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1

這幾天讀了科幻大師凡爾納的著名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讀完之後酣暢淋漓。雖然這是本科幻書籍,但是書中所涉及的到的物理學知識卻非常奇妙。

書中的主角巴比康主席爲了實現人類征服月球的偉大理想,使用了巨型炮彈將三名乘客從地球發送到了月球,最終完成了一項驚心動魄卻無比偉大的實驗。

炮彈採用錐形的形狀,爲的是使用流線型減少阻力,也是爲了三名乘客能舒適地居住其中。另外,爲了發射一枚如此巨大,並且速度如此之快的炮彈,需要製造一門長約幾千米的巨型炮臺,更需要多得能塞滿整整一層樓的燃料。看到這裏,我內心不禁澎湃起來,原來任何一項航天工程都是千千萬萬個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

更令我驚訝的是書中炮彈飛行的理論。我原本以爲如果想要到達月球,那麼飛行器需要一直向外噴射燃料直至到達月球表面,現在才發現,原來每個星球都是有引力的,只要到達月球與地球引力的平衡點,之後月球的引力就會將飛行器吸引過去,而不需要飛行器自身的推力,甚至這時還需要反向噴氣時飛行器的速度減小,爲的是減少降落時的衝擊力。

這些理論真的是聞所未聞,我自己上網查找了資料,發現情況果真如此。此時我不禁佩服起這位幾百年前的作者,他竟然能預言出人類航空的未來,而且他的理論還如此得正確,大師的`確是大師。

可是,書中也有不少漏洞,比如說過快的速度產生的摩擦力會使鋁製炮彈過熱融化,在太空中人不可能像平常一樣在地面生活等,但是這些漏洞仍不妨礙凡爾納的這本書成爲科幻書籍的經典。

現在,因爲這本書的影響,我對天文知識很感興趣,我希望以後能更加深層次地瞭解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轉情況,更希望中國能早日實驗登月的夢想。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超級棒的書,名字叫做《從地球到月球》。

這本書主要講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一羣退伍軍人無所事事。於是,他們突發奇想在當時那個沒有火箭的年代,用大發射彈到月球上去。這個消息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但也有人認爲這是無稽之談。在退伍軍人的堅持下,他們籌集了四百萬美元的鉅額經費,製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而就在準備製造彈時候,一位法國學者的發言引起了許多關注。他希望能夠製作一個空心彈,自己在空心彈裏飛往月球。最終,這名法國學者陪同兩名退伍軍人一同被打上天空。經過天文望遠鏡的觀察他們擦着月球的表面飛過,被月球的引力吸引。天文局當天宣佈,如果月球的引力大,有可能會成功到達目的地月球。但是如果沒有到達月球,他們的嘗試只會給太陽系添加一顆新星。這個結果可真是出人意料。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不要放棄,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登上“月球”。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3

這個世界,需要那些追求安逸的人,只有這樣,整個世界纔不至於混亂不堪。這個世界,又需要那些大膽,敢於創新的人,正是這些人,世界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向前。今天我要說的一幫人,他們就是專爲冒險,專爲完成人類未完成的事業而生的。

故事發生在1865年。美國的南北戰爭結束後。一羣大炮發明家回到了巴爾的摩大炮俱樂部。當時全美國致力發展和平,當年風光無限的軍人都無所事事。在這時,大炮俱樂部主席提議向月球發射炮彈,以此建立兩個星球間的聯繫。沒想到,更瘋狂的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爾當提議讓他乘坐空心炮彈,前往月球冒險。終於,在克服重重難關後,巴比康,米歇爾·阿爾當以及尼切爾船長乘坐“子彈列車”飛向了月球。

三個主人公是偉大的,他們爲了完成全人類探究其他星球的夢想。用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生命。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裏,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正是那些用於創新,勇於革新的老前輩,我們纔能有如今幸福,便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