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有效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有效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有效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有效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效教師讀後感1

還記得兩三年前的教師招聘備考,反反覆覆背誦教育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在其中,“有效教學”一次作爲一個名詞解釋考型備選題,它的解釋被我牢記於心,但對於剛走出學校大門、教學零經驗的我來說,這也只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罷了。

轉眼,進入教師隊伍即將兩週年,對於“有效教學”一次,我還是知之甚少,還停留在初步摸索階段。學校一直強調新教師的理論學習,教研室也很重視新教師的培養,就這樣,我有幸接觸到更多與“有效”相關的詞彙,有效課堂、有效反饋等等。而在一次的偶然機會中,我看到了《有效教師》一書,用“有效”作爲教師的定語還是第一次看到,好奇心和心中的疑問讓我細細研讀起這本書,到底這本書想向我們闡述些什麼呢?

這本書從有效教師的內涵到有效教師的發展環境,從有效教師的核心素質到有效教師的發展策略,最後到有效教師的發展性評價。每個單元都從問到述,由述到論,從教師的實際出發,讓一線教師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讓青年教師不再踟躕迷茫。

怎樣成爲一名有效的教師呢?讀完書之後,我是這樣理解的。有效教師必須要有熱情,不光是對待自己的職業,更是對學生。熱情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持之以恆的學習,也能讓教師得到更多學生的認可。有效教師還必須具有可信任感。教師的知識、經驗、教學水平都有助於保證教師可信性,但事實上,只有學生認爲你可信,你纔可信。增進與學生間的信任,能讓教育教學事半功倍。

《有效教師》這本書不像平日裏的理論書籍那樣枯燥無味,它打破了以往書籍的刻板、追求權威、高高在上的姿態,讓你在閱讀是能夠有所思、有所悟。

我決心沿着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做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讀後感2

最近讀了《有效教師》這本書,它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散發着教師智慧的光芒。讀後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並獲得了許多感悟。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獻給所熱愛的事業。魏書生認爲:“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衆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這句話,標示了有效教師的師德境界。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我們要在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有效教師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歲高齡還在與不學生親切密接觸,譚迪敖老師整天與學生一起沉浸於小發明之中,多年如一日,樂此不疲。

《有效教師》給予的啓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身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和諧的愉悅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

  有效教師讀後感3

近日,我認真讀了《有效教師》一書,讀後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

一、博大的愛心

名言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樂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列寧說過:“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爲我們提供了方向和航標。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爲一名教師必須成爲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爲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三、有一顆童心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高齡還在與小學生親密接觸,他們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將放下老師的架子走進學生當中去,融入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去,讓那顆未泯的童心生根發芽。

總之,做一個“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我的追求,相信也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

  有效教師讀後感4

寒假,我有幸讀了《有效教師》這本書。讀完後,感覺書中語言親切,彷彿一位專家又似長輩循循善誘,很多觀點讓我開闊了眼界,收益匪淺。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的不斷髮展與提高才能保證教育的高質量。在這本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怎樣成爲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的教師首先必須熱情。在教師的特性裏,熱情可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效果。熱情的教師會讓學生認爲,他們很自信,並且喜歡他們所做的工作,他們信任和尊重學生,所教授的課程是有用的、有趣的。熱情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持之以恆地完成任務,激勵他們,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高的滿足。那麼,什麼樣的教師纔是熱情的教師呢?你要對你的學生充滿激—情,並得到學生的認可,這纔是學生認爲的有熱情的教師。

其次有效的教師必須具有可信任感。在學生看來,有效的教師是值得依賴。教師的可信與否決定於學生。教師的知識、經驗、教育水平或地位,所有這些都可能保證教師具有可信性,事實上,只有學生認爲你可信,你纔可信。

怎樣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三個因:你的學歷證明,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你的行爲。你的學歷證明影響到年輕學生對你的印象。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內容同樣會影響你的可信度。當你能夠向學生證明你所講的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相關,他們就認爲你是可依賴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爲當你開誠佈公、誠實、公正地對待學生,公開徵求並接受學生的評價或批評。正像大家所說的,可信任感必須要掙得。

在今後的教學中,用各種方法來促進學習。開展班級活動,幫助學生達到既定目標。幫學生建立起學科和目標的重要性、嚴肅性,並將這種重要性告訴學生。審慎、仔細地安排教學和教學活動,以求簡潔、安全、高效。組織課堂活動以幫助學生達到滿意的目標。有專業品行,通曉專業知識、教育學和學生,只有將這三者結合起來,平時可多回想反思,結合今後的教學行爲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有效教師。

  有效教師讀後感5

同樣是一節課40分鐘,爲什麼有的老師效率高呢?怎樣才能打造出高效課堂呢?這就需要有效的老師,只有有效的教師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教師》這本我們提供了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實踐指導。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學生所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老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就像小學語文教學生識字一樣,要求學生掌握10個生字,學生記住了10個字,我們說完成教學任務了,如果學生在能用他們組詞,造句,那這就是高效。

我認爲,在“有效的課堂”、“有效的教學”,“有效的作業”中,落實這一系列“有效”的,恰恰是我們老師,只有有效的教師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爲學生量身打造有效的作業。怎樣才能成爲一名“有效”的老師呢?

第一,教師必須對教育事業熱情、對學生摯愛,散發出教師的智慧的光芒。“教育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更談不上成爲一名有效教師。我們不要埋怨我們的環境不好,埋怨我們的學生不好教,我們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方法太少?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充實自己。

第二,“合作交流”是新課程的重要目標。作爲教師更應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多與學生交流、交往,你會更容易走進學生的世界;多與同事合作交流,你會得到更多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

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深知當前教育的諸多弊端:師生壓力大,學生厭學等。通過學習《有效教師》,督促我從以下幾方面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學生的期不要太高、講究課堂管理的技巧、講究評價的方法。

第三,成爲有效教師的關鍵就是學會有效反思。在教育教學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爲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師要善與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要善於通過閱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

第四、教育的本源是愛的教育。在學生面前老師就是他們的一面鏡子,鏡子裏的我們要給學生更科學、更豐富、更健康的世界,這樣現實生活中他們會把世界看得更加豐富多彩、更有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