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第九個寡婦》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1

嚴歌苓在她的小說中塑造了很多個女性角色。《第九個寡婦》中的王葡萄是我非常喜歡和欣賞的女性角色之一。

王葡萄年幼無親,被賣到史屯村孫家做童養媳,十四歲守寡,被村民排擠。土改時,孫家被劃爲地主,公爹孫懷青被槍決,葡萄從刑場救回公爹藏於紅薯窯中,侍奉陪伴公爹二十餘年。葡萄愛上琴師朱梅,朱梅卻因病去世。葡萄愛上史冬喜,冬喜又因公殉職。葡萄愛少勇、春喜、老樸,他們又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葡萄的唯一骨肉至親就是兒子挺,又不得不送給一羣侏儒人養大。葡萄光經歷鬧革命還不夠,又經歷災荒年……

葡萄的一生怎麼就那麼苦,那麼多的溝溝坎坎。但葡萄好像是一個不知道什麼叫做苦的女人,她從都不叫苦,也從都不覺得苦。似乎凡事都不用她、也不值得她發愁,兵將擋,水土掩,她相信到時候總有應對的辦法。生活本身再困窘再艱難,葡萄從都不曾失落過,不但沒有想過放棄生活,還把生活過得生龍活虎。當時的政治局勢那樣嚴苛複雜,葡萄愣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把死囚犯公爹藏了二十餘年。當時的災荒餓死了那麼多人,葡萄硬是憑着自己的勤勞與智慧讓自己和公爹填飽了肚子活了下。葡萄常說:"事不躲人,人躲事,能躲過去的事到末了都不是事。"

看着葡萄生活得很混沌,沒啥化,又不懂政治,更別提有多高的覺悟。其實葡萄是活得最明白的人,只有她看清了這個混沌的世界。"天底下就沒有愁人的事,你鬥我,我鬥你,史屯村啥時太平過。今天你了,明天他走了,誰又長久過,活着就好。"所以葡萄既不拉幫也不結派,既不反動也不革命。你讓我開批會鬥公爹,我不答應,公爹是對我好的人。你讓我當勞模去領獎講話,我也不去,我只管養好我自己的豬。不管外面是雷電交加,還是狂風怒吼,葡萄只管悶着頭,按自己的道理,順應自己的本心,過自己的日子。也許,就是因爲這份本心的堅守,葡萄才活得更澄澈,才更無所畏懼。就像書中描述的,"她像個幾歲的孩子,不知道怕,也像個幾百歲的老人,沒有什麼值得她怕。"

葡萄面對感情,也是一個純粹的敢愛敢恨的人。我愛你我就掏心窩子地愛,我恨你我就把你拉去喂狼。葡萄,一個土裏土氣的鄉村女人,卻讓那麼多的男人都爲她沉醉。因爲葡萄是真實的,她毫不做作;因爲葡萄是淳樸的,她毫無虛華。葡萄那百折不撓的生命力、純而又純的女性吸引力,讓男人們即便擁有了城裏的嬌妻美妾,仍然對她念念不忘。像孫少勇說的,"十個女人的靈性都長在了葡萄一人身上了"對,葡萄就是鄉村的精靈,因爲野蠻生長,才更光彩照人!

最後,我想引用至愛的一句書評作爲結束語:王葡萄是嚴歌苓筆下最燦爛的女性角色。做女人,當如王葡萄!因爲"生而爲人"這事,沒有誰比王葡萄做得盡善盡美。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2

在中國近代政策下王葡萄與史屯的經歷是文章的題材。

外地逃水患的`幼年王葡萄被賣給了史屯當地地主做童養媳,不久嫁給地主小兒子,不久又成了寡婦。後來真正情感年齡上喜歡了琴夫,與地主二兒子孫雋永祕密生了個兒子挺,愛上了史冬喜,冬喜走後又與史春喜發生了關係。這是她的情感經歷。

她看起來不諳世事不會怕,可是日子比誰都過得精。又看起來刻薄愛掙奪卻實際上有情有義,冒着生命危險藏了對她像半個爹半個公公的地主孫懷清,即使是人吃人的饑荒時期,她也是能省則省的照顧他。她看起來糊塗卻比誰都明白,不懼畏人言也不隨大流,活的真活得灑脫。看似瘋傻卻是一個對待生活真正有主意有勇氣的人。

結尾戛然而止,面臨着二十多年不見天日的活死人的生活的結束孫懷清並沒有把故事說完,給讀者留下想象,孫懷清口中尋找的祖奶奶轉世是否是葡萄,故事的結局是什麼?

小說以中國近代史的鄉村爲題材,時而諷刺露骨,時而幽默詼諧,帶有一些封建傳說,容易讓讀者投入感情。

怪不得老師說嚴歌苓的小說總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情節生動,感情豐富,餘味縈繞。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3

《第九個寡婦》看完了,看完之後很久,心裏很不平靜,意猶未盡的感覺。

因爲家在農村,所以裏面的歷史從父輩那裏也是有所耳聞的,但是終究沒有這個小說給人的感覺那麼直接,讓人猝不及防。小說從解放前1944年開始寫,直到文革結束,以葡萄的經歷爲主線,貫穿了30多年的中國近代史,也貫穿了葡萄從14歲到將近50歲的年華。書上的情節環環相扣,讀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地擡起頭算算現在的葡萄多大了,現在大概是哪一年,是不是快要走出苦難了?從葡萄的所作所爲,強調了生命的可貴、可敬,葡萄說過幾次“你們都不把人當人看,更何況豬呢?”,也交織了很多人的命運,借過她公公糧食後來想要還賬的“老八”丁書記;“四清”和“文革”期間都來過史屯的樸同志,人人都是被歷史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小人物。

