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合集11篇

《論語》讀後感合集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論語讀後感合集11篇

《論語》讀後感合集11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讀後感1

《論語》是一部偉大的思想總集,它記錄了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是後人瞭解和研究孔子最可靠的原始資料。

《論語》一書的主要內容是儒家的仁義道德,這也是孔子學說的核心,儒家學派的主導思想。書中從各個角度來論述仁義道德,內容豐富,舉凡思想修養、行爲舉止、風俗禮儀、國家治理,可以說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過閱讀《論語》一書,讓我初步瞭解了孔子的思想。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

《論語》流傳兩千多年而經久不衰的事實向後人證實了它擁有着獨特的藝術魅力。相信大家通過閱讀這本書後,也一定會爲它的魅力所折服。

《論語》讀後感2

我們學校要舉行論語讀後感比賽我先來介紹介紹論語吧,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之作。記錄了孔子與弟子的言行與,《大學》《中幅》《孟子》稱爲,四書。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與朋友交言而不信,呼意思是;不尊守諾言。我來說說我吧有一次星七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到了門外面我突然想起我好向還有一些事情一想願來是和朋有一起去玩我和爸爸媽媽說了說爸爸媽媽走了朋有來了我說別但心我給朋有講講,朋友說你真是個守信用的人。我開心急樂

你要來到我們班就會聽到我們的朗讀聲。

《論語》讀後感3

其實論語中的博大精深哪是我能看穿,猜得透的,這裏就是我一點淺微的看法。另外我認爲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孔子在《論語》中體現出來的封建、專制、等級、愚昧、努力的宿命論思想。

以及在現代社會制度下、現代文明條件下,他的禮樂制度,他對封建等級制度的秩序追求都不是我們現代社會所能接受、認同、推崇的,甚至還可以說是有害的,但是儘管如此,在當時看來,他的這些思想仍然是傑出的、順應歷史潮流的,他的政治思想是古代封建帝王的精神支柱,成爲集權制度的基礎,歷時數千年,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和《論語》都是歷史上偉大的產物。

《論語》讀後感4

我們學校是經典的古詩文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讀了很多首古詩,一年讀的是【三字經】二年級是《弟子規》,我們是《論語》。

下面就來欣賞一片《無故而知新》的故事內容吧。

孔子的衆多弟子中,有個叫顏回的。有一次,顏回問孔子:“獲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什麼?”孔子回答說:“獲得新知識有許多途徑,向老師學習,向書本學 習,在交往中,生活中,自學等等。顏回又問:還有別的途徑。孔子回答:溫故而知新,也就是說,溫習已學習過的東西,可以由此獲得新的的知識和體會 。我之所以提出:溫故而知新,是因爲新知識的獲得與有的知識是有關係的。溫習舊知識有助於得到新知識。

通過這篇文章,我感到了再溫習就知識時一定不要忘了以前的知識, 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論語》讀後感5

讀過《論語》以後,我在這本書裏學到了做人要有仁德。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就是說“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纔是好的。如果不選擇有仁德的住處,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它的意思是讓我們多和有仁德的人交往。

這本書還告訴我,做人要懂得孝道。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所謂孝道,總說能夠奉養父母就可以了。但對狗對馬,也都能做到飼養它。如果對父母只做到奉養而不誠心孝敬的話,那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它的意思就是讓我們要誠心孝敬父母。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不僅懂得了做人要有仁德,而且還要誠心地去孝敬父母。

《論語》讀後感6

《論語》是孔子寫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個大人物,他是魯國人,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逝世於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分爲奉道、尊禮、崇仁、重孝、尚德。

我最喜歡的是這幾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習了又常常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還有就是”見賢思齊“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和他看齊,要和品德好的人多學習。

讀了《論語》的一些文章,使我又多了些知識。我以後要多讀一些關於論語的書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將來更好的衛祖國做貢獻。

《論語》讀後感7

這一則短短的語錄讓我瞭解到了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在探求學問或瞭解事物時,應取誠實的態度,千萬不能不懂裝懂,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孔子,在《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請孔子判定誰是誰非,孔子不能判定誰是誰非,但是這兩個小孩並沒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實事求是。

作爲中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於後世的人們一直有着指導意義,我們今天還可以從中受益。

朋友,多讀一些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心動不如行動,試試看!

《論語》讀後感8

最近,我讀《論語》這一本書,讓我知道了 , 《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的內容廣泛,匯聚了孔子關於教育、道德、政治、文化、歷史、人生、哲學、宗教等。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舜的仁愛》,講的是,舜的父親是個瞎子,舜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又給他娶了個後母,後母生了個兒子叫象,象好吃懶做,老夫妻倆和象,經常密謀,要害死舜,他們三個想盡一切辦法害舜,但是舜都安全的回了家,以後,舜不僅不厭煩父母和弟弟,還像以前一樣對待他們,父母和弟弟被他的行爲深深地感動了 。

這則文章讓我懂得了,無論別人怎樣去害你,我都會用一顆仁愛的心去感化他。

以後,我要向孔子學習,他那種勤奮好學,不厭其煩,直到把問題解決了,才肯罷休的精神。

《論語》讀後感9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寒假的時候我看了這本書,書中有很多道理,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孝敬長輩……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他希望我們在複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教育人們做人要講誠信,說到就要做到。

書中還有許多道理,我現在還搞不明白,但我相信,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我會領會到其中的思想,對我的成長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還會繼續看這本書的。

《論語》讀後感10

在我讀的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論語》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說人可以分成四種;一種是生下來就懂得的人;一種是經過學習才懂得的人;一種是經過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懂得的人;最後一種是要經過刻苦努力學習才能懂得卻偷懶不肯學習的人。

我認爲這個世界上第一種人幾乎沒有,第二種人也很少,大多數是另外二種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能成爲有用的人才。可不要做第四種人,不學習就想成功。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實力,自以爲是第一種人而不去努力學習,變成了第四種人。一輩子都一事無成。

《論語》讀後感11

暑假裏,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從書中我認識了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從他們的語言中,讓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怎樣學習。

在《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又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

讀《論語》,使我受益匪淺。這就是經典的魅力,他將伴隨我成長。