豎八的模樣,心裏就打退堂鼓了。那天,班長果然來了,我事先把門死死鎖住,假裝不在家,班長在門外喊破喉嚨我都不吭聲,直到看着班長遠去的身影消失……

第二天來到學校,尤其面對班長,我心裏特別不自在,不舒服,好像感覺總有許多雙指責的眼睛看着我,許多雙手在我背後指指點點。開學前的大掃除我是逃避了,可自己心裏的內疚,卻是永遠都逃避不了的。

我明白了每一次逃避還不如坦然地去面對,面對纔不會讓自己失落。這樣的感覺非常複雜又糟糕。林林的逃避成了她心中的陰影,每一個人的逃避都會讓自己有不好的感受。這個故事雖然很短卻給我的教育極爲深刻,心頭那一隻叫做“陰影”的小怪蟲就讓它停留在過去吧,好好對待現在的生活。生活不是逃避,生活是面對!這會讓我們守得雲開見月明,這也會讓我們一起期待美好的明天

我們的生活是自己掌控的。所以,千萬不要逃避,要勇於承擔責任。因爲我們逃避的往往只是表面現象,而逃不掉的`卻是內心的煎熬。

讀《守望的距離》有感2

寒假的閒暇時光,我在燈光地照映下靜靜地翻開了周國平的散文集《守望的距離》,第一頁是周國平對於本書的概括:“與自己在人世間的遭遇保持一個距離,省悟人生的底蘊和限度,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

《守望的距離》是周國平按時間順序結集的第一部散文集,收集了他從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作品。

“一旦一個人省悟人生的底蘊和限度了,他在這個浮華世界上就很難成爲一個躊躇滿志的風雲人物了。”再次翻到序,也許這並不能表達什麼,這本書偏多的寫出了對人生難題的思考,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執着與超脫、苦難與幸福等。但事實上,這些問題又是每一個熱愛生活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

“幸福”一詞的意義過去含糊,幾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嚮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稱作“幸福”,但不同的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麼不同。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講,精神與物質並非是對立的,而是互相促進的,擁有一定的物質才能夠激活幸福的精神細胞;保持精神的愉悅纔能有信心和精力創造更好的財富。許多足球球迷特別崇拜20xx世界足球先生羅納爾多,都認爲他在場上快樂,場下也很快樂,肯定是一個幸福的人。但你可曾想過,他曾爲體重問題險些過早地離開球場,他也曾深陷流言,不能自拔。幸福並不是簡單的快樂。真正的幸福應該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

人生,如同一個多面體,一面對應着另一面:生對死、執着對超脫、苦難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