我們看到了人性恐怖的一面,有爲了自己進步就不惜要求組織上殺爹的少勇,也有爲了自己明哲保身三緘其口的鄉親,也有文革一來第一個跳出來揭發的樸妻,同時也爲我們展現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先別說葡萄在那樣的情況下始終保持的本真,在那樣的情況下救下她的公爹,文中也很多次提到了,她沒有想過被發現了會怎樣,會怎麼辦,她只知道這個人不偷不搶,不該被砍頭,她只知道這個人是她爹,她就是要救他!某種程序上她公爹孫二大爺救了他,他生活中的智慧教會她很多東西,如何讓豬長膘,如何度過饑荒,是不是也暗示了現實中我們剪掉了傳統,剪掉了千百年的智慧?

也別說全村人都爲葡萄保守公爹健在的祕密,經常通過她給她“舅老爺”送吃的,單就她年幼時她公爹爲了讓她躲過婆婆的一道道考驗偷偷幫她的情景就讓人感動不已,雖然艱難,卻充滿了溫情。葡萄給人一種堅定的力量,就像《闖關東》裏面的朱大爺一樣,什麼也不怕,什麼也難不倒。另外讓我不能平靜的還有她描寫的那些動物,那隻大龜、那頭牛、那條老狗,他們死的時候養他們的人的心情,看了讓人痛徹心扉,這種描寫也是隻有真正愛動物的人才能完成的。

文中處處體現了作者悲天憫人,對萬物生靈充滿了愛護之情。能夠完整表達自己感受的人真的很幸運,我不是其中的一個。但是如果看完了不寫下些什麼,又讓我覺得太對不起這麼好的一本書,所以我推薦大家有時間都去看看!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4

最初聽說這本書在上高一,看到這個書名《第九個寡婦》就感覺應該不咋好,當時也不認識嚴歌苓,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她寫的,後來經同學推薦說她寫的書好,有一本《無出路咖啡館》借我看了,不太喜歡看書,大致粗略翻看了,現在留下印象不多,就知道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後來就覺得應該不會喜歡她的作品,(當時自己還是挺可笑的,不識大作,不過條件有限,不是想查什麼都能辦到),再後來就知道她很有名氣,但作品也沒看過,大二上問一個同學最近看什麼書,他推薦了《芳華》,說這本書很好看,爲了搞懂他所謂的文藝青年獨特氣質,我連夜把這本書看完,寫的是不錯,原諒我不能用概括性語言表達這本書了,看完還想和那位同學講下讀後感,後來也沒細談,畢竟我看的這類書不多,得知《芳華》要拍成電影,也很期待的,馮小剛嚴歌苓大作。

對當時社會情況從作者筆下進一步瞭解,瞭解當時社會風氣,上下級人物關係,人性等,而今看完了這本書,更讓我震撼,與三姨和媽媽口中敘述的相差無幾,歷史面具在心中撕下了,書中感情色彩刻畫非常到位,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感動,塑造王葡萄這一偉大女性形象,還有聰明,勤勞,能幹,明事理的孫二大,民間故事重現讀者眼前,讓人看着痛快,看清人性,供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不再贅述,強烈安利。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5

50~70年代的文學影視作品,我不大願意看,太壓抑,太陰暗,太沉重,太扭曲,看完一部作品,有時需要許多時間去消化和遺忘。老實說,看第九個寡婦之前我並不知道它寫的就是這段歷史,但等到明白已經入了坑,卻又已是欲罷不能了。幸好,這部作品並不是特別特別的沉重,王葡萄驚世駭俗的舉動無所畏懼的眼神,二大的豁達敞亮睿智,是衝破歷史烏雲的光,是溫暖冰冷人心的火,是我們情感的蘊藉,是支撐我們讀完小說的動力。

作者着力塑造的是王葡萄這一形象的“生”和“愣”,寫她驚世駭俗,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所不敢做。可是,王葡萄所作所爲,有哪條是真正的驚世駭俗離經叛道呢?從小日本眼皮底下領走自己的丈夫,而不是爲了老八而犧牲自己的丈夫?將自己的公爹從刑場救回藏在地窖幾十年而不是見死不救置之不理?與琴師冬喜少勇的真摯感情而非只是一具石化僵冷的軀殼?同情老虎幫助秀梅關心老樸而非如他人般牆倒更推牆做一株牆頭草?

王葡萄,她只是在做她自己,做一個真真正正、堂堂正正的人而已。周圍的人覺得她驚世駭俗,是否意味着他們已經背離人道太久了?二大就不覺得葡萄驚世駭俗,二大懂葡萄,因爲他們是一樣的,真正的人。

如何在濁世亂世中堅持自我,保持善良?我想是勇氣吧,如王葡萄那雙無所畏懼的雙眼。太多的人,要麼敗給了利益,要麼屈從了強權。我要給葡萄的勇氣高唱讚歌,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像她一般,永葆善良,無愧於心。

書的結尾,全村的人一同守護這個祕密,看得我熱淚盈眶,這是人性的迴歸,是迷途的靈魂,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